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战场中的角色扮演 > 第七十二章 战正酣·4

战场中的角色扮演 第七十二章 战正酣·4

作者:金氏仓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们,是不是,真的错了······”

“松岛号”舰桥上,联合舰队的司令官伊东亨佑看着战场上的情况,已经彻底的呆滞了。

“桥立号”巡洋舰的残骸此时只剩下了最后的一部分还漂浮在海面之上,在它的周围是大量的尸体和正在挣扎求生的士兵们。

“严岛号”巡洋舰的船尾已经高高扬起,那两扇还在转动的螺旋桨,好像在对着他们发出生命最后的哀鸣。

而北海水师的战舰编队,此时已经散开,开始对着他们这些残兵败将进行着疯狂的追杀!

不久前还疯狂无比,大喊着要为倭国要取得晋升资本的他,此时已经是满脸的绝望!

开战之前还在诉说着要为国尽忠的他,在现实的打击之下,心头之上也不可避免浮现出了后悔的情绪。同时,还有一种本就该如此的念头,在不断的浮现着。

毕竟,作为一名纯种的倭国人,在面对蹂躏了他们长达几千年的天朝上国,其心理的状态,是十分的复杂难鸣的。

既有这几千年积攒下来的怨恨和愤怒,也有面对天朝上国的懦弱和自卑。

因此倭国联合舰队乃至于倭国的这种表现,更多的可以说是一种用以掩饰自卑的手段。嗯,甚至还有可能,是一种被暴揍一顿后的自我安慰!

毕竟,华夏古国,把倭国按在地上狂揍的这种事情,又不止一次了。

细说起来,从历史上来看,华夏跟倭国的第一次战争,是在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战。

即唐高宗时期,唐朝、新罗联军,唐军1万3千余人,战船170余艘,新罗军5千余人。对阵倭国、百济联军倭军 4万2千余人,战船1000余艘,百济军5000余人,此战唐军在人数及战船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水陆并进,四战皆捷,大败倭国百济联军,倭军溺水不计其数。

第二次则是在元朝时期,分别在1274年,1281年跟倭国打了两次。但是吧,有一说一,第一次作战元军虽然在战场上压制了日军,却不擅长山地作战,无法突破九州岛崎岖的地形进入九州腹地。且日军战斗意志顽强,坚决抵抗,给元军也造成了不小损失,刘复亨受箭伤,元军撤至船上。当夜意外台风刮翻元军200多艘兵船,忻都连夜乘剩余船只撤退回国。

第二次作战,已经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发兵十万,悍将数千,为的就是彻底将倭国平了。只是当时的古人对于海上台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被一场台风,可以说全部送进了大海。这么说吧,要不是这两场风啊,倭国,就只是咱们历史课本中的一个字符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倭国人原因呼喊神风的原因。毕竟两次灭国之事,全是靠台风才侥幸活下来的原因。

第三次是明朝抗日援朝战争,发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对朝宣战,朝鲜向明朝求援,此次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明军4万人对日军15万人,中朝联军获胜,双方议和后日军撤退;第二阶段日军卷土重来,明军也增援兵力至7万,在丰臣秀吉死后日军撤退,中朝联军获胜。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倭援朝战争的时候,明朝还集中重兵对付宁夏的蒙古军和四川的杨应龙,可谓两线出击,且两面皆胜。

所以,历史在前,对于伊东亨佑来讲,这种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司令官阁下,我们该怎么做?”“松岛舰”的舰长尾本知道看着战场上的局面,慌张无比的向着伊东亨佑问道。

这让伊东亨佑从这种地域开局,并开局不利的心态中挣脱了出来。

扭头先是看了一眼满脸慌张的尾本知道,再看看舰桥内所有人的脸庞。感受到他他们所有人期盼的目光,伊东亨佑深吸一口气,稳定了情绪之后,对着所有人大声的喊道:

“立刻命令所有战舰,各自为战立刻对北海水师发起反击!务必坚持到第一游击舰队的回援!”

