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盗门老九 > 第433章 虬藤

盗门老九 第433章 虬藤

作者:聪明白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4:07 来源:小说旗

可是,按照那本古书易妖录所说,天生就具备一定灵智,知道冬冷夏热、知道藏食育崽的动物,最容易修炼成精,而植物呢,虽说本身就和动物一样,算是一种具象化的生命体,可植物天生不具备灵智。

想要修炼成精,那就必须先开化灵智,这个过程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

换句话来说,那棵大榕树,就算是正儿八经的千年榕树,也不见得就真是成了精的树妖。

何况,我压根不相信,这世上真的有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这些东西。

既然不是那棵大榕树成了精,那差点要了我们命的岂不是就是那树藤了?

我意识到了这一点,Alice她也想到了这一点。

的确,从一开始进入那片榕树林里头,再到后来偷袭我们的,都不是那棵大榕树,而是从那棵大榕树树冠里头冒出来的树藤。

至于我们为何觉得那棵大榕树是树妖呢,也全是因为那棵大榕树茂盛无比的树冠里,藏了太多的尸骸,数十年前惨死的那一百多名日寇,许多都像是吊死鬼似的吊在了那棵大榕树的树冠上。

可现在细细想来,那棵大榕树却是压根没什么危害、没什么攻击力,除了格外茂盛,有种遮天蔽日的感觉之外,那棵大榕树也没什么过于妖异的地方。

真正恐怖的,不是那棵树冠遮天蔽日的大榕树,而是那大榕树树冠里,那好似枯树枝,行动起来,像是毒蛇一样的妖藤。

“自然界里有很多的共生和寄生关系,这种共生寄生的现象,在动物里也很常见,比如海边的寄居蟹。”

“植物里最常见的,就一棵树上寄生或者是共生了许多的藤蔓一类的植物,云南的铁皮石斛、铜皮石斛,其实就是寄生在树上的一种藤类植物!”

Alice想了想,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她这句话也是瞬间点醒了我,我想起来小时候,村里头村口那棵大核桃树上,就长了很多奇形怪状,没有叶片,和核桃树截然相反的藤类植物。

村里人说那是寄生草,有的还会把那寄生草,弄下来泡酒入药,我老爹也提过这寄生草的事儿,他说核桃树上的寄生草啊,味苦发涩还有毒,不算是治病的良药。

现在想想,那寄生草,多半就是Alice口中的石斛科的一种。

不过那大榕树树冠里头冒出来的那些妖藤,明显不是Alice口中的石斛。

“现在想想,那棵大榕树也许只是一颗普普通通的野生榕树,之所以被人当成妖树,完全是因为那些和那棵大榕树一起共生的树藤。”

“不过那树藤,到底什么来头,不仅会猎杀活物,还像是具备思想一样,真就像是一条条潜伏在树丛里伺机而动的毒蛇一样!”

Alice这番话,也是引来了钱鼠爷和陈八牛的大为赞同。

我呢,也因为Alice那一番话,猛地想起来我老爹提过一桩奇闻异事。

“我想,我大概知道那妖藤是什么玩意儿了!”

听到我这句话,Alice、钱鼠爷和陈八牛立马就抬起头,把那满是好奇的眼神投到了我的身上。

我告诉他们,我曾经听我老爹说过,这世上啊有一种叫做虬藤的妖异植物,据我老爹所说,那虬藤并非算是正儿八经的植物,可也不能说那虬藤是动物,它是介乎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种妖物。

“虬藤?”

“这是什么玩意,八爷我咋从没听说呢!!”

不仅是陈八牛瞪着大眼睛,一脸茫然不解的看着我,就连师承张道爷,见多识广的钱鼠爷,也同样是满脸惊骇的看着我,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虬藤这种东西。

自幼在国外接受现代化教育的Alice,虽然能一句点破,那妖藤和那棵大榕树是自然界里很常见的共生关系,可她也同样是不知道虬藤这种妖物。

说实话,就连我也只是从我老爹口中听说过虬藤这种介乎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诡异妖物。

至于我老爹是从何处听说过世上有虬藤这样一种介乎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妖物,我就不得而知了,可我知道像我老爹他们那样老一辈儿的风水先生,在年少学习风水术的时候,都会按照惯例,游走天下,踏遍天下大河大川,为的不仅仅是增长见识,更为了将所学的风水之术,和各地的大川、大河、山川样貌、地形地势所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实践出真章,这话可绝对不是胡编乱造出来忽悠人的。

老一辈儿的风水先生,在游览全国各地大川大河,观摩山川样貌的时候,自然是认识很多的人、听说很多的奇闻异事,甚至于亲身经历遭遇很多不为常人所理解的荒诞诡事儿。

我也不知道那虬藤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不过我倒是想起来,曾经在潘家园里头淘换到一本贞观元年的山海经。

说起这山海经啊,那绝对算是我们国家一本流传盛广、流传盛久的奇书了。

山海经当中不仅记载了很多奇闻异事、神话传说,它更记载了几乎囊括大半个中国、包括一部分海域的地理风貌,还有其中的人文环境,矿产民生,包括一些祭祀、巫医、药理的知识。

这本书,可谓是包罗万象,涵盖极其广泛。

只不过,山海经流传到现在,其中很多内容已经失传了。

我老爹也说过,因为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发生过打击封建迷信、破除魑魅魍魉的活动,所以山海经当中,一些记载着神怪之事儿的内容,流传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大概剩下的就是诸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女娲造人这一类自古流传的远古神话了。

