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八百零八章:于少保的直觉

皇兄何故造反? 第八百零八章:于少保的直觉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数日时间一晃而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猎造成的风波,已经渐渐平息下来,整个京城都开始弥漫着一种喜庆的氛围。

不为别的,就只是因为,太子殿下要出阁了!

无论最高层的政治斗争如何,但是,对于朝野上下的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对于普通的大臣来说,东宫邸定,国本有主,社稷传承有序,这些固然值得高兴,但是更重要的是,有赏赐啊!

当初册封太子,是仓促而为,各项仪制不全,如今太子出阁,自然是要好好操办一番。

而且须知,之前的时候,太子虽已被册封,但是,领的却是圣母皇太后的懿旨,并非天子的圣旨。

所以细究起来,这中间其实是有问题的。

这次太子出阁,从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册封礼和出阁礼的合并,从太上皇归朝的时候起,礼部其实就开始准备了。

虽然说,那个时候具体出阁的时间尚未确定,但是,既然过了朝议,自然就再难有变更。

细算下来,光是这项仪典的准备,礼部已经筹备了半年多了。

从一应的器具仪仗,到礼官的指引规划,样样都精心的很,作为朝廷仪典,户部这次也很大方,沈尚书平时抠抠搜搜的,但是,这种大事上,基本上有求必应。

所以,礼部也不客气,光是崭新的官服,就给在朝的每位老大人定制了好几件,从朝服到公服,再到这次仪典可能根本用不上的祭服,都备齐了。

据说,沈尚书当时看到预算单子,脸都绿了。

这还不算一应的赏赐,当然,赏赐跟户部没什么关系,都是从天子的内库出的。

后日,便是太子出阁的日子了。

天色渐暗,于谦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从案牍当中抬起头来。

“什么时辰了?”

“尚书大人,还有小半個时辰,就要酉时了。”

兵部当中,大多数人都已经离开了,只有几个郎官和小吏,还在底下忙活着。

照规矩,各个衙门申正之时,就可以散衙了,但是,这对于加班狂热爱好者于少保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

“酉时……”

于谦看了一眼天色,透过窗户,却见外头浓云翻滚,直压天穹,虽无雨滴落下,但却有电光隐现。

“快下雨了,今天就到这,你们也早些回府歇息吧。”

不知想到了什么,于谦的眉头皱了起来,将手中的文书往前一推,对着底下诸人吩咐道。

一众郎官相互对视了一眼,皆是有些疑惑。

这可不像自家尚书大人的性格……

户部刚刚公布了赎买的政策,近几日来,虽然只是零零散散的有试探性的大户和贵家报上了部分田地,但是,也足够兵部忙一阵子了。

按往常的习惯,至少还得再有半个时辰,他们才能回府,这今儿是怎么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能早点下衙,肯定是好事。

知道自家尚书大人从不说客套话,于是,一众郎官也不推辞,将手里剩下的一点文书处理干净,便纷纷告退离开了。

与此同时,于谦也没有继续在兵部逗留,而是出了衙门,上了轿子,不过,却并未回府,而是吩咐了一句。

“去东华门。”

“是……”

虽然不知道,这个时候,自家老爷去东华门做什么,但是,底下人也不敢问,抬着轿子,便往东华门行去。

自从土木之役时,天子诏命东华门彻夜不封,至今都是如此。

此举原是为了处置紧急公务方便,但是,后来天子也没有下令恢复。

原本,还有御史上奏此举不妥,可直到后来,内阁有了票拟之权,政务日渐繁忙,时常会有宫门下钥之后,还需继续处理的情况。

因此,渐渐的也就没人说了,自那以后,东华门和文华殿,都是彻夜皆不封门,俗称的宫门,也往内移,变成了会极门。

一众内阁大臣,也从东华门入,西华门出,变成了东华门皆可出入。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日常情况下,内阁散衙的时间,也只是比其他衙门晚上半个时辰而已。

轿子在东华门外停下,于谦下了轿,却并没让人往里递帖子,也没有往里走的意思,只是站在一旁,望着东华门内,似乎在等着什么。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门内远远便走出来一个疲惫的绯袍老者,见到此人,于谦微微一笑,迈步迎了上去。

