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八百七十六章:俞次辅的敌意

皇兄何故造反? 第八百七十六章:俞次辅的敌意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于府花厅中,案上各自摆上一盏香茶,二人分主客坐下,于谦压根就不跟俞士悦东拉西扯,单刀直入便提起了正事。

出宫的时候他就已经料到,俞士悦是必然会来找他的,若是别的事情也就罢了,但是事涉东宫,作为太子府詹事,俞士悦自然是要搞个清楚明白的。

抿了口茶,于谦淡淡的道。

“今日在宫外发生之事,我知道的,都已经在殿上说了,并无遗漏隐瞒之处。”

“你知道,我想问的不是这个……”

俞士悦苦笑一声,倒也不多啰嗦,正色道。

“出宫后的种种,我大约也知道了些细节,我想问的是,陛下此举,到底是何用意?”

虽然在殿上的时候,俞士悦还有些迷糊,但是等出了殿门,将发生的事情想了一遍。

他很快便反应过来,胡濙在殿上态度的突然转变,必然不是单单为了讨好天子而已。

不然的话,众人出来之后,他也不会说出那番话。

很显然,胡濙是意识到了什么,所以才出面斡旋,将此事平息下来。

但是,这中间的关节到底在哪,俞士悦却始终想不分明,自然是要来问问于谦。

这家伙在殿上的时候,一直跟天子站在同一战线,维护天子这种任性的举动,简直和平时的风格大相径庭。

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俞士悦是不信的。

“当然是为了太子!”

于谦叹了口气,道。

“大宗伯离开时说的话,俞兄应该也听到了,我没猜错的话,大宗伯正是看出了天子的用意,才如此交代我等……”

“你这……”

俞士悦有些无语,所以,到底是什么呢?

这人说话,可真让人着急。

见此状况,于谦倒是仍然不紧不慢的,缓缓道。

“俞兄莫急,我且问你一个问题,伱可曾想过,天子今日为何突然要出宫探访?”

这话一问,俞士悦不由一愣。

虽然他们这些大臣口口声声都说是天子任性妄为,私自出宫,但是,真正的原因,肯定不单单是这个。

踌躇片刻,俞士悦试探着道。

“是因为京城刚刚地震过后,陛下担心赈灾事宜处置不力,所以要亲自出去看看?”

这应该算是最合理的解释了。

毕竟,他们这些大臣都瞧见了,前些日子,天子因为此事是何等的紧张。

然而,话音落下,对面的于谦却摇了摇头,道。

“或许有,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不然的话,陛下何必要带上太子殿下呢?”

“而且,既是暗访,陛下轻车简从,最多带上舒良公公和怀恩公公及一干侍卫便是,何必要唤我和沈尚书随行呢?”

俞士悦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思索当中。

于谦说的不错,天子若是仅仅想要白龙鱼服体察民情,带足护卫侍奉之人偷偷出宫便是。

只要时候不长,不惊动其他人,便不会传到外朝来。

毕竟,外朝的大臣,也不可能去查天子的起居注。

但是,天子先是带了太子殿下出去,又叫了于谦和沈翼随行,那这事情显然就不可能瞒得住了。

别的不说,太子殿下的宫人们,就不可能对此事守口如瓶,于谦和沈翼,更不可能把此事对外朝的大臣们完全保密。

如此说来的话……

“陛下就是打算,要让外朝知道此事?”

俞士悦捻着胡须,开口问道。

这样的话,也能解释胡濙的态度突然发生转变的原因。

既然天子都没打算遮掩此事,那么,他们这帮人在殿中想要帮天子给外朝一个‘交代’,对于天子来说,自然就是在瞎添乱。

“可是,为何呢?”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新的问题就又来了。

朝廷当中不说是鱼龙混杂,但是到底是派系复杂,立场性格多种多样。

帝王出入宫禁,自有定制,严格来说,天子如此举动,往小了说是任性妄为,不顾自己的安危,往大了说,已然是违背礼制。

事情传扬出去,被朝臣非议是肯定的,朝廷当中有的是恪守礼制的老古板,这帮人闹起来,也是让人头疼的事。

更不要提,朝中如今看似平静,但是实则暗流涌动,任礼虽然倒了,但是,成国公府又立了起来。

而且,和任礼还未摆到台面上不同,成国公府复爵就是靠的太上皇,所以在立场一事上,根本就是毫不遮掩。

如今有了这个把柄,不在朝廷上掀起风浪才怪!

