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21章 谁家良将,刘封麦城战徐晃

寇安国兴奋的来了一句:“将军,你被打脸了。”

刘封脸一黑,狠狠的瞪了寇安国一眼,后者却是更兴奋:“将军,徐晃如此嚣张,连我都忍不了,你还能忍吗?”

看寇安国这模样,刘封哪里还不清楚寇安国的想法。

这愣头青就想出寨跟徐晃硬刚一波。

由于寇安国被派去秭归传信,然后又被刘备派去武陵郡随同马良安抚诸夷,以至于寇安国错过了刘封四打江津口和血战江陵城两场大战。

尤其是方月四人在升了校尉后,更令寇安国抓狂。

以前四人只是军侯,现在四人都是跟寇安国平起平坐的校尉。

反观寇安国,累积的功劳还不够格擢升为牙门将,天天都被方月四人骑脸显摆跟着刘封大杀四方的战场事。

面对寇安国的积极请战,刘封提高了语气,轻斥道:“为将者,首重心性,你如此沉不住气,今后我还如何委你大任?”

寇安国哼哼:“将军,我现在只是校尉,只需要奋勇冲杀就够了;等我当了牙门将,我再去磨练心性学习如何担当大任。”

这混愣子。

刘封顿感无语。

从字面上讲,寇安国的理由似乎也没什么大毛病。

牙门将以下,的确首重悍勇。

只有到了牙门将这个级别,才更侧重于去考虑如何稳住心性,去学习如何担当大任。

看着寨外准备直接强攻的徐晃等魏兵,刘封抬头看了一眼天色,伸手感受风向。

阴天,西北风。

“有地利有天时,我傻了才会刚正面。”

李平挑选的这个坡头很适合立寨,既能居高临下又不会被断绝水源,且还有木林遮掩。

最重要的是。

营寨在上风向!

上风向最适用的战术是什么?

自然是放烟了!

战场上有一种利用湿草来放烟破敌的方法,称之为“猛烟冲人”。

《武经总要》对“猛烟冲人”的运用也作了详细的描述:

称“猛烟冲人无拒者。凡攻城邑,旬日未拔,则备蓬艾、薪草万束已来,其束轻重使人力可负,以干草为心,湿草外傅,候风势急烈,于上风班布发烟,渐渐逼城,仍具皮笆、傍牌,以御矢石。

大意就是:要是攻城十日不下,就准备蓬艾、薪草,干草在中间,湿草在外边,等风势激烈的时候在上风向放烟,然后让军卒带着皮笆、傍牌抵挡矢石攻城。

湿草可以产生大量的烟,不仅能遮蔽城头敌人视线,也会熏坏城头敌人眼睛,故而号称猛烟冲人无拒者。

为了能让猛烟冲人的战术可以运用于不同的场景,譬如风势不够急烈、处于平地、处于高地,还会打造风扇车来配合使用。

刘封率军抵达后,在观察了李平的立寨的地理地势和气候风向后,就令人砍伐拾取了大量的干湿薪草,又就地伐木打造了简易的风扇车。

相较于攻城拔寨,守城守寨其实是更轻松的。

遍观中华史,任何一种攻城战术都会有相对应的一种或多种守城战术。

其中被称为弱宋的几百年,更是将守城战术发展到了巅峰造极的程度。

很快。

埋伏的方月四校尉就得到了刘封的军令。

干草点燃。

湿烟飘起。

数十台简易的风扇车开始鼓风。

烟雾透过树林,向魏卒方向飘去。

刺鼻的烟雾开始侵蚀魏卒的鼻腔、喉咙、双目。

“咳咳。哪来的烟?”

“什么情况?咳咳!”

“你推我作甚!咳咳!”

“你的矛刺中我的腿了,咳咳!”

“.”

原本士气昂扬的魏卒被这忽然吹来的湿烟一覆盖,最前方的魏卒纷纷被呛得咳嗽起来,不仅视线受阻,眼泪也忍不住直流。

齐整的军容也因众军士咳嗽避烟而变得混乱,更有倒霉的被身边人不小心给刺中了。

“用烟驱狼的手段,竟也能用于战场?”徐晃冷峻的面容下,浮现几分惊讶。

徐晃生活在北方,对用烟驱狼的手段并不陌生。

战场上用烟退敌的战术,徐晃还是第一次见。

徐晃不能理解的是:虽然今日吹的是西北风且己方恰好在下风向,但这烟怎么会从高往低处流?今日的风势也不可能吹得这么急烈。

徐晃的疑问,没人能回答。

能回答的人此刻正立在坡头悠闲的注视一群被烟熏乱来军容的魏卒,右手掌心还摊了一小撮不知名果仁儿。

“将军,仗还能这么打的?”

寇安国瞪大了眼睛,看着下方被烟熏得咳嗽连天的魏卒,挠了挠脑瓜子,十分的不解。

刘封津津有味的磕着果仁儿,道:“埋锅造饭的时候,没被烟熏过?”

寇安国一愣:“熏是熏过,可,可,可.”

寇安国一时词穷。

这战术的原理,竟然这般简单的吗?

就因为埋锅造饭的时候被烟熏过,所以今日就用烟去熏魏卒?

寇安国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刘封没有多解释,而是继续注视下方的魏卒。

受烟熏的影响。

徐晃不得不暂时让众人后撤。

只不过。

即便是在后撤,徐晃也是严谨有方,因烟熏而混乱的军容也随着撤退逐渐恢复。

“可惜了。若来的不是徐晃,安国你今日就有机会立功了。”

刘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没机会掩杀!

