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六十三章:除国,逐出宗谱!

听着太子的怒吼声,刘岱与刘繇兄弟俩也不由两股战战,心有戚戚,眼眸中闪过一抹了忧虑。

此事虽与他们二人并无直接关系,但同为汉室宗亲,从宗正卿刘繇处初闻此等劣迹,他们也觉得着实丢人。

或者说天下汉室宗亲的脸面都被这四头上蹿下跳的蠢猪丢尽了,刘虞这位刚上任没几个月的宗正卿更是两眼一黑被气晕了过去。

尽管大汉的诸侯王自孝武皇帝后,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也就是说诸侯王并无实权,但他们终归是各地的王,尊荣上并无衰减。

而为何大汉在这一点上未曾汉承秦制,选择了分封宗室?

不就是希望以诸侯藩屏四方吗?

就算没实权,朝廷不指望你镇守一方,但当个正面坚守城池的表率鼓舞军民士气,或是为守城军士贡献些钱粮器械也好,却偏偏选择了最愚蠢的做法。

明明城池尚能坚守却主动弃城出逃,这般行径对于当地的民心、军心的打击不言而喻。

弃城而逃这种事,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如今刘姓诸侯王弃城而逃,其他各郡县的县令、长会如何想?

这也是卢植这些时日连连丢失城池的缘故,本就是太平道的大本营,城内城外都有黄巾作乱,好不容易在卢植的节制下各郡县勉力支撑下来了,那强撑着的一口气愣是硬生生被打散了。

他刘家人都逃了,我们还在这儿拼死拼活作甚?

这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

徐州的局势尚且平稳,坐镇州治郯城的蔡邕无非是再多耗费些时日平定黄巾罢了,但冀州的形势却着实岌岌可危。

“公达,为孤拟旨!”刘辩猛地一拍桌案,剑眉倒竖。

“下邳王刘意、常山王刘暠弃城,罪当处斩,然念其为汉室宗亲,免其死罪贬为庶人,下邳国、常山国除!”

“甘陵王刘忠、安平王刘续弃城遭俘,竟不思死节以全太祖后裔之名,反为敌降汉家城池,着削去宗室籍!”

荀攸木然地点了点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低头拟招。

而一旁的刘岱与刘繇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言说的震惊。

除国和贬为庶人倒也没什么,虽然前汉后汉也除了不少国,也有酎金夺爵的手段,然而削去宗室籍这件事就大了,那就意味着他们被彻底逐出宗谱了!

这也意味着刘忠和刘续彻底完了!

除国的刘意和刘暠还好,有着宗室身份再怎么也有宗正府发放给这些宗室的补贴,家产也尚存些许,当个富家翁不难。

但刘忠和刘续,哪怕黄巾军不会因为拿不到赎金而杀死他们,死于乱军之中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旁人也许还忌惮几分不会动手,可卢植那直脾气,既是太子太傅,又是冀州刺史,纵然假节钺的权力无法覆盖到诸侯王,但卢植又岂能放过他们?

反正大军厮杀场面混乱,就上报二人死于乱军之中又如何?

即便侥幸讨得一线生机,等到蛾贼叛乱平息,也会有无数人或为名望或因怨愤,亦或是为了讨好太子而处处针对此二人。

不过刘忠和刘续二人也着实是咎由自取!

忽然,刘辩脸上的怒气瞬间收敛,微微凝目,神色冷峻地看向面前的刘岱、刘繇,眼神中带着审视之意,仿佛在考量着什么。

宗正卿刘虞之所以要派这二人前来送信,不仅仅是想低调些向太子禀报,毕竟这么丢人的事情如果走尚书台的流程来处置,那皇室和宗室的颜面就丢大了。

尚书令刘陶也佯装不知情,让刘虞私下里与太子商议如何低调处理。

同时,刘虞还希望刘辩能稍微提携一下宗室里的年轻一辈,想让素有贤名的刘岱和刘繇为汉室宗亲多少挽回些形象。

不过第一个目的肯定是泡汤了,刘辩不仅不打算低调处理,反而要昭告天下。

刘虞的做法是冷处理负面事件,将负面影响大大削弱,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刘辩选择的做法是将负面事件带来的影响转变为正面影响。

嘿,刘姓诸侯王弃城而逃都被如此惩戒,你们这些郡守、县令要是觉得你们的命能比刘姓诸侯王都硬,也可以试试弃城而逃。

至于刘虞希望他提携的刘岱和刘繇,刘辩觉得并无不妥。

尽管历史上这两人一个是兖州刺史,一个是扬州刺史,并且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当不好乱世的诸侯,未必当不好他麾下的文臣武将。

人都是有各自擅长的领域的,把一个人强行放到不合适的领域,自然做不好事。

就像某位诸葛丞相,他文武俱全可以说是古今少有的全才,但若是将他放在季汉之主的位置上,也许也免不了跌落神坛。

思索一番后,刘辩缓缓抬起手,微微摆了摆,神色温和道:“公山,正礼,你二人且先委屈一番,在孤的太子府领太子庶子一职。”

“臣领命!”

刘岱与刘繇面色平静,微微躬身,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内心早已欣喜若狂。

侍御史官秩六百石,监察公卿百官,祭祀、封拜、朝会时监督威仪,而太子庶子官秩四百石,不知情者还以为二人是糟了贬黜,但刘岱和刘繇却明白太子这是认可并接纳了他们。

官职岂是能从官秩对比上就能简简单单看出高下的?

太子当政,那所谓的太子庶子实际上就是掌顾问、随侍左右的侍中。

即便是最低阶的太子舍人,那也算是入了太子府,成为太子的潜邸心腹了。

太子府的官员是何等前途自不必说,看看如今的三河守、雒阳令以及执金吾丞便好,再加上他们汉室宗亲的身份,日后最低也能保证个九卿的光明未来。

将刘岱和刘繇打发去荀彧处分担庶务后,刘辩放下手中的奏疏,转过身缓缓踱步至墙边,双手负于身后看向了那副挂在墙上的舆图,目光紧紧锁定在“广宗”二字上。

“公达,请讨逆中郎将及军中司马级以上将官前来议事。”

“告诉义真,孤没有闲暇耗在此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