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不让江山 > 第1150章 出路

不让江山 第1150章 出路

作者:知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3:21:29 来源:小说旗

李叱解释道:“我本来让九妹安排人过来,提前和你打个招呼,问问你,我带来的队伍应该摆在什么位置最好。”

他看向唐匹敌道:“派来的人到了这就看到正在打仗,而且我们走的是潘兴河北岸,你们在南岸,正在激战,人也过不来,没办法马上过河见到你。”

唐匹敌懂了,他点头道:“所以咱们传信的人没敢耽搁时间,直接就回去了。”

李叱道:“对,他觉得如果绕过战场,再找地方渡河过来见你,也许要耽搁一两天的时间,战局已开,他不敢贻误战机,于是立刻返回我这边告知。”

这就是一名优秀谍卫的素质。

如果是那种比较认死理的人,就会以完成最初任务为目标,无论如何也要见到唐匹敌再说。

哪怕就是要绕过楚军走一大圈,再找地方渡河,多走个三天四天也不在乎。

可是这种认死理的人,并不适合做谍卫和斥候。

随机应变,这才是一名优秀谍卫和斥候的该有的能力。

谍卫回到李叱的队伍里后,把武亲王正在攻打大将军的事说了一遍,李叱立刻调集队伍赶路。

李叱带来的兵,其中一大部分是谢秀训练的新兵,虽然是按照宁军练兵标准来训练,可终究是欠缺了一些。

而且这些兵还没有经历过大战,能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的兵,战力是一部分因素,勇气是另外一部分。

所以李叱带着的,是更善战,更有经验的老兵队伍,大概四五万人先赶来支援。

可他们长途跋涉而来,本就体力消耗很大,若真的直接投入战场,怕是会吃大亏。

所以李叱把这四五万人又分成两批,所有骑兵,从楚军背后绕一个大圈子过去,绕到楚军的左翼,让敌人误以为是从青州来的援兵。

骑兵数量有限,只好多打旗帜,然后在马尾巴上绑了树杈来增加烟尘,让楚军斥候判断失误。

而步兵这边从楚军右翼冲上去,三万人要装出来十万人的气场,可不是能利用什么就利用什么。

李叱说把红裤衩都用上了,其实真不是一句笑话。

正因为这样才能把武亲王的斥候骗了,武亲王没有亲眼所见,他做的判断,是根据斥候回报而定,所以楚军才会被惊走。

李叱笑道:“把武亲王吓的往北退,就已经算是成了,没必要真的上去打,打,反而露怯。”

唐匹敌嗯了一声后说道:“武亲王不会轻易退回芒砀山内,他大概已经看破我的计划了。”

李叱道:“看破和打破是两码事,他不想进山,我们就逼着他进山。”

李叱有这样的底气。

以现在两人汇合后的兵力,主动进攻,略显兵力不足,可若只阻挡武亲王南下,不算多难。

况且武亲王此时以为是宁军主力来援,不敢再轻易尝试,大概会先安排斥候,去打探别的出路。

军务上的事,其实已经进入了预定好的轨迹,走向不会有大的偏差。

所以李叱和唐匹敌,并无多大的压力,现在就是等着各路兵马到齐即可。

李叱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下唐匹敌,忍不住笑了笑:“比几年前看起来壮实了些啊。”

余九龄叹道:“当家的你矜持些,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李叱:“......”

余九龄在自己身前比划了一下,对唐匹敌说道:“当家的现在喜好是大的,就你这样。”

唐匹敌:“......”

余九龄道:“我大哥这会儿不在,若是我大哥在的话,你们两个这般表情,一定会引起我大哥的怀疑。”

唐匹敌道:“你大哥只会怀疑男人吗?”

余九龄道:“我大哥倒是想怀疑女人呢,当家的没有那本事啊。”

李叱:“逆贼。”

上前一脚飞踢,余九龄一个闪身避开:“当家的你打我做什么,冤有头债有主,那是我大哥说的。”

唐匹敌思考片刻,看向李叱道:“高姑娘怨念颇深。”

李叱:“你闭嘴!”

唐匹敌道:“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叱:“逆贼!”

唐匹敌哈哈大笑,笑够了之后问:“去沈家医馆看过了没?”

李叱:“拿我刀来。”

宁军汇合之后不久,武亲王的左武卫退守到了廷安县城一带。

如唐匹敌推测那样,武亲王不会再轻易进入芒砀山。

左武卫将军聂启泰身上负伤多处,之前退兵急切都来不及包扎,此时医官正在给他上药。

他看向武亲王道:“王爷,唐匹敌怕是就想把咱们逼回芒砀山,山中无粮,他们根本不用硬攻,只需把芒砀山死死围住,我们就会被困死山中。”

武亲王点了点头:“我知道。”

在他发现山洞里的粮食后半部分都是假的之后,他就已经想到了唐匹敌的图谋。

这正是唐匹敌对他的认可,甚至是对他的忌惮。

哪怕用兵如唐匹敌那般神鬼莫测之人,也不愿意和武亲王在战场上决死一战。

就算是以三倍兵力围困,可是在绝境中的左武卫,依然能给宁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因为打掉一个左武卫而损失十万以上兵力的话,那非唐匹敌所愿。

何为战术,尽可能多的杀伤敌人,而自己损失最小,才是最好的战术安排。

所以,没有什么是比把武亲王堵死在芒砀山更好的战术了。

就算山中有树木,有野兽,可是十几万大军靠啃树皮抓猎物活着,能撑多久?

