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四章: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为了能活着,也为了不亡国,刘辩现在的刚需是掌握一支精锐劲旅!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无论是巩固朝局,还是应对即将到来的一场场叛乱,如果没有一支战斗力强悍且忠心耿耿的军队,他此前所做一切都会变成泡影。

哪怕将来他还是无法稳定住朝局,大不了就掀桌子大家都别办了,刀枪底下出真章吧。

北军五校就是这样一支能让他倚仗的军队!

可仅仅北军五校不够,作为脱产的正规军,北军五校的士卒的确算得上精锐,但兵强将弱。

尽管这些校尉都是世代效忠皇室未曾与那些士族同流合污,可在领兵才能上实在是不够看,真丢到战场上也发挥不出几成战力。

因此他必须即可招募一批有才干又可以为他所用的心腹。

“阿望。”

刘辩向着一旁唤了一声,一名中年宦官立马上前。

他是常侍中最年轻的人,也是刘辩身边的小黄门兼任尚药监,颇受刘辩信任。

“草拟诏书,以天子的名义下诏为太子府征辟属官。”

“诺。”

高望从袖中取出一副绢帛,心中不免有些想法。

太子连三公九卿尚且认不全,如何知道天下名士呢?若是太子向他问询,他是不是可以趁机推荐些自己的人呢?

但就在高望犹豫的时候,刘辩却早已胸有腹稿。

“豫州颍川长社人钟繇钟元常,豫州沛国谯县人许褚许仲康,兖州东郡东阿人程昱程仲德,兖州陈留己吾人典韦,兖州陈留圉县人高顺高孝父,兖州济阴定陶人董昭董公仁,幽州涿郡人刘备字玄德,扬州吴郡富春人孙坚孙文台,徐州广陵射阳人陈琳陈孔璋,荆州南阳宛城人黄忠黄汉升。”

刘辩靠在床头,一口气说了九个名字,甚至具体到了籍贯的县以及表字,几乎不可能有找错人的可能。

高望的手微微一顿,心中一惊,但手中的狼毫笔却未曾停下。

太子是如何得知这些人?

自从太子回宫以来他都陪伴在太子身旁,太子也从未避着他接见过什么外人,又是如何知晓这些人的?

而且高望平日里倒也算对地方士族的名录有所了解,除了钟繇和陈琳名声在外,其余人他都未曾听说过。

刘辩注意到了高望脸上那一闪而逝的错愕,也猜得出他心中所想。

宦官无后,又是残缺之身,所求者,一为尊严,二为财富。

而为了得到这两者,又衍生出了求权力和求地位。

如今为了自保,自然又想要在朝堂上多安插几个自己人。

他也没有点破高望的小心思,更没有对他解释自己是如何得知这些人,任由高望去猜想。

况且刘辩也无法解释,还不如让高望觉得他还有什么秘密的渠道可以了解宫外之事,给自己披上一层高深莫测的外衣,也让宦官们心中对他多一分畏惧。

但说完这九人的名字后,刘辩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两个名字。

前面这九人的征辟应当是没问题的,虽然其中有几人正在地方为官,但最高的不过一县之长,岂能与入太子府这种一步登天的地方相比?

刘辩犹豫的是他方才想到的两人的籍贯问题,这两个地方有些太特殊了。

大汉名义上有十三州部,但凉州、并州这两个州的士人是便站在大汉官场中食物链底端的阶层。

每个州都有举孝廉的名额,可这个名额是按照人口基数的,人多的地方名额自然多,而凉州、并州这种人口稀薄的地方名额自然也少。

就这一条儿,直接从体制上卡死了凉州人,因为拼人口,凉州根本没法儿跟内陆冀州、豫州这些发达地区比。

举孝廉上位的人,势必提拔故交旧吏和乡党,一代代举孝廉下来,朝堂上哪还有凉州人吃饭的席位?

如今朝堂上凉州籍的高官别说凤毛麟角了,说没有都行。好不容易冒出个凉州三明,结果呢?

晚景凄凉,死于朝堂上的争斗,甚至就连凉州三明内部都为了得到宦官或是士人的认可而相互倾轧,到了如今朝堂上几乎见不到几个凉州籍的官员了。

并州还好些,毕竟还有太原王氏等士族,加之并州的绝大部分土地早在战国时期就归属华夏了,大汉士人们对并州的接纳度尚可。但对于凉州人,歧视严重者都不将凉州人认作汉人,光是东汉时期就有光武帝和安帝时期两次百官议弃凉州。

正值此刻他初掌权力,若是他此时征辟凉州人与并州边郡人,他担心引起士人的抵触甚至抗议。

说到底,他掌权的手段并不光彩,就如同曹丕称帝必须以九品官人法收揽士族之心。

捻着被角,将被角搓来搓去,刘辩权衡着其中利弊。

“罢了,这二人值得孤赌上一把!”

犹豫再三,刘辩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继续念道:“征辟凉州武威姑臧人贾诩贾文和与并州五原九原人吕布吕奉先!”

高望将刘辩的命令整理后略加措辞后书写在帛书上,刘辩也毫不客气地盖上了象征天子的玉玺大印,差人送其到尚书台后明旨下发。

也幸亏如今的尚书台还不是那个士族可以随意操控的时代,天子的旨意完全可以通过尚书台越过三公九卿实行,否则刘宏也没法干出这么多的破事。

就是不知道这些人是否都会接受征辟了。

那几名武人以及刘备、孙坚两人他倒是都不担心,哪怕不是宋朝,武人出头都不容易,而如今的刘辩可以给武人们提供的,就是一个很好的晋升平台,而且武人的心思也都单纯些。

真正令他觉得捉摸不定的是那些文士。

别看是以天子名义征辟,又是前往太子府担任属官,但保不齐其中有些人会为了不卷入朝堂上的争斗而选择明哲保身称病拒绝,钟繇、程昱、董昭、陈琳,也都是智谋之士,未必会选择卷进这场争斗,尤其是还有贾诩那个事情还没办先思考退路的家伙。

叹了口气,刘辩掀开被子准备起床处理昨日宫变的后续事宜。

宫变是成功了,但必须在大朝会前尽可能多消化一些胜利果实来巩固自身地位,如此他才能算是初步掌握了权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