“命令“西京丸号”战舰,立刻撤退!“赤城号”炮舰进行护航!”

“诸君,为皇国,为天皇尽忠的时刻到了!让我们用自己的生命,拖住北海水师,已换取这场战争的胜利吧!!!”

“嗨!”

舰桥上所有人对着伊东亨佑大声的回应道。

伊东亨佑知道,自己在下达了第一条的命令之后,整个倭国本部舰队将会彻底成为乱兵,在面对北海水师时,根本占不到一丁点的优势!

但是,目前战场上的局势根本容不得他有太多的想法。战场上就是这样,一旦落入到下风之后,在没有外界力量的帮助下,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的。

要不然,史书上面也不会对那些以少胜多,以奇取胜的战例大书特书了。战争,本质上就是一种硬实力的比拼,根本容不得你有一丁点的弄虚作假。

哪怕靠这个取得了某一阶段的胜利,到最后,也会连本带利的全部还回来!!!

而现在,伊东亨佑只能寄希望于正在远方与“致远号”和“靖远号”的第一游击舰队,能够突破掉那两艘战舰的防守,前来对他们进行支援。

如此这般,他们还有一丝取胜的希望,不然,万事皆休!

············

“济远号”上,身处关燃舱室内的宋育仁此刻整双手捧着一杯清茶,透过眼前这个小小的悬窗,看着海面上交战的情况。

当他看到“桥立号”被彻底击沉之后,脸上的喜色之浓郁,好像是摔烂的熟柿子一样灿烂。

“打得好!!!此刻当浮一大白!!!”

大吼一句之后,也顾不得手中清茶的滚烫,如喝酒一般狠狠的灌下了一大口!

哪怕是立马吐出了滚烫的茶水,整个人也在大口的喘息着空气想要为口腔降温。但是,这狼狈的样子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狂喜之心!

当看到“严岛号”被炮火击中,而开始逐渐下沉的时候,更是乐得手舞足蹈,并像是一个疯子一样高声呼喊着:

“我巍巍华夏,有如此披坚执锐之士,尔等跳梁小丑必定被挫骨扬灰!纵然九泉之下,听闻我名,也必将惶惶不可终日!!!哈哈哈哈······呜呜呜呜···几近一个甲子的努力啊,呜呜呜呜···终于盼来了今天啊····”

宋育仁先是如狂士一般,敞襟露乳,神态张狂的开怀大笑。只是,笑着笑着,就变成了哭声。

一个甲子的努力啊,是啊,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本是世界无冕之王的华夏,却在睡梦中被鹰国人的坚船利炮给打醒,而且还被武力强迫着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这对宋育仁这种开明进步的有识之士来说,是多么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啊。

纵使后面有镇南关大捷的事情出现,但那也未能让宋育仁如此失态。

因为,从本质上,那也只能算是防御作战。打退敌人的进攻,本就是守将的应尽之责。

但是,却被冠上了大捷的名头。

哈,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遥望古代,守城大将,向来寂寂无名,而被世人传唱者,皆是封狼居胥之士,亦或者挽大厦将倾之人。

纵有以守城之事而被传唱千古的将领,那也是如江阴守将阎应元之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困守孤城将近三个月总计八十一天,统帅江阴民众,以一城之力,斩清朝三王十八将,灭清兵七万五千余人。

亦或是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的铁血郡王郭昕!率领安西都护府的一万士卒,独战西域五十载,阵斩敌酋六十万!纵使满城皆银发,致死不曾负故国!

所以,在看到此时战场上,北海水师的士兵们,如摧枯拉朽一般的斩杀倭国战舰。这种场景,对于期盼已经的宋育仁来说,这种气吞万里势如虎的事情,怎么不会激动万分!!!

