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盗门老九 > 第473章 真正的江湖人

盗门老九 第473章 真正的江湖人

作者:聪明白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07 来源:小说旗

见老瞎子把那仅仅只是蘸了一点点酱油的小石头夸得好比龙肝凤髓一般,尽管我知道那东西不过就是沾了酱油的石头,能好吃到哪儿去,不要说和龙肝凤髓相提并论,只怕都不如街边卖的油条豆浆好吃。

可架不住心里头好奇啊,当时我就缠着老瞎子,非要尝一尝那小石头的味道,结果和我猜测的如出一辙,那只是沾了酱油的石头,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头就是觉得有点失落。

当时我还很纳闷,这么难吃的东西,为什么老瞎子能吃的这么津津有味呢?难道是因为就着二锅头的缘故?

带着这样的心理,我又厚着脸皮跟老瞎子讨了一口酒喝,结果除了辣嗓子眼儿之外,半点堪比龙肝凤髓的滋味都没有。

那会我刚跟着老爹到潘家园,正是十四五岁狗都嫌的年纪,时间也着实过去了太久,我记不太清楚当时我说了些什么,也不记不太清老瞎子说了些什么。

只记得老瞎子最后摸着我的脑袋说了一句:“小娃娃,这石头、酱油这二锅头,虽然比不得龙肝凤髓,可这是我堂堂正正不偷不抢不坑不骗赚来的,吃着啊心里头得劲儿,吃的踏实吃的心安,所以它就是这人间最美味的东西!”

往后很多年,我不太理解老瞎子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和潘家园里头其他人一样,觉得老瞎子这人奇怪。

明明倒腾古玩这行当,玩的就是阅历、眼力和嘴皮子,你能靠着这三样东西,把一块钱的东西卖上一千块的天价去,那是你的本事,潘家园里头绝对没人会说你什么不是,反而会客客气气的称呼您一声爷。

可老瞎子,他倒腾古玩,就跟菜市场卖白菜似的,明码标价,甚至于比菜市场卖白菜,还要来的敞亮。

老瞎子这么倒腾古玩,无疑是坏了潘家园的规矩,一开始啊很多潘家园里头因为老瞎子坏规矩,而被耽误了生意的倒爷气不过,没少去找老瞎子的麻烦。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就是,潘家园老北门那旮沓,有个陕北口音的外乡人,带着一个祖辈传下来的陶瓷枕头来潘家园出手,当时老瞎子呢,就正巧在老北门那边练摊儿。

那外乡人大概是看老瞎子白发苍苍,面容算不上和善,可也绝对不是那种贼眉鼠眼,一看就很奸诈狡猾的嘴脸,便是先找了老瞎子,想把手里头的瓷枕让给老瞎子。

老瞎子呢,接过那瓷枕上手摸了摸,又搁在鼻子下头嗅了嗅,就一五一十的告诉那外乡人,那是一个唐玄宗时期的唐三彩瓷枕,而且还是大户人家用的玩意儿,做工考究,上头的花纹也很精美,大概让出去能卖多少钱,他呢能给多少钱,他自己要从中间赚多少钱。

老瞎子这人倒腾古玩,从来都是那样,一五一十告诉人家,从来不会说半句假话。

只可惜,这人虽然是万物之灵长,天生就有个聪慧的脑袋,可这人也是最容易被自己欺骗的,不然也不会有一句老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老瞎子呢是一五一十,把那瓷枕的年头来历有什么门道,包括市面上这东西让出去能卖多少钱的行情,都告诉了那外乡人。

可惜,老瞎子的实诚,在那外乡人看来,反而是成了老瞎子想要故意给他设套,想要坑他骗他的铁证。

老瞎子呢,也不气恼,因为古玩这一行当本来就是如此,就是不懂行的小白,也知道这行当里头水深,像是老瞎子在这样,一五一十没有半点藏着掖着来做古玩生意的倒爷,想不惹人生疑,只怕都不太可能。

自己的实诚,被人当成想要设套坑蒙拐骗的证据这种事儿,老瞎子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可他却从没改变过自己的做事风格,也从没想过去改。

