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河代序 > 第六十二章 丫角峰

山河代序 第六十二章 丫角峰

作者:端咖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13:50:45 来源:小说旗

汉水有九曲,大江比汉水野性更甚,肆意冲刷、流淌、转折、漫游,单万里横道这一段,就不知道有多少曲了。李通所在的灵台这里也是如此,大江在此拐了个大弯,还分出一部支流南下注入洞庭湖,形成了一个“丫”字三角。因此这里被称作“丫角洲”,即前凸伸入江心的陆地。

丫角洲非常广阔,除了伸入江心的尖端外,还在靠近横道的位置建有两座灵台,相距差不多有二十里宽。此时整个尖端部分都笼罩在雾瘴中,看不到远近;据李通所说,也差不多有十里纵深。算起来,整个丫角洲的范围和黄鹤门的庶务峰差不多大了。

此地距离罗家堡也近,杨行过来只用了一盏茶时间。若是情况有变,罗家堡随时可以派人来支援;若是敌人强悍,撤退回罗家堡也方便。这里算是驻守的好位置,只可惜...太靠近大江了,而且在横道之外。

可以想见,若是越寇想要大举渡江侵袭横道或罗家堡,必会先攻下这里的灵台作为支点。也就是说,此地将一直处于危险之中。

----------

“这一座是我们的,”李通带着杨行到达一座灵台之上,用手指着远处说道,“那一座被一伙散修占去了。”

杨行上下打量这座灵台。灵台筑于一片地势稍高的小丘之上,下半截用砖、上半截用黄土垒出一个很宽的高台,四座土坯房位于高台四角,这就是供炼气弟子居住的二阶洞府;高台中央继续用条石垒高,上筑三座砖瓦房,就是筑基修士的三阶洞府。灵台没有专为战斗设置的防御设施,只有一座防御法阵,阵眼就在其中一间房里。

这时房中出来一人,是很久没见的姚伍。杨行刚才竟没发现房中有人,心想姚伍的修为似乎在自己之上啊,也可能是防御法阵的关系。

“杨兄弟到了啊!”姚伍一身短衫,露出胸口黑毛,显得很是粗犷,看着不像个修士,倒像个屠夫。

杨行抱拳说道:“原来是姚大哥。唐大哥也在吗?”他记得唐参、姚伍一直一起行动的。

“唐参要顾着草药生意,在桐柏山和黄鹤门两边跑。老姚我只会打打杀杀,在那边帮不上忙,只有在这守塔了。”姚伍呵呵笑道。

“多年不见,姚大哥风采依旧。”杨行和姚伍其实不熟,在霍山姚伍要托庇于他,在此地他反而要主动和姚伍多套近乎了。

姚伍嘿了一声,说道:“狗屁风采,在灵山里必须装得人模狗样的,在这就随意多了。还不时有小毛贼来练练手,快活得很!”

“这里常有越寇侵袭?”

“也不算侵袭。前几天李通不在,江那边来了一拨人要占这灵台,被我给打发了。”姚伍大大咧咧说道。

“姚大哥是熟越出身,在这里杀越人,没什么忌讳吗?”杨行嘴里问着姚伍,眼睛却看向李通,实际上是在问他们两人。

“这个你不用担心,”姚伍摆摆手说道,“桐柏山中杀戮更甚。有时候同族之间为了一块猎场,都会自相残杀。在这里杀人,好歹还能积功,还有个盼头。”

没想到桐柏山中的环境如此恶劣,看来霍山的战略实施得很好,连姚伍这样对霍山不满的人,如今都为霍山所用了。杨行问道:“姚兄有没有想过,把桐柏山里的族人迁过来?”

这粗犷的汉子却叹了口气说:“看情况吧!”

肯定要看情况,要是这里一直打战,凡人来了迟早会死;若是这里能够太平...杨行想不出在什么情况下,这里会太平。

李通一直没说话,此时接话道:“我们在这里扎下根来,可以作为罗家堡的前沿阵地,就像本阵的前锋,多的是立功的机会。到时候形势稳定了,再考虑迁族的事。”

杨行想,看来他们真动过迁凡族的心思。要是他自己的族人,肯定是要迁到丹阳峰;姚伍他们在霍山没有依靠,迁到黄鹤门也行啊!或许是因为霍山和黄鹤门都动辄驱逐熟越和散修,他们难以扎下根来。罗宇叫他在横道内线选一处灵台,要不就用来安置姚伍他们的凡族?

----------

李通让王喜和姚伍留下,他要带杨行去伸入江心的尖角之地,那浓雾中的角岬看看。杨行略有些犹豫,还是跟着去了。

进入雾瘴,隔绝灵气,两人下地步行。置身雾瘴之中,瘴气仿佛要从每一个毛孔钻入,杨行自动运起功来抵抗。渐渐的,脚下湿软的土地变得坚硬,路基也慢慢抬高,杨行惊讶的发现,丫角洲临江之地竟是一座小山峰。因为雾气阻挡,先前从远处竟看不出半点端倪。

“这是丫角峰。”李通只说了一句,又迈着步子往前走。不一会儿,两人到了山顶。

山顶也笼罩在雾瘴中,但视野比别处略好。从山顶看下去,这丫角峰是一处绝壁,江水就在脚下不远处奔流。因着江岸在此收束而急拐,江水的明流暗涌也在此打着旋儿的碰撞,拍打在山脚的嶙峋怪石上。这座山以前或许像一把利剑刺进大江,然而经历终年的江水拍打,利剑已变成了碎片。

