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十章:黑锅侠·刘宏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十章:黑锅侠·刘宏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操被太子传唤之事本就是整个雒阳城都瞩目的大事件,又是差人回府取衣,又是喝得酩酊大醉回府,尚书台还收到了曹操被拜为虎贲中郎将的旨意。

这种种消息结合在一起,完全坐实了曹操成为了太子之臣这件事。

但曹操拒绝了一切外客的拜访,而大司农曹嵩即便是面对亲近的故交旧吏来问,也只推托不知,而后也推托身体不适闭门谢客,令人不得而知当日宫中发生的事宜。

原任虎贲中郎将为河北名士,廷尉崔烈之子崔均,曹操要上任虎贲中郎将,自然要将崔均调职。

崔均迁陈国相,秩二千石,比起先前的比二千石算是升迁了。

尚书台遣人向宫里问询,按制崔均升任秩二千石的陈国相前需入宫谢恩,但如今宫中这情况……不知太子是否要接见崔均。

刘辩倒是没有拒绝召见了崔均,这几日宫中内侍宫女都换了不少,又节制了北军五校,并以曹操为虎贲中郎将掌控了虎贲军这支皇宫中重要的武装力量,他也不再如此担心接见外臣泄露消息会造成怎样的麻烦了。

也就是他动手的早,等到太平道叛乱,北军、虎贲军、羽林军以及执金吾卫士和城门校尉所属卫戍军就都要被何进和士族所掌控了,那他就不可能有任何话语权了。

真到了那一步,他就得学高贵乡公曹髦了。

不过以这个时代汉室的威望,他若是当真披上太祖高皇帝的甲胄手执赤霄剑驾车亲自上阵,哪怕败了也没人敢杀他。

“殿下,陈国相崔均入宫谢恩。”

刘辩整了整衣袍,点头示意高望传唤崔均。

“臣崔均,拜见太子殿下!”

一袭黑色官服的崔均头戴二梁进贤冠,下衬介帻,一举一动都颇合礼法,远比曹操的礼仪要周到得体。

尽管刘辩不喜士人,但见崔均这般举止也不禁暗暗点头,倒是的确有名士之风。

“起身吧。”

刘辩赐高望坐席后,一脸殷切地对崔均道:“崔卿,可知此番孤为何拜你为陈国相否?”

崔均目不斜视,眉头微蹙,摇了摇头:“臣不知。”

嘴上如此说道,但心中却是觉得太子明知故问。

如今雒阳城谁人不知曹操是太子新贵,一朝登天,把他外放到陈国担任国相还不是给曹操腾位置?

不过对于虎贲中郎将的兵权,百官士人倒是没有太多关注。

虽说虎贲中郎将掌虎贲禁卫一千五百人,但如今的虎贲禁卫早就糜烂了,根本不堪大任。

原因无他,概因虎贲禁卫中,虎贲中郎将、虎贲左、右仆射和左、右陛长等比六百石以上官职全部被刘宏拿来公开售卖了!

多少石的官爵,刘宏便在这个数字后加个百万为价公开售卖!

原本虎贲郎是父死子继,继任者从最末节的从虎贲(秩比二百石)开始做,凭才能和年限资历升职,某方面来说也算是种铁饭碗了,让虎贲郎们不用担心身后之事。

可中高层军职都被士人占据作为一份镀金的履历了,虎贲郎们也早就颓废了,甚至训练也都只是摆个样子。

说句难听的,让一千五百虎贲郎与一千士族家仆交战,谁胜谁负都未可知。

而对崔均来说,从比二千石的虎贲中郎将升迁为二千石的陈国相的的确确是跨过了一个阶级,所以他倒也没有不满。

反正等积累几年的外任资历就可以调到三辅或是三河担任地方长官,不到五旬便可回朝担任九卿,不到六旬便能担任三公,这就是廷尉崔烈为儿子规划的人生,而不出意外这些规划都会成为现实。

“呵呵,如今雒阳应该都在传那曹孟德是幸进之臣,骂孤是为一阉宦之后而枉顾人才吧?”