最后那生意没谈拢,那陕北口音的外乡人把老瞎子当成了骗子,抱着瓷枕又去找了当时在老北门练摊的其他几个倒爷。

那几个倒爷一看这是一条大鱼,那玄宗时期的唐三彩瓷枕,让出去可绝对大有赚头,便联合起来,设了个狐狸扣给那外乡人钻。

狐狸扣,原本是啊北方猎人,设在林子里头用来套狐狸的一种陷阱,那种陷阱啊,是用一个皮囊,里头撒上鸡蛋鸡毛,在皮囊入口处弄纵横交叉的两根皮带,这狐狸嗅到鸡蛋、鸡毛的味儿,就会忍不住往里头钻,可这一钻进去啊,那皮囊就会开始往里头缩,因为吃不到那鸡蛋,偏偏那鸡蛋、鸡毛的味道儿对于狐狸来说,又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于是那狐狸就会拼了命的往里头钻,等那狐狸吃到了鸡蛋,想要往回退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晚了,那皮囊的口子不会封死,可却会变得很小,或者说整个皮囊都会缩小下去,就像是一件外衣,死死地套在了那狐狸的身上。

狐狸呢能挣扎,可因为四肢都被束缚住了,压根跑不掉。

至于为啥猎人们会弄出这狐狸扣的门道,那是因为旧时候,这上好的狐皮,特别是银狐皮、火狐皮,一直都是达官显贵、富家太太们争相追捧的好东西,价格自然也就贵的离谱。

可这皮毛啊,要是在狐狸死后剥下来,那皮毛就会失去光泽,上头的绒毛也会脱落,这原本上好的皮毛啊,那品质也就掉了几个档次,卖不上去价格了。

偏偏狐狸这东西,自古以来就是狡猾的代名词,用寻常扣子、捕兽夹抓住的狐狸啊,要是去的稍微晚了一点点,那狐狸就算抓住了,也早就死了,甚至于有的狐狸被扣子、捕兽夹抓住后,会选择咬断自己的腿逃走,实在逃走无望,甚至于会自杀,所以一般很难抓到活着的狐狸。

而那专门用来对付狐狸的狐狸扣则不然,狐狸钻到皮囊里头,皮囊不会封死,狐狸自然不会被憋死在里头,皮囊呢也不会伤到狐狸,可狐狸被那皮囊束缚住,四肢没法大幅度动弹,就算跑也不可能跑远了。

这种狐狸扣最可怕的一点就在于,狐狸被困住之后,因为没受伤,还能稍微挣扎一下,就会下意识想着跑出去,就觉得有希望能活下去,可它不知道,这正是那狐狸扣最可怕的地方,给被困住的狐狸一点活下去的希望,知道猎人来收网,那狐狸也不会死去。

有句话叫做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绝境,而是希望,因为希望这种东西,不管是对于人还是对于动物来说,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它就像是吊在驴子前头的胡萝卜,明知道不可能吃到,可驴子偏偏就会一直追着那胡萝卜往前跑。

这狐狸扣啊,搁在古玩行当里头,就是一种用来给半吊子下套的手段。

啥叫半吊子呢,其实就是字面意思,这搁在古玩行当里头,半吊子指的就是那种手里头揣着好物件,自己呢对古玩这一行当,有一点点了解,可又算不上了解。

潘家园里头有句行话叫做,做买卖不怕遇到懂行的,最怕遇到新手,最好呢是遇到半吊子。

有人可能觉得,这古玩行当,多少带着点坑蒙拐骗的感觉,不应该是最乐意遇到啥也不懂的新手?因为这新手容易骗啊,反之那半吊子多少懂一点门道,肯定不好骗,至于那同样懂行的,你不是根本骗不了?

你要是这么认为,那就只能说是你想的太简单,或者说太片面了。

你仔细想想,这遇到懂行的同行啊,你我双方都是心知肚明了,真要想做成那买卖,大家无非是敞开来说,互惠互利而已,反而容易谈。

啥也不懂的新人呢,看着是好说话好哄好下套,可正因为他啥也不懂,所以他警惕性高,就像是那些去找老瞎子让东西的外来人,就因为啥也不懂,才会觉得老瞎子的敞亮,是在骗他们。

至于为何说那半吊子最容易上套,也很简单,这半吊子的人,他懂一点,可却懂得不多,你只需要顺着他所懂的那一点点皮毛稍微引导一下,他下意识就会觉得,自己个心里头有了底了,其实啊那底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深的多。

