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名诗三百震诸国,我只想当富商! > 第251章一首诗成千古骂名

金銮殿中,看热闹的看热闹,作壁上观的作壁上观,幸灾乐祸的幸灾乐祸。

礼部侍郎殷万舸要对付江寒自是因为其绵香坊与暗香的恩怨,至于刑部尚书王蒲生恐怕是要借江寒打击昭月公主的势力,左督御史同样如此。

只是谁也没想到,江寒令人殴打匈奴使臣这件事竟然会如此轻而易举的过去,或者说谁也想不到江寒竟是献策解决青州疟疾的人。

王尚书本来脸色就难看,被一个县子当满朝诸公,当着皇帝陛下的面怒斥,其颜面何存?如今这人竟然还拦住自己,要作诗相赠?

正想离去的官员也纷纷停步看向江寒,谁都知道江寒诗词极佳,才华横溢,可这个时候要送王尚书诗?这是什么意思?

本想离殿的太子也是驻足停留下来,目光落在江寒身上,心中忽然生出几分期待感。

江寒迎着王尚书以及他背后的左督御史,殷侍郎等人,一声冷笑,缓缓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声音低沉,响彻金銮殿中。

刹那间,四下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首诗惊住了,瞪大了眼睛注视着江寒。

就连太子也是面色愕然。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这是在说满朝公卿愚且鲁?

这打击得有点广了吧?

这首诗通俗易懂,然而却夹杂着极其尖锐的讽刺,仿佛在指着王尚书,殷万舸等人的脊梁骨痛骂,你们愚蠢似猪,才到公卿。

这首诗不像“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那般含蓄,更加直接,讽刺意味更浓!

别人生养儿子都希望孩子能变得聪明,然而我却被聪明耽误了一生。只希望我的儿子愚钝、率真,没有灾祸,位至公卿。

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语气戏谑,基调反讽,简直把人往死里讽刺。

虽然这首诗是写给王蒲生的,但就连其他官员也感觉被骂了,脸色有些难看,早知道这首诗讽刺这么广,自己就不会停下来听,这不是停下来找骂吗?

饶是王蒲生再好的涵养,也感觉怒气直冲顶门,气得心肝剧痛,脸色都涨红了,怒吼道:“放肆,放肆!竖子,你敢作诗骂我?混帐,混帐!来人,来人,给我把他拿下!”

殷万舸也是脸色铁青,气得全身发抖,在他看来,这首诗骂的不止是王蒲生,也是他。

仿佛在骂他对匈奴人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愚蠢不堪,倘若这首诗传世,全天下的人不知要怎么指着他嘲笑。

“王尚书,这首诗收好了。”江寒哈哈大笑,在笑声当中走出了金銮殿。

他相信这首诗足够让这些人气得心肝痛,毕竟这是苏轼流传后世的名篇,讽刺意味极浓。

百官注视着他的背影,只觉得他桀骜,狂妄。

王尚书怒道:“竖子,竖子!给我留下,来人,来人,拿下他!”

阮子谦冷笑一声道:“王大人,这里可不是你的刑部,你也指挥不动宫里的侍卫,还是少废口舌吧。”

王尚书无能狂怒,只能愤怒的跺脚。

阮子谦忽然想到什么,补刀道:“对了,王大人适才说江寒会教人耻笑,现在看来,天下人会不会笑江寒不知道,但你王蒲生却注定要遗臭万年的了。”

“你!”

王尚书一想到这首诗可能传世,就心肝一阵剧痛,气得险些昏厥过去。

江寒,竖子!我誓杀汝!

阮子谦面露笑容的走出金銮殿,此时他觉得当初与江寒交好真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当时与江寒饮酒,他醉酒一篇《惜罇空》就将自己写进去,使自己得到名扬后世的可能。

王蒲生弹劾江寒,便被江寒一首诗气得脸色涨红,说不定还会遗臭万年。

所以说,得罪谁都不要得罪读书人,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读书人会不会写点东西让你遗臭万年。

温芳走出金銮殿,望着天空的薄日,喃喃道:“这江寒,嘴皮子还真是尖利啊……”

虽说这首诗是写给王蒲生的,可他也感觉这首诗仿佛把自己也给骂了。

……

宫中,养心殿。

太监曹安在皇帝耳边轻语,说出退朝后发生的事情。

弘贞帝哑然失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江寒,骂的挺脏啊!这小嘴,抹了砒霜吧?”

他完全能想象得到,王蒲生等人听到这首诗后得多生气。

这个年轻人,狂妄,自负,什么都不怕,却又有惊世的才华。

扬州平粮价能看出他的智谋,青州解决疟疾又能看出他学识渊博,更别说,此人还曾以十余骑击溃太平教二三百人的队伍,极其勇猛!

