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之剑仙 > 第七章 父亲的教诲

聊斋之剑仙 第七章 父亲的教诲

作者:全真诚云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2:25: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官穿云出来之后让人去告诉母亲贾氏一声,自己回去了,,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本来今天自己是准备到处转转的,没想到遇到大公子回来还让自己去迎接,大公子早就来了,还用自己迎接?等自己去绝对会拿自己没有迎接来说事,无非就是又想跟自己母亲诈取钱财了。

没想到自己激怒大夫人的丫鬟小翠来跟自己动手,而自己将小翠制住之后,向大夫人发难,大夫人脑子里只有钱,这种人最好引导,只要切中要害,她就会迷失心智,被自己引导的说了些有失德行的话,没想到大公子恼羞成怒下想要动手,而且也心中想着钱财,被自己一道剑意斩破杀气,心神失守走火入魔,思想偏激之下差点起了冲突。

要不是自己父亲上官锦最后出现,自己这次绝对会把大公子正当防卫了。

不过这样也不错了,这次大夫人威严扫地,估计短时间内也不会出来找事了,但上官宏云却是个问题,此人心胸狭窄,而且又被自己弄得杀气入体,以后不得不防。

夜晚,上官穿云坐在蒲团上,蒲团是以蒲草为主,加入了一些辅助药材,缝制而成,主要是用来打坐,有安神醒脑,疏通经络,辅助入定的功效。

上官穿云坐在蒲团上手抱太极印,默默的想着。

“自古剑仙之道为地仙之道旁支,不同于隐居闹市的金丹大道,一般就会跑到深山老林,悬崖峭壁,采芝服饵,吐纳日月精气,炼一口飞剑,等二三百年后,只得尸解。”

“但自己修炼的却是丹剑一体的功夫,犹如雷法一样,内炼成丹,外炼成法,自己修炼的剑仙法门也是散则成剑,聚则成丹。”

“外前世有幸得华山剑仙传道,明得剑仙门径,但那时已无太多寿术。最终不得意以尸解之法修成元神飞剑,引动雷霆,利用雷霆之后的仙灵之气发动转世之法,本来想自己可能会在前世的世界转世,谁知最后关头没办法控制,转世到了这个世界,但总算自己成功了。”

此机会来之不易,上官穿云从两年前醒来之后就开始修炼剑仙之道,剑仙之道“法,侣,财,地”非福缘深厚之人,非刚断果决之士不得修此法,剑仙之道也非不了得之法,需要积累功德,福报显化,气运隆厚之时诚心祈求,机缘到了,自有明师出现考验心性,传授此道。所以剑仙世间难见,只听传闻。

欲修天仙者当行三千功行,才能福运昌隆,一心向道,多修德行,有德者道自来居。才能有此法缘。上官穿云也是在前世常行功德之道,修德养性,后又制作浑天仪调理自身的时候附带的把自己气运也汇聚出来,因为疾病缠身的关系,一心钻研修炼之道,机缘巧合下在祁连山中遇华山剑仙成圆子,感觉上官穿云诚心求道,又心性上佳,传授了剑仙之道。

钻研延续自身寿命,这又复合了“仙道贵生”的思想,又没有其他杂乱的心思,还有三千善功圆满,又修德养性,所以才能遇到,如果不是身体原因,上辈子也不可能有此法缘。

上官穿云修炼的剑仙之道最开始自火龙真人传纯阳真人吕洞宾的《天遁剑法》,和纯阳真人结合自身纯阳丹法创出《纯阳剑法》,后流传至华山祖师郝大通,结合《全真密录》,以及陈抟老祖传承,根据华山山势综合成华山剑仙功夫,后经过历代高真融合符篆派雷法原理形成的现在直指大道的剑仙修炼法诀。

后来者居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形成了独特的修炼体系,自成一派,只是传人甚少,故不为外界所知,且又收徒严格,行踪诡秘,历来是师父选择徒弟,常人不可见,以至于只剩下传说。

此派剑仙修炼之道也是从养气开始,剑仙不离剑,有法剑于道剑之分,最后道法结合,修成剑仙金丹。

境界可分为养气,在选择锋利宝剑为法剑用来养剑,养剑让宝剑灵性充足,人剑合一,通过法剑采炼自身真气,这样真气就有了剑气特性。

之后运行小周天,等真气蓄养充足混合心神结成丹,此丹为小还丹,小还丹会有丹火出现,在寻找珍贵金属,庚金之地通过特殊的方法铸造飞剑,此飞剑锋利无比,必须养在专门的剑匣中。

