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不让江山 > 第1221章 你走不掉了

不让江山 第1221章 你走不掉了

作者:知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3:21:29 来源:小说旗

这是一家看起来很小也很简陋的酒馆,也能一眼看出来生意惨淡。

从门面上看,这种小小的酒肆往日里都是寻常百姓光顾才对,达官贵人是不屑来此地饮酒的。

掌柜的是个年轻人,和这小酒馆中已经很明显的腐朽气很不相配。

他也就是二十几岁,和这小酒馆整体气质相比,就如同一片枯木中,藏着一枝嫩芽。

“请问,有酒吗?”

燕先生进门后问了一句。

年轻人连忙笑着点头:“有的。”

他见燕先生和后边跟进来的高院长都是两手空空,于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两位大人,着实抱歉,这里没有下酒菜,两位也没有带装酒的东西,所以......”

委婉表达,若能买酒走,那可以做生意,若留下喝酒,我这里什么都没有。

大兴城里这般穷苦,粮食都不够吃,这小酒馆里还有酒已经不错了,至于酒菜当然是想都别想。

如今在这想要一盘花生米下酒,都是极奢侈的事,百姓们的日子过的极艰苦,一天最多两顿稀粥。

燕先生笑道:“我们只是想在你这坐着聊一会儿,没有酒菜也无妨,或者,随便你做些什么都可以。”

年轻人越发不好意思起来:“着实是什么都没有,两位大人或许去别处看看,能有些收获。”

高院长问:“你自己平日里吃什么?”

年轻人回答道:“只有些腌萝卜皮。”

高院长:“那就把你的腌萝卜皮来一些,我们喝酒闲聊,嘴里有个滋味即可,喜你这里清净,你就不要撵客了。”

年轻人更加的不好意思了:“可是,那萝卜皮也是我从大户人家的外边捡来的。”

燕先生问:“捡来的怎么了,只要洗干净了,便没有问题。”

年轻人倒也不好再说什么,去坛子里捡了一些他自己腌的萝卜皮出来。

再抱上来一小坛酒,打开酒封,那酒气扑鼻而来,倒是很诱人。

高院长笑道:“这等美酒,别说还有萝卜皮,便是配上树皮也是好菜了。”

他问年轻人:“你连吃的都没有,为何还有这般美酒?”

年轻人道:“酒是酿好窖藏的,倒是还有一些,如今城里还能买得起酒的,哪还有什么人,而能买得起酒的人也看不上我这里。”

燕先生嗯了一声,取了几两银子放在桌子上:“先予你酒钱,你不用陪着,困了就去睡。”

年轻人连忙道:“用不得这么多。”

燕先生对这年轻人的品质倒是颇为喜欢,看了高院长一眼,高院长也眉眼带笑。

“你读过书?”

燕先生问。

年轻人嗯了一声:“读过,只是读而无用。”

高院长道:“哪有读而无用的书,你今日所明白的道理,都在你学过的文字之中。”

这话让年轻人眼神一亮,俯身道:“大人高见,草民受用了。”

燕先生指了指旁边座位:“坐下来聊一会儿。”

年轻人倒也不拘束,在旁边坐下来,为两个人把酒碗满上。

这小酒馆里东西都老旧,但干干净净,便是这不值钱的酒碗,也不见一丝脏污,擦拭的很光亮。

可见这年轻人是个手脚勤快的,而且谈吐不做作也不谄媚,所以高院长和燕先生,对他眼缘都不错。

“你在哪里读的书?”

高院长问。

年轻人回答道:“我爷爷教的,以前日子好的时候,还去过私塾,只是到十二三岁时候便没有余钱再供我,好在爷爷一直都不嫌我愚笨,从小到大,始终教导。”

“你爷爷呢?”

“半年前过世了。”

高院长脸色歉然:“抱歉。”

年轻人道:“大人客气了,爷爷九十而终,临走之前说谁哭谁是他孙子,这不算丧事,他生性豁达,自己也不悲伤。”

说到这,年轻人笑了笑道:“我哭了,毕竟我本来就是他孙子。”

高院长和燕先生同时笑起来。

燕先生问:“还没有问你名字,你叫什么?”

年轻人回答道:“回大人,我叫陆重楼。”

高院长点了点头:“重楼,性微寒,有小毒,却能清热解毒,既能用蛇虫咬伤也能用惊风抽搐,给你用这个做名字,一意可自保,二意可保人。”

陆重楼微微俯身道:“大人大才。”

燕先生对这年轻人起了兴趣,于是问道:“现在宁王入城,天下大变,你既然有学识,可想过要出仕?”

