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长亭送别

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长亭送别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风乍起,细雨潇潇。

京城郊外的一处古亭,俞士悦看着面前的于谦,迟疑许久,还是开口问道。

“廷益,你还是不愿意,把你此行的任务告诉我吗?”

在他的正对面,于谦穿着一身官袍,外头罩着一件披风,轻轻摇了摇头,道。

“仕朝兄,你太多心了,我此去边塞,只是为了处理孛都归附一事,另外,也是巡查沿边军屯复耕的状况,并无他事……”

俞士悦的脸色有些无奈,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

孛都归附的事情,到底还是成行了,天子一道圣旨下来,哪怕是王翺,沈翼加上于谦几个人联袂进宫劝谏,也没有什么改变,当然,这一点,俞士悦倒是早有预料。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负责接洽此次事宜的大臣,天子竟然会指派于谦过去。

要知道,于谦刚刚才从福建剿倭回来,现在来叙功都还没来得及,就又被派出京师去了,前前后后在京城里待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

这般状况,已然让朝中有了不少流言,都说于谦因为前次皇庄的事失了圣心,所以,才一回京师,就又被天子给撵走到边境去巡视。

俞士悦身在内阁,常在君侧,按理来说,他对这样的流言,应该都是一笑置之的,但是,不得不说,近些日子以来,天子的心思越发的难测了,就连俞士悦一时也拿不准,这些流言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了。

可偏偏于谦这次也不同寻常,关于孛都归附一事,于谦的态度,俞士悦是很清楚的,坚决反对。

但是,自从那次进宫之后,于谦回来就不再提了,而且,天子让他去巡边,他也没有拒绝,就这么默默接受了。

虽然说,经过上次皇庄的事情,于谦的脾气有所收敛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这转变,未免有些太快了,至少,俞士悦能看得出来,对这次巡边,于谦自己并没有什么抵触或者不满。

所以,俞士悦只能猜测,天子让于谦到边境去,另有要事,说不定就是怕孛都怀有异心,要去看着他。

可若是这样的话,这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于谦为什么会对他三缄其口呢?

俞士悦不由摇了摇头,他知道,于谦如果不想说的话,谁也勉强不了他,于是,他只能转而道。

“近来京中流言,都说你失了圣宠……我知道,你对这些捕风捉影之词,向来都不屑一顾,可是,朝堂上总有宵小之辈,喜欢落井下石。”

“你之前在兵部的种种举措,也得罪了不少人,你显赫之时,他们不敢有所举动,可如今朝野流言四起,已经有些人坐不住了。”

所以说,这就是内阁的好处,如果要论朝堂上权力最大的衙门或是大臣,那自然是各有争论,但是,要说消息最灵通的,肯定是内阁无疑。

作为内阁如今资历最老的大臣之一,俞士悦自然是对朝堂上的各种风向最了解的。

相对而言,作为当事人的于谦,反而淡定的很,笑着反问道。

“哦?那仕朝兄可知道,这些人打算怎么落井下石?”

看着一脸轻松的于谦,俞士悦不由有些气急,道。

“廷益,我可没有跟你开玩笑,你如今再立新功,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妨碍,可这些人不一定会直接冲着你来……”

说着话,俞士悦朝四周看了一眼,随后压低了声音,道。

“近些日子以来,内阁接到了不少奏疏,都是冲着你曾经提拔过的心腹来的,其中有三份,是弹劾方杲等人在兵部结党营私的,还有几份,是弹劾王越超擢,又悖铨选定制的,里头还有一份,是罗绮所上,他举荐了右佥都御史张睿任漳州知府,其意何在,你应该能明白吧?”

