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河代序 > 第六十五章 行军

山河代序 第六十五章 行军

作者:端咖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13:50:45 来源:小说旗

“行军九变。依灵山,俯低谷,处灵气之利,害无灵于敌,此灵地之军也;覆索伏奸,宁慢勿快,处聚众之利,害散乱于敌,此绝地之军也;客跨水而来,半渡击之,处严整之利,害首尾于敌,此泽地之军也;勿滥杀凡民,收气运之利,害怨气烦敌,此凡地之军也。将帅之虑,杂于利害,变在迂直,化为虚实。行军于外,不可不察也。”

这是《武经总要》第二篇《行军篇》,信息量相当大,杨行以前读来总觉不得其要。如今身在行军途中,才能慢慢体悟其中玄妙。

这讲了军队在四种地域的行军之道:各灵山、幽谷这样的有灵之地,荒原、云梦泽之类的绝灵之地,靠水、近水、水上等泽地,以及凡人生活的河谷平原之地。

其中四利:灵气之利、聚众之利、严整之利、气运之利。

对应四害:无灵之害、散乱之害、首尾之害、怨气之害。

最后又说行军的关键在于将帅,了解四利四害是不够的,还要知晓其中的变化与应对。

杨行遵照执行:全程保持军容严整、阵型不乱;遇绝涧、地坑、陷隙处,必急去勿近,遇险阻、葭苇、山林者,必派人搜索探察。即使是要扎营,也选好靠山背水处,先划好范围,再安排队伍保持阵型就地休息。

众人都在打坐或沉睡之际,杨行仍警觉的放出灵识四出张望。这里是幕埠山以东万里处,离鳄越主力所在的望江楼应该不远了。天渐渐黑下来,沮水河面微弱的反光向远处延伸直至黑暗,就如同一条长长的饵线,等着自信的鱼儿上钩。

—————

那日在黄鹤坊市,杨行完成了对江陵峰众人的整编;之后霍华做主将李亮几人调走,又从征召来的人中补进几个筑基;罗家堡的人则全部如愿进了青叶军。

随着这一批征召修士的到来和整编的完成,包括青叶军和黑水军在内的前军正式成形,霍华下令左营从幕埠山起拔,向东边进发。

杨行也遵照五军制,将人数并不多的左营设成五个都队。让原副尉营留下的百来人分成前、左、右三队,陆生为前队都头,唐参、姚伍为左、右都头,其他几个筑基分散为副;一百桐柏山童子选一半形成中队本阵,杨行兼任都头;另一半为后队,王喜为都头,杨宅生为副。

这样的配置,前三队实力最强,但未能完全信任,其中的炼气弟子要渐渐和桐柏山童子对调,最终混编在一起,才能形成凝聚力。本阵和后卫实力较弱,桐柏山童子虽受过战阵训练,但还未到能拉出来与敌野战的程度。没办法,血火与伤亡的历练,也是一条成长的道路。

杨行起先以为的行军,是像熊牛谷那样聚在一起平推过去,没想到是各营分散前进,中间以精锐斥候填充。按霍华的说法,这是“保持距离,互为犄角”,是“伸长了手脚打人”。杨行除了在幕埠山和前锋营的郑阳、还有右卫营的人相聚过,之后就一直独自前进,只靠中营本阵的军令保持联系。

霍华给他的命令是:前进前进再前进。

保持阵形就快不了,要快则十分辛苦;加上他对斥候、扎营的要求比别人多,很多炼气老兵都累得直喊。杨行不为所动,他记得大师兄赵镇的教导:有些事只要是对的,就一定要去做。把可能的危险和应对想好,关键时候才不会慌。

狂飙猛进了好几天,遇到的几波敌人,要不就是零散的越人修士,要不就是成群的妖兽袭击,都轻易打发了。前进越来越深入,杨行的忧虑也越来越深。这次便第一次违背了军令,让队伍停下来休息。

—————

休息过一夜,天渐渐亮了。

极目远处有几个小黑点显现,继而有响亮的马蹄声传来,应该是传令兵到了。等又近些,杨行认出了来者,不禁心怀惴惴:竟是霍华亲自过来!

霍华带着三五人骑着骖騑过来,见这边军容严整,讶异问道:“这有一半是整编的新卒?”

杨行有些得意。光是严苛,形成不了令行禁止的队伍。他要求别人的,自己一定身先士卒,加上桐柏山童子都颇有韧性从不喊累,其他人也就慢慢适应了,一直坚持下来。

“你果然不错。”霍华在马上感慨了一句,居高临下责问道,“但为何要停下来?”

“《武经总要》中说,行军要宁慢勿快,我们这样赶路,会不会有问题?”杨行辩解。

霍华作势挥鞭,“也就是你,来,我说给你听。”鞭尖指向远处,“我们过去说。”

“兵法是说了要宁慢勿快,可也说了要考虑利害。说到底,快和慢不重要,重要的是时和势,也就是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霍华指向东方,“你了解我们的敌人吗?”

“鳄越,早先多以巨鳄为伴兽,潜行于水下和丛林中,修行特殊的功法,脸上会出现鳞片状的斑点,因而得名。现在的鳄越族人驱使狼群和蛊虫作恶,横行于沮水到江夏之间的广阔区域...”杨行将一路上了解的情报脱口而出。

“这些我都知道,我是说你了不了解:他们是怎么行军的?怎么传递消息、集合、分散、转进的?他们是...”霍华道,“怎么打战的?”

