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河代序 > 第六十八章 救援

山河代序 第六十八章 救援

作者:端咖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13:50:45 来源:小说旗

看着杨行头也不回走了出去,叶玉婵“噗”的吐出一口鲜血。她在突围时受了伤,刚才是强自支撑,之后营救罗宇她肯定是参与不了了。

出来了好一会儿,杨行的情绪才稳定下来。他往两个灵台走了一圈,让李通和宗由到江陵峰商议过江救援一事。

李通对救援一事颇有疑虑,不过在余刚面前不好拒绝,沉默着不吭声。

宗由反而答应得干脆:“这不算什么。不说我们此前的交情,大家平时守望相助,这种时候相互援手,都是应该的。”

“此行凶险,有劳宗大哥了。”才拉宗由入伙,就要行此凶险之事,杨行有些过意不去。但宗由擅长斥候之道,有他在杨行才有信心。

宗由感叹道:“在南疆,每年不知有多少散修崛起,又不知有多少散修殒落,都默默无闻的掩在黄土之下,又能说什么幸事。修行从来都是凶险之事,我等不能避之。”

这话叫还在犹豫的李通有所触动,暂且安下心来。

----------

余刚轻车熟路的带着众人乘小船过江,说如此便可不动灵气,以免越寇发觉。江南的雾瘴更是浓郁,众人不得不运起灵气抵挡,隔一炷香时间就要服用丹药以补充气血。杨行有些痛惜气血丹带得不够,用三阶灵丹补充气血,实在是有些浪费了。

好在这不是一次旷日持久的行动。据余刚所说,这次越人越境,主要是攻占中小宗门的灵山,不会和霍山打大战。相反,霍山会有意纵容,然后参与瓜分这些宗门。等横道的霍家军再出动,越人就会撤兵了。他们只需找到罗宇的队伍,在越人撤兵前北返即可。

杨行听了有些心寒,李通和宗由却无动于衷,他们本就是从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当今正道的丛林本质看得清楚。

余刚低估了在雾瘴中前行的难度。如果说江北的雾瘴还能让人模糊看到百尺距离,江南直接就伸手不见五指了。几人灵气充沛,彼此看来就如浓雾中的灯塔,模模糊糊若隐若现,才没有在雾瘴中走散。即使如此,没有参照、没有方向,本该一个时辰就到达目的地,结果走了好几个时辰还没到;要在平时,这都到了洞庭湖边了。

一路上,余刚一直带路不提,李通和宗由都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让杨行感到惊奇。他在雾瘴中目不视物,灵识也被限制,就如瞎子走路,速度都不敢快起来,生怕撞到前方的陷坑、树木等障碍。

杨行一边赶路,一边沉下心来运用之前学过的斥候之道。

“凡物,必有实体。”都说雾瘴雾瘴,其实雾与瘴气是不同的:雾是水汽生成,对人并无危害;而瘴气能侵蚀人体,混在雾中飘散。瘴气貌似是虚无的,用手抓不到;其实是有形的,可以钻进身上的每一个毛孔,走动时像被水波拂过。若瘴气只有一团,那修士提前察觉,避开即可;若瘴气弥漫天地,就如这次瘴气潮,修士就避无可避,也无从探查、分辨了。

“凡过,必留痕迹”。行走良久,杨行渐渐有了些许心得。正如那次田灵引瘴气入山逼出隐藏者,瘴气也会因修士抵抗、经行而留下痕迹。他回首才走过的路,瘴气就有些被推开又聚合的迹象,前路和两侧就没有这些;再看仔细些,两侧也并非没有痕迹,和完全没有扰动过的地方还是有些微小的区别。

他在雾瘴中渐入佳境时,余刚总算找到了罗宇和楚越约定的商议之地。

----------

杨行本也不期待在越人地界上能有灵台和堡垒,还以为是树桩栅栏围着木楼的景象。没料到,越人的居所竟然如此简陋:入口处树立着一根长长的木杆,上挂着一串各种动物妖兽的头骨;往内只有一圈泥敷的土坯房,中央空地堆满了垃圾,这分明是一处越人凡民聚居地。

一个瘦小的越人修士从房中出来,见了他们很是警惕;认出余刚来,才松了口气,叫他们快些离开。“现在这里是猎场。”他说道。

“我们的商队呢?他们去了哪里?是不是被你们害了?”余刚上前大吼。

那越人修士想要躲闪,还是被余刚一把抓住脖颈提了起来。他手脚乱动的说道:“我们倒是想,也要你们的人愿意才成!你放心,他们走了,不在这里。你放我下来!”