痛哭一场之后,宋育仁随手抹去脸上的眼泪鼻涕,将脸死死的贴在悬窗之上,如饥似渴的看着海面上交战的场景,想要在多看一看,倭寇是如何被消灭殆尽的。

只是,这一看,却多少令宋育仁摸不到头脑了。

因为,此时的“济远号”正在脱离战场,全速向着远处航行而去。

·············

“济远号”舰桥上,沈寿昌也是一头雾水的掌控着军舰。就在击中“严岛号”不久,关燃就派人上来告诉他,命令他将战舰向着战场外的那两艘并未参战的自由国船只驶去。

而那两艘自由国船只,在看到他向其驶来之后,也调转航向,避让开了交战的海域,看样子,十分的正常。

从外形上看,这两艘船只很明显的就可以分辨出来,一艘是商船,另一艘则是一小吨位的炮舰。看样子,应该是担任着这艘商船的护卫的角色。

这种配合在日常之中十分的常见。为了保证安全,在运送一些高价值的货物或者是一些身份敏感人士的时候,通常会有一艘或者几艘排水量较小的炮舰进行护航,这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编队。

所以,在受到关燃命令的时候,沈寿昌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军人的职责还是让他决定按照关燃的命令执行。

调转航行,向着这两艘船只前进。

前甲板主炮位上,关燃看着那两艘慌忙逃窜的船只,脸上露出了嘲讽意义十足的微笑。对于他们的真实身份,关燃自然是心知肚明。

在关燃的小时候的记忆之中,曾经有一部动画片曾经对这两艘船只进行了描写。最让关燃记忆深刻的,那就是北海水师的一艘战舰向其中体型较大的那一艘发射了鱼雷,只是由于那一艘舰船吃水较浅,鱼雷从船体下面通过,而又成功触发,而令人遗憾不已!

后来,在关燃长大后,偶然之间响起了这个片段,还专门跑去图书馆查阅了资料,这才知道,这两艘船上面,搭载着倭国的海军军令部部长,大将桦山资纪。

而且,还对这两艘舰船进行了描写,解释了为什么鱼雷没有命中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关燃会特地的提醒大家,将鱼雷的定深都调整的浅一些的原因。

毕竟,这条大鱼,关燃可不想放过。可又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记忆发生改变。既然如此,那就通知大家,全部都将鱼雷调整好了。

到时候,不论是谁碰上他,都能保证击沉他。

但是,这种事情,若是有机会当然是自己来做比较好了。毕竟,将一名倭国的海军大将亲手干掉这种事情,还是会令人的身心十分愉悦的啊。

弹道学研究加持之下,看着眼前左上角那在不断的变动的命中率,关燃扭过头,对着身边的士兵说道:

“命令瞭望塔对那两艘船只发出信号,让他们停船接受检查。不然,我方将会将其视为敌人,发起攻击了!!!”

“是,大人!”传令兵匆匆而去。

说真的,关燃虽然明知道这两艘都是倭国的船只,完全可以直接发起攻击。但是,就是他船上面悬挂的那两面自由国国旗,就不得不令他打着检查的借口,按照流程来上这么一遍。最好是对方先行开火,这样关燃的借口就更加的足了。

关燃倒是不是害怕这时候的自由国。

说句不好听的,在甲午之战前的自由国,在世界国家的综合排名中排名为仅为第七,但是其国内奉行鼓励主义,因此实际排名还要更低一些。主要是忙着屠杀印第安呢在。

而且,此时的青朝,在世界上的排名确实第四位!妥妥的强国啊。所以,这个体量上,关燃完全可以表示不在乎他。

毕竟,虽然青政府已经是日暮西山了,但是现在这张虎皮对于那些不明就里的洋人来说,还是很有效果的。

但是其背后是鹰国这个搅屎棍,所以,为了避免鹰国人打着为自由国讨回公道的借口,这种流程还是要走上一下的。

并且,还可以借此事件,向自由国进行问责,责问是不是自由国对倭国进行了授权,才会出现这种事情。

到时候么,可想而知,自由国肯定不会承认,甚至为了摆脱自己的嫌疑,自由国反而会像倭国发难。

再深一点说,这样还可以让自由国在青朝随后进攻倭国的事情上面闭嘴。

所以,有这种好事,关燃怎么能放过。

毕竟,只挨打不还手,这可不是关燃的风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