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822章 以禅为名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822章 以禅为名

作者:宸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4: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主公。”

李基应了一声,上前到刘备的面前坐了下去的同时。

刘备暗中踹了一脚阿斗,让还有些愣愣的阿斗下意识地看了刘备一眼。

看着阿斗那不太聪慧的样子,刘备就不禁有些恼火地喝道。

“看我做甚,还不赶紧向你的亚父请安?”

啊??

阿斗。

可刚刚父亲不是说免了俗礼吗?

直至刘备的眼神似乎越发的犀利,反应过来的阿斗这才连忙起身,就欲向着李基见礼。

“少主无须多礼。”

李基连忙将阿斗扶住,朝着刘备说道。“主公适才也说免了俗礼,何故又为难少主?”

“我与子坤乃兄弟也,阿斗与子坤乃父子,此乃孝道大礼,怎可轻废?今日若废,他日岂不是更是不将子坤放在眼里?”

刘备此番却是异常的坚持,转而朝着阿斗开口道。

“还不见礼?”

李基略微一怔,转瞬间却是明了刘备话语中的深意。

何为今日?

又何为他日?

今日阿斗的身份实则也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官二代,可待刘备称王后,阿斗可就是王二代了,更甚者有朝一日阿斗也将登基为帝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是刘备既是在暗中向李基表态,更是在敲打阿斗。

而阿斗自然不明了其中的深意,但实则阿斗相对比刘备,内心对于李基可亲近得多。

不等李基松手,阿斗便主动挣脱了开来,然后规规矩矩地向着李基行礼,甚至那头磕得还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

“亚父,阿斗向你请安了。”

“少主快起来,快起来。”

李基连忙将阿斗拉了起来,发现这实诚孩子连脑门都磕得明显红了一片。

“阿斗心性如何?基也是看着其长大的,主公何须如此?”

李基言语中不乏几分责怪刘备的意思,连忙就安排人将阿斗带去找医师敷药消红。

对于被带离的阿斗,刘备没有丝毫在意,转而在催促着李基赶紧尝尝那鹿肉,免得凉了不好吃。

直至本身也确实饥肠辘辘的李基将食盒中的鹿肉一扫而空后,刘备又主动给李基斟满了茶,这才开口道。

“子坤,这几天我也在琢磨一个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主公请说。”

品着茶解腻的李基答道。

“说来可笑,备未曾预料过也会有称王的那一日,且王号还将是高祖所用过的‘汉王’……”

刘备先是感慨了一句,转而说道。

“且备这一称王,阿斗也自然就成了世子,也不宜再用着阿斗这一小名,该真正取个名了。”

李基闻言,点头表示认可。

且这事看似无足轻重,实则在这个时代却是不容忽视的事情之一。

若是阿斗一直仅有小名,无疑会让外人怀疑阿斗的地位,如此反倒会平添不少波澜。

“而备思前想后,决定让阿斗以‘禅’为名,如何?”刘备问道。

刘禅?

这个名字对于李基而言,不可谓不熟悉,且暗自不禁感慨了一句许多事情都存在着惯性。

或许也是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向世人表明自己无心帝位,故以才为阿斗取了个“禅”为名。

可这冥冥中,何尝又不是一种巧合。

“此名甚好。”

李基答道。

而得了李基的肯定,刘备脸上也随之浮现了笑容,接着说道。

“除此之外,便是群臣关于是否另设国都,重置朝廷的争论,不知子坤可有耳闻?”

“自然有所耳闻。”

李基应了一句,答道。“此事即便主公不来询问,基也准备明日就去拜见主公谈一谈此事。”

刘备的精神微微一震,不出自己的意料,此事果然也在子坤的意料之中,连忙追问道。

“子坤有所不知,为了此事上门拜访我的,怕是要将门坎都踩烂了,二者各有道理,也各有理由,备同样也是犹豫不决。”

“双方所言理由,想必主公早就听腻了,那基便从不同的方向论述一番,想必主公便能有所决断了。”

李基答了一句,然后喊了守在门外的顾维将大汉疆域图取了过来,立在了自己与刘备的面前,然后指着长安与洛阳,开口道。

“当年世祖皇帝光复大汉后设立国都,便是放弃了原本的长安,转而在洛阳定都,主公可明其中原因?”

刘备微微思索后,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中重点无外乎是长安残破不堪。

毕竟经历了王莽之乱,赤眉军与更始政权的混战,关中以及三辅地区都被破坏的相当严重。

除此之外,便是洛阳比长安更利于控制中原之类的地理优越性。

李基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转而再问。

“而在高祖立国前夕,原是准备定都洛阳,临了又忽然改了主意,将国都定于长安,主公又可知原因?”

这同样也难不倒刘备,且此事在《史记》中有着明确记载,刘备便将娄敬劝说高祖皇帝所言复述了一遍。

可在刘备说完后,他自己反倒是眉头紧皱了起来。

因为,这二者似乎也是存在冲突的。

而李基也是趁机开口道。

“归根到底,实则高祖与世祖所选的国都不同,除却公开的种种原因外,归根到底却是与其发家之地有着密切关联。”

“高祖乃是借着关中之地而发迹大败项羽,根基乃在关中,即便一开始属意洛阳,也不得不妥协。”

“而世祖乃是借着以南阳世家为主的支持而起家,根基乃在南阳,在关东世家,自然也就不得不选在洛阳定都,以利关东。”

刘备闻言,一番思索后,随之恍然大悟,彻底明了。

隐隐间,这似乎也与如今分别支持与反对另设国都的群体都分别对应上了。

以着刘虞为首的宗亲老臣,近乎都是在反对;

随着刘备起家的扬州出身臣属,近乎都是在支持另设国都。

这表明上的国都之争,实则却也是不同群体间的利益之争。

而就在刘备琢磨之时,李基的话锋却是随之一转,开口道。

“当然,这是如此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泾渭分明的原因所在,但主公考虑国都之事,不仅要考量这一方面,更需要考虑的是国都设在何处更利于大汉。”

“毕竟,主公乃是白手起家,与世祖不同,无须被任何一部分群体裹挟而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