就算天子有信心能够摆平此事,可是平白多了这些麻烦,又是何必呢?

闻听此言,于谦倒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片刻,方才答道。

“俞兄可还记得,昨夜你我二人的谈话?”

“当然记得,老夫当时还在担心,陛下因为钦天监的预测如此大动干戈,会让朝廷上下非议,甚至有人会……”

俞士悦说了半截,立刻便反应了过来。

此次的地震和往常不同,最大的原因就是,天子相信了钦天监的预测,提前做了诸多的准备。

因为此事,朝中有人鼓动生事,虽然明着是在弹劾钦天监蛊惑君上,但是暗地里,不乏有议论天子迷信鬼神,大兴土木的。

当时俞士悦就在警惕,有人会故技重施,裹挟民意以煽动朝议。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话音未落,便是白虹贯月,地龙翻身,接下来便是各种救灾事宜,忙了一夜以后,又赶上天子出宫这档子事,忙忙乱乱的就到了现在……

于谦点了点头,道。

“如今钦天监的预言虽然应验,但是,俞兄和我都很清楚,这事情并没有结束。”

“无论是之前鼓噪民意,煽动朝议,还是如今说地震是天谴灾罚,圣上无德之人,其实他们的用意,都并不是为了自己参劾的事,而是背后有人指使!”

俞士悦默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

这话有些敏感,尽管朝廷中很多人心里都清楚,但是却鲜少有人会挑破这层窗户纸。

但是现在……

“这背后之人,除了南宫之外,不做他想!”

看着面前轻描淡写说出这句话的于谦,尽管知道这里是于谦府邸,不会有旁的人,但是俞士悦还是忍不住下意识的往四下看了看,随后一脸苦笑的看着于谦,我的于少保哟,这话心里知道就可以了,怎么就说出来了呢……

然而,面对着俞士悦略带责怪的眼神,于谦却并不在意,只是继续开口道。

“其实,此事我也早有察觉,自从太上皇归朝以来,虽然表面上安居南宫,沉湎酒色,但是实则并不安分,屡屡暗中召见朝臣,鼓动太子殿下出阁。”

“更是在诸多事宜上,暗中和陛下较劲,此次春猎之后,随着太子殿下出阁,成国公复爵,这种势头愈演愈烈。”

“甚至于,我都有些怀疑,前段时间梃击香亭一事,背后指使之人,只怕也是……”

“廷益!”

眼瞧着于谦越说越离谱,俞士悦连忙叫停。

“慎言!”

前番太子出阁前,梃击香亭一事,他们二人都是亲历者,自然印象十分深刻。

事情出了之后,天子命太子如期出阁,又命锦衣卫负责‘查探’此事,但是,始终没个结果出来。

可事情没有结果归没有结果,可朝堂上下,围绕此事的猜测,却从来没有停过。

当然,随着太子殿下顺利出阁,此事渐渐的没有人在提起,但是没人提起,不代表所有人都遗忘了这件事。

至少,勉强算是在现场的于谦和俞士悦二人,是绝不会忘的。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俞士悦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的幕后主使是谁。

从表面上看,种种迹象都将此事指向了天子,但是,以俞士悦对天子的了解,他并不相信此事会是天子所为。

而且,他入阁之前是大理寺卿,算得上是精擅刑名,他非常清楚,在刑案当中,任何匪夷所思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但是有一条,是避不过去的,就是凡事一定有动机。

将所有的外在因素都抛出去不考虑,仅仅只看一点,那就是此事的受益者是谁,真相自然容易明了。

别的都可以作假,但是,最终的获益者,无论看起来多么无辜,多么置身事外,都是最大的嫌疑人。

太子,南宫,成国公府……便是这件事情最大的受益者!

