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第332章 惊驾?真正惊驾的场面你还没见过!

李景隆虽年轻,但毕竟出身淮西将门,身上流淌着和他们一样的血液。

更重要的是,李景隆的上位,无疑将壮大淮西一脉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这对于他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原本的抵触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微妙的期待。

就在这时,李文忠向前一步,打破了这片短暂的沉默。

他身着官服,身姿挺拔,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岳,给人一种无法撼动的力量感。

他洪亮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诸位!”他先是环顾四周,眼神锐利,仿佛要看穿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思。

“景隆虽年少,但天资聪颖,好学不倦,深谙兵法,其才可用。”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李景隆,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我李文忠以项上人头担保,此子定能为我大明社稷,鞠躬尽瘁!”

李文忠的声音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的一番话,仿佛一剂强心针,瞬间点燃了朝堂之上的气氛。

他看向李景隆的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骄傲,仿佛在看自己最杰出的作品。

朱柏坐在龙椅之上,将朝堂上的一切尽收眼底。

他看着淮西官员们脸上逐渐缓和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好戏。

他轻轻咳嗽一声,将众人的目光再次吸引到自己身上。

他用一种平静而又威严的声音说道:“诸位爱卿,朕的决定,诸位可有异议?”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带着一丝不容抗拒的威严。

整个大殿之中,再次陷入了寂静,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就在这时,冯胜向前迈出了一步,他看着朱柏,眼神中带着一丝莫名的意味,开口道:“陛下……”

冯胜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圣明!李景隆将军年少有为,臣等也深信其才干。臣等之前有所顾虑,实乃忧国忧民之心切,并非有意冒犯天威。” 他语气诚恳,姿态恭敬,仿佛之前的抵触从未发生过。

冯胜话音刚落,其他淮西派官员也纷纷出列,附和道:“臣等附议!陛下英明!” 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大殿内回荡,仿佛一股浪潮,将之前的紧张气氛冲刷得干干净净。

蓝玉粗犷的声音尤为突出:“俺老蓝也觉得景隆这小子不错!有他爹的风范!”

朱柏的目光从这些官员身上一一扫过,将他们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心中暗自欣慰,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帝王的威严。

他轻轻点头,沉声道:“诸位爱卿的忠心,朕心领了。景隆年轻,还需诸位爱卿多多扶持。”

他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静谧。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映照着金碧辉煌的殿堂,更衬托出朱柏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稳坐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如同天神下凡,俯瞰着芸芸众生。

李景隆站在群臣之首,感受着周围投来的目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知道,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建功立业的开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内心的激动,对着朱柏深深一拜,朗声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朱柏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李景隆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景隆,朕相信你。”

“陛下……”李景隆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淮西……”朱柏转身面向群臣,目光深邃,“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与诸位商议……”

朱柏的目光扫过下方肃立的群臣,龙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显威严。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他知道,李景隆的上位,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要如何利用淮西派的支持,将自己的新政推行下去,才是真正的难题。

他必须谨慎,不能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

他微微眯起双眼,眼底深处涌动着一股坚定的光芒。

这光芒,如同深渊中的利剑,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他不仅要改革,还要将那些阻碍他前进的绊脚石,彻底清除。

他要让整个大明王朝,在他的手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朱柏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的气味,让人感到一丝平静。

他缓缓站起身,从龙椅之上走了下来,走向站在最前面的李文忠。

他站在李文忠面前,目光温和,语气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文忠,朕看你身体还硬朗,以后要多多替朕分忧啊!”

李文忠闻言,连忙躬身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他知道,朱柏并非只是在简单地问候,而是要将他拉拢到自己身边。

李文忠心中明白,这是君王的帝王之术,但他也乐意接受。

他明白,眼前的这位年轻君王,绝非池中之物。

朱柏拍了拍李文忠的肩膀,又将目光转向下方的淮西将领。

他走到蓝玉面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令人感到亲切的笑容:“蓝将军,朕一直很欣赏你的豪爽。”

蓝玉闻言,挠了挠头,憨厚一笑:“陛下过奖了,俺老蓝不过是一介武夫。”

朱柏并没有接话,而是继续说道:“朕想与各位将军,好好聊聊,关于我大明未来的发展。”他的声音很轻,却如同鼓点一般,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冯胜等人听闻此言,心中一动。

他们知道,朱柏即将要展现出他的真正意图了。

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兴奋,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豪赌,赌上了他们淮西派的未来。

大殿内,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

而朱柏,则站在光影之中,如同一个掌控全局的棋手,准备开始他那惊心动魄的一局棋。

就在这时,大殿之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内侍匆匆而来,他的脸色有些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陛下,有急报!”内侍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打破了大殿内的宁静。

朱柏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看了看下方的淮西将领,又看向那个内侍,他感觉到,平静之下,似乎正酝酿着一场风暴。

“何事?”朱柏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怒自威的压迫感。

内侍俯首,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锦衣卫查到……一些奇怪的线索,与…与太子殿下有关…”

内侍的话音未落,朱柏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直刺人心。

他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脊背直窜而上,直达天灵盖。

这股寒意,让他感到一丝不安,一丝恐惧。

他缓缓握紧了拳头,目光如炬,盯着内侍,语气冰冷地问道:“说!清楚!”

