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五十一章:荀彧:荀爽,你会后悔的!

一连三日,四万八千余汉军都驻扎在颍川郡。

太子领太子府卫率、北军三校、羽林左右骑、虎贲禁卫四支人马合计八千七百余众屯驻郡治阳翟,皇甫嵩则是率领四万六郡三河良家子组成的大军清剿颍川郡中的黄巾军。

如此安排并非刘辩刻意停滞不前,当然也无人敢指责太子畏缩,这一决策乃是皇甫嵩建言。

尽管这四万良家子中有不少曾参与昔日平定凉州羌乱的老兵,但多年未历战事,难免生疏,新卒更是亟需操练。

此前黄平所率三千黄巾军被轻松剿灭,逃走的贼寇成功向小渠帅黄邵通报了汉军主力已至的消息。

于是,包括大渠帅波才在内的各方渠帅,皆携带劫掠而来的钱财粮草逃窜至长社一带屯驻。

仅有少数贪恋劫掠机会的黄巾军,仍留驻于颍川郡东部。这些留守的黄巾军,每部人数不过二、三千人。

皇甫嵩遂将其视为麾下士卒的练兵对象,让新卒见见血,也让老卒找回状态。

刘辩对这些战事细节并未过多关注,眼下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颍川郡的土地问题上。

在屠刀面前,生命是不分贵贱的。

黄巾军不会因为你祖上出过三公还是将军而手下留情,而颍川郡内多个世家豪门惨遭屠戮,故其土地也随之沦为无主之地。

刘辩即刻派遣陈琳、牵招、荀攸、郭图等人,监督各县县令将无主之地登记造册。

其实刘辩也清楚,这般粗略调查难以查出多少不在册的“黑地”,毕竟精确土地面积是需要以工具细细丈量的,若是平日里绣衣直指也可通过步行的方式以步数进行粗略的丈量,但正值黄巾作乱,各家对在田产附近游走的陌生人都格外警惕。

然而数日后,刘辩收到了来自颍川郡东部各县绣衣使者的奏报,综合这一封封奏报,其结果可谓是触目惊心。

书房中,刘辩猛地站起身来,愤怒地将奏报掷于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怒道:“胆大包天,胆大包天!他们还有没有将朝廷放在眼里,有没有将孤放在眼里!”

话音方落,刘辩旋即转过头,满脸怒容地对一旁的荀彧说道:“文若,你也看看!”

一旁的荀彧缓步走上前,捡起被太子扔在地上的奏报,越看越心惊,而且奏报中的信息还包括了他们荀家在颍阴县非法占据的“黑地”,握着奏报的手也不由微微颤抖了起来。

若是站在太子殿下的角度而言,世家豪门的行径实在过于张狂。

以襄城李氏为例,县衙田册上仅记录其城东八里外有十二顷田,然而在城北和城南却隐匿着上百顷不在田册的土地,这不是“黑地”又是什么?

绣衣直指往往只需向当地百姓打听耕地归属,便能轻易查出此类“黑地”。

此次核查涉案家族众多,就连他们荀氏,以及韩氏、陈氏、钟氏等名门望族皆未能幸免。

荀彧捏着奏报的手微微紧了紧,指尖也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仍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上前进谏道:“殿下,臣请暂熄雷霆怒火。”

刘辩目光阴沉,毫不掩饰眼中的怒火向前跨了一步,紧紧盯着荀彧问道:“文若这是要包庇乡党、包庇家族吗?”

荀彧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便镇定下来,坦诚回应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族中子弟,自然有保全家族之意。”

荀彧倒是很坦诚地承认了他的私心,但紧接着话锋一转,微微抬头,目光诚恳地看向刘辩道:“然而殿下为何要赦免被禁锢的党人?不正是因为担心党人与黄巾乱贼勾结吗?”

“臣请殿下效法光武,且忍一时怒火,日后可逐一清算。”

“至于臣之私心,乃是为殿下效力,以功劳换取殿下之宽宥,待臣能执掌荀氏,定然会将所有非法所得土地尽皆交出,补齐荀氏多年未缴之田赋。”

刘辩忽然站起身来走到荀彧身前,神情严肃地问出了一个问题。

“文若,你要执掌荀氏,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荀彧俯身行了一礼,答道:“臣知道。”

“但慈明公,他老了。”

“若是颍川荀氏能得殿下厚爱,区区耕田又算得了什么,难道能比皇恩还要浩荡吗?”

“慈明公分不清孰轻孰重,臣荀文若分得清!”

荀彧的眼中透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但回想起过去,他的心中却也依旧充斥着痛苦与无奈。

他也是个有抱负、有追求的人,但他只能看着父亲为荀爽背下了贪慕宦官权势的恶名,为他娶了中常侍唐衡之女,毁掉了他们父子二人的未来。

说起来也是令人发笑,他娶唐衡女之时,唐衡已然病逝十余载,何谈贪慕权势一说?

一个死人难道能从坟墓里爬出来向天子推举他吗,还是托梦给天子?

若非太守阴修爱惜他的才能,力排众议以他为主簿,他恐怕终身无望仕途,但即便如此他此生最多也就是个县令了,不会有人愿意提拔一个娶了宦官之女的士子的。

刘辩拍了拍荀彧的肩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文若,那可是孤未来的丈人,日后莫要在外人面前如此言语。”

他对荀彧的回答颇为满意,方才的怒火更多还是为了试探荀彧的忠诚。

如果荀彧回答不在意家族,那他只会觉得荀彧口是心非。

如果荀彧回答在意,却又给不了他想要的答案,他也会感到失望。

而荀彧的回答,证实了他那日从荀彧看向荀爽眼眸中捕捉到的一闪而过的怨恨并非错觉。

刘辩伸了个懒腰,迈着轻松的步伐向门外走去,却又突然停下,转过身对荀彧招了招手。

见荀彧比自己高出许多,便示意他俯下身,靠在荀彧肩头,用仅能让荀彧听见的声音轻声说:“小声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孤也挺不喜欢孤那位未来丈人的。”

言罢,刘辩若无其事地走出书房,留下荀彧独自在原地回味。

荀彧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

似有所悟,又似懵懂不解,但有一点他十分确定。

那就是……

荀爽,你会后悔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