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朱仪出场

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朱仪出场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钱澍的这番话,相较于叶盛来说,要温和的多。

但是,却也是最难反驳的,因为,这不同于刚刚叶盛略显书生气的辩论,更多的,是在强调现实状况。

而且,他动用了朝堂上最常见,也最让人头疼的,拖字诀!

人的本性,都是希望能够维持现有的规则的,因为变动意味着未知,虽然其中蕴藏着新的机会,但是,也有可能稍有不慎,就失去现在的权势地位。

所以,钱澍的这番话一出,立刻获得了朝中大多数官员的赞同,一时之间,朝堂上的风向顿时便有了变化,不仅底下窃窃私语的官员门都连连点头,还有不少大臣直接站出来,附和钱澍的说法。

“陛下,臣以为钱大人所言极是,朝廷国库空虚,又有连年天灾,正是理当休养生息之时,海贸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应当徐徐图之。”

“不错,陛下,朝廷近年来,已有各项工程在建,因天灾连绵,陛下体恤百姓,已命将各能罢之工程尽皆暂罢,如今国力尚未恢复,且不可在此时大兴土木。”

“臣附议,还望陛下以天下万民为重,驳斥户部此奏!”

随着一个个的官员出列,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强,几乎充斥了整个朝堂,比刚才叶盛的攻势,要更加猛烈的多。

以至于,最终还是礼官上前维持秩序,才勉强压下了底下一阵阵的议论之声。

再看对面的余子俊,毕竟只是一个朝堂新人,面对这样的场景,不免有些手足无措,一时之间,竟然愣在了当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变化,在一众文臣吵的不可开交之时,勋贵们却似乎达成了什么默契一般,一直在不断的交换着眼神,直到这一刻,朝堂上反对的声浪到达最高的时候。

勋贵阵营当中,成国公朱仪稳步上前,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见这位成国公站在殿中,丝毫不惧投来的各种各样的审视,朗声道。

“陛下,臣以为,诸位大人所虑,实则并无必要!”

别的不说,单这一句话,就让在场的众臣一阵哗然。

要知道,这种情况之下,说出这样的话,几乎已经无异于指着鼻子对刚刚反对的所有大臣说,你们都是废物。

这种程度的挑衅,自然不是在场的一众文臣能够受得了的,一时之间,议论声再起,但是,这一次却都是指责朱仪言行狂妄的。

一阵议论声中,钱澍当仁不让的上前,冷声道。

“既然成国公说我等都是杞人忧天,那么,下官倒想听听,成国公作为国之勋臣,对沿海政事,到底有何高见。”

说到底,余子俊毕竟是朝堂新人,资历尚浅,而且,背后又有沈翼这个户部尚书撑腰,钱澍如果太过咄咄逼人,未免显得有些以大欺小,而且,还会得罪沈翼。

大家都份属文臣,相互之间,总还是要留几分余地的。

可是,朱仪就不一样了,他是勋贵阵营的人,而且,在朝堂立场上,一向是坚定的南宫一派,这也就导致了,朱仪注定不可能受到真正的重用。

事实也的确就是既如此,他虽然有国公之位,但是,在朝堂上却没有实权,如今不过挂着一个护驾将军和幼军营统领的差遣,这两份差事,说的好听些是负责东宫安全,可说的不好听些,其实就是带着一帮勋贵子弟混日子罢了。

因此,对于钱澍来说,他对上朱仪,压根就不必留手,这种地位高,但没实权,身份尊贵,却不受天子待见的人,对于他这样的科道言官来说,简直就是刷声望的绝佳材料。

更不要提,因为朱仪这般无差别的打击,如今殿中大多数的文臣隐隐有同仇敌忾之势,若是能够在这个当口,驳倒朱仪,维护文官的尊严,那此后钱澍在士林当中的评价,又何止是更上一层楼。

这般机会,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遇到的,因此,此刻的钱澍,不仅没有任何的生气或者愤怒,反而带着一股跃跃欲试的感觉。