闻听此言,于谦眯了眯眼睛,他当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此次开海,除了吏部在京察当中调出的许多官员之外,唯二被天子亲自提拔的官员,就是余子俊和王越。

其中,余子俊任福宁州知州,王越任漳州府同知,而他们两个年轻人,之所以能够独当一面,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朝堂当中有靠山。

所以,用他们来试探天子的态度,最合适不过。

尤其是王越,这次他不仅仅是超擢,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优待,那就是,漳州府到现在为止,都没有选授知府。

在没有知府的情况下,按照惯例,就是同知来暂掌府事,这才是王越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最大原因。

而没有选授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吏部忘了,而是因为,王越是由于谦亲自举荐出来的,有于谦的名头镇着,这样的待遇,也没有人敢多说什么。

可是如今,朝堂上流言四起,都说于谦要失势了,有些人按捺不住想要试探,这自然就是最好的机会。

张睿这个人,于谦也有印象,宣德五年的进士,历任户科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苏州府同知,右佥都御史……为人谦逊低调,但办事雷厉风行,颇有才干。

右佥都御史本就是正四品的官职,张睿的风评,政绩又都很好,这样的一个人,调任同为正四品的漳州府知府,按理来说,是大材小用了,而恰巧的事,于谦之所以会对他有印象,是因为张睿曾经在几年前,因为他提拔方杲等人一事,而弹劾过他,理由是他揽权自重,任人唯亲。

所以这么看来,其实就很清楚了,张睿无论是官职,才干还是品行,都是完全能够胜任漳州知府的,他去坐镇,至少在朝堂上看来,比王越这个刚入仕途没多久的毛头小子,要稳妥的多。

唯一的问题就是,张睿和于谦不和,那么自然,他如果来当这个知府,王越在他的手底下,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

所以,如果不考虑于谦的因素的话,那么,天子应该是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个人选的,正因于此,俞士悦才会感到有些担心。

然而,让他实在有些无奈的是,于谦依旧一副淡定的样子,反而是点了点头,道。

“要论品行和才干的话,张睿的确适合当这个漳州知府,不过嘛,此人的性格,还是有些古板,此次海贸之事,需要的是拼劲儿和闯劲儿,这一点上,张睿倒是不如王越……”

俞士悦已经不想再吐槽什么了。

他是在提醒于谦要早做准备,不要被人打的措手不及,这怎么他还点评上了……

摇了摇头,俞士悦有些无力的道。

“所以,你打算怎么办?”

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有些时候是不能退的,一步退就会步步退,方杲这些人,包括王越,都是于谦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要是犯了错被人抓住把柄也就算了,可没有犯错,却被人无端端的弹劾,那么作为他们后台的于谦,是必须要出手干预的。

否则的话,朝堂上下要么觉得于谦是无能,没有能力庇护这些亲信,要么会觉得于谦是无情无义之人,不管是哪一种,可都不是一个好兆头。

看着俞士悦担忧的样子,于谦也终于正色起来,沉吟道。

“我知道仕朝兄的意思,不过,如今我受圣命即将出巡边隘,朝堂上的事情,恐怕是鞭长莫及,不过仕朝兄大可放心,当今陛下英明圣断,自然能够秉公裁断的。”

这话说的笃定,让俞士悦也意识到了什么,他看着面前认真的于谦,迟疑片刻,还是没忍住开口问道。

“你确定,什么都不用做?”

“仕朝兄,请静观其变便是!”

于谦笑了笑,却没有多说,而是站起身来,郑重的拱了拱手,道。

“事后不早了,于某也该启程了,多谢仕朝兄前来相送,待此次回朝之后,于某必在府中设宴,同仕朝兄共谋一醉!”

见此状况,俞士悦心中惆怅,但仍旧露出一丝笑容,同样起身拱手道。

“既是如此,那为兄就在京城,等着你于少保的宴席,边塞苦寒,保重身体……一路顺风!”

