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白色果实 > 价值体系4-2

白色果实 价值体系4-2

作者:辽宁张小牛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资源分配模式

资本主义这个词在一个特定时期是具有贬义的,所以说符合资本主义条件的国家,也不愿意称自己是资本主义;但奇怪的是其定义中的一些特性,在当今世界几乎无处不在;究其原因还是客观的发展程度决定的;资本主义这个词其实并无贬义也无褒义;资本主义的分配模式其实质是一种以资本为手段运作市场的机制即市场机制;并且这个机制在其所在的历史时期是具有其先进性的;我们下面来对其进行一下详细的分析;

在上一节中我们说过,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分配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人与机制;人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其资源的分配机制,其资源分配机制促进了人的发展;在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是以其产业人员类型为主体的结构,这是其人类客观的发展水平决定的,这也就注定了其分配方式要以市场机制分配其资源;我们据此可知以产业人员类型为主体的结构是其市场机制存在的必要条件;这种市场机制与我们人类当前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的主流社会形态,即只有少数产业主能够直接参与市场的分工,产业人员通过产业主间接的参与市场分工的体制;这种体制实质上是保证其对资源的分配规律;产业主直接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分配,产业人员通过产业主间接的获取资源;其关系可以表述为:

资源—>(市场分工—>产业主)……—>市场—>产业人员;

这里要说明的是市场分工及市场本身并不是说其“市场机制”好坏的因素;

我们说过对一个机制的分析要从:其对价值的判断,价值系统的完善程度,机制运行对事物真实价值的反映,三个方面来考虑;在市场机制中其对价值的判断是通过价格来决定的;即一件事物的价格表现出了其价值,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即价值与价格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一个事物的价值是在其价格后产生的,那么我们可以说其事物的价值由价格来判断;但如果事物的价值是先与价格存在的,我们就不能说其价格决定价值,那么价格只是价值抽象的反映;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其本质是不承认价值的存在,其整个体系对价值的判断都是基于人的主观展开的;这种对价值的判断标准明显是不够准确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价值系统,即事物的价值是通过市场机制转换成价格最终实现其资源的分配;在上面我们说过在其市场机制中对价值是没有明确的规范和定义的,只在其体系内只针对事物的价格对事物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所以这种价值到价格的转换就会存在远离其事物真实价值的风险而且是不可控的;在其具体的运行中这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看下1890年至2006年美国房屋的价格变化,以1890年售价为10万美元的房子为基准,2000年以前其最低价格为1920年6.5万美元,最高价格为1990年的12.5万美元,如果我们因为时间原因尚能接受这种过山车式的变化,那么接下来2000年至2006年,短短的几年价格从11万美元涨到20.3万美元,你是否能接受呢,好吧,可能单向的上涨让我们还尝试着去理解,那么在后面的两年时间里,2008年左右价格有快速跌回了13万美元,这时我们还会对这种价格机制反映出的价值抱有希望吗,我想正常人是做不到的;如果说市场机制中的价格能反映事物的真实价值那我宁愿相信他们说的“没有价值”这个说法;

但在此要说明的是,资本主义本身的分配机制虽然是低效的,但其特点是对其人的发展水平要求低,对人的激励作用比较易于实现,对当今人类的发展程度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其对资源的分配特点可简单的概括为两点:一、对人的激励易于实现,使其人类的发展速度较快;二、对资源的利用率低,对资源的浪费大,这是由其分配机制即市场机制所必然决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