要知道,梃击香亭一事只是开始,这件案子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引发的后续影响。

太子照期出阁自不必说,但是在出阁礼上,孙太后和太上皇借此事发挥,才是最让俞士悦怀疑的。

因着梃击香亭一事,出阁仪典上,孙太后惊闻昏厥,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她老人家醒了之后,便借故传话,令皇帝扩充东宫属官,赏赐太子出阁有功之人,以翼护太子。

正是有了这一节,太子府的属官数量再度获得了扩大,更重要的是,成国公府借此机会拿回了爵位。

考虑到春猎场上,朱仪明目张胆的站队太上皇,以及近段时间以来,成国公府一系列的活动,足可以看出,借助成国公府,太上皇也开始正式在朝中重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

事实上,这也是这段时间以来,俞士悦对于朱仪此人,一直颇有敌意的原因。

虽然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但是,事后细想,朱仪早不早,晚不晚,偏偏就在太子出阁之前,拉拢一众勋贵,拿出田册交给兵部和户部,真的就只是碰运气吗?

只怕他早就知道,孙太后会在太子出阁仪典上发难,所以才提前有所准备。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俞士悦完全有理由推测,梃击香亭一事,和朱仪绝对脱不了干系。

不过,他和于谦,都是此事的亲历者,都对天子有足够的信任,于谦又算是客观推动成国公府复爵的一员,俞士悦本身精擅刑名,所以,他们二人才会不约而同的有这种想法。

当然,真正让俞士悦觉得自己的猜测是真的原因,则是看到了朱仪在任礼被杀时的一系列作为。

同样是置身事外,但是,最终却成功达到了目的。

这种手段,和梃击香亭时的何其相似?

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只是推测!

可是对于其他的大臣来说,这种说法,简直是匪夷所思,牵强附会,毕竟,从头到尾,朱仪在梃击香亭一事中,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子出现。

更何况,就算是有人相信,以成国公府多年在京城盘根错节的势力和人脉,加上如今爵位已复,除非是能够找到实打实的铁证,不然的话,想要动摇朱仪的地位,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无论如何,通过这件事情,太子府增加了诸多属官,成国公府复爵,太上皇培植起了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这些是不容抹杀的。

花厅中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俞士悦想了想,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也就稍稍大胆了些,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陛下是在引蛇出洞?故意出宫制造把柄,好让朝中心怀不轨的人跳出来?”

这算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

“这恐怕不会吧!”

不待于谦回答,俞士悦自己便否认了这个猜测,道。

“若真是要引蛇出洞的话,那这些人即便是出面参劾,陛下难不成要因言罪人?”

“陛下不喜党争,这是你我都知道的,这种仅仅因立场不同,而降罪臣子之事,陛下又岂会做?”

“何况,陛下行事素来坦荡,对朝中大臣心怀仁恕,如今朝中固然有心怀不轨之辈。”

“但是,出面参劾之人,只怕也并不全是如此,无法分辨之下,恐伤及无辜之人,此非陛下性情也!”

面对俞士悦的质疑,于谦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道。

“俞兄说得对,这种仅以立场不同,相互斗争,掀起党争之风之事,的确并非陛下的风格。”

“但是,既然朝中派系立场天然存在,那么到底行事之间,就得要顾及到这一层。”

“俞兄昨夜说,内阁当中近些时日以来,已然察觉到了有人在朝中搅弄风云,那么陛下想必不会毫无察觉。”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出宫,便是天子对此事的回应。”

“刚刚俞兄觉得是引蛇出洞,其实这还是其次,在于某看来,此次之事,固然是陛下想看看朝中诸大臣立场如何,但更多的只怕是一种威慑和安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