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自首?

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自首?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房当中,一片安静。

俞士悦抿着温热的茶水,萧晅则是坐在一旁,什么话也不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张敏坐在桌子后头,看着眼前的奏疏,不知不觉间,眉头已经紧紧皱了起来。

片刻之后,张敏总算是放下奏疏,抬起头来,问道。

“次辅大人可看过此疏?”

见此状况,俞士悦放下手里的茶盏,摇了摇头,道。

“不曾……”

老狐狸!

张敏心里暗道一声,外头都说俞次辅正直明达,但是张敏却知道,他是多么的滑不溜手。

单说这次的事情,俞士悦处理的,就极是聪明。

且不说萧晅为什么要去找他,单说是他当机立断这份果决,就非常人可及。

换了其他人,哪怕知道,萧晅拿来的奏疏会有些棘手,可大多数人,一般还是会选择先看看再说。

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再做出判断,这是立身朝堂上的基本准则之一。

可偏偏俞士悦就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将萧晅推了出来,直接将奏疏送到了自己这里。

如此一来,让自己和萧晅之间生了嫌隙不说,这烫手的山芋,也算是丢到自己的头上了。

当然,这事情如此棘手,张敏也不可能真的就一个人担下来,将奏疏合起来,他并没有多言,只是命人递了过去,道。

“既然如此,次辅大人不妨一同看看吧。”

俞士悦倒是也不推辞,他既然一同来了,自然也是想知道其中内容的,因此,接过来之后,便低头看了起来。

这么一看之下,俞士悦的眉头,也紧皱了起来。

这果然不是一桩小事!

呈递这份奏疏的,是吏科给事中周鉴,身份倒不算是显贵,但是,他所奏的内容,却十分了不得。

在这份奏疏里,周鉴弹劾陈循之子陈英勾结地方官员,收受贿赂,并称其曾借其父之名,向吉安府知府施压,令其徇私枉法,私纵陈氏族人。

更重要的是,这份奏疏里头,明白的写出,吉安知府曾写信给陈循询问,也就是说,陈循本人是知道此事的。

如此一来,性质可就变了……

看完之后,俞士悦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涉及到了七卿大臣,绝非小事。

眼瞧着他看完了,一旁的萧晅开口道。

“首辅大人,次辅大人,吉安府是在下的家乡,故而,依照惯例,此疏在下不宜票拟,所以,才拿了过来,想请两位拿个主意。”

这话带着几分解释的意思,但是,却显然并不能解除张敏对他已经产生的芥蒂。

不过,这个时候,显然也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张敏和俞士悦二人对视一眼,随后,张敏开口,道。

“此事涉及朝中重臣,不可轻忽,需当立刻禀明陛下。”

俞士悦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萧晅的身上,接着道。

“这份奏疏,虽然涉及萧阁老家乡父母官,可毕竟还是萧阁老最先拿到,不妨同我等一同进宫一趟,如何?”

在这件事情上,内阁的这两位取得了高度的一致,这事情是萧晅捅出来的,现在往他们俩这一扔,自己想要独善其身,门都没有!

另一边,萧晅听闻此言,先是一愣,旋即便是苦笑一声,点了点头。

虽然说俞士悦这话是在询问,但是实际上,却压根没有给他拒绝了的机会。

所以,哪怕不情愿,萧晅也不得不站起身来,和张敏,俞士悦二人一同赶赴了宫中……

乾清宫,虽然对于这三人一同前来略感意外,不过,朱祁钰倒也没有多想,便将他们召了进来。

三人进殿行礼之后,便由张敏简单的说明了来意。

“陈循?”

内侍将奏疏递上,朱祁钰看了一遍,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他虽然已经有所预料,刑部清查大计当中犯案的官员,一定会波及到朝中的一些高官,但是,连七卿重臣也牵扯其中,却着实让他有些出乎意料。

如果说此案属实的话,那么,陈循轻则是一个管教不严之罪,若是往重了说,怕是会丢官也说不定。

而且,不论如何,这桩事一旦闹大,对于陈循的名声来说,一定有很大的打击。

看完之后,朱祁钰缓缓将奏疏放下,目光在底下几人身上逡巡了一圈,沉吟道。

“此事,内阁是何看法?”

