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续南明 > 第175章 还是来了

续南明 第175章 还是来了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0:30 来源:蚂蚁文学

蹄声轰隆,五列黑灰色的轨迹在草地上奔腾越近。

很快,一队矫健的骑兵旋风般冲上山坡,然后纷纷勒住马缰,一片马匹嘶鸣,唏律律的声响。

马上骑士停住马匹,他们个个剽悍轻捷,眼神锐利,却是新建的新安庄九爷骑兵队,除了李如婉,他们一队五十人,都是原来飞云镖局的镖师趟子手。

他们常年走镖,又经九爷多年调教,这马术都不用说,马上长兵短兵都可以,走镖途中常遇匪贼,搏杀血战经验也丰富,欠缺的,就是军阵合战方面。

但进入庄内与队兵合练一个多月,各人队列阵列也有长进。

所以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奔腾起来,却尤如千军万马,气势磅礴。

看骑兵队剽悍轻捷样子,山上山下人等,无不投去羡慕目光,鲜衣怒马,策马飞驰,谁不向往?

九爷跳下马匹,沉重的马靴踏在草地上,宛如地面一震。

因暂时借用哨探队的装备,他此时打扮也是灰毡、棉甲、黑色斗篷,那镶铁棉甲虽不如铁甲沉重,但也有二十斤重,然此时这二十斤的棉甲披在身上,却浑若无物。

他下了马,将手中队旗交给旁边一个骑士,却是他亲手执旗。

然后他大儿子钱礼魁,女儿钱三娘,还有李如婉等人纷纷跳下马匹。

那钱三娘下了马后,双手的手铳还在手中灵活转了几圈,再潇洒的一下子插入枪套,却是当日杨河玩枪那一招被她学去了。

九爷回看队伍,见众骑都下了马匹,但很多人喧哗笑闹,吵吵嚷嚷,不由眉头一皱,大喝道:“肃静!”

