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八百九十二章:忽悠,接着忽悠~

皇兄何故造反? 第八百九十二章:忽悠,接着忽悠~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世上最难分辨的,就是半真半假的话。

朱徽煣说的这些话里,凡是涉及到事实的部分,基本都没有隐瞒,朱颙炔只要去打听,就会知道,他说的是实话。

但是,有些推断的部分,却不妨碍他稍加修饰。

当然,朱颙炔虽然对京中情况不甚了解,可到底也不是傻子,并不是那么好骗的。

目光闪动着,朱颙炔问道。

“王兄的意思是,因为当初大闹王叔灵前一事,让陛下对王叔有了芥蒂?可是……这不应该啊,这件事情明显是襄王之过,而且,如今襄王不也因此被禁足十王府了吗?”

闻听此言,朱徽煣倒是没有什么意外。

他早就知道,光靠信息差,是不可能骗到伊王的,想要让他为自己所用,还得上点其他的手段。

譬如说,利用人心人性……

面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朱徽煣摆了摆手,道。

“这,唉,你还是别问了,这件事情,算了,你放心,禁足一事,王兄会再替你想法子,至于其他的,伱就不要多问了。”

果不其然,这番话说完,成功的挑起了朱颙炔的兴趣。

他皱着眉头,有些不悦道。

“王兄这是说的什么话,咱们虽然没见过几次面,可都是宗亲藩王,打断骨头连着筋,既然如今都在京师当中,自然要相互帮扶,你难道还有什么话,不能对我说不成?”

“若是如此,我也不敢受王兄相助,只管叫我父子听凭陛下处置便是!”

眼瞧着朱颙炔一副生气的样子,朱徽煣苦笑一声,道。

“伊王,你这……唉……也罢,此处没有旁人,这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不被旁人知晓,也便是了。”

话虽如此,但是,朱徽煣还是朝着私下看了看,随后方道。

“其实你问的这些话,答案你自己便已经说了,咱们是宗亲,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你要明白,咱们跟陛下虽说是宗亲,可到底已经是远支了,但那位襄王,可是陛下的亲叔叔啊!”

“别的不说,我且问你,若换了你,即便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可敢在长辈的灵前闹事?”

“这自是不会的,小弟再混账,可尊敬长辈的天伦之理,还是懂得的。”

朱颙炔立刻摇了摇头,断然开口道。

于是,朱徽煣看着他,眼中浮起一丝冷峭,淡淡的道。

“对啊,但凡是个懂礼数,知伦理的人,都干不出这种事来!但是,这位襄王便敢,你觉得,他依仗的又是什么呢?”

这……

朱颙炔沉默不语。

但是心中却不由有些复杂,的确,要论血脉之亲,他们这些旁支的藩王,怎么可能比得过襄王这样的天子亲叔?

他虽远在河南府,但是,襄王大闹老岷王灵前的事,毕竟涉及到藩王,中间的有些细节,他还是知道的。

譬如说,最开始在双方发生冲突之后,天子的确有几分偏护襄王的意味。

要知道,老岷王毕竟是襄王的长辈,甚至可以说,是如今所有宗室的长辈。

不论出于何种理由,襄王这么做,都是不妥当的。

甚至于,如果说要是那几位脾气暴烈,辈分又长的藩王在京,当场教训襄王一场,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这件事情出了之后,天子的处置,却有些奇怪。

就算是朱徽煣当时一时冲动动了手,可朱徽煣有错是一回事,襄王的错又是另一回事。

从情理上来讲,双方有错,都该受罚,而不是和稀泥般的,看谁错的更严重,然后给轻的一方赔礼。

何况,虽然朱颙炔不在现场,不知道襄王伤的多重,但是,这和他灵前大闹,根本就是不同性质的事,岂能混淆?

