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第312章 心向大明,一片赤诚!

朱柏的目光扫过殿内侍立的宫女和太监,他们一个个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仿佛都能感受到这剑拔弩张的气氛。

“标儿,你的孝心,朕心领了。”朱柏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得听不出任何情绪,“只是燕王镇守北平,责任重大,轻易调动恐有不妥。此事,容朕再仔细考虑一番。”

朱标他躬身行礼,恭声道:“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朱柏看着朱标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潮汹涌。

这看似简单的几句对话,却隐藏着无数的算计和试探。

他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玉玺,冰冷的触感让他心中一凛。

“来人……”

朱柏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太监王忠侍立一旁。

殿内空旷寂静,唯有袅袅香烟盘旋而上,如同朱柏此刻纷乱的思绪。

他轻抚着冰凉的玉玺,指尖摩挲着上面雕刻的蟠龙,眼神深邃如夜空。

“王忠,你说,太子今日之举,究竟是何用意?”朱柏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是从胸腔深处挤压出来的一般。

王忠躬身答道:“奴婢愚钝,不敢妄言圣意。”

“你跟了朕这么多年,难道还看不出来吗?”朱柏苦笑一声,“太子心思缜密,远非常人可比。他今日主动提出让燕王辅政,绝非一时兴起。”

朱柏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这是在试探朕,试探朕是否忌惮燕王的功高震主!”

王忠闻言,心中一惊,却不敢表露半分,依旧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听着。

朱柏在殿内来回踱步,思绪翻涌如潮。

他知道,朱标体弱多病,却聪慧异常,学识渊博,是自己治理国家的左膀右臂。

而朱棣,雄才伟略,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极高。

“太子啊太子,你真是好算计!”朱柏停住脚步,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却又带着几分无奈,“你既知朕心中所想,又何必多此一举?”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朕岂是那等薄情寡义之人?太子乃朕嫡亲兄长,聪慧无双,学识渊博,是朕的左膀右臂,朕怎能因他身体有恙就弃之不用?更何况……”

朱柏的目光落在王忠身上,意味深长地说道:“朕的江山,岂容他人染指?”

王忠心头一凛,立刻跪倒在地,高呼:“皇上圣明!”

“摆驾,坤宁宫!”朱柏甩袖转身,大步流星地向殿外走去,留下王忠一人在殿内,细细品味着皇帝这番话中蕴含的深意。

夜幕降临,皇宫内灯火通明。

朱柏坐在坤宁宫内,与皇后徐妙云对弈。

棋盘上黑白交错,如同此刻波谲云诡的朝局。

“皇上,今日太子……”徐妙云欲言又止,美眸中闪烁着担忧之色。

朱柏落下一子,语气淡然道:“皇后不必多虑,朕心中自有分寸。”

他抬头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眼神深邃而悠远,“这大明江山,终归是要……”

“皇上!”王忠匆匆走进殿内,打断了朱柏的话。

他神色慌张,附在朱柏耳边低语了几句。

朱柏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来,“你说什么?!”

“朕岂是那等薄情寡义之人?太子乃朕嫡亲兄长,聪慧无双,学识渊博,是朕的左膀右臂,朕怎能因他身体有恙就弃之不用?”朱柏的声音掷地有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眼神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那语气中的坚定,如同磐石般不可动摇。

王忠跪伏在地,额头紧贴着冰凉的地面,心中惊涛骇浪。

他跟随皇帝多年,深知皇帝的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今日之言,更是表明了皇帝对太子朱标的信任与倚重,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将燕王朱棣的野心扼杀在摇篮之中。

朱柏踱步至殿中央,目光如炬,扫视着空荡荡的大殿,仿佛能看到朝堂之上,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眼睛。

“燕王虽功勋卓著,然常年征战沙场,于朝政之事,未必熟悉。”他语气一转,带着一丝不容置喙的果决,“贸然辅政,恐难胜任。此事,休要再提。”

他挥了挥手,如同驱赶尘埃一般,将朱标的提议彻底抹杀。

他的每一个字,都带着皇帝的威仪,不容任何人反驳。

大殿内静谧无声,唯有龙涎香的袅袅青烟在空中盘旋,仿佛也在见证着这位年轻皇帝的果断与魄力。

朱柏望着殿外渐深的夜色

朱标今日之举,看似是在试探自己对朱棣的态度,实则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含义。

这兄弟二人,一个心思缜密,一个锋芒毕露,如同两柄利剑,随时都可能刺破这看似平静的朝堂。

“摆驾,东宫。”朱柏的声音冷淡而威严,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

他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大殿,深邃的目光望向东宫的方向,他要亲自去看看,这位他既信任又提防的太子,究竟在想些什么。

朱柏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只留下王忠一人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心中忐忑不安。

朱柏离开后,王忠缓缓起身,他抬头望向皇帝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这看似平静的皇宫之下,隐藏着多少风起云涌的暗流。

他轻叹一声,迅速起身,追随着皇帝的步伐,消失在夜幕之中。

而远去的朱柏,此刻正站在东宫之外,看着眼前这座灯火通明的宫殿,他感受到了深深的疲惫,他深吸了一口气,正要举步前行时,却听到了屋内的对话声,他微微侧耳,似乎捕捉到了某个关键的词汇,停下了脚步,眉头紧锁,久久不语。