立时他的队伍鸦雀无声。

骑兵队虽然彪悍,但成员都是原来的镖师趟子手,素来散漫惯了,进庄短短一个多月也不可能改变多少。

但九爷外表粗豪,内心精细,却很注意这方面的事。

他在原来镖局威望素著,镖师们都服他,这纪律方面,九爷非常镇得住。

看队伍保持肃静,九爷钱仲勇满意点了点头,就带大儿子钱礼魁,女儿钱三娘这两个队副大步过来。

那李如婉紧跟在钱三娘身旁,作护卫状,她们打扮都跟九爷差不多,灰毡、棉甲、黑色斗篷,同样二十斤重的镶铁棉甲穿在她们身上,浑若无事。

然后钱礼魁也同样装扮,拥有棉甲,本月出产十二副镶铁棉甲,骑兵队就拥有九副,九爷、钱礼魁、钱三娘、李如婉,然后五副,装备队中其他人。

杨河本来打算给他四儿子钱礼爵装备一副,但九爷作主,却分给了队中另一个镖师。

他理由很简单,这镖师技艺更高,比起自己四儿子,他更有资格拥有这副棉甲。

盔甲庄内比较紧张,好在新安手铳还是够的,哨探队分了十一杆,杨河自己留一杆,余下三十八杆皆给骑兵队,他们部分人还会骑射,有人擅长用手弩,足够用了。

那钱三娘与李如婉更每人拥有两杆手铳,左右打铳,成为骑兵队独特的风景。

此时二女随着九爷大步过来,特别那钱三娘按着重剑,鞓带上两杆手铳露出,颇为显眼,她毡帽压得低低,只露出明亮双眼,黑色的翻毛软筒马靴踏在草地上,矫健,有力。

杨河看她行走姿势颇为冷艳,腰肢扭动中,那黑色的斗篷就随之颤动轻扬,英姿飒爽的,又更显凹凸有致的魔鬼身材,不由往她的腰与大长腿看了几眼。

却见钱三娘往他瞟来,睫毛就颤颤,轻垂下了眼眸。

杨河也转开目光,看那李如婉跟在她身后,走路一摇一摆的,占的方位很大,腰侧别着沉重的短斧,腰间又插着两杆手铳,昂着头,罩着斗篷,那神情,比男人还嚣张。

很快九爷等人过来,此时重要军官都集中山顶上,把总杨大臣、韩大侠,中军官张松涛,护卫队长陈仇敖,副把总韩官儿、杨千总、罗显爵等人,又有崔禄、盛三堂、李家乐等。

众人济济山岭,大多身着铁甲,甲叶锵锵,又系着大红的斗篷,就见一片耀眼的军伍红光。

九爷走近,对杨河抱拳施礼,身后的钱礼魁、钱三娘、李如婉同样抱拳。

杨河笑道:“九爷免礼,骑兵队这一个多月来,越见威势了。”

九爷钱仲勇哈哈笑道:“全靠相公扶持,庄中马料这么充足,队中每匹马都吃得骠肥,就有力气奔跑作战了。”

杨河也是一笑,九爷拉来四十五匹战马,这一个多月的演练操练,他都按战时的马料供给,六分豆料,四分干草,这样的供给,马匹等于天天吃荤菜,自然就骠肥马壮跑得快。

而往日镖局,除了拉车的挽马草豆标准高些,九爷等人乘马豆料比例往往不高,有时紧张的时候连干草都吃不上,让马匹吃青草,这耐力就不强,奔腾距离不远。

到新安庄供给这么好,老实说九爷非常满意。

这时杨大臣叫道:“九爷,你马术这么好,什么时候,也帮俺老杨练练?”

九爷钱仲勇哈哈笑道:“大臣兄弟可是杨相公教导出来的,这马术已经非常娴熟了,钱某哪能教导什么?不过抽空的话,我们倒可切磋一下,相互讨教。”

随后九爷又抱拳与韩大侠等人寒暄,豪气干云。

他走镖多年,六成都是靠黑白两道赏脸,能不冲突,就不冲突,所以别看他外表粗豪,这交际能力可是非常强,进庄不多久,他就与庄内各重要头目相处得很好。

……

又等了一会儿,曾有遇气喘吁吁的赶到,慌忙过来,裴珀川与凌战云无奈的跟在后面,以他们的马术,要到早到了,但同为哨探队的成员,却要陪着兄弟们一起慢跑。

人员到齐,众人一起探讨此次演练得失,围了杨河身前一圈,钱三娘也站在九爷身旁。

前几次这种讨论她有些漫不经心,自顾自玩自己手铳,但可能九爷跟她说过什么,她就很注意了。

虽还是静静站着不说话,但众人说的每一字每一句,她都非常注意倾听,特别细思杨河的话语。

韩大侠神情带着自豪,他对本月演练的结果非常满意,瓮声瓮气道:“相公,兄弟们的军伍阵列已经很精了,属下可以肯定,不说寻常的匪贼,就是大股流寇来临,也不要想攻破我们的战阵!”

杨千总,罗显爵立时附和,张松涛,陈仇敖等人也露出自豪的神情。

九爷慎重的没有发言,但他神色中也带着赞许。

他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当年他们通州十二骑横行天下,不论官兵的阵列,匪贼的阵列,甚至鞑子的阵列他都见过,论军伍的严整,新安军其实不遑多让。