只需两个月,那就是一群连刀都提不起来的人,到时候再上山,就不是厮杀,而是捡俘虏,或许还捡不到多少活着的俘虏。

“王爷。”

左武卫另一位将军杨景元满脸担忧的说道:“咱们应该想办法往别的方向突围了,如今宁军援兵已到,我们再硬往南方突围,怕是极难成功。”

武亲王眉头皱着,没有马上回答,他在思考一件事。

片刻后,武亲王道:“我怀疑援兵有诈。”

杨景元问道:“为何?”

武亲王道:“我此时回想起来,斥候说,左翼来犯之敌皆为骑兵,右翼来犯之敌不见骑兵,哪有这般巧合的事。”

杨景元一怔:“我们被骗了?”

武亲王道:“大概是,宁军援兵到了,但兵力不多,所以用疑兵之计,吓退我们。”

他轻叹一声,自己确实年纪大了,思维和反应都有些跟不上。

若是他再年轻十岁都不可能被敌人轻易骗到,会在斥候回报的当时,就判断出敌兵有诈。

不得不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用兵也会越来越谨慎,说的直白些,就是胆子小了。

若是放在二十年前,武亲王会在瞬间就判断出敌人使诈,而且会马上安排队伍,朝着右翼的宁军援兵猛攻。

那边都是步兵,长途跋涉而来,只需用两万悍卒直接迎面打过去,必能将那支队伍直接打散。

想到此处,武亲王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自己错失了一个反败为胜的绝佳机会。

若他还能如中年正巅峰时期那样当机立断,此时右翼过来的宁军已经被击溃。

右翼宁军一败,就能盘活整个战局,寻机而上,还能再一举将唐匹敌的队伍打退。

看到武亲王脸色变幻不停,手下人也不敢多说什么,怕扰了武亲王思绪。

他们都以为武亲王是在思谋良策,却不知道武亲王是在后悔懊恼。

“多安排斥候,往西南方向打探消息。”

武亲王道:“此时宁军主力大概会从这几个方向过来......”

武亲王不再去想已经发生的事,集中精神思考出路。

他在地上用木棍画出来一个简略的地图,一边画一遍说道:“李叱会率军从西边过来,刚才出现的疑兵,九成就是李叱到了。”

“豫州领兵之人叫庄无敌,或许不在豫州,又或许是夏侯琢,此二人领兵以谨慎为长,不太会出奇兵之计,所以不可能是他们两个。”

“青州的宁军会从东北方向过来,领兵的人是应该是沈珊瑚,宁王李叱帐下,唯一的一个女将军,听闻此人军职竟是与唐匹敌相当。”

武亲王继续说道:“她若从东北方向来,必会沿着河道进攻,截断我渡河的队伍,为唐匹敌分担压力,因为她是唐匹敌的妻子,换一个人,或许会攻我后方。”

他把木棍点了点东南方向:“唐匹敌的队伍是从苏州带过来的,苏州那边宁军兵力,不会超过三四万人,甚至只有一两万人。”

聂启泰道:“王爷的意思是,我们绕开唐匹敌,在他以为我们要南下的时候,我们却不回大兴城,而是往苏州方向撤退。”

杨景元眼神一亮:“唐匹敌若发现我们往东南方向去了,必会立刻率军赶去拦截。”

武亲王点了点头:“然后我们打一个回马枪,还从潘兴河过去。”

说完这句话后,武亲王闭上眼睛仔细思考。

刚才只是有了一个粗略的设想,现在他要把这个设想细化出来,做到万无一失。

可是这般操作,难如登天。

他要带着左武卫,在至少五支宁军队伍,不下五十万大军的合围之中,辗转腾挪,硬生生的靠运动来甩开宁军,找出一条缝隙钻出去。

这不是打仗,不是厮杀,但是比上阵厮杀还要难的多,还要惊险的多。

大概半个多时辰后,武亲王才缓缓睁开眼睛。

这半个多时辰的时间,他把走什么路线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去安排斥候吧。”

武亲王看向杨景元:“不用太小心,即便被宁军发现了也无妨。”

与此同时,宁军大营。

李叱问唐匹敌道:“这次打武亲王,你可告诉罗境了吗?”

唐匹敌道:“本不想告诉他,担心他因为报仇心切而误了大事,可再一想,若真的不告诉他,他会怨恨一辈子。”

李叱点了点头:“是啊......罗境那般性子,你若不调他来的话,以后指不定会闹出来什么事。”

他对唐匹敌说道:“你把他调到我军中,我来看着他。”

唐匹敌笑道:“以何缘由调他去你身边?”

李叱笑了笑:“就说我想他了。”

余九龄道:“罗境胸更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