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不让江山 > 第1012章 不然呢

不让江山 第1012章 不然呢

作者:知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3:21:29 来源:小说旗

高希宁很少坐船,所以觉得新鲜有趣,大部分时候都会站在甲板上看着外边,那几个小姑娘在叽叽喳喳议论风景的时候,才是真实年纪的体现。

李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盯着地图看,荆州地图,地图在别人眼中只是一张图,在他眼中则是山河大川天下万物。

这次南下,是宁军能否打开江南通道的极重要的一战,成功的话,非但可以跨步江南,还可能让杨玄机陷入被动。

余九龄看起来倒是很清闲,大部分时间都在幸灾乐祸,因为他在看到神雕吐之前,他是真的不知道猪也会晕船。

狗子还好,一路飞行,飞累了就回到船上休息,然后也看着神雕那个难受的样子。

余九龄蹲在神雕边上,手里端着一碗米饭,米饭上盖了一层热菜。

“你吃不吃啊。”

余九龄问神雕:“你看,只有我对你好,你难受成这样,只有我问问你还吃不吃得下。”

神雕侧头看了看余九龄,发出略显虚弱的哼哼的声音。

根据余九龄的理解,这哼哼两声的意思大概是......扶我起来,我还能吃。

所以余九龄就起来了,端着米饭到一边自己吃去了。

神雕看着那个家伙,此时心里想着的大概是......虽然我是学着狗的样子长大的,但我终究不是狗,而你是真的狗。

这次南下二十几天的路程都会在水路上走,一开始会觉得新奇有趣,时间长了之后又会觉得憋闷。

总是会想着,要不然到陆地上去走走吧。

人就是这样复杂且矫情,坐船省力,然后想着下船走走,走路费力,就想着要是能坐船多好。

等到神雕刚刚勉强适应了这行程的时候,哎你说巧不巧,快到了。

李叱再次打开地图看,距离目的地还有大概两天左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地方已经在宁军的控制范围之内。

“仔细说说杨丁方这个人。”

李叱看向谢怀南。

谢怀南道:“杨丁方是朝廷的府兵将军,最早的时候,就是他带兵驻守蜀州,是蜀州节度使帐下大将,投靠杨玄机之后,此人被重用。”

谢怀南脑子里像是有一本人物图谱似的,似乎只要是有一些分量的人,问他,他都能给出回答。

此人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而且心思缜密,这也是他能在谢家成为掌帆之人的原因之一。

记忆力好的人有许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这优点发挥出来,也不是每个人有优势还勤奋。

谢怀南记住那么多人,是为了在做判断的时候,不会因为完全不了解对方而产生误判。

“杨丁方这个人,领兵风格沉稳,很多人都说过他不管是行事还是为人,都处处在学武亲王,且学到了七八分模样。”

谢怀南道:“在蜀州的时候,杨丁方的书房里挂了很多幅字,都是武亲王曾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被他写下来挂在书房里,武亲王领兵作战的每一次战例,他都会仔细揣摩。”

说到这,谢怀南看向李叱道:“从出蜀州到进京州,杨丁方是杨玄机手下诸多将军中,唯一一个还不曾有过任何败绩的人。”

李叱问:“杨玄机那边的不败将军,就他一个?”

谢怀南道:“是。”

李叱淡淡道:“咱们这边就多的是。”

谢怀南先是楞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这不败的战绩放在别处确实可以吹嘘,可是在宁军这边着实没有什么可吹嘘的。

不败而已,随随便便就能点出来不少。

谢怀南其实知道,李叱问杨丁方,更想问是谢家的是,只是需要一个开头。

所以谢怀南不等李叱问,主动说道:“我大哥谢怀远既然铁了心要站在杨玄机那边,这次对杨丁方的支持必然不遗余力,谢家在庭阳经营数百年,不管是粮草物资还是钱,都可以让杨丁方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最不好的局面是,谢怀远会让杨丁方进入庭阳谢家祖宅,那里围着山有一圈城墙,格外坚固,城防武器比起豫州来也不差多少,山坡上有许多堡垒,可居高临下压制,易守难攻。”

谢怀南道:“若是谢怀远和杨丁方固守待援,不容易打。”

李叱道:“他们没有援。”

谢怀南又一怔。

虽然他也能推测出来,此时宁王殿下亲自到了荆州,就是因为杨玄机那边可能自顾不暇。

但这并非定数,万一杨玄机大军放弃京州回援,宁王这边的兵力,难以和杨玄机的大军抗衡。

如果杨玄机真的回来了,合围庭阳的宁军,反而就成了被人两面夹击。

可是他看的出来,宁王殿下说他们没有援兵这句话的时候,无比的自信,所以他就忍不住去想,到底这自信因何而来?

