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河代序 > 第十七章 剑道

山河代序 第十七章 剑道

作者:端咖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13:50:45 来源:小说旗

也许是住久了有门有窗的厢房,杨行不大习惯洞府大门敞开的样子,也怕修炼的时候有人来打扰,就找了些石块堆砌在洞口,将原先偌大的洞口砌成仅容一人通过的石门,旁边再备有一块巨大的条石,立起来正好将洞口堵住,起个关门的作用。

杨行炼气初期境界已经稳固,将灵气运至双臂,两膀子有几百斤力气,但搬动这块上千斤的条石,也是累得直冒汗。条石隔开外界,洞里顿时暗了下来,杨行生起一堆篝火,便在火堆旁坐下,开始着手修炼前的准备。

孙师兄给的草药非常充裕,抵得上自己数年采药所得,甚至可以修炼一年都不必出洞。既然草药充足,自己又新得了洞府,杨行当即就在坐垫上打坐修炼起来。

----------

一个大周天修炼过,杨行见身边火堆已经熄灭,透过石缝朝洞外瞄了瞄,天已经完全黑了,周围一片静寂。以前受限于草药缺乏,总是一个月才修炼两三次,现在身体恢复,气血旺盛,难得灵药也充足,便考虑是不是再修炼一遍。

又一个大周天下来,身体在灵气的反复冲刷洗练下,渐渐起了变化。杨行分出灵识外视自己,就在每次灵气经丹田往百汇的第一条灵脉旁边,还有一条经脉隐隐出现一丝丝荧光,似乎就是自己苦苦找寻的第二条灵脉。

以前怎么没发现?杨行想,以前灵气不够,只有一条灵脉运转,也还算顺畅,自然发现不了多余的灵脉。现在灵气充沛,就像田里大水漫灌,水流除了往开口较大的沟渠涌去,其他的沟渠也能分到涓涓细流,只是水量太小,还冲不开板结的田土。

杨行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平时修炼受限于草药不够,一次最多修炼一个大周天,也就这次草药充足,才开始尝试连续修炼。而且以前唯恐气血不足反噬己身,只在关注身体气血变化了,这次学会了灵识外视,才发现这一丝不同。杨行理解了孙池闭关前跟他说的话,连续多次修炼,把潜力用足,才能进步。就像这洞府的洞口,用小块的碎石去砌,总是缓慢;非得大块的条石才能堵住。

再次进阶的希望就在眼前,杨行顾不上节省草药,大把将雨燕草塞入口中,继续下一次修炼。随着灵气在周身游走,每一次修炼,第二条灵脉的光华就增强几分,但四五个大周天下来,第二条灵脉还是差一丝没能打通,他不得不考虑这次就到此为止了。检视自身,原先的第一条灵脉已是粗壮得厉害,全身气血化成的灵气也是成倍上涨。

雨燕草已用掉大半,杨行翻出一株宁神花,折断半株衔在嘴里含着。花瓣入口清苦,但随即就在口腔里化为津液,入口药力化为滚滚热流散入周身,气血几乎要沸腾起来,药力比雨燕草强得不止一点半点。他暗想,宁神花果然是个好东西,怪不得炼气弟子每年都分不到一棵。

半棵宁神花抵得上一把雨燕草,杨行感觉力气在迅速恢复,一会儿已有饱腹之感,从打坐中站起,感到一阵晕眩。他知道这是透支精神的缘故,虽然服食草药保证了身体的气血充足,但精神其实一直没能得到休息,而且还几度兴奋又失落,透支得厉害。

----------

月光透过石缝照射进来,杨行移开条石,感觉比之前搬动时轻松许多,浑身上下充满着澎湃汹涌的力气。走出山洞,环顾四周,此时天还没亮,杨行却感觉四方山岭在眼前变得十分通透,远处树缝草丛的动静也瞧得十分清楚,这说明他虽然没能突破第二条灵脉进入中期,但各种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算是炼气初期中的顶尖了。

这样修炼一次就抵得上以前几个月,看来草药充足对修炼的帮助十分重要,不仅恢复会快很多,修炼的方式都会改变。杨行不由得想,听说雏鹤峰的弟子草药从来不缺,几乎无限供应,如果自己能做到这样,筑基就在眼前了吧。当然,现阶段的主要目标,还是突破炼气中期。杨行感觉像今晚这样酣畅淋漓的修炼,再有个两三次,应该就没问题了。

想到这里,杨行一甩精神上的疲惫,变得微微兴奋起来。再看了一遍自己的洞府,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东西,仔细想想,哦,是少了点文字。原来厢房墙壁上的“道”字,他要拓印了带到这边。也不管天就要亮了,杨行起身就往杂院方向走去。

----------

走在庶务峰的山腰小路上,此时已经是早春,光秃秃的枝干开始结出新芽,路边一团团一片片的小草也钻出了荒土。这条路他已走了无数遍,熟悉得就像当年的村中小路。杨行感慨,刚来时以为这条路很复杂,生怕迷路了,结果才两年多就已无比熟悉了。

此时杂院内已是一空,原先住着的几个同门都搬去了自己的洞府,新来的两个师弟不知被师尊安排在哪里,仅有的几个凡人也走得差不多了。傍晚叶语冰乘鹤离去时还吵吵闹闹的庭院,现在显得非常安静。

忽然,杨行发现在庭院的空旷处,有个人影在月下舞剑,看那翩翩身影,正是白天师尊教的“龙蛇剑法”,杨行有点奇怪:她不是乘鹤下山去了么?怎么大半夜出现在这里?