陆重楼道:“爷爷过世才半年,我当守孝三年满,再做其他。”

燕先生又问:“看来你也有出仕之心,那可有出仕门路?”

陆重楼道:“宁王到了,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便是出仕门路大开。”

高院长问:“为何?”

陆重楼道:“我听闻在北境,宁王早就重开科举,不以举荐录官职,只以品学取人才,宁王还说过,英雄不论出身,大才不拘小节。”

燕先生哈哈大笑:“妙。”

他夹了一口萝卜皮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初味苦,进而微甜。

“如今宁王要取人才,当不拘一格,你虽然要守孝,可百姓之事若急需你这样的人协助宁王治理,你可愿意?”

高院长问他。

年轻人没有马上回答,似乎是在犹豫。

燕先生道:“且先不说这个,说说你对如何安民的看法吧,如今大兴城里百姓们心里也不踏实,旧学出身的读书人,更不踏实。”

陆重楼道:“安百姓之心,尤其是江南百姓之心,其实也不算太难,宁王可颁布法令,连免三年百姓税赋,百姓三年所得之存粮,按照官价收购,如此一来,百姓们有余粮,有余钱,其实无需三年,江南水米一年两收,一季可自足,一季可换钱,便可民心安定。”

高院长问:“钱从何处来?”

他看向陆重楼说道:“大战未止,余孽尚存,征战之事怕也要持续数年,钱粮物资,消耗巨大,江南数州粮产丰沛,若按你说的三年如数官收,怕是难以做到。”

陆重楼微笑着说了三个字:“造新钱。”

高院长和燕先生对视一眼,两个人的嘴角都不由自主的微微上扬。

高院长道:“具体说说。”

陆重楼道:“宁王进位称帝之事不可过于心急,但造新钱之事刻不容缓。”

“推行新钱,借助收买-官粮之事,以三年为期,迅速推广整个中原。”

“到时候,就算是有些难打下来的地方,因为银钱流通不畅,无法和其他地方通商,可能不用兵戈便可收服。”

“其二,以后不好打的地方,其实不在江南,只在蜀州和雍州两地。”

陆重楼道:“蜀州物产天下第一,但蜀州并无矿藏,蜀州之人想要自己铸币几无可能,雍州之地有矿藏,却无物产。”

“前者想用物产换钱,必须和外边的人通商,后者想要物产,也要通商。”

陆重楼道:“新钱推行,蜀州和雍州那边都会被扼住喉咙,也许撑不住多久便会投降了。”

高院长哈哈大笑:“说的好,说的好!”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陆重楼连忙俯身致谢,然后继续说道:“新钱推行之后,严格控制物价,集中销毁旧钱,民治要松,律法要严。”

“以我推测,实则两年之内,新钱流通中原,民心便已安定。”

他看向高院长:“以重法,惩处囤积居奇之辈,以宽仁,待遵纪守法之人。”

燕先生把酒碗端起来:“敬你一杯。”

陆重楼连忙把酒碗也端起来,双手捧着,和燕先生一饮而尽。

燕先生问他:“如何可快速推行?”

陆重楼道:“北境之内,诸多官员都有民治经验,可调往江南任职,但不要全用北境官员,从江南大批取仕,用于辅政。”

他看向燕先生说道:“这边是两位大人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旧学之士如何心安且心甘。”

他认真的说道:“江南学识之辈多自傲,所以从北境选过来的大员,当有名望地位,可令桀骜之人也服气。”

燕先生笑问:“你觉得宁王在北境的官员,谁可堪当大人?”

陆重楼道:“冀州四页书院的老院长高先生,是为书生领袖,高院长无需亲力亲为,只需坐镇,便可让江南学子心服口服。”

“请高院长屈尊,创建一所新学,所有好学之士皆可至新学求教,但凡结业之人,也就没有什么旧学之士的身份了。”

高院长摇头道:“那老家伙已经离开江南之地多年,哪里还有什么影响。”

陆重楼立刻就严肃起来:“高老学识人品天下无双,大人的话,草民不敢认同,以我之所见,若高老愿意为宁王筹办此事,只需登高一呼,愿意为宁王效力者,便会接踵而至。”

高院长道:“若那老家伙真的愿意做这件事,喊你去帮忙,你去吗?”

陆重楼道:“大人应该对高老尊敬些。”

他见燕先生和姚院长都是一身锦衣,所以称之为大人。

高院长道:“你先回答了我再说。”

陆重楼道:“若真是高老召唤,我愿意为高老先驱,也愿意为天下百姓,出自己的一份力。”

高院长摘下来一枚印章放在桌子上:“那你是走不掉了。”

燕先生哈哈大笑:“确实是走不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