不过,朱仪虽然年轻,可是,他作为勋贵,也和文臣打过不少交道了,因此,光看钱澍的脸色,他就明白,对方到底在想些什么。

心中闪过一丝冷笑,朱仪却并没有急着回答对方的话。

越是这种紧张的时候,就越要保持冷静,慢一些没什么,但是众目睽睽之下,若是说错了话,被对方抓住话头,那么,刚刚的叶盛就是下场,平白成了对方扬名立万的垫脚石。

果不其然,很快,朱仪就想明白了,刚刚钱澍话中埋的两个暗坑。

不得不说,这帮文臣,心眼真脏!

看着义愤填膺,一番要伸张正义的样子,可实际上,心里都是算计。

冷冷的看着对面的钱澍,朱仪开口道。

“钱大人这话,说的就有些不妥了,朝中文武大臣,皆一心为陛下尽忠,虽有政见不同,但是,却也不必各分阵营,我虽是勋贵,但却也只是同意户部和朝中支持海贸的一众大臣的看法,所以想要说几句话而已,倒是不必如此严阵以待。”

这便是刚刚钱澍话中,埋的第一个坑,明明文臣当中,自己对这件事情也有很大的分歧,但是,因为朱仪这个勋贵出面了,钱澍便有意模糊这一点,想要将那些反对此事的文臣,等同于全体文臣的意见,好让他自己成为文臣的意见领袖,将此事变成和勋贵之间的对抗。

不出意外的是,随着朱仪的话音落下,户部侍郎孟鉴也开口道。

“成国公所言有理,既是朝议,那么自然是各抒己见,相互商讨,无论文臣武臣,都各有政见,大家分说清楚,相互论辩,自然情理自明,有陛下圣断,倒也不必拘泥于文臣勋贵之别。”

和余子俊不一样,户部侍郎虽然算不上是重臣级别,但是,也是妥妥的朝廷大员,他这番话一出,态度便算是分明,那就是,钱澍代表不了整个文臣,海贸之事,也不会牵扯文武之争。

话音落下,朱仪看向一旁的钱澍,果不其然,后者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有些尴尬,显然是因为自己的小心思被戳穿了,而显得有些不自然。

当然,话虽然是说不拘泥文武之别,可文武之别就放在那里,不可能完全忽略掉,因此,孟鉴表明了态度之后,也没有多说,便退了下去。

至少在当下,虽然看似朱仪和户部的利益一致,但是,到底这背后有没有什么别的目的,还需要再继续进一步考量。

所以,就算是要合力推动海贸,现在也还不是时机,至少要等到朱仪彻底表明了态度之后再说……

不过,孟鉴的这个举动,倒是让钱澍的脸上恢复了几分自信,他毕竟只是一个御史而已,要说对上朱仪这个没实权的成国公,自然是不怕,但是,如果是勋贵和户部联手对付他,可就真未必能讨得了好了。

至于朱仪,对于文臣们的‘小心谨慎’早就有所觉悟,自然也不意外,嘲讽的看了一眼户部的那帮人,随后,他继续将目光放在钱澍的身上,仍旧没有开口说正事,而是道。

“哦对了,钱大人有句话说得对,那就是,本国公的确没有怎么离开过京城,要说这沿海诸事,也没有亲眼见过,不过我想,这殿中的诸多大臣,应该也和本国公差不太多,能行万里路者,终归是少数。”

“但是,就像刚刚孟大人说的一样,朝堂论辩,无非各抒己见,去过的人有去过的看法,没去过的人有没去过的看法,博采众长才是正理,钱大人说呢?”

