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河代序 > 第五十一章 幻阵之道

山河代序 第五十一章 幻阵之道

作者:端咖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13:50:45 来源:小说旗

“真的不会被发现吗?”在江陵峰山脚的一处石洞里,杨行亲手掘出一个地坑,将那储物袋和《若敖剑谱》置入坑中。

霍青找过来的那天,几年的闭关练剑就算是结束了,出门之前,他要把这几件可能引发祸事的物事妥善处理掉。几年练剑,消耗良多,那数百颗灵丹和灵石已被两人挥霍掉,就剩下这储物袋和剑谱了。

“要发现早发现了。”田灵心里也没把握,但在杨行面前毫不露怯,“这上面的印记去不掉,就只有以阵法之道克制、消耗之。按我的方法,不出十年,这储物袋和剑谱就会烂在地里了。”

杨行看着地坑中的剑谱,心里盘算着。剑谱中的剑法招式,他已学会了大半,剩下没学会的,也在心中刻画过无数遍,已经不需要这剑谱了。

他也考虑过,以后在外面,难免会用到剑谱上的招式,会不会被人认出来?想想应该不至于,这剑谱是楚越绝学,那肯定有不少人会。若是霍青他们问起,就说是桐柏山带来的好了。

唯一需要谋划的,就是这剑法的传续问题。按他的想法,有好的功法就该拿出来用,不该敝帚自珍任其烂在藏经阁里,也不该像拍卖行那样价高者得,也不该像铁门山那样瞒着弟子门人。只消不让敌人得去便是,自家人有什么不能学的?

他以后不仅要传授给王喜和杨宅生,还想传授给李通、陆生他们。既然剑谱不能留下,以后传授时就当面演示好了。或者可以再着一本剑谱,或是将剑招刻画在石壁上,就跟当年的孙池一样。

此时,田灵口中念念有词,一手掐着经决,一手依次将玄铁、火符等物事放入坑中,再以江中淘来的细砂掩埋,最后撒下一把野草种子,便算是完成。

----------

杨行看着田灵一系列的流利动作,问道:“这几年你没怎么练剑,尽钻研阵法了,怎么样,成果如何?”

田灵昂起头,傲然说道:“距离筑基中期,只差一场闭关了。”

“这么快?”杨行惊讶的同时也为她高兴,当年他从初期到中期,可是涉猎诸道,又闹出假丹、炼化假丹才成功,很是费了一番曲折。

“每天用这法阵练一遍,一天耗用一颗三阶灵石,连续三年不间断,这才是最难得的。以后估计没这个机会了。我现在对江陵峰,比对龙泉山的家里还熟悉。”田灵说道。

杨行也有同样感受。田灵消耗的是灵石,他消耗的是灵丹。当初心想反正是储物袋里的东西,不敢带出去,就也没有珍惜的打算,需要了就用,把潜力用足,这才在短短三年间把这一套剑法学了个大半。

他知道自己的天赋还是不够。当年炼气时学习石壁剑法,才学会一招“阉牛式”,用了那么多年;那时候孙池就会好几招了。要是现在孙池在此,应该能学完全套了吧?

他知道田灵对阵法之道是有天赋的,便随口问她:“这阵法之道,我能不能学?”

田灵楞了一下:“当然可以,这个很简单的!将灵气浓郁的石洞刻上符篆,锁住灵气不溢散,就成了简单的洞府;将符篆刻在铜盘上,以金针联结,吸引周边灵气在此聚集,就成了最基础的聚灵法阵;多个聚灵法阵以特殊阵型协同,有阵眼作枢纽,威力加强数倍,就成了防御法阵;防御法阵再往上,作出好几个阵眼来,则是威力巨大的护山法阵。”

田灵一口气不歇讲了一大段,杨行仍是云里雾里:“阵型是什么?像军阵那样吗?”

“阵型就是阵型嘛,是人为模仿天痕地势的方位。比如一块普通的灵地上,灵气应该是均匀分布的;一阵风吹来,一场雨下过,灵气就会有些微变化,这是天象。而灵山崛起于平地,河流引来活水,天然的有聚集、生发灵气之效,这就是地势。模仿天痕地势,控制灵气的生与灭、聚与散,就是阵法之道。”

杨行苦笑着摇摇头:“看来我不是学阵法之道的材料。”

田灵急了,以手指北说道:“就比如说,荒原上的这一座座灵台,就是在周围布置灵田,以‘井田’阵型汇集灵气。‘井田’是最简单的阵型,三横三纵就行,地势不平时略微调整。阵眼就位于中央,不一定是正中央,要根据地势和灵气的分布而调整。地势的中央不一定是灵气的中央。灵气的中央,一般是一片地域中灵气最为积聚之处,就像平地中的山峰一样明显...”

听到这里,杨行总算明白了一些。其实他对感知灵气的强弱变化很是在行,初到霍山时就能自由穿行在密集的灵山之间,瘴气潮中救罗宇时,也能如入无瘴气之境。斥候之道和阵法之道应该有紧密的联系,他此时听不懂,应该是田灵讲述的关系。

“放一根金针、刻一道符篆,调动这个方位的灵气,就像平地起了一座灵峰,金针移动,山峰也会跟着移动,这就是控制灵气的第一步。最后联动起来成一个整体,就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就算成了...”田灵还在滔滔不绝。

“你先等等,”他直接打断问道,“符篆是最基础的吧?符篆是怎么画的?是像剑招一样可以变化,还是每次都要一模一样?”