可事实就是,双方闹到了天子面前,朱徽煣领着朱音埑两个人跪在午门外负荆请罪。

而襄王呢,却领了大宗正一职,继续管辖宗学,虽然说,最后天子也没有责罚朱徽煣,而且让他们父子双双袭封王位。

但是这种处置,在各宗室看来,的确是有偏向襄王的嫌疑。

此刻朱徽煣这么一说,当初的处置,便可以理解了。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既然天子想要偏袒襄王,那自然是要息事宁人,尽快将风波平息下去。

为此,他甚至破例让朱音埑承袭了镇南王的爵位,但是,岷王府却不愿就此善罢甘休,反而暗中和宗学的一众子弟联合,向自家长辈告状,最终弄得襄王狼狈不堪,这摆明了是要落天子的面子。

虽然说,碍着宗亲们的面子,天子只能“秉公处置”,可事情了了之后,朱徽煣这个破坏了天子盘算的人,不受待见也是正常的。

看到朱颙炔神色的变化,朱徽煣便知道,自己成功了大半。

叹了口气,他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看着朱颙炔继续道。

“既然话说到了这,有些事情,王兄也不妨多对你说几句。”

“襄王要争夺大宗正一职,有很多的法子,其实打从本心来说,我也并不是执意要接这个位置,但是,他偏偏选了灵前闹事的法子,其实还是因为,当初父王曾经得罪过他。”

朱徽煣是个心思缜密的人,既然要做,就要把所有的漏洞都堵死。

如今,在天子当初奇怪的做法迷惑下,朱颙炔的疑心已经被挑了起来,但是,这个说法当中,还有一个致命的漏洞。

如果这个漏洞堵不上的话,那么,朱徽煣刚刚的所有话,都有可能被全盘推翻。

那就是……

“还有这等事?”

朱颙炔皱眉问道。

“王兄,我没记错的话,王叔这两年好像一直身体不大好,怎么可能会得罪襄王?”

老岷王的身体不好,这是很多宗室都知道的事,当初因为广通王和阳宗王那档子破事儿,老爷子可着实是气的不轻。

朱徽煣见状,神色愈发谨慎起来,踌躇片刻方开口道。

“当初你虽离京的早,但是有些事情,也应该有所耳闻,如今这朝堂之上,最敏感的话题,莫过于天子和南宫的那位之间的关系。”

“岷王府和襄王交恶,也是因为这个……”

啊这……

朱颙炔没有想到,朱徽煣会提起这件事情。

他就算是再迟钝,也清楚,皇位之争中间的漩涡有多深,怪不得朱徽煣一直吞吞吐吐的。

一时之间,朱颙炔忽然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有这么强的好奇心。

他的确是嚣张跋扈,但是,还没到不知轻重的地步,他心里很清楚,什么事能掺和,什么事不能掺和。

天子和太上皇之间的事,知道的越多,越不是什么好事……

似乎是看出了朱颙炔的想法,朱徽煣又叹了口气,道。

“当初太上皇归来,朝中着实经历了一番暗流涌动,如今虽然看似两宫平安无事,兄友弟恭,但是实际上,明争暗斗不断,这一点我不说,你应该也有所猜测。”

“这……王兄,这些事,是不是……”

听得朱徽煣越说越深入,朱颙炔变得有些坐立不安,迟疑片刻,终是开口想要终止这场谈话。

但是,话都说到这了,朱徽煣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朱徽煣继续道。

“你放心,个中细节,我自己都不知道太多,自然也没办法对你说,我要说的,还是岷王府和襄王之间的争端。”

闻听此言,朱颙炔才勉强安定下来。

“接着刚才的说,当初,太上皇归京之后,朝中宫中暗流涌动,你应当清楚,对于这种敏感之事,身为宗室,我等理当避嫌,明哲保身是最好的办法,这也是父王当时的意思。”

“宗人府的事务,父王一直甩手不管,除了因为精力不济外,也是因为当时朝中局势不定,他老人家不愿插手其中。”

“但是,襄王却并不这么想……”

摇了摇头,朱徽煣的神色有些复杂,道。

“他自觉是天子和太上皇的亲叔叔,所以,一直想要当一个中间人,抚平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此事,父王多次劝他,但是他执意不听,甚至还要上疏天子,让天子亲自去南宫和太上皇修复关系……”

所以说,说话是讲究技巧的,同样的内容,被遮去几分,表达出来,其含义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至少,这些话落在朱颙炔的耳中,只觉得十分不可思议,问道。

“这襄王,未免胆子也太大了吧?他竟如此天真?”

