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悬疑志 > 第一节 - 序章(1)

悬疑志 第一节 - 序章(1)

作者:欧阳俊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求鲜花和收藏,大家有的就请投给我吧,谢谢。

湖南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向是人杰地灵,而且出过了不少名人,战争时代更是人才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者之一,国家主席***便是湖南人,其他名人就不再一一枚举了,大多都耳熟能详。

新中国的建立也并非是一件易事,中间经历的艰难的事情,我们现在也只能通过一些历史资料、电影或电视剧去了解。当然,现在还有一些战乱时期的老兵幸运地活着,从他们口中也能知道许多当年的事情。只是通过第三者的描述始终不如自己亲眼看见的真实,而且这些事情距离现在也已经十分遥远了,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人还愿意去追根探底的了解,到不是为了让大家记住历史,而是让更多人的从这之中了解到现在平静的生活来得有多不容易。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的狼子野心,妄图在三个月之内将整个中国吞灭,建立他们所梦想的“大东亚经济共荣圈”。

1944年月5月,日入侵湖南。6月1日平江县城沦陷,14日浏阳沦隐,18日省会长沙沦陷,22日又入侵衡阳,城内守军在顽守47天后,因弹尽粮绝、援兵未到最终城破沦陷。

而在6月1日平江县城被破之时,日军仍旧继续他们的“三光”政策,平江县城内的居民悉数逃往乡下各处,或是避往异地。而日军之惨无人道,向来是人人皆知,原平江起义旧址同样被毁(建国后已修复),日军又往派遣小分队入乡搜寻,而其中一只十人日军小分队,来到了一处叫“隐五村”的地方(此为地名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隐五村四周高山叠起,而村子正好被环抱在重山之中,进出村子只有一条路,即是村子的出口,同时也是入口。而过村口却有横跨一条河,河水湍急,村民因为进出不方便,于是在这里修建了一道木桥。不知是村里曾出过什么才子或是秀才,给这桥起了一个奇特的名字,不过这名字倒也很符合木桥的建造,叫“五木桥”。桥身是用五根巨木所造,但到底用的什么树木,因其修建的年代久远,所以也看不大出来了。

村子里共有一百多口人,因祖辈都居于此,大家也就和一家人无两样。平时村里人很少出去,都是自给自足的,对外界的事物也只能通过卖货郎或是出村的一些青壮年口中得知。但大多都没有想出村谋生路的想法,因为在这里居住习惯了,所以对外界的事物也不甚了解,出了村子举目无亲的,也不知从何做起。

6月3日,正在村口洗衣服的几名妇名发现有十个穿着黄色衣服,肩上背着枪的男子来到了五木桥边,似乎要进村子。年青的阿翠从来没见过同时有这么多的外人会来这里,同身旁的两名妇人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就端起木盆回村子报告了。

隐五村历来有一个村规,即是村长所说的话便是圣旨,村里的人从来都不会违抗,也不敢违抗。而村长是终生制的,至死之后由村长的儿子或是村长的男性直系新属继续担当,所以也算是世袭制。村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须发全白,穿着长马褂,倒真有些仙风道骨。村长姓秦,在家排行第二,因为大家长年叫他二爷习惯了,所以真名叫什么大家也就记不住了。

阿翠回到家时勿忙放下木盆,然后解开腰间的围裙,立刻朝着秦村长家里走去。村民们都在各自忙着自家的家务,正在家门前给鸡喂食的唐大姐见到忽忽忙忙的阿翠,娇笑着嬉说道:“阿翠,是不是看上哪家的男子了,这么急忙的去找村长给你说亲呐。”(湖南历来方言,且各地差异较大,几乎是五里一个音,十里一个调,所幸的是我将这些方言都改为白话,也便于细读。)

阿翠停下脚步,回头说道:“村口来了几个人,他们好像要进村来,庆琳嫂让我赶紧去告诉二爷。”

唐大姐本来是想逗阿翠一下,谁知阿翠却说有村外人要进来,她自知这件事情很是重要,自然不敢耽误阿翠,连声说让她赶紧去找村长。

村长秦二爷正蹲坐在家门口抽旱烟,一锅接一锅的在抽着,似乎是有什么烦琐的事情萦绕在他心头。能让村长烦躁的事情又能是什么大事呢?那自然是会大事了,若不然的话村长也不至于会蹲坐在自家门口抽烟,而且是一袋接一袋的。旱烟味道极浓烈,若不是多年烟龄以上的人,是受不来的,村长这样子不要命的抽,当然也受不了,以至于他自己抽到胃里翻滚,咳嗽不止了才停了下来,将烟锅中的灰磕掉。

至于村长所烦忧的事情,那得从三天前途经村了里的一位卖货郎说起。那日家住村头的小六子急急忙忙的跑到二爷家里,说是村口来了一位卖货郎,请示秦二爷要不要让他进村。平日里途经隐五村的卖货郎常有,对于这样的事情也不必大惊小怪,秦二爷正在家里看书,大手一挥,说道:“让他进来吧,村里人也很久没有添过新东西了,看看有什么要用的东西让大家都出来瞧瞧。”

