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四百四十四章:兄友弟恭

皇兄何故造反? 第四百四十四章:兄友弟恭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王文义愤填膺的样子,朱祁钰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心里清楚,王文是在替他张目。

这位老大人纵然是性烈如火,但却不是没有脑子。

这段时间以来,但凡遇到太上皇之事,他的态度都如此激烈,其实是在替自己说话。

毕竟,朱祁钰是皇帝,有很多的话,他并不适合说,有很多态度,他也不能表示。

所以,这些话王文来说。

得罪了人,也是他王简斋脾气又臭又硬,口无遮拦,和天子无关。

如若说的合天子心意,那么天子便可顺水推舟,若是不合心里,罚他便是。

这些事情,说起来轻松,但是真的做起来,要承担的压力却非同一般。

就比如,在这个殿中,王文的话一说完,孙太后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颇不好看。

不过好在,她还晓得此处是在议政。

深吸了一口气,孙太后反倒笑了起来,转身对着朱祁钰道。

“皇位传承,关乎大明安定,自非区区虏贼可以置喙,皇帝即位以来,安社稷,保万民,哀家和太上皇,皆十分欣慰,如此狂悖之语,必非太上皇所言。”

“那伯都王蛮夷之辈,想来不过是替也先来试探大明,皇帝不可上当。”

有孙太后的这句话,殿中的气氛总算是松散了些。

这话是不是太上皇问的,他们不知道,但是孙太后这么一表态,至少暂时是安稳下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沉默的袁彬,也跪地道。

“陛下明鉴,此事臣或可说明。”

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袁彬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禀陛下,太上皇这些日子在瓦剌,的确颇受伯都王照料,那伯都王不似也先一般诡诈,心中依旧奉太上皇为主,以君臣之礼事之,故而方有此问。”

这番话说的隐隐约约,即便是这些大臣们,也颇有几分雾里看花的感觉,但是,朱祁钰却听明白了。

伯都王既不是王文说的,没有谈判的诚意,也不是孙太后说的,是来替也先试探大明的底线。

他所想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替朱祁镇抱不平而已。

要说他这个哥哥,别的不行,但是论交朋友,倒是有能耐。

之前的伯颜帖木儿,就成了他的至交好友,如今换了伯都王,看样子也被忽悠的感激涕零。

这不算什么新鲜事。

不过,虽然心中明白,但是面上,朱祁钰却依旧沉默。

袁彬似乎也感觉到,这番话难以完全取信,于是,再度叩首,道。

“不过,诚如圣母所言,太上皇绝无此意,关于此次和谈,臣回朝之前,太上皇便曾有口谕,嘱咐于臣。”

这回,孙太后倒是比朱祁钰还要关心,问道:“太上皇说了什么话?”

袁彬道:“当时,上皇对臣言道,此次虏人欲和,自是实情,不必致疑,然此中尚需少物,用作人事,汝归朝后,为朕取来,朕为天家子孙,旦得南还,就令朕守祖陵或为庶人,亦所甘心。”

闻言,殿中顿时安静下来。

虽然说,对于天位传承,大家心里早就有底了,但是,听到袁彬转述的这句话,还是忍不住有些愣神。

这位太上皇,这会倒是能掂量的清楚了。

孙太后在一旁,也是一愣,旋即,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是欣慰于太上皇能识时务,又感到有些叹息。

不过,对于其他的大臣们来说,有这个表态打底,他们的立场便好说多了。

于是,胡濙便道:“陛下,太上皇既有此言,足可证明天家情深,兄友弟恭之意,伯都王一介蛮夷之辈,焉能知上皇所虑,不过徒增笑柄尔。”

朱祁钰听了这番话,心中也忍不住叹息一声。

这么大的事情,袁彬没胆子胡说,而且这个说话的口气,的确像是朱祁镇的做派。

应该说,这个时候的朱祁镇,对于自己犯了多大的错,心里到底还是有点数的。

连续的谈判不利,显然让他有点慌了。

土木之役的损失太过惨重,也先又贪心不足,朱祁镇生怕大明一气之下,放弃把他接回的打算,所以才不得不放低姿态到了如此地步。

但是,这话里的目的性也太明显了,任谁一听,都知道他不是在真心悔过。

说什么甘为庶人,愿守祖陵,这分明是在将朱祁钰的军。

与国而言,朱祁镇是太上皇帝,于家而言,朱祁镇又是兄长。

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哪怕是身为皇帝,朱祁钰都不可能,也不具备处置他的权力。

所以他这番话,完全就是在惺惺作态。

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朱祁钰将目光在群臣和孙太后的脸上一一扫过,旋即脸上浮起一丝笑意,道。

“圣母,诸位先生,你们这是做什么?难道怕朕不将皇兄接回来不成?”

说着,对着袁彬抬了抬手,道。

“还有袁校尉,你虽是转述皇兄的话,但普天之下,哪有身为庶弟,能断嫡亲兄长之过者?”

“皇兄如若归朝,朕自当欢欣以迎,谨慎侍奉,若当归正大位,朕自该昭告天下,退位还政,以全天家之情。”

这话说出来,武英殿中的气氛越发诡异了。

大臣们本就摸不清楚天子的心意,这会更是后背发凉。

当下,一众大臣对视一眼,皆是起身拜倒,道。

“陛下慎言。”

随即,依旧是以胡濙为首,这位历仕数朝的老大人苦口婆心的开口道。

“天位乃是社稷之本,如今天家伦序,早有定论,陛下承圣母之命,受太上皇之禅,即位登基名正言顺。”

“如今,瓦剌既退,天下承平,海内澄清,陛下圣明仁德,布泽四方,万民膺伏,群臣拥戴,实乃海内军民百姓敬仰之君父也,岂可轻言退位二字。”

望着朱祁钰捉摸不定的神色,孙太后显然也有些不安,跟着道。

“不错,皇帝万万不可自轻,天位岂是儿戏?纵太上皇南归朝廷,亦当是退居宫中保养天和,岂有妄动天位之理?此等动荡社稷之言,皇帝万勿再提。”

天子见此情景,明显有些意外,苦笑一声,道。

“诸位不必如此小题大做,朕和皇兄,皆是为大明社稷着想,既然诸位固有此请,朕不再提便是。”

众臣这才各自起身,重新落座,但是眼中的一抹忧色,仍旧没有褪去。

望着众人的神色,朱祁钰叹了口气,道。

“事到如今,朕也不瞒诸位,其实,在瓦剌当中,也有一些大明的探子存在,时常传回一些秘密军报,这件事情,于少保是知道的。”

众臣不约而同的望向于谦,后者轻轻颔首,算是确认。

然后,朱祁钰继续道。

“朱鉴所说之事,并非虚假,据潜伏在瓦剌的探子所回报,沙窝一役后,瓦剌军心的确涣散,各部族迁徙,反抗的行为也越发剧烈。”

“所以,这次也先遣使而来,朕也是倾向于,他支撑不住,不得不送还上皇,以求交好大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