又能以诗词诛心,令人或美名远扬,或臭名昭著!

“若好好打磨,必能成为一把锋利的刀……而且以此子的性格注定是个孤臣,只是这把刀,是该由谁去用?”

弘贞帝沉吟了起来,忽然问道:“大伴,你说是太子好,还是魏王好?”

曹安吓了一跳,脸色骤变,忙道:“太子丰姿岐嶷,仁孝纯深,魏王殿下才华横溢,聪敏绝伦。”

这种事他哪里敢乱说,就算他是皇帝信任的大伴,说了容易给皇帝留下一个某某党的印象,所以只好两边都夸,各不得罪。

弘贞帝看出他的圆滑,道:“哼!胆小如鼠!”

不管将来太子或是魏王,江寒都是一把很好的刀,这把刀需要好好打磨。

只是,该将哪位公主许给江寒,却又让皇帝狐疑了起来。

一开始,是想将幼薇公主许配之,可若是如此,江寒便妥妥是太子的人。

还是说,把福宁许之?

但随即弘贞帝摇了摇头,抛去这些想法,道:“将朕的金丹取来。”

他越发年迈,便越发渴望能够长生。

……

当早朝结束,当这首诗传开,洛阳的文人都是精神一振。

好诗,好骂啊!不愧是江县子啊!

这首诗讽刺至极,辛辣程度完全不亚于“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最关键的是这首诗乃是江寒送给刑部尚书王蒲生的,当朝尚书乃是二品官,江寒如今也不过五品,便敢作诗骂二品,这种气魄和风骨在读书人看来是极为可贵的。

一时之间,这首诗便传得沸沸扬扬。

“你们听说了吗?昨晚教坊司发生了一场混战,几个匈奴人欺辱我们大虞人,百般羞辱,在场的大虞人愤而反击,将匈奴人打得浑身是血,京兆府来人,以匈奴人主动挑衅的缘由将匈奴人抓进牢狱。”

“好,打得好啊!对这帮匈奴人就该重拳出击!”

“据说昨晚的混战江县子在场,是他调动离明使包围教坊司,不放人离开,也是他命人打/倒的匈奴大将……于是便有朝臣弹劾江寒……”

“却没想到江寒当朝怒斥群臣,更是作诗讥讽。”

有人添油加醋的讲述的这件事,瞬间便迎来了叫好声。

“听说江县子准备卖盐,到时候我一定要去买一斤!”

“对,我也要去买两斤!就算是毒盐,冲着江县子教训匈奴人这件事,我也要买!”

“买!我要买十斤!”

某座茶楼上,袁斌从一个文人口中听到这首诗,脸色阴晴不定,忽然,他一脸痛心疾首的道:“唉,可惜,可惜啊!”

他的仰天长叹吸引了周围的文人,有人问道:“这位兄台,可惜什么?”

袁斌一脸欲言又止,但架不住旁边人的追问。

袁斌心想反正说也说过了,打也挨过了,再说一遍又能怎么样?他终究长叹一声,道:“可惜吾师不明啊,让吾错失一师弟,错失留名青史的机会啊!一首诗成千古骂名,也能成千古好名声啊!”

“到底怎么了?这位兄台,你快说啊!”

“唉,不瞒你们说,事情是这样的……当时……”

待袁斌讲完,周围的人面露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如此……”

“没想到堂堂七大家之一的顾清秋也有看走眼的一天啊!”

袁斌道:“还不仅如此,那逆师有眼无……错失了璞玉不说,还将一块顽石当成了璞玉。”

“啊?此话怎讲?”

袁斌谈兴正浓,当即说道:“我那逆师又新收一徒,自称才华横溢,结果作的诗却,怎么说呢,有一种不顾别人死活的作法……”

袁斌当即一五一十的说来,最后一脸痛心疾首的道:“逆师糊涂啊!教我等这些做弟子的望天长叹。”

荼楼上的众书生纷纷点头,确实是逆师啊!

袁斌谈得痛快了,准备离开茶楼,到教坊司也说一说,结果一出门就看见一个青衣童子,是顾清秋身旁的书童。

“袁斌师兄,先生让你过去。”书童道。

袁斌莫名的颤抖了一下,脑海里浮现不好的回忆:“老师可准备了鞭子?”

“这倒没有。”书童回答道。

袁斌长长松了一口气,放松了下来。

书童继续道:“老师只是准备了两根狼牙棒,师兄放心,不会有逝的。”

袁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