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第287章 江宁急报

文渊阁的清晨显得尤为安静,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面上,朱柏凝视着窗外,思索着方孝孺即将带来的消息。

允炆推门而入,递给他一封信件,“这是今日一早从江宁送来的。”

朱柏接过信件,封口处方孝孺的印章清晰可见。

不久之后,方孝孺步履匆匆地走进文渊阁,脸上隐隐透露着一丝不安。

他快步走到了朱柏面前,深施一礼,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陛下,如今不少大臣对改革暗露异议,尤其是在涉及乡土村社计划方面。”

听到这里,朱柏皱起眉头,“是么?他们担心什么?”

方孝孺叹了口气,仿佛沉思着如何组织语言,“主要是害怕土地丈量引发的利益斗争,尤其是那些有权势的地方官,可能会借此机会侵犯百姓利益。另外,有些人担心这计划会导致地方权力失控。”

允炆轻轻拍了下朱柏的肩膀,“看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风险。”

朱柏微微点头,眼神逐渐沉稳下来,“孝孺,你暂且回江宁,将这些情况如实向太祖报告。”

方孝孺郑重答应,接着话锋一转,语气中似乎多了一丝安慰,“不过,陛下,这也说明我们的改革已经触动了根本。变化,总是伴随着挑战。”

待方孝孺告辞后,朱柏与允炆留在文渊阁中,继续分析当前的局势。

窗外的风拂过竹影,细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变革时期的艰辛与希望。

朱柏望向远方,心中明白,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允炆,我们得寻找新的盟友。”

朱柏心中逐渐明晰,朝中紧张局势渐显,必须扩展他们的支持者阵营。

允炆含笑微微点头,表情中透出坚定,“这是一场长久的战斗,但我们会一起走下去。”

他俩站在窗前,将目光投向远方。

朱柏心中感受到一股责无旁贷的力量,知道前路并不平坦,但他已下定决心,无论困难如何,他们一定会在这风起云涌间,迎接改革的曙光。

数日之后,初晨的阳光洒在文渊阁的青瓦上,为整个大明帝都增添了一丝暖意。

文渊阁内,朱柏正专心致志地阅读一卷等待确认的奏折,思索着当前的局势。

允炆推门而入,手中握着几张名册。

他微笑着走到朱柏身边,轻声说道:“陛下,田猎的筹备已经差不多了。这里是参加者的名单,您过目。”

朱柏将目光从卷宗上移开,接过名册迅速浏览。

随后,他抬起头,神情中流露出满意之色:“做得好,允炆。这次田猎不仅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要为我们的计划争取支持。”

允炆点了点头,补充道:“而且,在这种轻松的场合中,我们可以更自然地与那些对改革持有怀疑态度的官员交流。没有官场的礼节束缚,话题也会流畅些。”

朱柏若有所思地捻动着手中的名单,“你说得对。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也许我们还可以从中了解更多对改革不安的原因,从而更有效地化解这些紧张。”

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朱柏心中明白。

然而,他深知改革迫在眉睫,不成功,便成仁。

面对目前的局势,除了要有坚定的意志,还得巧妙借助外交手腕。

不久后,允炆告辞去安排细节,朱柏独自留在文渊阁内。

窗外的竹林随风轻轻摇晃,阳光透过树叶洒落斑驳的光影。

朱柏的思绪不禁再次飘向了前方艰难而光明的道路。

“必须让他们明白,这是为国家的长远发展。”

他低声自语,心中坚定,哪怕道路曲折,终究会迎来那梦寐以求的改革曙光。

他呼唤随从,吩咐他们精心准备田猎的各个环节。

这不仅仅是一场活动,更是决定未来改革命运的重要一役。

在朱柏心中,一股无形的责任感牢牢扎根,他告诉自己,一定要以智慧和耐心迎接挑战。

当天晚上,深邃的夜空繁星闪烁,朱柏独自端坐在案前,仔细研究着对策。

那一刻,他意识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自己并不孤单——还有许多人愿意同他一道,为改革贡献心力。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文渊阁的屋顶,给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朱柏早早便步入文渊阁,此时他的顾问允炆已经在等候,只见允炆正在翻阅几卷竹简,眉头微皱。

“殿下,”

他抬起头,神情中依旧透露出些许不安,“您有把握吗?这次的活动是否能如愿以偿?”

朱柏微微一笑,充满自信地拍拍允炆的肩膀。

“放心,允炆。田猎的细节我都安排妥当,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

他顿了一顿,“臣子们心里的疙瘩,不是短时间能解开的。我们需要耐心,让他们理解我们的苦心。”

允炆点头,却显得有些焦虑。

“可是,有些官员的负面情绪很顽固,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时间不多了。”

“这我明白。”

朱柏眉宇间透出几分坚定,“所以我请来了齐泰和黄子澄,要同他们商量对策。”

他说出两人的名字时,语气加重,显得尤为慎重。

就在这时,齐泰和黄子澄一前一后走进阁中,见到朱柏,齐声问候,“殿下。”

“来得正好,”

朱柏示意他们坐下。

“关于如何处理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官员,你们有什么建议?”

齐泰思索片刻,道:“殿下,我认为我们应该顺其自然,不必急于求成。改革的进程需要时间,臣民也需要时间去接受。”

“没错,”

黄子澄接过话茬,“以柔克刚,静观其变,殿下,皇上对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行的信心之一。只要我们策略得当,最终会看到成效的。”

“说得好。”

朱柏放心地点点头,心中稍稍平静了些。

突然,他想起皇帝的指示——着手全国土地的丈量。

这将会是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石。

“皇上已经令郁新着手丈量土地,这是我们税务改革的前提。”

朱柏沉声道,“必须保证这项工作的严谨和精确,不容半点疏漏。”

允炆、齐泰和黄子澄彼此交换了一个坚定的眼神,齐声答应,“殿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

会议在一片信心满满的氛围中结束。

朱柏走出文渊阁,抬头望向天空,那是一片蔚蓝,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开端。

他知道,自己不孤单,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并肩作战。

哪怕前路险阻,他们必将迎来梦中的国泰民安。

朱柏散会后,独自走在文渊阁外的庭院中。

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影子,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

他的心却有些沉重。

税务改革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改变,更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事务。

他明白,这份重担不仅是对大明未来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的考验。

坐在书房中,朱柏细细品味着阁楼中留下的思绪:人们的观望态度需要正视,但矫枉过正同样不可取。

他知道,绳之以柔方能使那些摇摆不定的人站稳脚跟。

然而,如何在推进进程的同时稳住人心,却是个棘手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