俞士悦这段时间很忙,不亚于于少保的那种忙。

作为太子府詹事,本来他的职责的统掌东宫政事,以辅太子。

太子临近出阁,各种各样的事务需要准备,处理,样样都不能出差错,可现在,他这詹事府中,大猫小猫三两只,根本无人可用,硬生生把他一个掌事官,给逼成了执事官。

虽然说还有右春坊大学士徐有贞和司经局洗马余俨,但是,这俩人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詹事府的人,也各有执掌,这段时间也忙的补轻。

除开一个现在还病病歪歪的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萧镃,如今的整个东宫,可谓就是他们三个人撑起来的。

事实上,之前的时候,俞次辅也想过,给东宫添点人手,甚至于,皇帝也提过这件事。

但是,俞次辅踌躇再三,还是没开这个口。

现在还不是时候,就算是要说,也得再等一等,起码等到太子出阁停当之后,再寻时机为好。

距离太子出阁已经只剩下一天的时间了,该准备的东西基本都已经准备停当的。

不过,这两日天气时晴时雨,万一出阁当日要是如今日一般,乌云这般浓重,也是一桩麻烦事。

心里想着心事,俞次辅闷着头往前走,随后耳边,便响起了于谦熟悉的声音。

“见过俞次辅!”

“于少保?”

俞士悦抬起头,有些诧异。

四下望了望,见到于谦的轿子停在远处,而他人在自己面前,明显是专门在此处等候。

“出了何事?”

皱了皱眉,俞士悦直截了当的开口问道。

最近这段时间,他和于谦两个人都各自忙着一大摊子的事儿,的确是不常深谈,朝上见了面,也最多是寒暄两句。

但是,两人的交情多年,如果有什么事,遣个人来唤一声,便是下衙再晚,俞士悦也会过府一叙,相信于谦也是如此。

正因如此,俞士悦才会感到奇怪。

是什么样的事情,让于谦连回府都等不及,竟要在这东华门外等着?

然而,这句话问出来,于谦却沉默了。

片刻之后,他开口问道。

“俞兄,近些日子,东宫一切事务可顺利?”

“顺利,出阁事宜,乃是举朝瞩目之事,陛下亲自交办,礼部,户部,翰林院等诸司都竭尽全力,上上下下都是老夫亲自跟盯,如今各项仪仗,也都布置的差不多了,明日再检查一遍,便无碍了。”

俞士悦迟疑片刻,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问道。

“廷益,怎么,是东宫出什么事了吗?”

虽然说,出阁仪典,是礼部主持,但是,作为詹事府詹事,如今太子府为数不多的属官,一旦东宫出什么事,俞士悦也是要担责的。

如他所说,这种举朝瞩目的大事,可容不得丝毫差错。

因此,听到于谦用这种口气问起东宫诸事,俞士悦的神经立刻就紧绷起来。

然而,让他感到无语的是,在他紧张的注视下,于谦踌躇了一下,罕见的有些不好意思,道。

“这倒是没有,只是……”

说着话,于谦的眉头又紧紧皱起,望向宫城的方向,道。

“俞兄,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这些日子,于某总觉得朝堂上有一股山雨欲来的感觉。”

“你是说,有人要在东宫出阁一事上动手脚?”

虽然于谦自己都有些矛盾,但是,俞士悦却很清楚,自己这个老友,向来做事不会无的放矢。

他既然有如此表现,说明,他一定察觉到了什么。

“这段时间,太平静了……”

于谦的目光微微收回,道。

“俞兄还记得春猎之前,你我二人的对话吗?”

“你是指勋贵那边?”

俞士悦当然记得,春猎之前,他们二人曾经就整饬军屯一事有过一次深谈。

当时于谦说,勋贵那边,必定不会就此甘心被朝廷割肉,他们必会想法子再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

但是,如今春猎已经结束,勋贵那边不能说是没有动静,但是,他们却一直在围绕着成国公府,至于其他的,却是什么都没有提。

可是……

“廷益,你别忘了,如今东宫幼军,已经落到了朱小公爷的手中,可见勋贵那边,对东宫是抱有期待的,怎么可能会在这件事情上做手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自从土木一役有,勋贵元气大伤。

这次东宫出阁,很多人都盯上了幼军勋卫,想要借机混到太子的身边,好谋个出路。

这种情况下,他们巴不得太子殿下早日出阁呢,怎么可能会动什么歪脑筋?