“那我就告辞了,仕朝兄也早些回去吧……”

于谦直起身子,没再过多停留,转身回到车队,上了马车,随着车角的铃铛叮铃铃的响起,一阵秋风卷动,仿佛带着人的愁绪忧思,伴随落叶,一并纷飞而起,飘向天际……

乾清宫,廊下阶前,同样在遥望着京城外的,还有朱祁钰。

在他的身后,舒良垂手而立,禀报道。

“……于少保已经出京离去,和孛都的使团离京,间隔了一日,这些日子,孛都将他在南宫中可以听命的人手,都已经交给了奴婢,这是奴婢整理好的,他们的名单,职位还有联络的方式,请皇爷御览。”

孛都的事情,朱祁钰自然是早就知晓,倒也没有过多思索,接过这份密奏,摊开扫了一眼,问道。

“孛都离京前,去了南宫?”

“是……”

舒良点头,开口解释道。

“据他所说,是有些蒙古护卫,需要当面嘱咐,这样他们才能听命于陛下,而不再听命于其木格,所以,借着前几日夜里,他进了一趟南宫,走的是孟俊的路子,按皇爷之前的吩咐,在大门处值守的锦衣卫,并没有过多盘查。”

朱祁钰皱着眉头,似乎在想些什么。

见此状况,一旁的舒良有些疑惑,踌躇片刻,他试探着问道。

“皇爷觉得,有什么不妥?”

轻轻摇了摇头,朱祁钰的眉头依旧紧皱,道。

“朕只是觉得……有些不安,舒良,你觉得这个孛都,可信吗?”

啊这……

舒良犹豫了一下,道。

“目前来看,奴婢觉得,他的说法没有什么问题,如今朝廷上下,都为唯皇爷之命是从,孛都既然想要归附,那必然要讨皇爷的欢心,将这些人拿出来交给皇爷调配,也是理所应当的。”

朱祁钰沉吟着,倒是没有反驳。

舒良所说的,也是他之前的想法,但是,如今看着手里的这份密奏,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

不过,一时也没有什么头绪,他最终也只能摇了摇头,道。

“或许是朕多想了,不过孛都此人,终究太过诡诈,他这次的举动,连自己妹妹的性命都已经不顾了,这样的人,不可太过信任,所以,这份名册上的人,你近段日子想些办法,再试探一下,若是有什么异常的话,立刻禀报上来……”

“遵旨。”

舒良虽然不知道皇帝在担心什么,但是,既然有吩咐,他自然是遵从无疑,立刻就下去办了。

与此同时,朱祁钰看着天空中飘落的细雨,又是一声轻叹,也没有在外头继续多呆,而是转身进了殿中,准备处理奏疏。

而他刚坐下没多久,怀恩就带着两个内侍上前,将一摞奏疏搁在案上,道。

“皇爷,这是内阁刚刚送来的奏疏,最上头的那份,涉及到了漳州府,所以内阁不敢擅专,只能请皇爷亲自处置。”

虽然说,于谦已经说了,让俞士悦静观其变,但是到了最后,这位次辅大人,还是没能彻底袖手旁观,悄悄做了点小动作。

毕竟,他在内阁的时间不短了,和这些来往递送奏疏的内侍,关系自然也不差,所以,将某一本奏疏放在最上头或者最下头这种小事,倒是也没有什么难度。

果不其然,听到和漳州府有关,朱祁钰眉头一皱,抬手便拿了起来,翻开看了过去。

这一看之下,他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这个张睿,他倒是有些印象,不过印象不深,可是他一个正四品的佥都御史,被举荐去当一个知府?

就算是漳州是即将开展海贸的最前沿,这个知府做好了是一桩大政绩,也不至于如此吧……

搁下奏疏,朱祁钰沉吟片刻,吩咐道。

“去,将吏部尚书召来。”

不管这份奏疏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也算提醒他了,随着开海的进度推进,漳州必然会成为朝堂上下关注的地方,若是始终都让王越这么一个资历尚浅的人来代掌府事的话,总归是会有非议。

当然,让张睿过去肯定是不行的,不然的话,他派王越的意义就没了……

这般思索着,朱祁钰将奏疏放在一旁,准备等王文来了再继续商量,但是,接下来的几本奏疏,却让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