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当学吾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不厌诈,禄河决口

当学吾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不厌诈,禄河决口

作者:笔划人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学吾在此地安营扎寨之后,看着这周边的地势,隐隐之中感觉有些不?6??。qiuyelou而且面对的敌人可是那个以狡诈著称的司马懿,刘学吾就不得不小心应对了。为了安稳妥当,刘学吾观察地形之后,果然选择了靠近水源的低洼地带。只不过刘学吾留了一个心眼,暗中下令分兵两路,让诸葛亮带领着一半的人马绕到司马懿后方以待时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刘学吾想来,用诸葛亮来对付司马懿,这样的搭配绝对对路,却不知道自己却陷入了别人的算计之中。

不过让刘学吾好奇的事情还有更多,比如司马懿在刘学吾的大营正对面的山口驻军,以山口的地势来抵抗刘学吾的进攻。可是那个地方刘学吾造就派人去探查过,除了一口干涸的泉眼之外没有任何水源。除非靠着那山外的县城运水过来,也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在这个时代的水运输可不想如今现代那么方便,而是用羊皮囊一小袋一小袋的运输。这条件极其艰难,但是司马懿的军队却是硬靠着这样的条件坚持了下来。

难道是那禄河,可是刘学吾也不是没去观察过,就凭着那条小河流也想水淹,这可也不太现实。想了想实在想不出其它的缘由,算了不想了。刘学吾当下做了一个决定,与其在这里杞人忧天,还不如速战速决。什么阴谋诡计在绝对实力面前的是虚无的。

这决心一下,刘学吾就开始召集人马对着司马懿的营帐发起了进攻。qiuyelou先是来了个万箭齐发,却因为风向和自己处于低洼地带的问题,达不到预想的目标,使得无数弓箭还未到达山腰就落地。想使用骑兵冲锋过去,却因为山路崎岖,北方的战马习惯平原作战,在这中崎岖的地形上发挥不出实力优势。

火攻夜袭,可司马懿等人却是早有准备,他们把营帐周边的草木都清除干净,夜里巡逻将士一批姐这一批。刘学吾数次进攻都无果,真是拿着山上的这两万人马毫无办法。

而山上的司马懿却也不敢怠慢,虽然自己这边成功的击退了刘学吾的数次进攻,但是在有限的兵马,对于自己这边的人员损失也是不小。现在的司马懿就是在等时机,造就熟知地形的司马懿,老早就安拍人在禄河的上游储水。那里有着据说是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所遗留的一个巨大的水库,现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别看禄河之水犹如大一点的小溪,可是一旦掘开这个湖泊板的水库,那突如其来的洪水,绝对会让人大吃一惊,也足够刘学吾喝上一壶的。而对于此地毫无了解的刘学吾却不知道此时司马昭已经在上游连续挖了三天三夜,眼看这千年水库之水即将决堤。明知会造就一方百姓生灵涂炭,可是司马昭已经别无选择。这是他最终翻本的机会,这也关系着他们司马家能否重新崛起。妖之道现在他唯一的阻碍,大哥司马师已经死了,他就是司马家唯一的嫡系继承人。人总是自私的,他司马昭也不过凡人一个,逃脱不了这个束缚。

随着一声巨响,这个千年水库终于挣脱了约束自己的最后一根缰绳,奔流而下,顺着地势,一发不可收拾。也因此引发了一场六七级的地震,周围的山地都有得崩塌,再加上意外来临的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接轨而来。

当水库决堤之时,司马昭的内心一下子就沉入低谷,他后悔了。真心后悔了。看着被那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塌的城池,这座刘学吾还没来得及攻下的城池却是被这无情的洪水摧毁。而这千年的积水怒号却并没有顺着那条细小的禄河,更不用说淹没低洼地带的刘学吾。这谁往低处流,是没错,可是南辕北辙怎么可能淹得到刘学吾的军营。这也不该怪司马昭等人挖的方向不对,而是这千年囤积的水库下面水道分割复杂,就算是当年的大禹治水之时野只能围堵在此形成水库湖泊,再挖分渠形成像禄河一般的分支来分散水库压力。这一切都遵循这自然规律,讲究细水长流。而司马昭这边倒好,虽然知道此地缘由却不知其中蹊跷。破坏了水库,使得曾经黄河泛滥这一幕重现出来。

此时的司马昭跪在水库之前,痛苦不已,大骂自己乃是千古罪人。千年水库决堤,下游都是汪洋一片。很多前一刻还送城池村庄,此刻却是洪水滔天,全然不见。

随着洪水的蔓延,司马军营里面的将士们纷纷哗变。谁叫司马懿麾下所招募的将士们都是本地儿郎,眼见自己的家乡被毁怎么可能还能安定的在这里打仗。一个个大包小包的逃走,留下的也被刘学吾的大军包围,从而弃甲投降。司马懿见大势已去,自己一个在帅帐之内挥刀自尽。他的儿子司马昭却是逃走了,不过活着却比死了痛苦,归隐山林出家做了道士。

后话不提,心中留给刘学吾的是一个标准的烂摊子。

这天灾人祸的后果,还是得他来收尾。刘学吾当即下令,调集麾下各地人马进入受灾地区救援,调动大量储备物资,一边收拢难民,一边号召大父做好卫生消毒,预防灾后瘟疫。要知道在古代时期大灾过后必有大疫,这就是因为当时的卫生条件不完善导致的。被洪水泡过的尸体统一火花,要知道在这大热天的尸体若不及时火化,那腐朽生虫污染之下,危机水源。作为穿越过来的刘学吾深刻的知道这一点,立马的下令强制实施了这一预防方案。虽然在执行的过程之中遭遇了不少阻力,这也是没办法的,我大中华信奉着入土为安,以死无全尸为大忌。这火化听着挺好,但有多少人阳奉阴违。但是在刘学吾出动军队强制性的执行下,这一切和性命想比又如何呢?

不仅如此,大批大粮食物资从各州郡运送过来,刘学吾发动数十万将士,帮助老百姓们重建家园,使得刘学吾的声望再一次的达到了顶点。就好比说以前的诸侯见到刘学吾也之称呼一声侯爷,依然是默认刘学吾乃是雁门侯而不是他老爹自封的云中王。而如今百姓们都称呼刘学吾为九贤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