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第319章 勋贵又如何?天下还是老朱家的!

淮西勋贵集团成员有的面露惧色,低头不语,似在权衡利弊。

有的则紧咬牙关,其中一人,眼神阴鸷,悄悄将手伸入袖中……

“殿下,”他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臣,有一言……”

“殿下,”那武将顿了顿,似在斟酌用词,“我等皆是跟随太祖皇帝出生入死的老臣,对大明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只是,新政推行之初,难免有些许疑虑,还望殿下明察。”

朱标面色稍缓,语气也柔和了几分:“诸位叔伯为国尽忠,孤岂会不知?新政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尔等心有顾虑也在情理之中。孤明白,你们担心的是什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孤在此向诸位保证,定会将你们的担忧如实禀明父皇,请父皇斟酌。”

众人闻言,心中稍安,紧绷的神经也略微放松。

有人悄悄拭去额头的汗珠,有人则长舒一口气。

朱标见众人情绪有所缓和,便趁热打铁:“新政初立,百废待兴,正需尔等老臣鼎力相助。父皇推行新政,并非要削弱功臣,而是要让大明更加繁荣昌盛,让百姓安居乐业。只要尔等真心为国,为民,父皇绝不会亏待任何人。”

他语气诚恳,目光炯炯,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殿内气氛逐渐回暖,武将们的脸色也渐渐恢复了正常。

“殿下所言,我等铭记于心!”一位年长的武将起身,拱手说道,“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共襄盛举!”

“好!”朱标赞许地点了点头,“孤相信,只要我等君臣同心,大明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他举起酒杯,“来,为了大明,为了未来,干杯!”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殿内气氛再次活跃起来,仿佛刚才的紧张对峙从未发生过。

朱标放下酒杯,目光闪烁,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其实,诸位若想展现才能价值,倒也不必拘泥于此……”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诸位可知,四弟……”

朱标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神秘:“四弟,如今在北平就藩,颇有雄才大略。他推行的新政,比父皇的更为激进,也更为……有效。”

殿内气氛再次凝滞,武将们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疑惑和探究。

朱柏?

那个被贬谪北平的四皇子?

他竟然在推行新政?

而且比皇上的还要激进?

朱标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四弟为人开明,求贤若渴。若诸位真有安邦定国之才,不妨前往北平,一展抱负。”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当然,前提是,你们真心实意为国效力,而非……”他故意没有说下去,留给众人无限遐想。

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殿下此言何意?”

朱标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诸位都是聪明人,应该明白孤的意思。父皇的耐心是有限的,若有人执迷不悟,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他的语气虽然轻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在场众人心中一凛。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武将们心思各异,有人低头沉思,有人眉头紧锁,还有人则偷偷交换着眼神。

朱标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他们心中炸响,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未来。

朱标不再多言,端起酒杯,再次一饮而尽。

他放下酒杯,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孤言尽于此,诸位好自为之。”

他起身离席,留下满殿心思各异的武将。

夜色渐深,宫灯闪烁,将他们的身影拉得老长,如同一个个巨大的问号,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沉重。

“殿下,臣……送您。”一位武将快步上前,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不安。

朱标拍了拍他的肩膀,淡淡一笑:“不必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说罢,他转身离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殿内,武将们面面相觑,气氛凝重得仿佛可以滴出水来。

“这……”一位武将打破沉默,欲言又止。

夜色深沉,宫灯的光晕在殿内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勋贵们此刻复杂的心绪。

朱标离去后,殿内沉寂了片刻,随即如同炸开了锅般,嗡嗡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太子,好大的口气!”一位满脸虬髯的武将重重地将酒杯顿在桌上,杯中酒液溅出,在桌面上晕开一圈涟漪,如同他此刻心中翻涌的怒火。

“可不是,咱跟着皇上出生入死打下这大明江山,如今倒要受这鸟气!”另一位武将附和道,语气中满是不忿。

有人附和,自然也有人反对。

一位年长的武将缓缓开口,浑厚的声音压下了周围的喧闹:“太子殿下所言,也不无道理。皇上如今春秋鼎盛,自是龙精虎猛,可若百年之后呢?太子殿下仁厚,对咱们这些老臣也算敬重,跟着太子,未必是件坏事。”

他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上。

不少人原本涨红的脸色渐渐褪去,开始认真思考起自己的处境。

“老侯爷说得对,咱们也得为子孙后代想想。”有人低声附和,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

“哼,子孙后代?跟着那朱柏,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先前那满脸虬髯的武将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他环视四周,沉声道:“诸位,咱们淮西的兄弟,荣辱与共这么多年,难道要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吓唬住不成?”

