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盗门老九 > 第594章 铁口神算

盗门老九 第594章 铁口神算

作者:聪明白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07 来源:小说旗

“观人面相,无非看人五官、七窍,在结合一些言语间的推理、加之一些必然因素,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我爷爷曾经跟我说过他年轻时候替人看相的一段往事。”

随后Alice便是向我们讲述了她爷爷也就是四将军之一铁口神算冯四海,早些年还未博得铁口神算美誉之前,初次跑江湖时候替人看相的一段往事。

Alice的爷爷,四将军之一铁口神算冯四海,原是陕北人,早年间原本也只是一个穷困人家的小子,家中排行老四,本名呢叫做冯四。

那个年代啊,正好是清朝末期,社会时局动荡,达官显贵皇亲国戚们尚且人人自危,这底下的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要是运气不好赶上灾年,那可就真是饿殍遍地、千里赤地的凄惨场景了。

老冯家呢,在陕北一个叫做冯家湾的地方,挨着黄河边儿,村里头算不上富裕,甚至于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很少能吃饱饭。

所以Alice的爷爷冯四,小时候勉给地主家放牛,跟着村里几个富裕人家的孩子啊去私塾旁听过几年,勉强能认识字,可到了十多岁的时候啊,家里七八口子人,眼看着本就不多的吃食压根不够分。

恰逢冯四的爹娘,即Alice的祖父祖母,在那一年接连病逝,冯四在家中排行老四,往下还有一个年仅五六岁的妹妹、往上有两个姐姐和一个二哥。

两个姐姐早早嫁了人,二哥也成了家。

这爹娘死了,按理来说当时不过十多岁的冯四,理应和年幼的妹妹,跟哥嫂一块过日子,毕竟长兄为父、长嫂为母这是华夏自古就有的说话。

可那个年头,一家两口人尚且吃不饱饭,何况还要带着一对年幼的弟妹呢。

冯四的二哥冯老二呢,打小就木讷老实,结了婚之后啊,那就真相是四川话里说的、是个彻头彻尾的耙耳朵,家里头的大事小情,啥都听老婆的。

眼看着公公婆婆死了,自己个都吃不饱饭还得养着没成年的冯四和冯五妹,冯四的二嫂,一琢磨这样子可不行,一天两天还好,这要是等回头自己在生个孩子,一家这么多口子人,全靠冯老二一个人,可怎么养活得了。

一合计,冯四的二嫂,就提出要和冯四冯家,理由呢也很简单,老冯家这一代,兄妹五人,男丁就冯老二和冯四两个,眼下这爹娘都没了,就应该早早分开,各过各的。

冯四那会才十多岁的年纪,虽然害怕,可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冯家。

老冯家的家底本就不多,何况当时Alice的爷爷冯四的年纪也还小,这被哥嫂逼着冯家,哪能分到什么好东西。

眼看着秋收快要结束,冬荒就要来了,家里头除了一间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的破房子之外,就连一粒麦子、一颗玉米都没了,不过十多岁的冯四思来想去,万般无奈下,只得从分家得来的一堆破烂玩意儿中,翻出来一把锈迹斑斑的镰刀,跑去给人当麦客。

麦客是陕西、山西等地的旧时候的一种职业,大概意思就是每年秋收农忙的时候,背着镰刀带着行囊,到处跑到处走,去替大户人家、或者是家里头没有壮劳力的人家割麦子。

不过十多岁的冯四,虽说当了麦客,可年纪小,体力那比得上那些正值壮年,干了大半辈子麦客的成年人呢。

再加上,当时那个年月,当真是人命贱如草,劳动力那就更加不值钱了。

一个老道的麦客,一天能割几亩地的麦子,就这样东家也总能找到理由克扣一点工钱,或者少你一顿吃食。

不过十多岁的冯四,日子可想而知,过的有多么艰难了,遇到好心的东家呢,看冯四年纪小,倒也不说什么,可大部分,一看冯四那割麦子的速度,直接就摇头拒绝了。

就这样冯四饥一顿饱一顿,好不容易才熬到了秋收结束,可紧跟而来的就是冬荒。

在陕北,冬天一来,就连土地都给冻上了,不要说出门找活、找吃的,就是家里头的鸡鸭鹅都窝在圈里头不出门了。

很快家里头的面缸就见了底了,硬抗了几天后,已经饿的头晕眼花的冯四,不得不裹着单薄的破烂棉袄,顶着烈烈寒风,出门去找活干、寻思着能混几个馍馍吃,也算是老天爷保佑了。

已经饿了好几天的冯四,还没走到镇子上,就晕倒在了半路。

也许是冯四命不该绝,原本不是被活活冻死在半路,就是饿死在路上的冯四,被一个恰巧从哪儿路过的瘸腿的老道士给救了,并且带回了当地的一个道观。

说是道观,其实就是几栋已经年久失修,就连观里头的泥塑神像,都已经塌了一大半的破房子。

不过冯四总算是靠着瘸腿老道士煮的一锅面糊糊活了下来,算是捡回来了一条命。

在那破烂道观养了几天后,瘸腿老道士就要打发冯四离开,不是那老道士没有方外之人的慈悲心,实在是就连那老道士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这在多一张吃饭的嘴,只怕这破烂道观里头,最后只会多出两具被饿死的尸体,打发冯四走,到了山下,总归还能找到一条活路,不至于饿死。