这人影正是叶语冰。此时的叶语冰已是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女,随着身形飘动,微风吹起她的长发,明研秀色。相比白日舞剑的柔美,此时她的剑招更快,也更有力了。那一刺一劈,很有师尊田平的影子。

杨行走了过去。

----------

“是你啊?”叶语冰手停剑收,转头说道。

“......”杨行却不知道说些什么,问道:“你不是下山去了么?”

“又不想去了,就回来了。”叶语冰淡淡的说道,完全不提跟人的争执和所受的委屈。

杨行觉得这时的她,落寞的样子,很像她姐姐。

“回来发现所有人都不在了,我还以为自己被抛弃了。”叶语冰笑了笑,抬头看向杨行。

“我们搬到新的洞府去了,这是几个月前就定好的事。”杨行喏喏说道。

叶语冰就这么在大树底下坐了下来,望着夜空的繁星,沉默良久,有些消沉的说道:“或许,我们不一样。”

杨行也在她身旁坐下,似乎明白了她此时的低落,也理解了她白天的倔强,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在雏鹤峰的时候,大家都还小,看不出来分别。等长大一些开始修道了,我就成了最笨的一个,别人都会了,我还是不会。父亲嫌弃我,说我应该到庶务峰来做一个凡人;姐姐却告诉我,只要用心,什么事都能做成。我一遍遍的试,还是不行。那时我就在想,可能我不属于那里。等到了这边,我以为能好一点...却发现自己还是最笨的一个。”叶语冰叹了一口气。

听到叶语冰的叹息,杨行心中一痛,他想将拐子的功法教给叶语冰,好让她跟自己一样顺利入门,但想到因为修外功而被开革的两名童子,他又克制下来。

“也许,我的人生就这样了,”叶语冰看着夜空中一明一灭的星星,觉得自己就如那昏暗的小星,再苦再累无人知晓,光鲜亮丽与己无关。她又低声重复了一句:“就这样了。”

杨行就这么陪她坐着,不一会儿,天就亮了。

----------

看着群星退散,红日升起,叶语冰仿佛想清楚了什么,来到经世堂找田平,杨行也跟了过来。这天不是传道日,田平却刚好在经世堂中。

叶语冰斩钉截铁的说道:“师尊,我想清楚了,不进炼气初期,就不下庶务峰。”

田平也是一夜没有休息,见此情形,连声说好,欣慰之余,也感到一种玄妙。原来田平昨日见了叶语冰在剑法上的悟性,当时就冒出一个想法:能否不修道法,直接修剑法?田平记得掌门提起过,黄鹤门历史上鼎盛时期,曾有多位剑修长老,功力超越了不少同阶道修修士,甚至黄鹤门还因此分裂为“剑宗”、“道宗”两个阵营,渐渐门中修剑道的弟子越来越多,成为主流。

本来修士修炼,是重道轻技。只有修道法而不学剑法的,还未有过只学剑法不修道法的。且不说体内没有灵气,剑招会软绵绵没有威力;单说有些剑招,没有灵气的加持,根本使不出来。但叶语冰偏偏修道不行,剑法却一学就会。

昨晚田平专门去仙鹤峰藏经阁翻找经书查证,终于让他找到一本经书上记载,黄鹤门历史上曾有一位长老也是如叶语冰一般,明明天资聪颖,偏偏修道不行,最后诸般巧合之下凭剑法产生了灵气,先修剑后修道,甚至借剑道筑基。不过很可惜,经书上没有留下心得和剑招,只载有那位长老的一句话:心念刻画,极静入寂、神与意合,魂生万相。田平想,叶语冰在道修上阻碍颇大,也许在剑修上可以一试。

带着这个想法回到经世堂,刚想去找叶语冰,叶语冰就自己找了过来,还一改积弊,当场保证,不进初期,誓不下山。田平不由得想:这难道就是天意?抑或是传说中的气机牵引?师徒两人为了同一件事,不懈努力,最终互相成就,这是师道昭彰啊!

田平对叶语冰掷地有声的说道:“你可以修剑道!”当即将那本经书的内容告诉叶语冰,又将一整套龙蛇剑法再传授一遍,细细讲解其中要点,最后重点交待:“心念刻画,极静入寂、神与意合,魂生万相”一句,应是剑道之纲目,须得仔细研究。

“我试试看!”叶语冰颤声说道,这也许是她最后的机会了。

杨行在旁听到这十六字纲目,似有意动;此时见叶语冰修炼有望,也替她高兴。他知道自己剑招笨拙,学剑艰难,只能将此十六字决和此时的感觉记下。目前的主要目标还是沿着先前的道路,开辟第二条灵脉,进入炼气中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