他的话再次点燃了部分人的怒火,有人拍案而起,高声附和:“不错!咱们怕他作甚!大不了……”

他话未说完,却被身旁一人拉住,那人凑到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那武将的脸色顿时变了,原本的嚣张气焰也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老李,你说什么?”他压低声音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被他称作老李的武将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再次低语了几句。

那武将的脸色愈发难看,最后颓然地坐回椅子上,一言不发。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众人心思各异。

有人低头沉思,权衡利弊;有人目光闪烁,似乎在盘算着什么;还有人则偷偷交换着眼神,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唉……”一声长叹打破了沉默,一位武将起身,缓缓说道:“罢了,我先回府了。”

说罢,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殿。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很快,殿内的人便走了一大半。

只剩下几个武将依然留在原地,他们彼此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咱们……”其中一人刚开口,却又顿住,目光看向大殿门口,那里,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谁?!”

夜风微凉,吹散了殿内的喧嚣,却吹不散勋贵们心中的波澜。

几个心思活络的武将,并未急着离去,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的光芒。

一个身形魁梧的将领,摩挲着手中酒杯,杯壁的光泽映照出他精明的目光。

“太子殿下……这番话,倒是点醒了我们。”他低声喃喃,仿佛在自言自语。

另一位将领接口道:“是啊,皇上春秋虽盛,可毕竟也有老去的一天。这大明江山,终究是要交给太子的。若是能早些与太子殿下打好关系,日后,咱们这些老兄弟,也能多一份保障。”

几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他们都是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老油条,深知审时度势的重要性。

如今,太子朱标虽然仁厚,但他们也清楚,未来的大明,必定是这位太子的天下。

“那朱柏……”一位将领犹豫了一下,说道,“他毕竟是皇上的儿子,如今又深受皇上器重,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接近一番?”

他的话,无疑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与其将宝全部压在老朱身上,不如早早地为自己谋划一番。

这大明朝堂,风云变幻,谁又能知道,未来会如何?

他们纷纷起身,眼神中带着一丝希望,也带着几分权谋。

“走吧,是时候为我们自己,为子孙后代,好好盘算一番了。”

与此同时,乾清宫内,朱元璋正端坐案前,批阅着奏章。

烛火跳跃,将他的身影映照得格外伟岸。

一位老太监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轻声禀报道:“皇上,太子殿下设宴款待勋贵之事,已经传开了。”

朱元璋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嘴角却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哦?这小子,倒是学会拉拢人心了。”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责备,反而带着一丝欣慰和满意。

老太监低头不语,他跟随朱元璋多年,深知这位帝王的心思。

他知道,朱元璋虽然严厉,但对自己的儿子,却寄予厚望。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章,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

夜色已深,万籁俱寂,唯有宫灯的光芒,依然闪耀。

他轻轻叹息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标儿……”朱元璋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一丝期待。

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脚步声,朱元璋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猛地抬起头,望向殿门方向,沉声喝道:“谁?!”

殿门缓缓开启,太子朱标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一身素服,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父皇,儿臣回来了。”朱标恭敬地行礼。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儿子,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那个懵懂稚嫩的孩童,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储君。

他缓缓起身,走到朱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标儿,你做得很好。”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他设宴款待勋贵,并非只是简单的拉拢人心,而是要向他们传递一个信息:大明江山的未来,在他手中。

“父皇,儿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朱标谦逊地低下头,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

父皇的认可,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标儿,朕知道你的用心。”朱元璋看着儿子,”

朱元璋深知,治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非易事。

而朱标今晚的表现,让他看到了大明王朝的希望。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明王朝,在朱标的带领下,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标儿,”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大明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朱标心中一震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地望着父皇,郑重地点了点头:“父皇,儿臣定不负您的期望!”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了,父皇,”朱标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儿臣今日设宴,还有一事想禀告父皇……”

“殿下设宴款待淮西勋贵,真是高明之举啊!”朱柏放下手中的密报,赞叹道。

他深知这些勋贵在大明朝堂中的影响力,朱标此举无疑是在维护皇权的权威和稳定,用心良苦。

一股敬意油然而生,朱柏对这位兄长的智慧和魄力更加敬佩。

“殿下此举,既展现了皇室的恩威,又敲打了一番那些心怀鬼胎之辈,可谓一石二鸟。”叶琛在一旁附和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钦佩。

“标儿兄长心思缜密,行事果断,实乃我大明之幸!”朱柏大明的未来,需要他们兄弟齐心协力,才能开创新的盛世。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宫城,目光深邃而坚定。

“标儿兄长,我定会全力支持你!”朱柏心中默默地念着,仿佛在向朱标做出承诺。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明王朝,在他们兄弟的共同努力下,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朱柏转身,对叶琛吩咐道:“备车,我要进宫。”他决定亲自与朱标商议,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朝堂上的挑战。

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但朱柏相信,只要他们兄弟同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马车辚辚,载着朱柏驶向皇宫。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决心

与此同时,太子府邸的宴席上,觥筹交错,气氛看似融洽。

然而,在推杯换盏的背后,却暗流涌动。

淮西集团的几名勋贵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

“太子殿下今日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一位身材魁梧的勋贵压低声音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