看着崔均这副模样,刘辩如何不知他心中所想。

“崔卿且先阅此奏表。”

刘辩让高望将自己桌案上的一封奏表递给崔均,示意崔均先阅览再说。

崔均一脸厌恶地看着高望递来的奏表,伸出衣袖拍了拍奏表上被高望接触过的位置后才翻开奏表。

这是陈国傅的奏表,言说陈王刘宠蓄养私兵,又积强弩数千张,其志恐不在小,让朝廷提防。

汉朝是不禁弩的,刀枪剑戟弓弩除了商贾以外都可以持有,也没有数量规定,允许买卖,只是不允许私藏甲胄,但不允许任何兵器流入异族。

因此陈王刘宠也并没有触犯律法,可这蓄弩数千张是什么概念!

孝武皇帝时期的丞相公孙弘曾说,“十贼彍弩,百吏不敢前。”

而这绝非夸张之语!

见崔均面色数变,又将奏表重新看了两遍才将其放下,刘辩也就不再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天下人皆知廷尉崔公乃忠直之人,孤又闻崔卿有乃父之风,故欲委卿以陈国之事,望卿替孤看好这刘宠。”

“曹孟德此人,虽有几分薄才,却远不及崔卿。但若是突然将崔卿升任陈国相,恐刘宠警觉,故而借曹孟德‘幸进’之骂名为卿作掩,崔卿可明白孤之苦心?”

崔均顿时恍然大悟,对于刘辩的话他倒是觉得可信度很高。

太子都直呼刘宠姓名了,这得是多厌恶这位陈王?

这个时代,称呼旁人通常是以表字称呼,若是长辈加以“公”字,同辈或是小辈便直呼表字了,直呼姓名那纯粹是羞辱。

宦官和士人如何争斗,天子依旧是天子,太子也还是太子,都不及刘宠这般有雄才却心怀异志的刘氏诸侯来的威胁大。

尤其是对于士人,刘宠这种有一定实力谋反的诸侯王都是他们忌惮和厌恶的对象。

尽管天子不喜士人,但总归是在棋盘上斗的,但若是来了个强势又颇具武力的新皇帝,直接掀了棋盘怎么办?

原以为太子是为了一碟醋包的饺子,没想到太子竟有此奇智?

而且太子如此重用他这个士人,想来是与当今陛下大不同!

“孤再私下给崔卿透个消息,如今的中常侍,只剩下不及一半了,只可惜父皇那边坚持,否则别说剩下一半的中常侍,孤定然连党锢也……”

刘辩眼神中掠过一抹杀意,而这股杀意也令崔均身躯一颤。

他很确定太子的杀意做不得假!

“太子甚贤矣!”

崔均俯身下拜,他也是经历过党锢之祸的人,对于宦官自然是深恶痛绝。

而百官们其实也在打算在月初的大朝会上向这位监国太子集体进谏,劝说太子诛杀宦官,解除党锢,没想到太子竟然已经把事情做了大半!

看来他得先通过父亲崔烈之口劝告三公九卿暂缓劝谏,不要对这样一位贤明的太子逼迫太甚。

“太祖高皇帝保佑,天降贤君于大汉,此大汉之幸也!”

“行了行了,崔卿可莫要落个‘阿谀’的名头,否则来日又有人诽谤崔卿也是幸进佞臣了。”刘辩执崔均手,这位差一岁便及而立的年轻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快冒出精光了。

崔均此人倒是与寻常士人不同,或者说大部分的士人其实骨子里还是念着汉室的。

只不过由于二元君主制的影响,他们对汉室的忠心远不及对老师和举主的忠心,但对于博陵崔氏可无需什么举主,只是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大汉士人的政治正确就是诛杀宦官,而且已经深入骨髓。

而当刘辩施行的是大汉士人眼中正确的政治,那么尚且年轻又心怀热血的崔均便是发自内心地觉得也许这位殿下将是一位中兴汉室的贤君明主。

也许还不止是崔均,还会有大量士人会来吃下他投下的饵料。

不过饵料可不能一次喂饱。

无论宦官与士人,喂不饱饵料会把他们逼反,但喂饱了,也同样会把他们逼反。

也幸好,他有一位可以替他背下这口大黑锅的父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