所以那所谓的狐狸扣,其实就是潘家园里头那些倒爷,专门琢磨出来对付那些半吊子的一种手段,他们通常是几个人联合起来,让打头阵的那位倒爷先给卖主儿开个低价,然后借着介绍其他买主儿为由,引诱着买家一步一步往套子里头走,来回兜兜转转几次,那卖主儿就会下意识以为自己个已经摸到底了,稀里糊涂就把手里头的东西给让出去了。

结果啊那陕北口音的卖主儿,就着了那几个倒爷的道儿,稀里糊涂就把手里头那唐三彩的瓷枕给让了出去,一五一十有啥说啥的老瞎子呢,反而是被那几个下狐狸扣的倒爷给说成了骗子。

等到那陕北口音的卖主儿反应过来不对,回过头想去找那几个倒爷讨个说法,人家早就翻脸不认账了,一句钱货两清堵的你啥话都没得说。

上了这么大的当,有的人就选择捏着鼻子认了,可偏偏当时那卖主儿千里迢迢跑到这潘家园里头来卖东西,是家里头的小儿子害了重病,急等着钱救命用。

最后那卖主儿急眼了,想跟几个倒爷动手,可这一个外乡人,在这潘家园里头人生地不熟的,再者潘家园里头就那规矩。

那卖主儿讨要说法不成反而被胖揍了一顿,最后那卖主儿细细一琢磨,才猛然发现老瞎子,才是真正揣着一颗良心作生意的倒爷。

走投无路之下,那卖主儿又跑去找老瞎子,当时就给老瞎子跪下了,哭爹喊娘的求着老瞎子帮帮他。

老瞎子呢,原本是不想要插手的,毕竟这都钱货两清了,也没个啥凭证的,可架不住那卖主儿哭的伤心,最后更是说凑不够钱救儿子,他也没啥火头了。

老瞎子这人,虽然行事古怪,脾气古怪,可一颗心却是热的,最后老瞎子给那人出了个招。

具体老瞎子出的啥招,我不知道,因为这事儿我也是听我老爹说的,反正最后那几个倒爷到了霉,只能捏着鼻子又给那陕北来的卖主儿补了好些钱。

这件事儿最后,那陕北来的卖主儿对老瞎子千恩万谢之后,自然是拿着钱欢欢喜喜的走了,可老瞎子就倒霉了,当晚就被那几个倒爷纠集了几个泼皮无赖找到门上去闹事儿。

老瞎子提着一把磨得铮亮的杀猪刀就走了出来,只说了一句这事儿是他坏了规矩,按照江湖规矩,这坏了规矩,就得三刀六洞。

啥叫三刀六洞啊,这是旧时候跑江湖专门惩罚那些坏规矩不讲道义的人的一种手段,所谓的三刀六洞,就是自己个往身上扎三刀,三刀都必须扎透,三刀下来呢,身上得出六个窟窿眼儿。

其实那会,早就没人讲究这些旧时候的江湖规矩了,可老瞎子自己个往身上来了个三刀六洞,也着实震住了那些来讨要说法的倒爷和顽主儿。

可那几个倒爷不认,非得让老瞎子赔钱,老瞎子平日下酒都用小石头就这酱油,那兜里头永远比脸皮子干净。

老瞎子呢就说,这三刀六洞的规矩他办了,算是给了个交代,要是在揪着不放,就甭怪他不讲究了。

可那几倒爷和那些盲流子,那里把一个满头白发,还瞎了眼的糟老头子放在眼里呢?

结果,当晚去找老瞎子麻烦的那几个盲流子,带头的那位,愣是少了两根指头。

后来去看热闹的人,在老瞎子住的胡同儿里头,找到了那把杀猪刀,可杀猪刀上头一点血迹都没有,却是有人看到老瞎子满嘴的血,嘴里头还在咀嚼着什么东西,反正最后那盲流子的两根手指头也没找到。

从那之后,潘家园里头在没人有胆子去找老瞎子的麻烦,老瞎子还是和以前一样,有啥说啥的做生意,可却是从那之后,再也不管其他事儿了,只是守着自己的地摊,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来做生意。

不过也因为那件事儿,不少人听说了老瞎子做买卖有啥说啥的规矩,很多外地来让东西的卖主儿呢,就很乐意去找老瞎子,老瞎子也从没让任何一个找他的卖主儿吃过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