问的是内阁,那么,自然是由张敏这个首辅牵头来答。

不过,涉及到七卿重臣,张敏也显得十分谨慎,道。

“陛下,臣以为如今朝中动荡,不可轻举妄动,这份奏疏虽然言之凿凿,但是,却并没有拿出实证,故而,臣以为,应当暂时不对外宣扬。”

“陛下可先召陈尚书前来询问,再派锦衣卫前往吉安府,调查此事,待有结果之后,再做打算。”

这算是个稳妥的法子,但是,却无疑显得有些保守,这份奏疏并非密奏,所以,不出意外的是,很快朝中就会传开,何况,张敏说的很明白,想先召陈循过来问询。

这个举动看似平常,但是细想就会知道,这种指控,陈循肯定不会承认,相反的,被召见质询之后,如果此事为真,那么他回去之后肯定会立刻着手处理此事。

吉安是陈循的老家,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是锦衣卫过去,也未必就能比陈循处理这件事情更快。

从这个角度而言,张敏虽然说的委婉,但是实际上就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陈循一个机会,让他自己了结这桩事。

不过,对于张敏的这番话,朱祁钰却并没有什么表示。

见此状况,一旁的俞士悦立刻站了出来,反对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

“刑部受陛下圣命追查一应贪渎案件,此事举朝瞩目,如今,既然有官员出面举证,自然应该详查,否则的话,传扬出去,外间朝臣必将质疑陛下整顿吏治之决心。”

“何况,此事虽然涉及陈尚书之子,可如首辅大人所言,暂时并无实证,既是如此,自然当秉公详查,以还陈尚书清白,正朝局民心。”

一旁的萧晅听了这话,脸色不由有些愕然。

他虽然到内阁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还真是头一次瞧见,这首辅和次辅两位,竟然如此直接的针锋相对。

难道说,这就是他们和天子私下里奏对的常态吗?

可是,为什么看着首辅大人,也并未生气呢?

这般想着,上首天子的声音便已经响起。

“萧先生觉得呢?”

“此事是你先揭破,既是如此,那先生觉得,是该暂时按下,秘密查探?还是公之于众,堵住悠悠众口?”

于是,随着天子的这句话,一旁的张敏和俞士悦,也将目光落在了萧晅的身上。

这个时候,萧晅才猛然反应过来……

他被算计了!

这桩事情,注定是要得罪人的,刑部严查大计的案子,是受了天子的旨意。

如今虽然说牵扯到了朝中重臣,可如若是按下不提,那么,就像俞士悦所说的,必定会引起外间议论,有损天子声名。

可如果说要大张旗鼓的秉公严查,必然会得罪陈循。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哪怕是张敏和俞士悦这样的人,也不愿意平白去做这个得罪人的事。

但是,事情到了内阁,他们两个又不可能不理,所以,二人便反其道而行之。

先借口奏疏是萧晅最先拿到拉他一同进宫,然后在御前奏对时,二人又针锋相对,持完全相反的两种意见。

这种状况之下,天子必然会询问他这个在场的第三人。

如此一来,他就成了那个,最后的‘决定性’力量,不论是哪种结果,最后招人恨的,都变成了他。

这两个人,平日里看着那么井水不犯河水,却不曾想,到了御前,竟然这么心照不宣。

萧晅本就不善奏对,再想明白了这些,心中更是有些紧张,感受到天子的目光,他额头都渗出了汗水。

一旁的俞士悦和张敏二人,看着他这番神色,却并没有什么反应。

这次的事情,本来就是萧晅先挑起来的,内阁辅臣品级相同,没有上下只有排序,每个阁臣都该有自己的担当,没有道理让他们来替萧晅担这个责任。

萧晅去找俞士悦,无非就是想把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既然如此,那他就要做好,被人塞回来的准备。

