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隋朝的棋局 > 第三百六十一章 贤才投效

隋朝的棋局 第三百六十一章 贤才投效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萧夏直接返回了军营,他的三万募兵军营安排在长安旧城南面,这两天军队发了钱,又放假三天,士兵们都跑去长安旧城消费去了。

所有人都知道,长安故城的消费档次虽然稍微低一点,但价格却比长安新城低得多,非常实惠。

士兵们的钱不多,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大酒大肉,只要女人年轻就行了,加上军营距离旧城很近,绝大部分士兵都跑去旧城玩了。

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士兵想尝尝高端美妓而跑去了平康坊。

萧夏回到军营,让士兵去端一碗面,弄两个小菜,在万户侯酒楼,他中午饭都没吃就跑了。

这时,刘文静来了,对萧夏笑道:“今天上午我去拜访兵部的同窗好友,得到了一个消息。”

“说说看,什么消息?”

“宇文成都攻打南阳郡吃了败仗,损失近万人。”

萧夏愣了一下,还有这种事情,“然后呢?”

“然后朝廷派史万岁率军三万去支援,今天下午就出发。”

“这件事我居然一无所知,好歹我还是校检兵部尚书,是朝廷在刻意对我隐瞒吗?”萧夏有点郁闷。

刘文静微微笑道:“或许是殿下要成婚了,天子担心殿下主动请缨。”

萧夏摆摆手,“这倒不至于,我对内战其实兴趣不大,算了,不谈此事,先生回家了吗?”

刘文静点点头,“我现在白天在军营,晚上和裴文安轮流当值,对了,还有一件事差点忘记了。”

“什么事?”

“昨天有个文士来找殿下,他没有报名,说殿下认识他,他今天可能会再来。”

刘文静刚说完,一名士兵跑来道:“殿下,昨天那个文士又来了!”

萧夏点点头,“请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中年文士被领了进来,萧夏一怔,连忙抱拳笑道:“原来是张先生!”

来人正是杨勇的心腹幕僚张云秋,之前他任户部尚书,杨广登基后,将一批杨勇提拔的人革职,张云秋就在其中。

张云秋有些惭愧道:“张某现在落魄,特来投奔殿下,恳请殿下收录!”

“先生进帐再说!”

萧夏把张云秋领进大帐坐下,刘文静知趣地告退了。

萧夏又让亲兵上了茶,他笑道:“我以为先生也去了太平宫。”

“我是去了太平宫,但雍王让我离去,他向我推荐殿下,这是他给殿下的一封信。”

张云秋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萧夏。

果然是杨勇写来的信,萧夏打开看了一遍,杨勇在信中夸赞张云秋是优秀的谋士,可惜自己没有听他的劝说,坚持让杨筠带兵,导致最后兵败,种下了败亡之根。

杨勇建议萧夏用张云秋为谋士,防止大隋未来之动荡,防止李氏中兴。

杨勇在信中叹息自己太痴迷于演义,当断不断,错过了很多机会,他劝萧夏要果断杀人,不要让李氏中兴。

萧夏看完信,直接放在炭炉上烧掉了,他明白杨勇的意思,要果断杀掉李渊,防止李唐兴起。

但历史的大势不是某一个人能决定的,就算没有李唐,也会有元魏复兴,或者是别的什么王朝,李唐兴起其实是整个关陇集团对杨家的造反,李渊不过是董事会代表而已。萧夏笑了笑对张云秋道:“我可以用先生,但只有一个条件,先生必须和过去彻底割裂,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我绝不会容忍。”

张云秋连忙躬身道:“卑职不是为别人活,而是为自己的前程,哪怕雍王再度兴起,也和卑职无关,卑职对他已经仁至义尽,不欠他什么了。”

萧夏点点头,“我给你算一级幕僚,每月一百贯钱,主管政务,我的另外两个一级幕僚,刘文静主管财政物资,裴文安主管军政,正好缺一个主管政务的幕僚,先生来得正好。”

张云秋想做财政,当然他也擅长政务,不过现在没有他选择的余地,张云秋连忙起身行礼道:“卑职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萧夏随即派人把刘文静找来,交代了几句,刘文静行一礼,便带着张云秋去了幕僚帐。

给张云秋安排了大帐,刘文静又笑道:“请张兄跟我来这边。”

他们来到旁边一顶大帐内,只大帐内堆满了各种奏折、地图之类,还有不少人在收拾。

刘文静向两名年轻人摆摆手,“玄龄,文华,请这边来!”

两名年轻人正是房玄龄和张亮,他们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刘先生!”

刘文静给他们介绍道:“这位是殿下新收录的幕僚,张云秋先生,之前是雍王的首席幕僚,曾官任户部尚书,现在为殿下效力了,以后主管政务。”

两人听说是前皇帝的首席谋士,不敢怠慢,一起行礼,“参见张先生!”

刘文静又给张云秋介绍了房玄龄和张亮,张云秋笑道:“以后还请两位贤弟多多关照!”

房玄龄和张亮虽然来得早,但他们毕竟还年轻,大世面见得不多,经验也不足,萧夏把他们放在二级幕僚上。

有了张云秋这个老谋深算的老牌谋士带路,他们两人会成长得更快,包括魏征也是,他需要磨练。

刘文静走了,他现在也很头大,很快就要去河西,他们有大量的钱粮物资,不知该怎么运走,他还要去寻找运输工具。

张云秋指着满帐的奏折文书笑问道:“这些是什么?”

房玄龄笑道:“这些都是过去十几年间,河西、陇右和朔方三地进奏院的留底档案,被我们借过来了,殿下让我们整理这些文书,就会了解河陇三地的民生、政务和地理。”

“这是个好办法,一起整理吧!正好我对河西也不熟悉。”

张云秋显然很清楚怎么融入集体,那就是和大家一起做事,很快就会熟悉起来。

…….

来来去去,因缘而聚,缘尽而散,萧夏刚得了一个张云秋,杜文就来向萧夏请辞,他母亲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他要回家照顾母亲,同时还要为母亲守孝三年,他不得不辞去幕僚之职。

萧夏批准了杜文的辞呈,又名亲兵取来五百两银子,给杜文作为柴米钱,萧夏知道杜文虽然出身京兆名门杜家,但他是偏房庶子,家境贫寒,在跟随自己之前一直替人抄书为业,有了这五百两银子,他和妻儿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杜文心中着实感动,哽咽道:“感谢殿下厚爱,卑职守孝结束,一定会再来投奔殿下,继续为殿下效力,还望殿下收录!”

萧夏微微笑道:“你看我给你的辞职书上是怎么批示的?”

杜文连忙看一眼辞呈,只见上面写着‘停薪留职三年’四个字,他感激涕零道:“殿下知遇之恩,杜文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萧夏笑了笑道:“你们杜家有人才,你可以推荐给我!”

“一定!一定!卑职回去一定会打听,殿下没有别的事情,卑职先告退。”

杜文并不是这么一走了之,他还要去刘文静那边备案交职,才能离去,刘文静不仅主管财政,也主管人事,幕僚的招募离职都是他负责。

走到帐门口,杜文又想起一事,连忙走回来道:“卑职确实有个颇有才华的族侄可以向殿下推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