这话口气十分‘诚恳’,但是,随着朱仪的这一番话,殿中不少大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钱澍的身上,让后者脸色有些微红。

他没想到,朱仪年纪轻轻的,竟然这么难对付,的确,除了混淆文臣勋贵的问题之外,他话里埋的另一个坑,就是在暗指朱仪接下来所说的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而已。

说白了,这位成国公一向养尊处优,从小都在京城长大,这个时候,却要开口说沿海的政事,听着便有些不靠谱。

如此一来,不管朱仪说什么,朝中的大臣先入为主的都会觉得,他的说法不可信,不过,现在被看破了,那么,这道回旋镖,反而就打在他身上了

朝堂之上,有设局的,就有破局的,设的局被破,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便如现在,朱仪一口道破了钱澍的小心思之后,殿中的情势顿时发生了变化。

原本很多刚刚还在声援钱澍的官员,此刻也慢慢没了声息,不为别的,恰恰是因为,就像朱仪说的那样,朝中大臣,并不全都是沿海一带出身,或者是在当地做过官的,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到过这些地方的。

如果按钱澍的说法,那么,他们刚刚高谈阔论的那些话,岂不可笑?

当然,他们也清楚,钱澍的本意并不是在说他们,只不过,心里总归还是会有些别扭,而且这么一来,如果接下来,他们要继续声援钱澍的话,那么恐怕心里就要好好考虑一番了。

感受到四周各异的目光,钱澍有些恼羞成怒,道。

“成国公,陛下面前,今日朝议乃是户部海贸一事,成国公若是没有什么想说的,不如静待一旁便是。”

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么东拉西扯的,到底有完没完?

不过,他这般态度,却反而让其他大臣皱了皱眉,虽然说,文臣勋贵之间向来不对付,可尊卑上下还是要的,钱澍可以和朱仪论辩,但是,起码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这般口气,着实不是一个普通御史,对堂堂的国公该有的,当然,这种状况之下,也不会有人出面来指责他,但是,至少由此可以看出一点来,那就是,钱澍已经有些慌了,而在这种朝议当中,慌乱……往往就是溃败的开始!

果不其然,朱仪眯起眼睛,看了一眼钱澍,冷哼一声,却没有理会他的态度,而是转身开口,道。

“陛下,刚刚几位大人所言反对海贸的理由,无非几点,一则和海禁相妨,二则恐交往频繁,有争端再起,这两点,刚刚余大人已经解释过了,不过,臣想要再多说两句,那就是,海禁虽是祖制,可朝贡贸易,亦是从洪武之时,便绵延至今之事。”

“我大明物产丰富,王道泽被天下,无论是北方草原各部,还是海外诸国,皆慕名而来,愿为属国,此乃扬我国威之事,和海禁并行不悖,何来妨碍之说?”

“至于交往频繁,有争端之事,余大人说的很清楚了,我大明并不会主动兴兵,但若是他国蓄意挑衅,大明也不相惧,我想说的是,此次朝廷出兵剿倭,犁庭扫穴,成果斐然,海内为之一靖,其后又有福建巡抚朱鉴大人雷霆之势扫平福建官场之污浊,由此可见,朝廷若下决心,无不可为之事。”

“便是真的有争端出现,我大明亦可镇之!”

最后这句话,朱仪说的斩钉截铁,引得在场的一众勋贵纷纷赞许不已,要知道,勋贵已经很久,没有在朝堂上说出这么掷地有声的话了。

瞥了一眼旁边的文臣,一众勋贵不由扬起了头,哼,区区一些海外小国而已,就算是瓦剌强盛不好打,难不成,这些海外小国的挑衅,还能摆不平不成?

这帮文臣,成天怕这个怕那个的,简直胆小如鼠!

与此同时,朱仪的这番话,也同样引起了诸多文臣的议论,不少人都纷纷摇头,觉得这位年轻的国公爷,实在是太狂妄了些。

见此状况,钱澍也抓住了机会,道。

“成国公倒是豪气,不过,下官只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如果成国公口中所言的争端真的出现,那您能为此而负责吗?”

这话明显是激将之法,但是,朱仪却怡然不惧,转身道。

“陛下,如若真的有此事发生,臣愿亲自领兵出征,扬我大明国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