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名诗三百震诸国,我只想当富商! > 第182章诗才横溢我江锋

江寒尚未回到洛阳,但扬州粮价已降的消息却已插上翅膀般地飞遍了洛阳。

朝堂上的消息终究通过一些官员之口传了开去,一时间令那些抨击江寒官商勾结,鱼肉百姓的人一阵懵然。

一座茶楼上,一名儒生正兴奋的和其他客人说着话:

“原来江寒并非勾结粮商,鱼肉百姓,而是使了一道计谋,令扬州粮价降下来。现如今扬州的粮价已经跌到二三两一石的价格,扬州的百姓有饭吃了!”

“什么?洛阳如今的粮价也要四五两,怎么扬州的粮价这么低?这,这怎么可能?”

“这一切都要多亏江巡按的妙计!江巡按到了扬州之后,便宴请扬州周,吴,杨三家米商的家主,允许他们涨价,甚至张贴告示昭告全城,因此粮价一路疯了的往上涨!结果便吸引来大批外地商人,而在这个时候,江巡按则令人运来朝廷的粮食,低价卖粮。”

“消息传出去后,外地商人便急疯了,他们的粮食停在码头,多放一天就多损耗一些,便只能咬咬牙贱卖粮食,如此一来,粮价便一路往下跌,终于跌到了二两银子一石!江巡按这招计谋,简直绝了!”

“厉害,厉害啊!妙计,真是妙计啊!”

“江巡按厉害的可不止这些!虽然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但扬州那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怎么办?总得给他们个活做吧?于是江巡按命人修建宅院,疏通沟渠,又到寺庙与方丈商谈,让寺庙趁这个时候招揽工人,修建寺庙,如此一来,寺庙可以廉价的雇佣工人,而一些百姓也有了工作!扬州竟出现了日役千夫的盛况。”

那儒生兴高采烈,侃侃而谈:“这还是江巡按的第二招呢!还有第三招呢!”

“啊?第三招是什么?”有人好奇道。

那儒生道:“江巡按的第三招是举办赛龙舟等大型赛事,承诺能夺得头筹的商贾地主,接下来便能免除三年的商税。你们知道这一招妙就妙在哪呢?”

“妙在哪里?快说啊!别卖关子!”

“这一招妙就妙在,当扬州举办了赛龙舟后,扬州的瘦西湖里便出现千舸竞渡,旗帜飞扬的场面,如此一来,便吸引了不少富商大贾、外地游客。有了游客后就有了什么?是消费!”

“大量的外地游客涌进扬州,便给当地没钱的百姓提供了赚钱通道,本地的百姓可以说书卖艺,也可以卖粽子青团,亦能摆摊卖唱。如此一来,富人心甘情愿地掏出钱财,穷人也能趁机赚钱。”

那人说到激动处,不禁手舞足蹈,满脸兴奋。

而听者也是恍然大悟,这才明白这段时间里百姓们骂错了人啊!

原本以为江寒是贪官,结果错了,江寒不仅不是贪官,还是造福百姓的好官,清官。

“江巡按为了百姓,竟不惜牺牲名声,真乃青天大老爷!”

“江公妙计安扬州,江公千古也!”

随着消息的传开,江寒的风评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出现了反转,几乎一边倒的称赞声。

在知道江寒牺牲自己的名声,从而让扬州恢复繁荣后,百姓们顿时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一时间,百姓对江寒的称呼也从“狗官”转变为“江公”、“明公”。

……

青云社,某座院子里。

顾清秋坐在一株杨柳树下,看着手上的三封书信,脸上微不可觉的微微抽搐一下。

三封书信,一封来自阮子谦,一封来自钟离忧,一封来自大弟子苏长卿。

阮子谦那封信,详细的描述了江寒在扬州所做的事,并称赞江寒乃千年难遇的奇才,将来恐怕最低也是尚书。末尾了询问顾清秋当初为什么不愿收徒?是有什么顾虑吗?还是门下弟子太过优秀?

钟离忧那封信则是拐弯抹角的说,江寒真优秀啊,良策平粮价,你曾说诗词是小道,读书人得有治国救民的本事,江寒这算不算治国救民?可惜可惜啊,某些人眼高于顶,让孟红裳捡了便宜……对了,我听说隐宗和显宗每三年都会切磋一次,想来你也有信心赢过孟红裳吧?

顾清秋面无表情的将这两封信看完,拆起第三封看了一会,就黑着脸把信给丢进炉火中。

“逆徒,这个逆徒!竟敢质问老夫是不是有眼无珠!写信是什么意思?人不在洛阳了?好个苏长卿,好啊!”

顾清秋咬牙切齿,忽然想到什么,高声道:“童儿,去将袁斌给我叫过来,再去给我把那根带倒刺的长鞭浸泡在盐水中!”

盐水能消毒,老师痛爱弟子很合理吧?

“是!”童子刚出去一会,便又进来:“先生,门外有一人自称是您的弟子,叫江锋,想要见先生。”

哦?江寒的大哥?顾清秋神情一动,点点头:“让他进来。”

虽然错过江寒这个弟子,但江锋也不错嘛!都是兄弟,江锋的才学能输到哪里去?

而且江锋对自己的才学很是自负,那些有本事的人往往都是自负的,这江锋应当也是个极有才学的。

片刻后,童子领着江锋走了进来。

江锋作揖道:“弟子见过老师。”

“坐吧!”

顾清秋微笑道:“锋儿,你来这里,可是有什么佳句要为师鉴赏?”

他不由得期待起来,倒不期待江锋能吟出什么千古绝句,只要能让他在钟离老贼面前找回点场子就行。

江锋昂首道:“学生来此,正是有一首诗想请老师斧正!”

看他神情很是自信,看来这首诗不差……顾清秋脸上笑容更加浓郁,“好,你吟诵出来,为师听听。”

江锋心中大喜,道:“是!学生精尽竭虑,苦心孤诣,终于想出一首诗,这首诗必定能让老师您含笑九泉,死而不僵。”

顾清秋脸上微微僵硬了一下,怎么感觉,有什么不对?

“你且吟来吧!”

江锋满脸自信,大声道:“此诗名曰,观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顾清秋脸上笑容彻底凝固,呆在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