内侍浑身一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得厉害:“禀…禀陛下,锦衣卫在东宫附近…附近发现了一些…一些可疑的药渣…经…经太医辨认…是…是…是慢性毒药…”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蓝玉猛地站起身,怒目圆睁,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太子殿下中毒?!是谁?!是谁如此大胆?!”

冯胜、傅友德等人也纷纷起身,脸上满是震惊和愤怒。

朱柏的目光扫过众人,眼神深邃而冰冷,让人捉摸不透。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此事事关重大,锦衣卫可有查明下毒之人?”

内侍战战兢兢地回答:“回…回陛下,锦衣卫还在…还在调查之中,暂时…暂时还没有…没有确凿的证据…”

“继续查!”朱柏的声音冰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朕要将下毒之人碎尸万段!”

大殿内的气氛凝重而压抑,众人皆是噤若寒蝉。

朱柏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他看了看下方的淮西将领,又看了看那个内侍,他感觉到,平静之下,似乎正酝酿着一场风暴。

他缓缓地坐回龙椅上,目光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众爱卿,朕意已决,李景隆,着,领兵部尚书一职。”朱柏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言一出,大殿内再次一片哗然,尤其是浙东派的官员们,更是议论纷纷。

“陛下,李景隆资历尚浅,恐难当此大任啊!”一位浙东派官员站了出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朱柏的目光落在那位官员身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哦?那依爱卿之见,谁可担此重任?”

那官员微微一愣,随即说道:“臣以为,兵部尚书一职,非蓝玉将军莫属!”

蓝玉闻言,心中一喜,连忙站了出来,拱手说道:“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朱柏的目光扫过蓝玉,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而有力:“蓝将军,你的忠心,朕自然明白。只是……”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那位浙东派官员,“朕以为,诸位爱卿的担忧,不无道理。”

朱柏的语气虽然平静,但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环视众人,缓缓说道:“李景隆虽然年轻,但他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书,对军事有着独特的理解,朕相信,他定能胜任兵部尚书一职。”

“陛下圣明!”李景隆连忙跪倒在地,叩首谢恩。

朱柏微微点头,目光再次转向那位浙东派官员,语气温和地说道:“爱卿的忠心,朕心领了。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着想,朕又岂会不知?只是,用人之道,贵在知人善任,朕相信,李景隆定能不负众望。”

“陛下,臣还有一事不明。”一位浙东派官员再次站了出来。

朱柏看着这位官员,目光平静,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臣斗胆,李景隆将军虽出身将门,但毕竟缺乏实战经验,臣担心……”

“担心什么?”朱柏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依旧平静。

那官员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臣担心,李景隆将军难以服众,恐会引起军中将士的不满。”

朱柏闻言,微微一笑,说道:“爱卿所虑,朕亦有所思量。朕已决定,派……” 朱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派……”

朱柏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官员,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茶香在唇齿间蔓延,却未能平息他心中的波澜。

他放下茶盏,清脆的撞击声在大殿内回荡,如同敲在众臣心头的鼓点,令他们心跳加速。

“诸位爱卿,”朱柏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朕之所以任用李景隆,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那位质疑的浙东派官员身上,“李景隆虽年轻,但其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书,对兵法韬略有着独特的见解,这是其一。”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下方的淮西武将,语气变得稍显柔和,但依旧带着坚定,“其二,李景隆虽缺乏实战经验,但其学习能力极强,对新事物接受度高,且敢于创新,这正是朕所看重的。”朱柏缓缓起身,走到台阶前,俯瞰着下方众臣,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如今的大明,需要的不仅仅是守成,更需要变革,需要敢于打破常规的人才,李景隆,正是这样的人。”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语气也变得更加诚恳,“诸位爱卿,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着想,你们的忠心,朕都看在眼里。”朱柏环视众人,语气平静而坚定,“但朕相信,李景隆定能不负众望,他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朕的信任没有错。”

“陛下……”那位浙东派官员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朱柏却抬手制止了他。

他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神秘,“朕刚才说要派人辅佐李景隆,你们猜猜,朕会派谁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