朱颙炔就算再对政治不熟悉,也知道在如今的天家关系下,想要让天子和太上皇放下芥蒂,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襄王不仅这么劝了,而且,还敢上奏本?

要知道,上了奏本,可就是过了朝廷的明路了,跟私下里的家常话就不一样了。

这位襄王,胆子可真够大的。

“不对,这么大的事情,为何我什么消息都没有听说?”

片刻之后,朱颙炔就反应了过来。

襄王身为宗室,他的这道奏疏一旦递上去,那就是大事。

各地的藩王,或许对朝廷的政务并不关心,但是,对于这种事情,他们虽然不愿掺和,可必定极为关注。

朱颙炔自己也不例外,可是,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于朱徽煣所说的奏疏之事,他却没有听到任何的消息,这……

“因为被父王拦下了!”

抬头望着朱颙炔,朱徽煣平静的道。

“如你所说,这道奏本一旦递上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搞不好,会让陛下觉得,宗室诸王有干预皇位传承之心,虽然只是万一的可能,但是如若陛下真的起了这样的念头,那……”

那诸王必然会迎来不亚于太宗时期的压制和战战兢兢的日子。

朱颙炔的神色也变得肃然起来,显然意识到了其中的严重性。

“所以,当时父王得知此事后,极为震怒,立刻派人拦下了襄王的奏本,并且撑着病体,将襄王唤到了宗人府,请出家法,重责了襄王三棍,那一次,父王打得襄王半个月都没能下的了床,才总算将此事按了下来。”

“当时,父王当着襄王的面告诉他,只要父王还在大宗正的位置上一日,就不可能允许他向陛下呈递任何的奏本。”

“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襄王记恨上了父王,所以后来,他才在父王灵前大闹,也才有了后续的事……”

“原来如此……”

听完了朱徽煣描述,朱颙炔的脑子一阵混乱,过了片刻之后,他总算是把这件事情消化了下来,于是,紧接着他便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那这件事,陛下知道吗?”

襄王一个人也就罢了,但是要是因襄王,让陛下对宗室藩王有了看法,那朱颙炔可真是弄死他的心都有。

然而,在朱颙炔期待的目光下,朱徽煣无奈的点了点头,道。

“当时这件事,在京中闹起了不小的风波,陛下,当然是知道的!事实上,那个时候开始,朝中就有人开始对宗务有看法了,只不过那个时候,还只是局限于宗学,所以,我也没有多想。”

“但是现在看来,只怕这帮文臣,那个时候就已经看出了苗头了……”

“这个混蛋!”

闻听此言,朱颙炔都忍不住骂出了声来。

人总是会下意识的推卸责任,原本,朱颙炔已经接受了,是自己的胡作非为,让文臣抓住了机会,对宗务下手的县试。

然而现在,有了一个背锅的人出现。

尽管,这个锅听起来有些牵强,而且还没有核实,但是,他还是下意识的选择了相信。

骂了两声,朱颙炔终于问到了朱徽煣最想让他问的问题。

“那既然如此,陛下还为何要回护襄王呢?”

看着朱颙炔皱眉不解的样子,朱徽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我且问你,若是换了你,在陛下和太上皇之间,敢上这样的奏本吗?”

“这……”

答案当然是不敢。

这种事情,他躲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主动去掺和?

但是这话说出来有些丢人,所以,朱颙炔踌躇了片刻,还是沉默不语。

然而,朱徽煣显然是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想法,幽幽道。

“你不敢,我也不敢,甚至……父王都不敢。”

“但是,你觉得,为什么襄王就敢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