他们所欠缺的,只是足够的血气与杀气。

毕竟新安庄目前打过的敌人都是匪贼,暂时来说,还没经过足够的大战与恶战。

不过九爷认为,就是面对适量的流寇,正面攻击的话,确实很难攻破新安军的战阵。

这月来九爷一样感触良多,这种森严的战阵大明已经很少见了,特别新安庄犀利的火器,更是让他叹为观止。

九爷当然有看过队兵们的实弹演练,每每心惊不止,那种齐射的威力,不说匪贼流寇,就是鞑子都很难承受。

还有那种装填速度,更是快速无比,与官兵的鸟铳,或是大明别处的火器截然不同,却是使用后膛装弹,就在原地,排铳打了一阵又一阵,每一阵观之都让人心惊肉跳。

然后将铅子,引药,火药全部装在一个纸壳,也是第一次看到。

九爷问过了,这种叫“新安铳”的后膛鸟铳,一杆成本就要八到十两银子,当时他听了暗暗咋舌,这种花费,恐怕整个大明也只有杨相公舍得花这个钱。

他听着众人发言,各类总结,然后那黑壮的中军官飞速用铅笔记下来。

虽然经历多次,但现在听之观之,仍然有一种新奇的感觉。

这时九爷又听杨大臣道:“老实说吧,匪贼流寇正面攻打我们军阵,俺老杨都不怕,但我担忧的是侧翼。贼寇避开我们正面,从侧翼扑来,这事情就不好办了。”

韩大侠不赞同:“侧翼我们也是有防护的,贼寇很难攻破我们的火器正面,所以杀手队都可以布置在两翼,他们重盾长矛,等闲贼寇怎么攻得入?去年打铜山匪,他们就冲不破我们的重盾长矛阵。”

杨大臣道:“那是因为匪贼死冲,正对着盾牌冲来,若他们绕到盾阵侧面后方,事情就不好办。除非我们排得密不通风,或者兵力多可以堵住,否则总是漏洞。”

他说道:“而且我们现在演练,都选好了地势,后面侧面有山有水,省了一些兵力防护,但若在平地上呢?”

他担忧说道:“就象十天前我们在贺庄那边演练,都是平野,连条河都没有,只能结成方阵。我们军中两百杆火铳,要护四面,每面只有五十杆。又分二层,每层二十五杆,一次能打死几个贼人?”

韩大侠沉思道:“这倒也是,所以我们就要选好地势,地势不利,我们就不打!还有你说的侧翼,相公不是提出解决之法了吗?”

杨大臣怒道:“你以为贼寇是你婆娘,什么都跟你配合?让你选了地势再打?”

韩大侠也怒道:“兵力不够怎么办?”

看他们争吵得要打起来,九爷等人连忙上前劝说。

……

杨河笑了笑,这种部下对军事方略的争吵他并不阻挡,杨大臣说的也是他考虑的。

他现在两总兵,火器队、杀手队士卒各两百人,因为兵少,所以他很注意挑选地形,一般后方,甚至某一侧面都有山有水,可以作为防护遮掩之所。

这省了他的兵力,也可以将火枪全部集中到某一面,形成最大杀伤。

当然,战时判断敌人会从哪一面主攻,这也是学问,颇为考验麾下的判断能力。

毕竟阵列布下后,又要临场变阵,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然后正面火力强悍,又有掷弹队配合,他的杀手队就可多布置在两翼,左右各一百人,列成各两个小方阵,每方阵五十人。

他们各分五排,第一排重盾,二三排长矛,从实战来看,这样的组合敌人是非常不容易攻破的,基本上第四排的重盾,第五排的长矛手都是闲着。

但考虑到这个阵形也有缺陷,就是移动转弯不便,敌人正面冲击失败后,可能会绕过阵列正面,从侧面空地攻进来。

所以杨河解决方法,就是原第四排,第五排仍作为预备队,但他们有了新任务,就是堵塞防护侧面。

若贼寇从侧面绕来,看他们人数多寡,出动六人,十人,二十人,四十人不等,每次都是重盾长矛配合,这样就可以防护侧面,全阵的八十人,每边的四十人,都可作为这个用途。

再配合各军官护卫,突击队等成员,基本可将侧面绕来的贼寇挡住。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贼寇人数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否则他军阵再强,也有可能被攻破了。

他目光扫向杨大臣与韩大侠二人,此时二人斗鸡似的怒视,都是面红脖子粗。

他们两个很奇怪,经常吵得面红耳赤,然很快又嘻哈的和好,总体韩大侠很多判断基于现实现状,杨大臣的思维则很飘忽敏锐,经常想到很远的地方去。

他目光又在身前各人扫了一眼,看那钱三娘似乎若有所思,正看来看去,她的眼睛太亮太烈,被她看到的男人,都露出不自然的神情。

杨河又看向钱仲勇,笑道:“九爷也说说。”

