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名诗三百震诸国,我只想当富商! > 第174章暴涨的粮价!建大宅,修衙门

随着榜文张贴全城,米价几乎一路打着滚的往上走,短短两日之间,就从十二两一石的粮价涨到了二十两一石。

足足涨了八两银子!

这个价格百姓想要买也只能敲锅卖铁。

一时间,扬州百姓直接将江寒以及扬州知府曾虎山都给骂惨了。

“二十两一石的米价?”

府衙之中,曾虎山脸色大变,虽然早知粮价会上涨,但听到这个价格还是吓了一跳。

“这两日,扬州府可有人饿死?”随即,曾虎山向手下的人询问。

“回大人,据官府统计,扬州府内已有二十七人饿死。坊间已经有百姓偷偷易子而食……”

曾虎山心中一沉,这还是官府统计的数量,实际上饿死的数量只会更多。

再这样下去,扬州府恐怕真的要成为人间地狱。

“江大人这两日在何处?”曾虎山随即又问道。

“江大人与离明司的那位大人到处游玩扬州景色,今日到大明寺拜佛去了。”

一听这话,曾虎山气得脸色铁青,在此灾情如火的情况下,江寒却只知每日游玩风景!根本不管扬州百姓的死活。

还有离明司那位日游,竟然也没有阻止。

不行,自己必须劝阻江寒,不能让他继续乱来,否则扬州一定会出大乱。

“备马,去大明寺!”

……

“巡按使大人,你不是来拜佛的吗?怎么去找方丈了?”大明寺里,看着从方丈禅房出来的江寒,司棋忍不住问道。

江寒笑着一指堂上佛像:“世人有意拜石像,石像无心佑世人。我并非拜佛而来。”

司棋咀嚼着他这句话,眼睛一亮,又问道:“那你找方丈做什么?”

江寒摆了摆手道:“没什么,我只是告诉方丈,现在扬州闹饥荒,外面一大堆廉价劳动力,你们要好好把握这个时机,趁机招些廉价劳动力把寺庙翻修一下。东边不是还空了块地吗?正好再建个佛堂,还有那大雄宝殿,也该好好翻新一下。要是错过这段时间工人们就涨价了。”

司棋一愣:“廉价劳动力?方丈答应了吗?”

“那自然欣然同意了,现在只需提供一顿饭就能雇佣工人,他不同意是傻逼吗?”

江寒又问道:“朝廷的赈灾粮运来了吗?”

司棋道:“虽然官道被破坏了,但通过小路还是运来了,不过并不多……现在要放粮吗?”

江寒道:“不急!让他们先留在扬州府外,再等一段时间。”

这个时候,有人来报:“启禀大人,扬州知府曾虎山求见。”

“哦,请他过来。”江寒想了想,正好有事要让曾虎山去办。

很快,曾虎山就见到了江寒。

曾虎山按捺心中怒火,上前道:“江大人,这两日粮价疯狂上涨,百姓已经怨声四起,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撤掉告示,否则一旦出现民变……”

还没等他说完,江寒便摆了摆手打断了:“曾大人,我正有事找你,这府衙住得实在不舒服,你去给我雇些灾民,建座大院子。”

听到这番话,曾虎山愣了一下,你不过是一个临时的巡按使,竟然还想建一座院子住?

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到处是灾民,多少人仍在挨饿,而你竟然还想着住大宅子!

简直是狗官中的狗官啊!

曾虎山心里的怒火蹭蹭蹭的往上涨,再也忍不住,怒道:“大人,你怎可……”

“对了,还有你这衙门也太寒酸了,顺便雇些人,把那些仓库粮仓钱库什么的,全部都给翻新一遍。”江寒紧接着又道。

曾虎山气得身子发抖,他自认自己不算什么好官,业务能力乏善可陈,有时也爱逛逛勾栏,但也不像江寒如此鱼肉百姓。

“江大人,在这个时候你还要建宅子,你是想看到饿殍遍野的扬州城吗?如此鱼肉百姓,若真的发生民变,纵使你被朝廷看重,到时也免不了一死!”

江寒看着曾虎山这副模样,也是知道若不提点一下,这个曾虎山怕是真的不听他的话了。

他轻轻一笑,说道:“曾大人,本官正是不想看到民变才那么做。城中百姓没有工作,游手好闲,必定要酿出祸端,本官现在给他们一个工作,也算是体恤百姓,给了他们一个生计了吧?”

狗屁的体恤百……曾虎山怒在心头,正想反驳一二,忽地愣了一下。

因为他突然想到,这个时候雇佣难民翻新衙门,确实可以让一部分人得到温饱的机会。

再者,江寒这个扬州巡按使是暂时的,终究要回到京都去,废那么大劲修建宅子做什么?说不定宅院还没建成,人就被调回洛阳了。

而且这样做还会给别人留下攻讦他的把柄。

就算江寒是贪官,也没这么蠢吧?

这么一想,难道江寒真的是体恤百姓?

那之前和粮商勾结又是怎么回事?

江寒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淡笑道:“本官说过,十五日之内,粮价必降,曾大人若是不信,那就先看着吧!”

曾虎山沉声道:“好,我便看着!若是十五日后,粮价依旧不降,出现了大问题,我一定要上书弹劾,请朝廷处斩大人!”

江寒顿时愣住了,好家伙,这铁憨憨竟然当面威胁自己?

这人不适合在官场混啊!难怪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个位置!

……

如此,三天过去,整个扬州府怨声四起,扬州粮价再次暴涨。

扬州府内外到处都是饥肠辘辘的灾民,有些百姓已经饿得眼睛都绿了,那眼神仿佛是一条条饿狼。

有些人甚至已经饿得走不动路,躺在路边等死。

而周吴杨三家米商,虽然每日都会开粥棚赈灾,然而那粥却和清水没什么区别,而且麸糠砂石比米还要多。

当消息传回洛阳,瞬间让整个洛阳沸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