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隋朝的棋局 > 第四百零五章 转籍为汉

隋朝的棋局 第四百零五章 转籍为汉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件事萧夏不再插手,而是交给了长孙晟和吴廉,组建一个安置官署,长孙晟为主官,吴廉为副官,

萧夏当然有他的想法,随着吐谷浑和党项覆灭,陇右的军事意义减弱,更倾向于经营治理,这样一来,鄯州大都督府就可以撤销了,改为陇右经略府,萧夏准备推荐长孙晟出任经略使。

所以萧夏支持长孙晟的方案,也放手让他来负责这个方案,如果处理得好,就会成为支持长孙晟出任经略使的最大政绩。

长孙晟得到晋王的支持,也甩开膀子大干起来,他从报名的士兵中挑选了三千四百人,迎娶了三千四百名年轻的党项女人,让他们组成了家庭,没有房子,先给每户一顶大帐。

军队开始在黄河两岸丈量土地,每户分配一百亩土地,同时开始用石块和泥土建造房屋。

吴廉则负责转籍,一万多党项百姓全部自愿转为汉民,改名换姓,登记民册。

重点是安置两千名青壮党项男子,他们都有妻儿,其中有一千四百余户愿意从事农耕,他们也将获得土地,剩下五百多户则为牧民,他们和官府签署协议,替官府养殖牛羊。

老人和孤儿寡母则住在城内,他们也将获得郊外部分土地,种植瓜果蔬菜,平时也替官府做点零工为生。

为什么居然有大半党项人愿意从事农耕,因为有利可图,从事农耕可以种田,闲时放羊,他们的收入是粮食加羊。

而单纯为牧民,就没有粮食收入了,大家都不傻,这里面的账算得很清楚。

萧夏见众人都很卖力,做事也非常有章法,令他大为欣慰,索性留了一大半缴获的牛羊和物资给安置官署,又给他们留了十万石过冬粮食以及三千头骆驼。

萧夏这才率领三万大军浩浩荡荡返回河西。

至于两万多陇右军队,他们将协助长孙晟完成河源郡新汉民的安置,然后随长孙晟返回西平郡。

不得不说,长孙晟转籍这个方案非常有创意,党项鲜卑部消失了,变成了生活河源地区的汉民,经过十年的语言、习俗等转化,他们将彻底成为汉人。

时间一晃到了九月,刘文静也抵达了长安,他和几名手下住在崇仁坊的河西进奏院内。

进奏院就是驻京办,负责联系地方和朝廷,比如各地的奏折都是由进奏院递交给尚书省,同时将朝廷的重大事项通知各郡。

实力雄厚的大郡有自己单独的进奏院,实力弱一点的小郡,会几家合用一个进奏院。

几乎所有的进奏院都会准备客房给本郡高官进京时居住。

河西进奏院的管事叫王玫,年约三十余岁,颇为精明能干,在薛世雄为河西总管时,他就是河西进奏院管事了。

“刘长史有所不知,迁都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不久前卑职才从洛阳回来,去看新的进奏院。”

刘文静的官方职务是晋王府长史,从四品,大家都称他为刘长史。

刘文静笑了笑道:“难道不需要各郡出钱购置?”

“不需要,这次是朝廷统一安排,朝廷设一个道的总院,然后道下面各郡有分院。”

“朝廷已经正式设道了?”

“还没有实施,但已经在筹办了,估计迁都后会正式宣布。”

刘文静取出一份奏折,递给王玫,“这是西域战报的奏折,王主事明天递上去吧!”

王玫犹豫一下道:“通过卑职递送比较慢,要三四天后才能得到回应,会不会耽误刘长史?”

“没问题的,这只是给你的一份,属于地方政务正常递送,我另外会直接找政事堂。”

“卑职明白了,没有别的事情,卑职不打扰了。”

王玫接过奏折退了下去。

刘文静收拾一下,准备出门,就在这时,外面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只见王玫气喘吁吁跑了进来。

“刘长史,刚刚收到的河西紧急鹰信,指明给长史的。”

刘文静连忙接过鹰信,居然是红色标签,表示重大紧急事件,封口上写着刘文静启。

这必然是晋王给自己的鹰信。

刘文静连忙打开细看,写了一百多字,是党项战役。

“我知道了,另外,还有一件事,我差点忘记了。”

刘文静取出一个封好的木盒子,“你安排官方紧急快送,将这个盒子送到宋城县运河开凿署,交给高尚书。”

王玫见盒子上盖的是楚王私印,他不敢怠慢,连忙道:“卑职今天就安排!”

快递业从秦汉就有了,也就是各个王朝的邮驿系统,如果选择八百里加急,陆驿就须日行五百里,千里快递两天就送到了,效率绝不比今天差,不过直到隋唐,这种紧急快递都主要以官方为主,民间没有资格享用官方的驿站,一直到宋朝,民间的急脚递才开始兴起。

安排妥当,刘文静这才起身前往皇城办事。

刘文静来到皇城内侍省,他出示楚王金牌,“我是楚王府长史刘文静,特来求见杨相国,请通报!”

侍卫不敢怠慢,连忙奔了进去,不多时,侍卫回来道:“刘长史请进!”

刘文静走进官衙,一名童子迎上来,行一礼道:“阁下可是楚王府刘长史?”

“正是!”

“请刘长史随我来,相国在等候。”

茶童带着刘文静来到官房,相国杨素已经笑眯眯在门口等候了。

刘文静连忙行礼,“卑职有大事禀报,怕被耽误了时间,只能来打扰杨相国!”

“刘长史不必客气,请进来坐!”

刘文静走进官房,两人分宾主落座,茶童给他们上了茶。

杨素笑问道:“晋王殿下回来了?”

“已经回到姑臧县,只休息了三天,又出征党项了。”

杨素点点头,“刘长史急着见我,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我转告天子?”

“正是!晋王殿下出征西域,不光建立了鄯善郡和且末郡,他又率军远赴于阗国,于阗国愿意臣服大隋,并派王子来长安读书,同时晋王还在于阗国驻军八百人,建立于阗都护府。”

杨素呵呵笑道:“好消息啊!相信天子必然很惊喜,有书面报告吗?”

“有!”

刘文静取出萧夏写的报告,呈给杨素道:“这是晋王殿下给天子的亲笔报告,另外,大都督府给兵部的报告明天会由进奏院提交,内容都一样。”

杨素点点头,“还有别的事吗?”

“还有一事,是我今天收到的鹰信,关于党项人,卑职把鹰信抄了一边遍,请相国过目。”

刘文静把鹰信的抄件递给了杨素。

杨素看了看道:“之前河源郡问题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晋王殿下一出手就解决了,也洗清了长孙晟的冤屈,我这就去向天子禀报,烦请通知刘长史通知于阗王子,这两天暂时不要外出。”

“卑职明白,多谢相国协助,卑职告辞!”

刘文静起身便告辞走了。

杨素考虑了片刻,这才起身前往御书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