换句话来说,现在市面上那些刊印发行的山海经,比起最早的山海经,其中的内容,只怕早就是十不存一了。

而我当初在潘家园淘换到的那本山海经,是贞观元年发行的,距今一千多年,虽不能说是最早一版的山海经,可那本山海经里记载的内容,也绝对不是现在市面上流传的那些山海经可以比拟的。

我记得那本山海经的海内经当中,记载过一种奇异叫做玄树的植物和我老爹所说的虬藤,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据那山海经海内经所写,北冥之海有一种大蛇,叫做玄蛇,那玄蛇通体黝黑、无目无耳,全身只有一口,全身上下披鳞带甲,好似金铁之躯,不惧风火雷电、不惧刀劈斧凿。

那玄蛇有多大呢?按照书中所写,那玄蛇自出生开始,便身长百丈有余,成年之后,更加是身长一千三百余丈,横卧于北冥之内,好似横山峻岭。

成年之后的玄蛇,盘踞于北冥之内,尝尝一摇尾巴,就能掀起滔天巨浪,还常与北冥之内的龙族,互相撕咬争斗。

虽说这片记载,读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始终让人觉得,这就是夸大其词的一则神怪故事。

可细细琢磨,这片看似夸大其词的神怪故事,其中却是有很多合情合理耐人寻味的地方。

按照我所学的风水术来说,北方呢属于玄武、这玄武又属水,风水术中有黑水之说,这黑水之说粗浅意思呢就可以理解成黑色,代表的就是北方、是水、是玄武。

按照那本出自贞观元年的山海经所说,上古时期这龙族,那可是独霸一方的大族,真正海域的王者,而蛇类呢,却并不是龙族的后裔。

有关现如今流传盛广的蛇类百年成蟒,千年成蛟、万年化龙的说法呢,其实并非是一早就在民间流传的。

很早的时候,蛇类和龙族可没半点关系,更加没有蛇化龙的说法,只有鲤鱼跃龙门,继而成龙的说话,或者说在最早的时候,有关化龙的说法,其实是海域内,所有鱼虾蚌龟其实都可以化龙。

而我说那和虬藤极为相似的玄树,说是树,其实也是一种藤蔓类的植物。

按照那山海经海内经所说啊,北冥玄蛇,乃是一个种族,一个能够和龙族争锋的种族,北冥玄蛇死后,会尸沉北冥海,归于一处叫做归墟海眼的地方,而玄树呢,就是从北冥玄蛇的尸体之上,滋生出来的一种植物。

有关那玄树,书中是那样描写,玄树通体漆黑、盘综复杂,好似数条玄蛇盘踞扭曲,一日长十丈、十日生百丈,常以海内鱼虾、游龙、玄蛇为食。

虽然那片榕树林里头那妖藤,远没有那山海经当中记载的玄树那样,一日能长长十丈、十日便能达到百丈之长那样骇人,可那妖藤的确像是老虎、狮子一类的捕食者,不是以土壤为养分,而是虐杀捕捉活物。

而我老爹所说的那虬藤,和山海经海内经当中记载过的玄树,就更为相似了。

我记得我老爹当时跟我提到这虬藤的时候啊,就说过相传那虬藤,只有在群蛇聚集的地方,借着那群蛇聚集的阴秽之气才能生长出来。

可这蛇类,却并不像是野狼、野狗那样的群居动物,往往都是独来独往的,甚至于我知道广西一类地方,有过山峰,过山峰就是现在所说的眼镜王蛇,这过山峰是蛇类,却是以同类为食,据说啊有过山峰在的地方,方圆几里,甚至于整个山头,都不会有第二条蛇的存在。

这一点,虽然不足以证明蛇类不是群居动物,可自幼在国外接受现代化教育,正儿八经学过生物学科的Alice也说,蛇类不是群居动物,只有在需要繁殖的季节,同一种类的蛇,才会出现聚集求偶的情况。

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蛇类呢,虽然不是野狼、野狗那样的群居动物,可也会出现成群结队的情况。

我记得在辽宁附近海域,就有一个闻名遐迩的蛇岛,我是没去过那蛇岛,可也听说那蛇岛上,遍地都是各式各样的蛇,在那蛇岛上,大蛇吃小蛇、毒蛇成大王,莫说是其他动物了,就是人,也不敢轻易踏足那蛇岛。

想想也正常,一个岛上栖息着数不清的蛇类,仅仅只是想到那蛇类互相扭曲盘错在一起,都能包成一个球的画面,都会让人不寒而栗。

除了蛇岛之外呢,现实生活当中,还有一种蛇类聚集成群的情况,那就是同一种蛇类啊,会在地下筑巢,然后成群结队的生活在那蛇巢当中。

有关这蛇巢的事儿,其实并不罕见,我就听很多人说过,某某建筑工地施工、或者是某个村子里某一户人家准备新建房屋,在挖地基的时候,就会挖出来蛇巢。

建造房屋开挖地基的时候,不小心挖出蛇巢,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往往都会用香烛黄纸请这些蛇离开,而非直接打死那些蛇,因为很多人认为,要是打死了那些蛇,是会遭报应的。

我所学的风水术当中,也有关于这蛇巢的说道,风水术中,建造房屋挖到蛇巢呢,就会被认为此地的风水不适合修建房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