这话的确问住了于谦,叹了口气,他也一阵矛盾,道。

“不瞒俞兄,于某也只是心中觉得不安,并没有什么证据,或许,是我多心……”

话音未落,远处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于谦和俞士悦同时朝着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赫然发现,这些脚步声,竟然是从宫内的禁军身上发出的。

出事了!

二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脸上的凛然之色,没有过多说话,二人默契的转身朝着宫门内走去。

当初土木一役,天子为了及时处置军务,除了下令东华门彻夜不封之外,还给了诸重臣随时出入宫门的令牌。

这令牌是临时授予,本该用完收回,但是,还是那句话,土木之役结束后,天子并未再提此事,一直将这令牌留在这些重臣的手中。

彼时,俞士悦尚是大理寺卿,还不能算是决策层,所以他是没有的,但是于谦有!

因此,虽然没有提前通报,可凭着手里的令牌,于谦顺利的进到了东华门内。

但是,也仅止于此,他的令牌只能让他进东华门,若是白天,有令牌在手,他还可继续往前。

可如今已经到了要下钥的时辰,所以没有传召,即便是手持令牌的于谦,也进不得会极门。

不过,仅仅是进到东华门中也够了,此刻宫门尚未落锁,从文华殿外的广场望过去,便是奉天门前广场。

骚乱,就是从那个地方传出来的!

二人地位贵重,一个兵部尚书,一个内阁次辅,手里持着天子御赐的令牌一路往前直冲,自然无人敢拦。

最终,在会极门前,被禁军给拦下了。

此刻,会极门未曾关闭,但是,却已然多了比往日数倍的禁军值守。

目光越过会极门,落在奉天门前的广场上,更是围了好几层的禁军,透过影影绰绰的队伍,于谦最先看到的,是一名倒在地上的,身着宦官服饰的大汉,那大汉的手里,还握着一根手臂粗细的红木棍!

而俞士悦最先看到的,则是他今天下午刚刚带着人布置好的,专门为东宫出阁所准备的香亭。

此刻,那足有半人高的,精致的香亭,已经重重的被摔在地上,断成了两截!

天空当中忽然电闪雷鸣,浓云翻卷,几乎是转瞬之间,豆大的雨滴落下,砸在人的脸上,不过片刻,就成了暴雨。

俞士悦最先反应过来,拉着于谦来到距离不远处的内阁廊下躲雨,顺手打发了两个值守的禁军,将自己二人到来的消息递进宫中。

暴雨如注,倾盆瓢泼,一串串的雨珠顺着屋檐直泻而下。

于谦和俞士悦二人隔着雨幕,遥遥望着远处的奉天门广场。

大雨如此,但是,广场上的禁军,却依旧维持着原先的姿态,任由雨滴砸在身上,浸透了盔甲衣衫。

那个倒在地上的大汉,亦没有丝毫的动弹,整个广场,像是被人施了法术一般,全都暂停在远处,像是一副诡异无比的画。

不知过了多久,暴雨依旧没有丝毫要停歇的意思,原本应该在酉时按时落锁的宫门,也迟迟没有锁上。

大雨之中,奉天门外一队人马匆匆而来,为首者蟒衣快靴,身后跟着数十名东厂番子。

禁军因此人的到来,而让开了一条道路。

此人不是别人,自然是东厂提督太监,舒良!

于谦二人遥遥看着,只见舒良快步走到那大汉旁,站定打量了片刻,便一挥手,叫人将那倒在地上的大汉架了起来,匆匆带走。

虽然隔得很远,看不清楚神色,但是,想也知道,这个时候,这位东厂提督太监的脸色,只怕要黑的吓人。

随着舒良离开,禁军也开始逐渐回撤,另有一队内侍出来,开始收拾起被击碎的香亭。

与此同时,会极门中,又是一队内宦走了出来,为首者是怀恩。

出了会极门,怀恩四处张望了一下,很快便看到了于谦二人,于是,马不停蹄的朝着二人走来,快步来到廊下,甚至都来不及见礼,这位乾清宫总管太监头一句话就是……

“于少保,次辅大人,陛下急召!”

()

1秒记住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