想来想去,唯一的答案就是大将军唐匹敌。

可是他又想不到,远在苏州的大将军,到底能做些什么,以至于在京州的杨玄机都不能回援。

与此同时,大楚都城,大兴城。

世元宫,东书房。

皇帝杨竞坐在书桌后边,手里拿着一份军报。

这是刚刚呈递上来的消息,也是因为这个消息,让皇帝的心里震撼不已,难以平复。

武亲王杨迹句已经回到大兴城,今天才进的城,还没有来得及休息片刻就被皇帝接到了宫里。

“王叔。”

皇帝把军报递给武亲王:“这个唐匹敌,怎能如此厉害?”

军报上说,唐匹敌攻入苏州之后,攻城略地的速度,几乎和行军的速度相当。

也就是说,人家是一路走一路占领,就没有遇到多大的抵抗。

当然,没有遇到多大的抵抗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真的没有遇到多大抵抗,二是多大抵抗在唐匹敌面前都不算是什么抵抗。

如果是前者,可以把唐匹敌攻入苏州的战局胜利归结于运气,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这个唐匹敌有多可怕已经显而易见。

武亲王看过之后,把战报放在桌子上,微微颔首说道:“回陛下,臣以为,唐匹敌的领兵之才,近些年来,臣所见到的年轻人中,当为第一。”

皇帝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如此人才,若是能得朝廷所用,那该多好。”

武亲王道:“他若真能为朝廷所用,臣觉得,会是第二个徐驱虏。”

这句话让皇帝心里微微一震。

大楚的第二个徐驱虏,这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如果当初没有大将军徐驱虏那般无敌,大楚可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完了,西域入侵,草原反叛,黑武南下,内乱不断,朝廷又已崩坏,若非徐驱虏横空出世,大楚岌岌可危。

武亲王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如果唐匹敌这样的年轻人能为朝廷所用的话,或许能像是当年的徐驱虏一样,为大楚续命百年。

当然,武亲王这句话里的意思也可能是......如此惊才绝艳的年轻人,为朝廷做事的话,大概下场也是徐驱虏那样,一杯毒酒赐死了事。

想到这里,皇帝就又叹了口气。

武亲王没有再说什么,并无解释,哪怕看到皇帝此时的反应,他也不想解释。

因为他话里的意思,就是皇帝以为的那个意思。

有句话武亲王其实还克制住了,如果没克制住的话,此时皇帝应该更难堪才对。

武亲王想说的是,如果臣不是姓杨,如果臣不是陛下的王叔,可能臣早在多年前,也被一杯毒酒赐死了。

这不是玩笑,是事实。

如果武亲王不是姓杨,如果他手里没有打皇鞭,如果老皇帝不是对他真的有些怕,那老皇帝一定会让刘崇信给他端来一杯毒酒。

“现在......”

皇帝只好把话题避开。

他问武亲王道:“大贼李兄虎已经不得不退兵会苏州,此时局面,是否对咱们有利?”

他说话的时候,刻意把咱们两个字加重了些。

武亲王俯身道:“回陛下,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朝廷有利,但实则是对宁王李叱有利。”

皇帝微微一怔,又是这个李叱。

武亲王道:“唐匹敌拿下大半个苏州,迫使李兄虎回援,李兄虎兵多,唐匹敌想直接吞了李兄虎不容易,但李兄虎想要打赢他也极难,所以在苏州,会是僵持之局。”

“如此一来,京州之内,臣就有和杨玄机一战之力,杨玄机不得不全力应付,就无暇顾及其他,李叱就会趁机拿下荆州,进而威胁梁州,将蜀州彻底割断。”

武亲王看向皇帝:“打到最后,苏州那边,唐匹敌拖住了李兄虎,京州这边,臣和杨玄机打的各自消耗,李叱却可趁势夺取更多地方。”

听到这,皇帝心里的怒意已经冒了出来。

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在李叱刚刚冒头的时候,就让武亲王带兵去把李叱按下去。

此时再想按,已经按不住了。

“王叔,可有对策?”

皇帝问。

武亲王摇头:“没有。”

李叱这般布局,用的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明谋,都在面上摆着呢,只是人家看的更长远,布局更稳妥。

等到你觉得可以走这一步的时候,才看到李叱已经走了好几步。

这个局面已经形成,就无法破局,只能是这样发展下去。

“那......”

皇帝看向武亲王,眼神里有些压制不住的期望:“若王叔与那唐匹敌交手的话,可有必胜把握?”

武亲王沉默良久,回答:“五五之数。”

这四个字,像是压坏了皇帝心境的最后一根稻草,让皇帝一时之间,连话都说不出。

五五之数。

那只是对一个唐匹敌,但李叱不止有一个唐匹敌,传闻李叱帐下的将军们,皆有不败之名。

所以,李叱才不可能答应什么割地而治,如果此时占优势的是皇帝,皇帝也不可能答应。

“陛下。”

武亲王起身:“臣要去前线了。”

“王叔才刚回来......”

“不然呢?”

武亲王轻轻叹了口气,俯身:“陛下保重,臣告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