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姐夫是太子,我天天勾栏听曲咋了 > 第39章:沈霄继续给太子爷上课(1)

“唉.......”

陈枫叹息的坐到桌案前,“武朝太尉王保亲率骑兵突袭我军后方,烧了粮仓截断了补给线,前方大军因此士气低落,更因朝廷欠饷之事怨声载道,魏国公想让朝廷送去四十万军饷,安定军心,重整士气,但国库已经没钱了。老爷子的意思是印制宝钞,填补这次军饷亏空,孤没同意,并且答应三日内筹备四十万军饷。”

说着,他端起酒盏一饮而尽,道:“真他妈的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孤若是能下钱就好了!”

沈霄附和道:“姐夫,你没同意陛下印制宝钞就对了。”

太子妃怒视沈霄,沉声道:“沈霄,你别什么事都跟着瞎掺和行吗?你懂这里面的东西吗?随口便胡诌!”

“我怎么不懂!”

沈霄直言道:“那宝钞是真金白银,不是废纸,关乎的是国计民生!既然朝廷想要用宝钞代替金银,那就得对宝钞负责!没有金银储备、不增设兑换机制、没有规划的印制,仅仅依靠严酷刑法强制宝钞流通,那只会埋下祸端!宝钞到时候崩溃,受影响的不单单国计民生,还有朝廷的信誉!”

说着,他看向陈枫,严肃道:“未来姐夫是要当皇帝的,宝钞这么搞下去,最后烂摊子是姐夫的!”

此话落地。

太子妃想要斥责沈霄,但却又感觉沈霄说的好像没什么问题。

“二郎。”

陈枫并未生气,反而有些兴奋,问道:“你.......你还懂这些?”

沈霄微微点头,“我对商业发展感兴趣,所以研究过宝钞。”

陈枫忙给自己倒杯酒,欣喜道:“那你跟孤说说你的想法,孤认为你讲的很有道理。”

太子妃忙制止道:“太子爷,他一个孩子懂什么,讲的对与不对的,到时候再惹老爷子生气。”

她虽然不懂宝钞,但她是懂陈延昭的。

太子妃不想沈霄无缘无故的给自己找麻烦,她不想让沈霄掺和的太深。

“无妨。”

陈枫缓缓开口,“若是错了算孤的,若是能立功算二郎的,孤还能坑二郎不成?”

沈霄同样饮尽一杯酒,“既然姐夫有兴趣,那我就说说。我认为发行宝钞没问题,但得完善朝廷的信用根基,比如建立“银钞母子制”,也就是子钞依附母银,以白银储量约束宝钞发行。”

“这需要建立白银准备金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在户部设立“钞本库”,按照宝钞发行量的三成储备白银,允许百姓持钞兑换白银。朝廷为何不让百姓用宝钞兑换白银?那不还是朝廷没钱,对宝钞都没信心吗?你自己都没信心,缺钱就印,没有信用的滥发,到最后宝钞不就是废纸一堆吗?”

“所以想要让宝钞持久,那就要让宝钞成为白银的兑换凭证,百姓随时可以用宝钞换取银两,在百姓心中树立起宝钞就是白银的信心。你用宝钞换白银,再把白银给花出去,这不是拿百姓当傻子吗?”

听闻此话。

太子妃瞪了沈霄一眼,“你说事就说事,别没大没小的,什么叫拿百姓当傻子。”

沈霄还没来得及说话。

陈枫却是苦笑道:“二郎说的没错,老爷子和朝廷那群老东西就是拿百姓当傻子,当初他们花存银的时候,孤就是这么跟他们说的,所以这两年来,孤硬挺着没让他们再印宝钞,这也是白银黄金依旧流通的原因,也是宝钞并未再次贬值的原因。”

说着,他看向沈霄,惊讶道:“你真是可以啊,眼光长远的很,孤以为只有孤有这样的眼光,没想到你比孤有过之而无不及,讲解起来比孤都头头是道。”

“你这个钞本库的想法,三成储备银的想法,真是未来能让宝钞继续流通的绝妙主意,那你说说,我们现在具体该怎么办?”

沈霄闻言,眉头紧皱,“这个.......”

陈枫欲罢不能,忙道:“二郎,咱们兄弟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除非你没将姐夫当自己人。”

沈霄直言道:“姐夫,我不是这个意思,这确实有些困难,除非你能说服陛下,不让他用皇权干预货币,我倒是有办法慢慢恢复宝钞价值,甚至令宝钞正常流通于整个楚国。”

陈枫点点头,“只要你的办法好,老爷子肯定会同意,孤也能说服他!”

沈霄问道:“姐夫,现在朝廷已经印制多少宝钞?”

陈枫毫不犹豫道:“一千万两。不过朝廷已不再多印,但支持旧钞换新钞,保证旧钞的流通,但即便如此,孤感觉若是不加以改革,宝钞依旧会沦为废纸。”

沈霄建议道:“如果姐夫想继续用宝钞,而且将宝钞用好,那就从现在起,筹备三百万两的白银作为钞本,然后开通宝钞与白银的兑换业务,将兑换率恢复到面值一贯的宝钞兑换一两白银,恢复宝钞信用。”

陈枫苦笑道:“三百万两?孤现在连四十万两军饷都筹不到,何来三百万两?”

沈霄宽慰道:“路一步步走,慢慢来呗。”

太子妃插话道:“沈霄,若是按照你这意思,只有三百万两白银,那百姓们兑换宝钞的额度高于三百万两,你怎么办?不还是一样的要崩溃?”

陈枫闻言,转头看向沈霄。

沈霄解释道:“这个时候就需要朝廷出手进行调控了,比如每日兑换限额五十两,百姓们能有多少钱?他们五十两都兑不了,要是挤兑,那就是商贾士族在背后捣乱,到时候收拾他们。”

“朝廷发放俸禄等全都改为宝钞,但支持他们用宝钞兑换白银,进一步增强宝钞信用度,再有便是朝廷赋税,以及商贾从朝廷购买的茶盐都要用宝钞,可以出政策,用宝钞纳税可以减免一些。”

“只要我们有钞本,只要我们支持以钞换银,只要我们将信用体系建立起来,那谁会闲的没事跟朝廷找事?当然这一步任重而道远,但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而且宝钞是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宗交易,千万两白银的生意,宝钞不比金银来的方便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