随着军令的传达,烟雾也逐渐变淡,最后只剩下轻微的烟雾味道。

随后。

徐晃那如洪钟的声音响起:“我乃魏王麾下平寇将军徐晃,何人在此守寨,可敢现身一见?”寇安国看向刘封,在此兴奋起来:“将军,要喊话吗?”

刘封嗑着果仁儿,道:“当然要喊,你就喊‘汉中王麾下,右将军张飞在此’。”

寇安国在此瞪大了眼睛:“将军,以你如今的威名,何须再借右将军之名?”

见刘封的眼神又瞪来,寇安国下意识的打了个激灵,高呼回应:“汉中王麾下,右将军张飞在此!”

话音一落。

殷署和朱盖皆是吓了一跳。

“张飞?与关羽并称万人敌的张飞?他怎么会在此地?”

“张飞都来了,岂不是说刘备的援军已经抵达江陵了?该不会是在使诈吧?”

殷署和朱盖看向冷峻不改色的徐晃,眼中都有询问之意。

徐晃寻声而望。

目力所及处,看不清刘封和寇安国的脸。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张翼德,可敢出寨与我一战?”徐晃高呼搦战,提起手中的大斧扛在肩头,威风凛凛。

然而下一刻。

坡头的回应却是“今日没饮酒,不想厮杀,明日再来。”

徐晃策马四望,依旧只看得见满山坡的树林杂草以及营寨栅栏,看不到旌旗也看不到潜伏的汉兵。

“撤!”

徐晃调转马头,转身就走。

殷署和朱盖跟上,颇为疑惑。

“将军,为何撤兵?我猜测那张飞肯定是假冒的。”

“是啊将军,烟雾散尽,正好强攻,就算是张飞真的来了,又有何可惧?”

殷署和朱盖都想不明白徐晃为什么会忽然撤兵。

看着依旧没想明白的殷署和朱盖,徐晃沉声道:“能用烟就能用火,贼人能有手段让烟飘远,就有手段让火变猛。

如此大的烟雾,寨中堆积的薪草也必然不少,我等又在下风向,贼人若是顺风放火,你们是想被烧死还是想被熏死?”

殷署和朱盖这才反应过来,后怕不已。

“贼人偃旗息鼓,先是放烟,后又自称张飞,摆明了是在迷惑我等,甚是可恨!”殷署忿忿不平。

这人都没见到,士气先掉一截。

殷署只感觉窝囊得很!

“无妨。我已经知道寨中的人是谁,通知吕建,强攻麦城。”徐晃果断的下达了军令。

这骤然的改变,让殷署和朱盖反应不及。

怎么忽然又要强攻麦城了?

徐晃没有再给殷署和朱盖解释原因,只令两人配合吕建强攻。

实际上。

徐晃并不知道山寨中的人是谁,只是有一个猜测。

之所以如此说,是为了恢复殷署和朱盖的士气。

徐晃打的主意就是:既然你要躲在寨中,那我就去打麦城,看你是救还是不救。你救,我就能知道你是谁;你不救,我就攻破麦城让你没机会再救。

不得不说。

比起殷署和朱盖这俩三流将军而言,徐晃的征战经验太丰富了,临机应变的反应也不是殷署和朱盖能比的。

见徐晃转向去打麦城,刘封暗自叹息。

【还真是难缠!

果然,五子良将任何一个单独拎出来,都不是江东杰瑞们能比的。

本以为我的身份能藏上一天,没想到半日都藏不住。

罢了!罢了!】

刘封将手中的果仁儿全部塞进口中,转身下令:“擂鼓吹号,竖起旌旗,李辅邓贤引千人守寨,其余人等随我出寨。”

寇安国先是一愣,随即兴奋起来:“徐晃如此嚣张,我就说将军你忍不了。”

刹那间。

寨中旌旗四起、鼓吹大作。

闻得动静的徐晃,冷笑一声。

这样的结果,正如徐晃预料。

看着那鲜明的“刘”字大旗,徐晃也确认了来者的身份。

“果然是刘封。”

“一如既往的狡诈。”

殷署和朱盖亦是心惊,两人不由想到了徐晃先前的判断,对徐晃更是钦佩。

【倘若没有平寇将军在,估计我等都得被刘封擒杀。】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来时的骄矜,也在这一刻消散。

尤其是殷署,接连判断错误。

战场上判断错误,就等于将性命送给敌人,还得连累三军!

徐晃策马来到阵前,按住阵脚。

待得刘封引兵到来,徐晃这才扬声高呼:“刘将军,为何降而复反啊?”

见徐晃提及诈降书一事,刘封放声大笑:“兵不厌诈,一封诈降书而已,徐将军,你又何必当真?”

徐晃拖着大斧,目光在刘封身后扫视。

见其军容齐整,士气如虹,徐晃的心情也变得沉重。

这是一支劲卒!

想正面击溃一支军容齐整的劲卒,即便是徐晃也很难办到。

虽说在樊城的时候徐晃长驱直入骁勇非凡,但那个时候除了长驱直入没有第二个选择,在长驱直入前徐晃也没信心必胜。

而现在。

徐晃并未陷入必须跟刘封正面死战的处境。

心态不一样,权衡的利弊自然也不一样。

换而言之。

当日跟关羽一战,徐晃是抱着必死之心。

今日跟刘封一战,徐晃并没有必死之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