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名诗三百震诸国,我只想当富商! > 第三百零三章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

江寒笑道:“五道题目,我只作一首足矣!”

话音甫歇,理水楼里的所有人都是一脸惊愕,面面相觑。

五道题目,只作一首?岂不是说要一首,概括这五种事物?如此的自信吗?

这五字五题,虽然有所关联,但要揉杂成一首,难度可比一字一首还要高。

“本便是一字一首,他要如何作成一首?这……这也未免太过夸大了吧?”

“春,花,月,夜,江,这五题虽说也有一些关联,可是五题合为一诗,也未免太难了。”

一些耆老前辈也是面露惊色,看着江寒,想着他要怎么作。

孔锦眉头一皱,心中暗道了一声“狂妄”。

在众人的瞩目下,江寒却脸色未变,只是朗声道:“韩去病,执笔!”

韩去病在桌前铺好宣纸,执笔在手,沾染墨汁,便抬头看着江寒。

江寒朗声道:“今日在此,我便作一首春江花月夜!”

很多人不禁屏住呼吸,侧耳倾听,生怕错过一句,也有些人微微冷笑,不以为然。

五题合为一首,这是从所未有之事,这江寒也未免太过狂妄了吧!

江寒说着,便抬头望向理水楼外,双溪江向东而流,此刻已是傍晚,有残月慢慢升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他轻声吟诵出四句,很多人脑海里都不禁浮现出春江与海水相连,明月倒映海上的画面。

几位益州名流不禁点头,这开篇四句,虽然通俗直白,可画面感极强,不用什么华丽词藻,就能让人于脑海中浮现对应的画面。

江寒再度吟诵: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当他将这数句吟诵出来时,在场很多人都忍不住齐齐吸气,这几句依旧通俗易懂,意思不难理解,但却仿佛让人看到了月光下江天一色的美景。

尤其是那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更是引发了无限的感慨。

孔锦笑容僵硬在脸上,若说只是描述江天一色的美景便也罢了,顶多算是一首美景诗,可后面却又提出了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将这诗的意境拔高了几层。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江寒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水天、倒映的月亮,继续吟诵出来。

“好诗!以月写相思,月光落在捣衣砧上拂还来,指的是相思驱之不去,好,好啊!”有人不禁低声赞道。

“这应该是一首古体诗,而非律诗绝句,然这首古体诗却超过了许多律诗绝句。”

在场大多人也都是文学造诣颇高的,自然不会看不出来这半首诗已经彻底超过了孔锦那一首。

许多人看向孔锦的眼神都变得古怪起来了,孔锦世子才华横溢,可不该遇上江寒啊!

原以为孔锦的诗已是极品,可听到了江寒这半首《春江花月夜》,才觉得何为极品中的极品!

两首诗,有如云泥之别。

江寒并未停下,而是继续吟诵: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一些耆老前辈都拿起笔疯狂的记,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激动,他们有预感,这首诗绝对能成为传世名篇!绝对能冠绝天下!甚至会碾压半个文坛!

这首诗,简直就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很多读书人甚至摇头晃脑,跟着吟诵起来,恍然如醉。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江寒最后一声落下,几乎一气呵成,现场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这是唐朝张若虚所写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留存至今的只有两首诗,但却因为这首《春江花月夜》而扬名后世。

后来的一千多年来无数读者为之倾倒,甚至称之为“孤篇盖全唐”,“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可以说,这首诗就是顶峰中的顶峰!

在场的众人沉默了许多,很多人还沉浸在这首诗的意象中无法自拔,摇头晃脑的吟诵着。

即便那是歌姬舞姬也都听得呆了。

孔锦脸色苍白,心中生出一股无力感,老师让他将江寒当作自己的磨刀石,用来磨砺自己的心。

可现在他却感觉自己这把刀快要被磨刀石磨断了。

这首诗,简直,简直冠绝千古!

想超过这首诗?根本就是妄想!

直到过去数息,很多耆老前辈才忍不住击掌叫好。

“好一首《春江花月夜》啊!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在一起,描绘出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好诗,好诗啊!”

“开篇波澜壮丽,后面又美到极点,仅是听着这首诗,便感觉置身其中,这首诗当真无愧的第一!甚至,足以碾压如今半个文坛!”

“好一个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实在,实在是极好的……”

“江寒……他已经碾压了半个文坛了!”有人突然道。

闻言许多人才醒悟过来,江寒所作的诗词,几乎把《大虞文集》都包了,确实是碾压了半个文坛。

如今的《大虞文集》,称之为《江寒文集》也着无不可吧?

江寒看着在场激动的读书人,心中却不觉得奇怪,毕竟这首诗在古代文坛地位的确是极高的。

而且这首诗朗朗上口,不用专门去背,读几遍也能记住。

便在这时,三楼一间房间内,一个身穿锦袍,腰戴玉带,头顶紫冠的中年人大步走出,用力击掌,朗声笑道:“好诗,好诗!好一首《春江花月夜》!本王久闻江伯爷大名,今日得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自称本王?那么此人便是大虞镇南王,怀王秦桓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