小六子得到秦二爷的许可,一溜烟的跑掉了。没过多久就听到村子里热闹了起来,二爷的妻子从外面进屋了,手上提着一些杂货对秦二爷说道:“我说老头子啊,你也到村里去看看啊,现在大家都在杂货郎那里呢,没准你还能从他那到一两本书呢。”

秦二爷是村里少数几个读过书的人,二爷从年青时候起就爱看书,家里藏着不少的书,屋里的书都是这些年从杂货郎或是外出村子的人从外面带回来的,每每说起秦二爷家里所藏的书来,二爷总是会用爽朗的笑声,捋着花白的胡须说道:“那是的,村里谁不知道二爷我是个爱书的人,要是早生几年,二爷我也去考个秀才郎回来了。”

现在我们再看村长这样的思想,当然会认为他是个井底之蛙,村外的天地何其之大。可是当时的国人不也都是这样吗,只瞧见自己国家有五千年的文化,从不知要接受西方先进的工业和科技,每天都只抱着几本知乎者也,不知其愚昧而自以为傲。

当然,也不能光说村长就是无能之辈,他当村长几十年,为村里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他鼓励年青人出村去闯荡,将村里多余的物品拿到村外去换卖,帮村里添置各类生活用品,这些都前人不敢想象的。

秦二爷放下手上的书本,点起一锅烟走出了家门。卖货郎正被村里人围在村子的空地中央,远远看去就像是在围攻他一样。不过从村里人欢笑的脸上还是能看出他们对于卖货郎的到来是欢迎,至少大家并没有出现任何不满的情绪。村长悄悄的走进了人群里面,不知什么时候大家发现村长来了,都自觉的让开道让村长先挑。村长对这些杂货并不感兴趣,反倒是在杂货郎的担子下面发现一本破旧的书,村长翻看了几页觉的这本书有看头,便问杂货郎这本书要卖多少钱。

杂货郎其实并不认字,这本书也是他从城里拣来的,杂货郎笑着说道:“老大爷,这书您要是喜欢,就拿去吧,反正我也不认字,您中午留我吃顿饭就行。我已经赶紧了一上午的路了,早饭一直没吃过,现在还真有些饿了,您同意吗?”

村长见杂货郎说这书不要钱,自然是欢喜的紧,连声说可以可以,让杂货郎卖完货了就叫村里人带他到自己家里去吃饭,他现在先回去吩咐妻子做饭。杂货郎见午饭有了着落,连声道谢。

秦二爷拿着书本回了家,进门的时候对他妻子说了中午那个杂货郎要过来吃饭,让她早些把饭做好,免得人家等急了,然后就坐到房里看书去了。晌午的时候,杂货郎在村里孩子们的带领下来到了村长家里,村长听见外面吵闹,想是杂货郎过来了,放下书本出去接他。

饭菜已经做好了,村长请杂货郎坐下吃饭,笑着说道:“不要客气,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你是打哪来的呢?”

杂货郎倒也真不客气,端起碗筷就大口大口的扒了起来,听见村长跟他说话,连忙咽下嘴里的饭菜,答道:“我是打北边来的,现在全国都在打仗,小日本已经把北边都占了。前两天我抄小路来到这里,经过县城的时候见到许多小日本正在城里巡逻,我猜这城里可能也是给小日本占了去,所以就只好走乡间的路了。”

村长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外面的新鲜事都是听出过村的年青人说的,但是最近几年出了村的年青人都没有回来过,所以对“小日本“这一词也是十分的懵懂。问道:“小日本是干什么?”城里不是有兵守着的吗,怎么会让他们给占了呢?县老爷上哪去了?“

杂货郎放下碗筷,说道:“您不知道,我听说那小日本是从海上漂过来的,他们都拿着枪,见到男人就杀,不管大人小孩子,杀烧抢夺,奸淫掳掠,没有不干的。城里的兵怕是都已经死光了。我听其它村里的人说,县老爷早就带着老婆孩子跑了,哪里还管得其他人的死活。“

村长一听说县老爷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跑掉了,当即大怒,道:“这青天白日的,堂堂一个县太爷,居然丢下一个城的百姓自己逃了,简直没有了王法了。“

秦二爷可能是书看多了,在不知不觉当中形成了一股书生意气,对于县太爷夹带私逃的事情,自然是义愤填膺。秦二爷的妻子劝他不要激动,这都是村外的事情,跟他们没什么关系。村长这才渐渐的平静了下来,笑着说自己失礼了,让杂货郎先吃饭。

哪知杂货郎又说了一翻话,正是这句话才让村长连续几天都愁容满面。杂货郎道:“现在小日本已经把城占了,而且旁边的邻村也都给占了,我估计这几天可能就会到你们这边来了,村长您最好是做好准备。”

村长听到这句话,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义气千秋的话,指着门外说道:“他们小日本要是敢来,我就带着全村的人把他们都给劈了,我就不相信他们能比山上的大虫还要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