朱柏在东宫外伫立良久,最终还是没有进去。

他转身离去,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

朱标的试探,让他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环境的复杂和危险。

在这个时代,他如同走在钢丝上,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他深吸一口夜的凉气,将心头翻涌的情绪压下。

朱标的试探,只是他未来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一。

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朝堂中生存下去。

目送着朱标的马车消失在夜色中,朱柏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后的种种经历,从最初的迷茫和恐惧,到如今的坚定和从容,他经历了太多。

他知道,自己肩负着改变历史的重任,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绝不会退缩。

“大明,终将在我手中走向繁荣昌盛。”朱柏低声自语,语气中充满了坚定。

他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为了华夏的未来,他必须披荆斩棘,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他知道前路漫漫,挑战重重,但他无所畏惧。

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如同他心中的希望,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孤独,但他并不孤单。

他还有徐妙云,还有那些支持他,跟随他的人。

他们是他前进的动力,是他坚强的后盾。

“摆驾,回宫。”朱柏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回宫的道路。

回到乾清宫,徐妙云早已等候多时。

“陛下今日去了东宫?”她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

“嗯。”朱柏点点头,将今日朱标试探他的事情告诉了徐妙云。

徐妙云听后,沉思片刻,说道:“臣妾以为,太子殿下并无恶意,或许只是关心则乱。”

朱柏看着徐妙云,“但愿如此吧。”他轻叹一声,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

“传令下去,明日早朝……”

朱柏回宫后,并未因此事而过多停留。

他清楚,眼下最重要的是推进改革,绝不能因为任何人的试探而动摇。

他将对朱标的些许疑虑暂时压下,将精力投入到早已筹谋的各项新政之中。

每日,朝堂之上,朱柏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懵懂少年,而是已然掌控乾坤的帝王。

他大力推行科举改革,选拔真正有才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大明注入新的活力。

他主张兴修水利,改善民生,让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足起来。

同时,他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将大明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远销海外,为国库带来滚滚财富。

这些改革措施,如同一剂剂强心针,刺激着大明这艘古老的巨轮,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与此同时,朱柏也深知,单靠文治是不够的,强大的军队才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他一面着手整顿军纪,严惩贪腐之辈,另一面开始秘密选拔忠诚可靠的将领,让他们担任要职。

他频繁地到军营视察,亲自操练士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他着重强调火器的研发和使用,组建了一支精锐的火器部队,这支部队,日后将成为他手中最为锋利的宝剑。

他默默地积蓄力量,如同一头蛰伏的雄狮,等待着时机,随时准备应对一切挑战。

乾清宫内,烛光摇曳,将朱柏的身影拉得颀长而挺拔。

他翻阅着手中的奏折,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他感受着权力的滋味,也深深明白责任的重大。

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整个大明的命运,不能有丝毫懈怠。

他放下手中的奏折,起身走到窗边,任由清冷的月光洒在身上。

他将目光投向远方,眼神深邃而坚定。

大明江山,未来的一切,都将掌握在他的手中。

他转身,正要迈步回到御案前,却突然停下了脚步,若有所思地看向内殿。

徐妙云似乎已经休息了,宫灯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给整个房间笼罩上一层静谧的氛围。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心中又涌起一丝波澜,朱标的试探,让他不得不更加谨慎行事。

他踱步回到了御书房,轻轻推开了内殿的门。

看到徐妙云正坐在梳妆台前,似乎在等着他。

“陛下回来了。”徐妙云缓缓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柔和的微笑,她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朱柏看着她,

“今日,太子……”

朱柏回到御书房,推开内殿的门,烛光映照下,徐妙云正坐在梳妆台前,青丝如瀑,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她似乎早料到朱柏会来,缓缓起身,脸上带着一丝温柔的笑意。

“陛下回来了。”

朱柏走到她身旁,深邃的目光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妙云,今日太子……”他顿了顿,将朱标试探他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徐妙云,语气平静,却难掩心中波澜。

徐妙云静静地听着,纤细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玉镯,眉宇间渐渐染上了一丝沉思。

待朱柏说完,她沉默了片刻,烛光在她脸上跳跃,映照出她沉静如水的面容,让人难以捉摸她的心思。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更衬托出此刻的宁静与深沉。

半晌,徐妙云轻启朱唇,语气轻柔却带着一丝坚定:“陛下,臣妾以为,太子殿下并无恶意……”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与朱柏相遇,眼神清澈而坦诚, “或许……”

徐妙云略微一顿,目光与朱柏相遇,眼神清澈而坦诚,“或许只是担忧大明江山社稷,忧心陛下安危罢了。太子殿下自幼聪慧,熟读史书,深知历朝历代夺嫡之争的残酷,如今陛下登基,他心中难免有所顾虑,加之先前种种,才会出此下策试探陛下。”

烛光摇曳,映照着徐妙云姣好的面容,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如涓涓细流般流淌在朱柏的心间,抚平他心中些许的不安与疑虑。

朱柏静静地听着,深邃的目光落在徐妙云身上,仿佛要看穿她心中所想。

他剑眉微蹙,陷入沉思。

“太子,当真只是如此吗?”朱柏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他回想起朱标的种种举动,试探、拉拢、示好,这些举动交织在一起,让他难以捉摸朱标的真实意图。

难道真的是如徐妙云所言,只是出于关心和担忧?

夜色渐深,乾清宫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发出轻微的噼啪声,仿佛在应和着朱柏心中翻涌的思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