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隋朝的棋局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因势利导

隋朝的棋局 第三百四十七章 因势利导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萧夏来到大营,父亲杨广亲自在大帐外迎接,杨昭也在,父子三人一起走进大帐,杨暕却不在,他和主将杨素的关系不是很好,杨广便命他在后军督办粮草。

杨广颇为兴奋对萧夏道:“现在我们的兵力已经超过三十万,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萧夏微微笑道:“父亲觉得宇文述如何?”

“宇文述?”

杨广愣了一下,他明白儿子的意思了。

“你是说,策反宇文述?”

萧夏点点头,“宇文述号称三姓家奴,这个绰号不是白叫的,他其实就是趋利避害,不站危墙之下,只是做得过份了一点,但我相信秦王被灭对宇文述影响很大,他心中会做出权衡,如果父亲趁机拉拢他,九成的可能性他会率军投降父亲。”

旁边杨昭道:“但宇文述的两个儿子都在太原为人质,小儿子宇文智及在杨谅身边做参军,宇文述不可能不担心,恐怕就算他有心也不太敢冒这个风险。”

萧夏摇摇头笑道:“大哥太小看宇文述了,以宇文述的油滑狡诈,他怎么真把两个儿子置于险地?他一定偷偷留了口子,他的两个儿子可以随时逃离太原,再说一旦宇文述投降,汉王就要崩了,他根本来不及传令杀宇文述的儿子,这一点宇文述肯定心知肚明。”

杨广沉吟良久问道:“那我该给宇文述许诺什么职务?夏儿可有建议?”

萧夏早有想法,他当即道:“父亲可以把政事堂扩大到七人,除了左右相外,再加五个副相,为参知政事,给宇文述一个副相名额,把他从军权剥离,这样既可以满足他拜相的权力欲望,也避免了他掌握军权的风险,甚至不用封他王爵,依然给他上柱国勋官和国公的爵位,他也不用担心父亲会秋后算账。”

杨广点点头,“我来试试看吧!”

杨广也知道宇文述是关键,一旦宇文述反叛自己,杨谅就垮了。

萧夏笑道:“我们还可以添油加醋,在杨谅军中散播一些谣言,说宇文述暗中和我们接触了,杨谅必然会防备,甚至剥夺他的军权,这样便推动宇文述投降父亲。”

杨昭拍手笑道:“这个反间计不错,而且我知道杨谅会派士兵出来打柴,我们便利用这个机会,让几名有关系的士兵混入大营之中。”

萧夏笑道:“是不是大哥已经在杨谅军中安插人了?”

杨昭点点头,“杨谅手下的仓曹参军崔明巍是我岳父崔弘升的族侄,从前和我一起读书,和我关系很不错,之前他写了一封给我,说他不想给杨谅卖命,我回信安抚了他,让他等待我的安排。”

萧夏欣然道:“有这么一个人,事情就好办了!”

………..

杨谅携带了大量的粮草物资,但没有携带燃料,燃料不需要携带,每到一地,军队都会派士兵出去打柴。

这天下午,三千士兵每人扛着几大捆柴返回了军营,交了柴禾后,便各自回大帐,两名士兵却绕到了文官帐群,找到了仓曹参军崔明魏的大帐。

崔明魏年约三十余岁,出身博陵崔氏,十年考中进士科,先出任秘书省正字,也就是陪皇孙读书,就在这期间成了杨昭的好友。

后来又出任地方县令,三年前调任为并州总管府仓曹参军事,主管并州总管府的粮草物资,这个任期结束后,他将正常升为郡长史,然后是郡刺史,一般都是这样履历。

而偏巧在这个时候,杨谅发动了叛乱,各个重要职务都改为心腹担任,或许是想获得河北世家的支持,杨谅没有罢免崔明巍,而是继续让他出任仓曹参军事。

崔明巍让两名士兵进了大帐,两名士兵将杨昭的信呈给了他。崔明巍看完信,点点头道:“你们先在我这里住下来,我会尽快给你们安排见宇文述。”

亲王杨俊大军全军被晋王吞并的消息以最快速度传到了汉王杨谅大营,顿时引起一片哗然,甚至杨谅封锁消息不及时,这个消息便传遍了全军,立刻引发了军心异动。

之前杨谅十五大军被萧夏击溃,损失兵力过半,虽然兵力还是有十七万,但军心士气十分低迷,还没有从华阴县惨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心中又有一个不利的传来,无疑雪上加霜,士气愈加低迷,厌战情绪浓厚,要不是宇文述安排重兵压制,逃亡潮肯定会出现。

秦王军覆灭的消息不仅严重冲击普通将士,也对很多高级将领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宇文述就是其中一员。

宇文述听到了秦王被萧夏剿灭的消息,他立刻意识到,汉王要输了,杨勇也守不住社稷,晋王才是最后的胜者。

宇文述心中也着实焦虑,他一直以为天子更疼爱小儿子,会把皇位传给小儿子,三年前,汉王崛起势头极强,已经和太子分庭抗礼了,已经明显能感觉到汉王杨谅将取代太子。

也正是这个缘故,宇文述背叛了太子,转而支持汉王杨谅,这是他下的赌注,把自己身价性命和家族前途押在汉王身上。

但自从萧夏在江都阻击汉王,汉王被冻结一年后,汉王的形势急转直下,在极短时间内便失去了争夺皇位的机会,越来越边缘化,认可他的大臣也越来越少。

宇文述也看出了汉王没落的真正原因所在,一方面是他骄横、残暴的性格,视人命如草芥,寡恩刻薄,这些致命的性格导致天子对他极度失望。

另一方面,宇文述发现汉王崛起的另一个真正原因,是天子为了保护晋王杨广,天子真正想用的是晋王,为了防止太子对晋王的暴击,才把汉王杨谅推出来,分散太子的注意力。

如果太子再晚两年驾崩,太子肯定会被晋王所取代。

宇文述看透了天子真正的意图,但也没有办法了,他脸皮再厚也不可能再去投靠晋王,至于太子那边,如果没有杨俨事件,他还可以重新投奔太子,但自从杨俨断了一手,宇文述便知道,太子已恨自己入骨,所以他才趁太子还未登基之时逃出了长安。

现在,形势渐渐明朗化,笑到最后之人竟然晋王。

悔恨和焦虑交织在宇文述心中,他现在有点束手无策了。

这时,帐外传来幕僚许宗玄的声音,“大将军,是我!”

“请进!”

许宗玄走进大帐,行一礼道:“大将军听说秦王之事了吗?”

宇文述叹口气,“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会不知道?”

“大将军,现在形势对汉王不妙啊!军队士气低迷,汉王自己又沉溺于酒色,难道大将军没有其他想法吗?”

宇文述沉默片刻道:“先生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