时时培养,每日呼吸吐纳,用灵喂养,在让肺中慢慢适应此气,肺部强大,金生水,混合小还丹形成丹液,运转大周天。在蓄养满之后结丹,此丹为大还丹。

大还丹将剑匣中飞剑缩成剑丸子养在肺中,在寻找水行之物炼成癸水剑,养在肾中,木行之物炼成乙木剑,养在肝中,火行之物炼成丁火之剑,养在心脏,土行之物炼成戊土剑养在脾中,乾坤颠倒,心肾相交,安炉立鼎,炼成丹液,改换体质,然后结成剑仙金丹。

此剑仙之法为剑剑证道法门,修成之后,散则成剑,聚则成丹,飞天遁地,无不如意,已窥修仙之门径。

“自己这两年来每日采集初晨中的那一缕东来紫气,东来紫气中是每天的精华,其中生生不息,日日打坐,从不间断,时至今日已经圆满无漏,今天却是可以结丹了。”

上官穿云坐在蒲团上默默的想到,随后坐定心神之后,拿出佩剑,瞬间与三尺青锋剑,心神相交,慢慢的融为一体,自身元气与剑气慢慢融合,随着一呼一吸在三尺青锋与身体互相交换。

随后将剑气与元气融合慢慢的引入丹田,过三江口,尾闾关,通过督脉上达天门,感觉精神一震,随后入到灵泉下十二重楼过任脉到达丹田。周而复始,七七四十九此之后归于丹田。

之后凝神静气养气与丹田之处,随后从口中喷出一道三寸白气飞入三尺青锋中,右手扶剑柄,左右结归元印,进入入定状态。

修炼之道,三分练七分养,练出元气之后还要能养的住,养气功夫就是性命之道,能养的住才能提升功夫,更上一层楼,在泰定中见生死,悟道理。

周天功夫开始蓄养自身元气,开始束收周天,贵在心神守一,控制自我,刚开始在丹田中蓄满元气之后,就可以导引元气通过督脉,下任脉,循环小周天,其中各种诀窍唯在心性而已,从最开始的一圈,慢慢的增加,直到七七四十九圈圆满,等元气圆满,心性到一定境界,就可凝聚元气混合心神结成小还丹。

其中关键在于感悟二字,历代道经修德之法就是其中关键,此可称为境界,如感悟不到,怎么也不会结成丹,只会元气充足,身强体壮而已。

上官穿云看似不动,其实体内元气正在飞速的旋转着,慢慢的控制着心神进入丹田中。

此元气为自身所炼,混合有剑气,可诛杀百邪,如若常人心神靠近肯定损伤魂魄,但上官穿云从第一缕就开始用心神交修,为自身所有,是整个身体的一部分,纯净无比,又没有服用灵药提升修为,只是每日采集一缕生生不息的东来紫气。基础牢固,而且自身心性境界早已能完全驾驭,所以其中也没有什么波折。

上官穿云将心神控制混合了本身剑意,意念的元气按照丹诀旋转着,越来越快,此时心神瞬间进入物我两忘,不知古往今来,又无上下左右,心境进入虚空,周围一片漆黑,上官穿云好像忘了自己存在,没有身体,没有了意识。

忽然灵台中一直没有反应的那团浑天仪状灰蒙蒙气团慢慢的旋转了一下,最中心的一个菱形尖锐的光点发出银色光芒闪烁了几下,就恢复了灰蒙蒙的状态。

上官穿云在黑暗中忽然看到一阵闪动的银光,瞬间醒了过来,慢慢的观想银光,意识也慢慢的恢复了正常。一下子松了一口气。

瞬间脑海中出现一个词。

“小死大活。”

暗道。

“自己却把这些给忘了,前世因为自己自身元气不足,不足以固本培元,气行周天,只得一心修炼一口三寸飞剑,希望能通过飞剑反哺自身,但自己那时身体实在太弱了,根本没办法承受飞剑反哺的元气的庚金之气。

“所以根本没有体会过结丹,虽然知道修炼方法和一些禁忌,但在这两年的顺风顺水却是忘记了修行的艰难与危险,修行之道千难万险,如百人行独木桥,一不小心就会身死道消,自古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凤角,可知修行艰难。”

“这也算是修行的劫难,跟人仙劫差不多,修行者都有护道之人为其护法,才能不出现真的化道而去,身死道消。历来修行者从最开始就劫难随身,境界越高劫难越大。”

不过小还丹之劫不光要经历小死大活,还有一次外魔之劫。修炼之道,夺天地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与自然演化万物之道有所违背,故上天不许,降下劫难,根据自身福德气运来显化成人劫,或水灾,或天灾,或刀兵劫等。所谓外魔就是根据修行之人自身所化的各种类型的劫难,上官穿云忽然醒悟到。

“自己外魔之劫还没过,不能大意。”

内视之后,发现丹田中元气已经混合心神意念结成了一颗玉白色的拇指大小的丹元,这就是小还丹,但看上去还有些不稳。随时会散开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