片刻之后,萧晅踌躇再三,方道。

“陛下明鉴,臣本是吉安之人,和陈尚书是同乡,无论褒贬,恐怕都难以公允,故而,臣不敢贸然评论,不过,臣相信,以陈尚书的操守,恐怕不至于有徇私枉法之事,至于其子陈英,臣并不熟识,也不敢妄加揣测。”

既然选哪个都要得罪人,那么,索性就两不得罪好了。

于是,萧晅最终还是抛出了最开始的理由,想要置身事外。

见此状况,朱祁钰倒是也没有继续追问他,而是道。

“既然如此,那就先召陈尚书过来,问一问吧……”

毕竟涉及重臣,一时之间也不好决断,所以到了最后,朱祁钰还是打算先把陈循叫过来。

至于张敏和俞士悦刚刚的争论,其实只要细想想就会明白,那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这一招,算是这帮文臣们最喜欢玩的把戏之一了,明面上闹得不可开交,各执一词,但是其实,各自都给自己留了退路。

说白了,他们二人看似分歧很大,但是实际上,两套方案的分歧在方向上,而不在具体的落实上,放在具体的措施上,根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就像现在,召见陈循过来质询,并不代表就一定要宽纵此案,只是……

“陛下,刑部尚书金濂求见!”

前去传召陈循的内侍刚刚出门,未过片刻,便有人前来禀报。

这个当口,金濂过来……

底下几个内阁大臣相互对视了一眼,脸色皆有些凝重。

“召他进来吧。”

天子吩咐了一句,于是,内侍拱手退下,再上殿时,身后已经跟着一位绯袍老者,正是刑部尚书金濂。

金濂进到殿中,才发现张敏等人也在,心中疑惑的同时,躬身行礼。

随后,朱祁钰问道。

“金尚书求见,可是有何急事?”

闻听此言,金濂瞥了旁边的几个内阁大臣一眼,颇有几分踌躇,不过,人都已经在这了,他也不好跟天子说,将他们撵出去,于是,稍一沉吟,金濂还是开口道。

“陛下,刑部刚刚接到了一份诉状,其中,牵涉到了朝廷大臣的家眷,而且,可能和这位大臣有关,故而,臣请见陛下,想要求一道旨意,以便继续查下去。”

这话一出,在场的大臣更是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露出一丝若有所思之色。

要知道,此前天子已有圣旨,刑部此次查案,务求审慎明辨,案情当中所涉及的官员,皆可问询。

所以理论上来说,如果不是到了需要羁押的地步,金濂完全可以自行决定。

除非是,涉及到了和他同级别的大臣,这种情况之下,无论是问话还是传唤,都必须要单独请旨。

如此说来的话,那么的确很有可能是……

看着遮遮掩掩的金濂,朱祁钰叹了口气,直接了当的开口问道。

“金尚书是说,工部陈尚书之子陈英的事吧?”

啊这……

金濂下意识的看向了一旁的内阁几人,却见他们几个的脸上都没有任何意外之色。

于是,他只得点了点头,道。

“陛下明鉴,确实如此。”

随后,金濂便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今日清晨,吏科给事中王铉来到刑部,声称要举告工部尚书陈循,纵容其子陈英在家乡泰和县兼并土地,纵奴伤人,并借其父之名暗中施压府衙,逃脱不法,代其父收受贿赂,以权谋私,卖官鬻爵等十一桩不法事。”

“有部分罪状,王铉一并带来了证据,其中包括时任泰和县知县同陈英的往来书信,犯官季同向陈英行贿的历年账册,以及王铉自己的供状,一应证词证物,臣俱已封存,王铉本人也牵涉其中,需要进一步调查,不过他是官身,未得旨意臣不敢擅自羁押,现已派人将其送回府中。”

“具体详情,臣已具本于此,请陛下御览。”

说着话,金濂拿出一份奏疏,递了上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