可冯四却不愿意走,想来也正常,那会不过十岁出头的冯四,说白了也只是个小孩子,这会好不容易碰到个好心的瘸腿老道士,好不容易能有个相依为命的人,这对于当时的冯四来说,那就相当于是黑暗当中的一点光明了。

眼见冯四不肯离去,又跪下来苦苦哀求自己,瘸腿老道士也见年幼的冯四孤苦无依实在是可怜的紧,便答应收冯四当个徒弟。

见老道士答应收自己当个徒弟,冯四心头大喜,可那瘸腿老道士却笑着摇了摇头说自己虽然愿意收冯四当徒弟,可最后冯四能不能做道士,还得看祖师爷的意思,得看冯四和道有没有缘分。

一听瘸腿老道士这么说,年幼的冯四也急了,准确来说是害怕,害怕自己要是跟道没有缘分,会被瘸腿老道士赶下山去。

那位瘸腿老道士一眼就看出了冯四的担忧,便轻捋下巴上早就花白的长胡须,告诉冯四不要害怕,就算最后他和道、和祖师没有缘,也可以留在道观,只是没法在做正儿八经的道士了。

得到瘸腿老道士这番保证啊,年幼的冯四总算是放下心来,随后瘸腿老道士就站起身,颤颤巍巍的走到了泥塑的神像前,从供奉祖师爷的神案上取下来了一幅牛角卦递给了冯四,让冯四跪在祖师神像前,诚心祷告后,扔三次牛角卦。

从门派来说,道士有全真派、正一派、天正派等诸多派系之分,可民间笼统来说,这道士啊也可以分成在家和出家。

所谓的在家道士,大概意思就是虽然当了道士、却并未出家,依旧可以娶妻生子、依旧和常人一样在红尘当中生活,而出家道士呢,就是真正的方外之人了,一生虽在红尘,却一心问道,早已不为俗世羁绊。

这拜师成为道士,扔三次牛角卦,是拜师前必须的一道程序,或者是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

其实诸如这样的规矩,各行各业都有,有的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比如我当时跟我老爹学风水的时候,常理来说这算是子承父业,那需要搞什么拜师那一套,可老爹却硬把我拉到的乡下,指着不远处一片山,问我能不能看出来,这片山背后那一片山,大概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样的走势。

要是能看出来,就说明有学习风水的天赋,说明祖师爷愿意让你吃这一碗饭,要是看不出来,那就是和祖师爷没缘分,注定吃不了这一碗饭。

言归正传,当时不过十岁出头的冯四,按照瘸腿老道士的话,跪在蒲团上,诚心跪拜了祖师神像后,扔了第一次牛角卦。

这些事儿,是Alice听冯四海晚年时说起的,冯四海也并没有提当时他扔了三次牛角卦,具体都是些什么卦象。

冯四海只是和Alice提过,在他扔了三次牛角卦之后,那瘸腿老道士先是上下盯着当时不过十岁出头的冯四看了好一会,随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那会不过十岁出头的冯四,见瘸腿老道士突然唉声叹气,便以为是自己扔的不好,急得都快哭了。

见冯四哭了,瘸腿老道士急忙安慰冯四,并告诉冯四,他和祖师有缘、且道缘很深,只是这辈子注定没法潜心问道,注定要在红尘当中颠簸,不过日后冯四一定能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而自己呢也不能收冯四当正式的弟子,只能收冯四当一个记名弟子。

不过十岁出头的冯四,那里在意瘸腿老道士对自己未来人生的那一番批言,对于当时的冯四来说,能留在道观,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能有个相依为命的师父,是最重要的事儿,至于未来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够像瘸腿老道士说的那样,在红尘当中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对于当时的冯四来说,压根不重要,甚至于可以说冯四当时对自己的未来压根没有任何概念。

对于当时的冯四来说,告诉他他未来能在红尘里闯出一番天地,远不如告诉他他会一辈子留在这破道观当个记名道士来的更容易让他信服。

就这样冯四留了下来,成了瘸腿老道士的记名弟子。

破道观压根没什么香火,自然谈不上有什么香油钱了,瘸腿老道士呢,因为腿瘸了,也没法种田种地,道观也没什么田地可种,只有山后几块菜地,能勉强种一些瓜果蔬菜。

平日里瘸腿老道士就靠着去镇子上摆摊给人看相、算命赚些铜板勉强度日。

冯四成了瘸腿老道士的记名弟子,自然也就跟着瘸腿老道士去摆摊算命看相了。

不过那会的冯四还什么都不懂,就连道观里的神像哪个是哪个都分不清,更别提给人算命看相了,瘸腿老道士呢,似乎也没有教冯四看相算命的意思,只是让冯四替自己拿一些简单的家伙事,平日里帮着自己搭理搭理山后的菜园子。

大概就连冯四都没想到,后来他还成为被皇帝御赐亲封的铁口神算大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