原来,越人各族早就串联好,以瘴气潮为发动之期,朝江北进发。楚越也没想到瘴气潮会提前,对滞留在此的罗宇等人不知如何处置。随着时间的流逝,前方捷报传来,楚越中难免有人动了心思,想要打罗宇等人的主意。最后,红英主动提出在楚越为质一年,罗宇等人才得以脱身,现被安置在洞庭湖畔。那里雾瘴浓厚,雀鹰都发现不了。

余刚脸上阴郁得要滴出水来。这些年和楚越的联络,红英出力不小。楚越早就知道了她身上的功法修为是楚熊心亲口传授,有些高阶的练不了,也死记下了口诀和要点。这对实力下滑的楚越,特别是楚熊心的直属后代至关重要。当年楚熊心和一众亲信被霍光诱捕,他家的功法就此断层,这下红英能给他们续上了。

关键是,余刚曾作为红英的师尊,他知道罗宇对红英是动过心思的,即使共同经历了一些艰险,不会简单将她当做姬妾对待,那也是绝不容别人染指的。现在因为自身安危舍了红英,罗宇心中指不定会怒火燎原。

走出越人据点,杨行问道:“少主应该无恙,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原路返回?”

“不,”余刚说道,“我们去洞庭湖。”

----------

余刚只知道大概的方向,带着几人闷头朝前赶。瘴气越来越浓厚,不知走了多久,经过一处熟悉的水潭,空中还留有灵气的痕迹,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经行的地方。余刚一声叹息,颓然想要放弃。

宗由刚想开口,就听杨行说道:“我们没有走错。”他这一路对斥候之道有了新的领悟。

“痕迹有诸多变化。”水潭这里虽有灵气痕迹,但杂乱不堪;而他们一行约束甚严,留下的都是干净利落的痕迹。这必定是他人来过,是雾中的妖兽,或者越人追兵!

“变化产生新的痕迹。”刚才前行途中,每隔一段距离,他都主动用功法将瘴气排开,如此留下的痕迹呈“点线式”,十分特别。留意这点线的移动和变化,能略微探测出瘴气移动的速度和方向。他有信心带着众人前行!

杨行将自己的发现道出,几人都发出一声惊叹。宗由有自己的方法,和杨行的殊途同归,此时赞许的点了点头。余刚则叹道:“主动留下痕迹,也是斥候之道!战场也是这样,战事一起,即使身为主将,也不能掌控前后左右,只能通过斥候来探测大局。这是兵道啊!杨兄弟,你来带路吧,我听你指挥!”

杨行欣然领命。

瘴气潮不是灵识的荒漠,杨行想象着自己在瘴气迷宫中穿行:风吹来一团浓雾,他便想象这里有一扇窗户,钻了进去;避开有灵气痕迹之地,需要转向,他便想象这是一处转角。越来越多的痕迹和细节,让这片白茫茫的瘴气之地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本以为修为停滞在筑基中期,没想到斥候之道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雾瘴中,杨行就像回到了湖底迷宫,身体如同灵气在灵脉间穿行。他经过滴水洞口,跑过长长的甬道,挤进一间狭窄的岩洞,看见了打坐的自己。

----------

杨行停了下来。水汽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已离洞庭湖不远了。但同时,瘴气的流动也陡然加快,从各个方向如大风一样吹刮到脸上;瘴气对身体的侵蚀也越来越强,众人不得不全力抵挡。

宗由提醒道:“洞庭湖是瘴气发源之地。我们顶风逆行,就能到达湖边。”

杨行想,就和在熊牛谷梁子湖一样,逆着浮萍的方向就能找到周氏密仓。他照此遵行,每一波瘴气大潮涌来,他便垂直切入逆向而行。瘴气来的方向不同,众人去的方向也随之变化。忽而往前,忽而往左,忽而停留等待。有时候甚至瘴气从背后袭来,杨行想,如果要转身往后,岂不是代表之前走的方向是错的?还是宗由闷声说,“既然选定了方法,就要一以贯之。”杨行才下了决心,带众人转身迎了上去。

没有敌人,没有妖兽,只有瘴气,这是一场灵气与瘴气、人与自然的较量。不知过了多久,雾瘴全部散去,天地间一片澄澈,蓝色的湖水出现在眼前。很奇怪,越靠近洞庭湖,瘴气越是浓厚;但真正到了湖边,却一丝瘴气也寻不见了。

“听说洞庭湖底有一只大妖,唤作蜃龙,平时昏睡,吸取湖水灵气,孕育成珠;每十年苏醒一次,炼化口中灵珠,化作蜃气吁出,就成了瘴气潮。”宗由说的,让人悠然神往。

----------

接下来就简单了,众人沿着湖岸跋涉,很快就找到了罗宇的所在。

这是一个位于湖岸边的小土坡。洞庭湖水涨涨落落,将周围的湖岸冲积出一道不高的堤坝。这个小土坡是在堤坝外又挖起了一道堤坝,从远处看,还以为土坡后面就是湖。这在雾瘴中是一道很好的隐藏,罗宇他们就藏身在两道堤坝中间,虽然疲惫,仍保持着基本的队形。

杨行他们接近时,曹威才从堤坝后出来,他一直在暗处埋伏,要是敌人过来,就被曹威和罗宇前后夹击了。看来这就是罗宇想到的办法:用天然的雾瘴隔绝雀鹰的查探,挖出一道堤坝蒙蔽经过的越人;即使有人无意闯进来,他也能保证解决掉对方,不至于暴露自己的位置。

回去仍旧是杨行带路,众人在瘴气中挨到了江边,回到了江陵峰。此时罗家堡外的越寇已经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