看着江面的雾瘴上下翻滚不停,杨行回想,从横道一路过来,凡是因雾瘴浓郁而加建了守望塔的地方,似乎都是离大江较近的,是否江面的水汽助长了雾瘴的形成呢?看丫角洲这里,明显是易起雾瘴之地,本应该多筑守望塔的,却只有两座灵台和一座孤峰。

“你看这地下。”李通跺跺脚指给杨行看。

他俩脚下站立之地附近,有数根断裂的石柱,下端深埋于地底,露出的部分似乎是被人折断,切口不甚平滑。

“南疆军以前有一座临江的堡垒,就筑在这丫角峰山顶。法阵开启之后,能驱散江面的瘴气,既兼顾了视野,又能打击半渡之敌。”李通说道。

杨行有些发愣:将堡垒筑到大江边上,这岂不是比现在的霍山还强势?

“百年前,罗家堡叫锣场峰,是南疆军与百越反复争夺的一个重要据点,无数将士在此战死。那时候的锣场峰并非一座孤堡,而是有前、后、左、右四座附属堡垒拱卫,互为犄角。丫角峰这里的就是前堡,后来在一场大战中被巨力轰碎,只剩下这些残垣断壁。江上的雾瘴没了法阵的约束,也侵袭过来,将这里笼罩。”李通继续说道,“现在的罗家堡成了横道上的重镇,看似加强了不少,但其实还是一座孤堡。敌人大军可以围而不攻,转而拔除别的据点、屠杀后方凡人;罗家堡的修士只能防守,无法出来反击,便有再多塔楼又有何用?”

杨行明白,这就像熊牛谷中那些被散修围困的正道宗门,明明力量占优,却被分割包围而渐渐困死。他问道:“罗家堡应该有人知道丫角峰的存在吧?”

“不说罗家堡,霍山中知道丫角峰的也是大有人在。”

杨行心想:会不会是霍山故意削弱罗家堡,在这留了道口子,让越寇可以去祸害其他门派?那些门派若被越寇侵袭,会怪罪霍山吗?恐怕不会,只会恨侵袭他们的越寇。这样霍山就能堂而皇之的兼并这些门派了。想到这里,杨行突然心中一惊:黄鹤坊市惨案,会不会也是霍山纵容而成?正是那次惨案之后,霍山主导重建黄鹤坊市,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而且势力延伸到南疆正中的黄鹤山来。

李通见杨行脸色变幻,安慰他道:“你也别想那么多。我在这里几年了,统共没发生几场战斗。越人不是傻瓜,面对铁桶一般的横道,他们懂得选择。其实有好些越人摇身一变,就成了熟越,还有的在荒原获得了永业灵台。”

杨行愕然说道:“那霍山岂不是混入了奸细?”见李通笑而不语,他细细一想,生越和熟越的区别,不就是是否投靠正道吗?若现在投诚,难道就不是熟越了?他补充道:“霍山不拒越人,关键是要提前识别出来,相应做好布置。”

“这就是我们被安置在横道以外的原因。”李通无奈说道。

“你们...”杨行一愣,李通和姚伍他们可是真正的熟越啊,不是生越!俄而又自失一笑,仅从功法上很难区分生越和熟越,看来霍山也是防备甚严,只要有越寇嫌疑,一律安置在横道外面。可李通他们是霍山丹阳峰门下,罗寅师尊和罗家堡可以作保的啊!

“其实我们也乐得如此。”李通说道,“内线灵台太过紧俏,外线反而有选择余地。这里离罗家堡也近,他们必要时可以出来支援。罗宇也说了,我们毕竟是丹阳峰的人。”

“这远远不够...”杨行皱眉说道,他一路上可是见过不少外线灵台的惨事。

“若能在这丫角峰上再筑一座堡垒,这一片的防御就算完备了。”李通笑道。

杨行明白了,李通这一步步,就是想让他向罗家堡建议,在丫角峰上再筑一座堡垒;甚至直接用他内线的一座灵台,换丫角峰上的一座堡垒,将整个丫角洲庇护在内。他眼中的危险,在李通眼中却是一个机会。他一边思考,一边含糊说道:“这个我去跟霍家军提提,或许罗家堡也能安排。”

之前李通将这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最大的弱势就是说不上话,杨行来了之后将会有很大改善。李通点点头,补充道:“若再沿着丫角峰多筑几座烽燧,就相当于这一段横道外移...”

杨行听了,灵光一闪:是啊,横道为何一定要筑得一条笔直,为何不能依托地势调整呢?调整之后的丫角洲可就是内线了。他下了决心:“我马上就去跟罗宇商量。现在只有一个问题...”杨行手指着被散修所占的那座灵台问道,“他们愿不愿意配合?”两座灵台加丫角峰堡垒,三点才能围出一片区域。

“上门接触过,比较好商量。”李通说道,“大不了想点别的办法...”

“我们现在就过去,会会他们。”杨行说道。

----------

杨行和李通两人径直来到丫角洲另一座灵台外,递贴求见。灵台上飘然出来一人,杨行瞧了只觉十分熟悉,等那人挨近了,脸上刀疤显露出来,杨行才完全确认,大叫一声:“宗大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