众人都看来,九爷抱了抱拳,粗豪的脸上颇有慎重。

他想了想,说道:“相公,属下其实和大臣兄弟想的一样,战前能选好利我的地势,那最好,但恐怕事情总不会那么如意。以后我们征战对手,是马队多的流寇,甚至有可能是……鞑子。这些贼匪,个个骑卒众多,奔袭惊人,就算不会骑射,但至少都有马上劈砍的能力,若我等突然遇到,又是平野……”

众人都露出担忧的神色,未来这种情况不会没有,张松涛道:“以我军现在形势,平野遭遇,若是贼多,只能结成方营,然方营……”

他摇了摇头,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方阵全部龟缩,太死板,全面挨打,就几乎没有几个不覆灭的。

便如现在官兵野外遇到流寇,遇到鞑子,都是结成方阵,很多还是车营,但传来的消息都是惨败。

韩大侠神情有些恍惚,似乎在想什么,他说道:“野外遇敌,唯有结成大阵,步军在中间,骑兵在两翼,能攻能守,才能取胜。”

九爷摇头道:“这样的官兵都是精锐敢战,结成什么阵都能打胜。”

杨河点头,野外对战,最正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如韩大侠所说,步兵在中间,骑兵在两翼掩护,可攻可守。

但这有个前提,骑兵要多,而且还要非常强悍。

明初明中的时候,这种阵形可能很多,但到现在,就算官兵马队多的,平原之地遇到敌人,不论流寇还是鞑子,基本也是结成方阵,龟缩在阵内不敢出来。

原因很简单,官兵的马队打不过对手,两翼被一冲就开,达不到掩护中间步兵的目的。

一次次下来,现在明军出行,就算军中有骑兵的,也都是龟缩阵内,待步兵打赢了,再出阵追击。

只可惜现在官兵的步卒,就很少有打赢的,所以各军伍的马队,相比步兵的优势,只是用来逃命罢了。

杨河现在情况也是这样,兵少,马队更少,遇到小股敌人还好,可以将骑兵队摆在侧翼掩护,找机会攻击。

但若遇到大股的敌人,特别他们马队多的,也只能将自己的骑兵队保护在阵内了。

让杨河略感安慰的是,他的步兵还是很强的。

摇摇头,杨河说道:“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现在兵少,马队少,但以后总会多的……所以,待前往睢宁时,哨探方面,就要劳烦九爷了,探清贼情,可否有流贼前来睢宁,人数有多少。能吃下我们就打,找个好地形,在野外消灭他们。人太多,不能吃下我们就不打,谨守城池就好。”

九爷郑重抱拳:“这是钱某人份内之事,相公放心,属下一定哨探清楚。”

场中各人神情凝重,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各人也知道了,三边总督汪乔年之死,还有归德、陈州、鹿邑、亳州等地失陷之事,甚至杨大臣,齐友信,严德政等人听闻家乡沦陷消息,都颇为悲痛。

各人还听闻大股流贼浩浩荡荡东进,围攻宿州的事,未知可会继续东进。

杨相公作为睢宁练总,肯定很快要前往睢宁城。

曾有遇脸上仍然笑嘻嘻的,只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他们哨探队被忽视了。

看看天色,杨河正要下令收兵回去,忽然就听到南面原野上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九爷加入后,庄中马匹多了,杨河也让九爷训练了几骑传令兵,各驻新安庄与焦山庄,一听那蹄声,就知道是从新安庄赶来的传令兵,应该是传递睢宁城那边的消息。

众人面面相觑,杨河心中暗叹:“还是来了。”

事实在月中的时候,睢宁知县高岐凤,就已经派人催促几次,现在月底了,肯定不能再拖延了。

果然他一回到新安庄,就见到睢宁城来的信使,却是知县高岐凤身边一个亲信门房,手持知县的亲笔书信,言从逃难民众得到消息,流贼攻宿州不克,陆续有人马东进灵璧。

他们极有可能会顺官道北上,请杨大人速速率兵前往睢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