杨行回忆了为数不多的几次和越人征战的经历,摇了摇头。

“鳄越击溃望江楼一战,本来望江楼实力和黄鹤门差不多,鳄越强攻胜算不大。但转机就在望江楼派兵救援东山城,鳄越增兵围困,望江楼又增兵救援。如此添油战术,最终双方在野外会战,望江楼大败。”霍华缓缓道来,“虽说战术得当,但鳄越的机动能力也令人咂舌。数千修士分散各处,在短短一两天之内汇聚在一起,打完又分散回去,就像草地上的牛羊。他们就像这样,不断以小吃大,最终吃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霍头是说...”杨行想,若我是主将,该怎么对付这样蝗虫般的敌人?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杀灭敌人有生力量。但以敌人的狡猾,估计就躲起来了,或是跑得没边了,等这边一走,又寻机出来闹事。

“对不同的敌人就要采取不同的策略,”霍华有意开导,循循善诱,“有的像妖兽一样笨,就组成战阵平推过去...”

杨行想,这就是我们在熊牛谷的战术。但现实中的敌人不会像妖兽一样笨。

“有的又贪又怕,进退失据,就该暗中部署,一举灭之;有的行动飘忽,防不胜防,就筑城据守,慢慢侵蚀;有的见利忘义,不惜内斗,就以利诱之,分化瓦解。”霍华继续说道,“霍山就是这么灭了荆越,打残楚越又使其与湘越内斗,最后都不敢生出反抗之心。”

杨行心中划过陶家堡灭荆越之战、筑直道横道打残百越之战,以及幕埠山的招安。原来是这样!很多模糊的认识忽然变得明晰起来。

霍华将杨行的反应看在眼底。“现在打鳄越,应该怎么打?最好是筑城为堡固守,慢慢压制其空间和机动性,逼其受不了主动出来打会战。但现在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以快打快。我们征召时,他们以为要讲和;我们出发时,他们才知道要打战;我们到眼前了,他们还在联络集结,仓促应战...”

“所以我们要快,出其不意突破到后方,改筑堡为夺堡!将敌人本就不多的军力分散得更为弱小!”

“你果然有悟性。”霍青表示赞赏,“但这一切都是在不考虑江夏的前提下。若周氏出兵的话...”

杨行凛然一惊,竟没考虑到这点。“若周氏出兵,我们岂不是孤军深入?”

“想太复杂了不好。别忘了我们还有左、右、中、后整整四军,还有门主和四大家族。”霍华拍拍杨行的肩膀,拿出一个储物袋递过来,“这里有一千颗三阶灵丹,随后还有一百张铁胎弓和其他法器,我们的目标正是:望江楼!”

—————

“报!”

刚将军备与军械下发,就有军情传来:郑阳所部被一股敌军咬住,正稍微后撤往左营汇合而来!

“好!鳄越终于反应过来了!”霍华十分兴奋,当场传令:“叫郑阳继续后撤引诱敌军出手,在我们过去之前要抗住,不要被打穿了!”又给杨行下令:“左营右营不要等前锋过来汇合,直接给我穿到前面去,从两翼冲击敌军!等我亲领本阵过来,再全军压上!”

杨行带领左营急奔一个时辰,才将将看到前方激战扬起的烟尘。那边灵气激荡,灵识刚延伸过去就被绞得七零八落,不起作用,只能靠目视判断郑阳部阵型没乱,还在坚持。

左营没有骖騑,炼气弟子急奔过来都有些吃力,他便让大家打坐休息片刻,自己召集筑基修士议事。

霍华的军令是直接压上,他就不再按前、左、右队的五军制顺序,命令陆生、唐参、姚伍直接接敌,他和王喜、杨宅生带着桐柏山童子作为后备。

前进至敌军阵前,左营的正面对着敌军的侧面,隔着老远,杨行能感受到敌方阵型起了一阵混乱。敌军绝难想到这边会将军力分成几部分还隔得这么开,否则应该不会扑上来缠战,但如今只能硬扛下去了。郑阳坚持得有多艰难,自己杀敌就会有多爽利。

杨行忍住亲自上阵的冲动,耐心的守在本阵指挥。

几轮箭雨首先倾泻过去。他看到敌军虽然侧面被袭,仍有序的分出一支来拦截。第一排拦截之敌纷纷举起大盾将箭支轻松挡下,后面的则摆好简易阵型迎接冲击,速度都没有被箭雨减慢一点。

“这是精锐!”杨行倒吸一口凉气,忙吩咐身边的杨宅生:“传信给霍华,叫中营赶紧压上。还有右营呢?怎么还没到?”

杨宅生带着两个童子往后奔去。

前三队已经如离弦之箭,再吩咐也来不及了。杨行相信陆生和唐参、姚伍能看清利害,他要守好自己的位置,带着预备队随时准备压上。

看着拦截之敌只以牺牲几个人的代价,就将这边的箭雨尽数化解掉,杨行神色严峻。后几排的敌军还能趁隙从盾后射出箭来,又准又狠,射杀数人。

眨眼间,双方近战接触,敌军弃盾换成刀剑,摆出的正是冲锋的阵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