“哎呀!我忘了,要先学制符再学阵法...”田灵低头懊恼道,“是我的问题。我现在已把这些基础的东西当做理所当然了,学会之后就忘了当初师尊是怎么教的了...”

“没什么的。”杨行反过来宽慰她,“师之一道博大精深,会学和会教本就是两回事。”他又问道:“你离开夷陵之后,没有师尊的教导,只靠自己炼,这么做成吗?”

“我已经出师啦!”田灵雀跃道,“在我筑基后,师尊就说没什么可以教我的了。而且我主修幻阵之道,师尊对此也了解不多,只是叫我在外多游历,看见山川河流就记住天痕地势,运用到阵法中去;听过好的故事、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也都记住,才能更好的幻阵作用于人。”

“听起来你师尊很厉害,以前怎么没见你提起过?”杨行问道。

“还好啦,”田灵敷衍道,“我筑基后就没见过他老人家了。”

杨行心中“咯噔”一下:田灵刚才还说,她筑基后师尊说教不了什么了;现在又说筑基后就没见过师尊了。这不是前后矛盾了?他疑心田灵又开始信口开河了。

这几年的相处,他已经摸清了田灵的习惯:话一多就控制不住,信马由缰随便乱说。比如这次,很可能这就是她自己的领悟,而非师尊的教导;她这么说,只是想增加这话的可信度,想取信于自己。

他一直想帮田灵改掉“不说实话”这坏毛病,但他渐渐发现,这种习惯已经深入到她骨子里了。别人说的话,她当成是自己说的;自己说过的话,她又推说是别人说的。听过一个精彩的故事,她会说那是自己的经历;真经历一些事情,她又会添油加醋说给别人听,用加工过的故事替代了真实的回忆。

比如,拿田慧的身世当做她的身世;比如,回忆儿时的事情,全是龙泉山的记忆,丝毫不再提那个小山村;比如,她一直跟李通等人说,是自己一力对抗夷陵田氏和蜀中仙人,将她救了回来,完全不提霍青和叶玉婵...

----------

“幻阵是阵法的一种吗?”杨行走出石洞,岔开话题道,“我以前...”

“和师兄一起打食人花嘛,你说过很多次了。”田灵打断道,“食人花那叫幻术,和幻阵很像,但不是一回事。幻术是一种功法,通过蒙蔽敌人的六识来制造假象,有的只对低阶有用,有的对自身消耗很大;一般除了高阶修士会用幻术戏耍低阶外,就只有像花妖那样具备幻术天赋的妖兽会用了。而幻阵不同,幻阵一旦设置完成,无法随便移动,所以常常用于防御而非主动进攻。但若敌人踏入幻阵,那控制幻阵之人就能利用阵法的加持,对敌人为所欲为了。”

“这么厉害?”杨行想起了巫峡的幻阵,那情境如此真实,他都差点不能分辨。“那幻阵自身消耗的灵气也不少吧?主持幻阵的修士,岂不是易遭阵法反噬?”

“幻阵没有看起来那么宏大,”田灵一说起自己擅长的领域,就又滔滔不绝起来,“人进入阵中,所见即是幻阵的一部分,未见的就不算。比如你要下山,与我告别,在你转身出去的那一刻,所有关于我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我连同这整座山就成了一片虚无。等你回来时,在你见到我的一瞬间,幻阵运行起来,才开始耗用灵气。幻阵不用塑造一个世界,只需塑造你的眼界所及。”

杨行听得呆了:“竟是如此复杂?即便是眼界所及,也是一个小世界啊!让人分辨不出幻觉和真实,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视乎阵法之道的水平高下了。”田灵得意的说,“我之前观察山川河流,采集不同人的故事,想融进幻阵之中,寻寻觅觅无所获,直到熊牛谷遇到了你。”说到这里,田灵低下头羞涩一笑,“你一句话道破幻阵,我才领悟到天痕地势自有其道理,不必完全参透,直接搬运即可。最好的模仿,就是重现。”

“那次...”杨行忽然有些感慨。

“那次之后,我也找到了筑基之机,之后一遍遍练习,终于能够编织简单的幻阵了。上次还骗过了师姐...”说到这里,田灵忽然打住,话题一转,“特别是最近三年的练习,我将见过的山川河流通通搬运进来,一天一次,一次一天。我都快分不清那些地形,哪些是我真正去过的,哪些只存在于我的幻觉。我将见过的人、听过的故事都代入阵中,想象着什么样的人会沉溺进去,什么样的人能够看破...”

“你不要走火入魔了,”杨行担忧道,“你自己可要分清楚幻觉和现实。”田灵这番话让他想起了在黄鹤门筑基时的场景,那时候在鹤歇湖底的地洞里,他也是这番魔怔。看来田灵离进阶不远了。

田灵白了杨行一眼,指着塔楼顶端的红光道,“这火光就是我设置的幻阵阵眼,我自然分得清。”

杨行闻言抬头看去。“这火光一直是红色的吗?我怎么记得有一次是绿色的?”

“火光怎么会是绿色的?”田灵表情有些不自然,“我的幻阵我还不清楚?”

“好好好,”杨行顺从道,“阵法之道,你是天才,你说了算。”

他释然了:田灵不是有意说谎,她只是为了研习幻阵,模糊了经历和故事的界限。经历故事化,故事经历化,她为了让幻觉真实,自己先陷入进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