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续南明 > 第126章 见闻

续南明 第126章 见闻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0:30 来源:蚂蚁文学

杨河等人回转新安庄,黄管事吩咐将战死护卫之遗体送回邳州城。?

杨河也一样收殓了战马,载在大车上运回,此马将位享战死军士之资格,安葬在东山之下。

以后他也会效仿戚家军,战死的战马,都享受阵亡军人的待遇,每年同样要祭祀。

韩大侠将自己的马匹让给了杨河,他们继续往新安庄回去,一路无事,很快就要到新安庄。

到了巡检司这边,仍然喧哗热闹,收集硝土的各庄乡民来往不断,还有这边集市正在修建,一些招募的壮丁忙忙碌碌担土挑石,大冬天的,个个干得满头大汗。

不过他们干活可以吃饱,还有些工钱,所以附近闲着的人,都愿意前来干活。

杨河认为,基础建设,是解决就业的一个良好有效手法,所以剿灭焦山匪后,他在十里八乡威望素著,仍然不搞差役丁口摊派,而是招募壮丁干活。

虽吃的是粗粮,工钱也不是很多,但仍然得到如云的响应,各寨乡民普遍拥护。

他们自然愿意干活吃饱又有钱。

剿灭焦山匪后,各村各寨人家多少有些收获,但他们更愿意把银子存起来,然后到这边干活吃饱。

最好一个冬天都有活干。

杨河此举,也受到乡民广泛称颂,皆言,杨相公仁义。

除了干活的壮丁,还有众多百姓聚着观看,毕竟此时娱乐少,新建一个集市,可谓这片居民的头等大事。

前来观看集市进展,也成了附近大小村寨的乐趣之一,各人盘算等集市建成了,自己也可以赶集,还可以贩卖一些乡货,说不定还可以以此来谋生。

周边的小孩儿自然也聚到这边,追逐笑闹着,偶尔一些新安庄民路过,众人就投去羡慕的目光。

新安庄的名声已经传出去,内中的种种,也成了周边乡民津津乐道的话题与羡慕对象。

比如他们天天可以吃饱饭,经常可以吃到肉,每人还有崭新的冬衣,皆是厚实保暖的羊毛衣裳,男人有冬毡,女人有卧兔帽,还有什么手套,冬日戴在手上也不怕冷。

这种日子,怕自己庄中大户财主也没有吧,那杨相公对自己庄民太好了。

这事情的结果就是出现了山寨,很多乡民,也开始学习新安庄民,自己缝制手套。

前方喧哗热闹,看着那边一切,杨河脸上露出笑容,还是自己家中安心啊。

而出门几日,庄子附近依旧,让他放心不少。

黄管事看着,脸上现出诧异的神情,杨河事情他多少了解,到达新安庄也差不多就是一个月。

然这边已经现出蓬勃的生气,果然不简单啊。

大明现在各地人烟萧条,邳州临近运河,交通要道,然除了一些大集镇,各野外小村寨周边一样很少人烟活动,因为毛贼土匪太多了,众百姓都躲在寨内不敢出去。

这边却是居民安乐,百姓安心,真是难得。

现在,更要建一个集市了。

可以想象,以后这边会更繁华。

那些随行的工匠一样面露惊讶,他们多是邳州本地人,离新安庄这边也不远,毕竟才四十里路。

然依他们知道的,往日这一片是三不管地带,匪贼众多,杀人劫掠,混乱之极。

这不,不久前“李庄”才被屠庄,这事在邳州城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然看现在,竟有一种安乐桃源的感觉,就象匪贼的威胁早离这一片居民而去。

看那玩闹的孩童,邳州附近的村落,哪家哪户敢放心的让妇女小孩在外乱跑?

他们还看到这边在修建一个集市,一些庄丁在巡逻。

他们个个戴着冬毡,身穿青色外露胖袄,捆着鞓带,背着椰瓢袋,穿着皮靴,然后罩着羊毛斗篷,按着腰刀,手上还套着什么,好似很保暖的样子。

这种打扮,比很多官兵都好了,甚至一些人还持着鸟铳。

一看就很精良。

特别他们的精气神……

果然精锐啊!

就是这些人,剿灭了为祸当地的焦山匪贼?

也因为这些人,不但新安庄,就是附近的妇人小孩都敢放心到这边玩耍?

很多工匠眼中现出憧憬,果然如此,在这庄中开启新生活就非常不错。

郁有铁兴奋的对他爹郁铁匠道:“大,这庄子比州城更安宁。”

郁铁匠满脸的皱纹同样舒展开,人老了,图的就是一个安定太平,看这庄子如此,离开邳州城,果然是个明智的选择。

那李天南目光在一些庄丁鸟铳上面打转,他弟弟妹妹在身后议论:“……那些铳子比不上阿哥打造,但估计也可打千……”

蒋福海,顾九等流浪工匠麻木的脸上现出微笑,在邳州城一样苦,所以他们毫不留恋,也似乎自己选择对了,到这新安庄,果然可以过上好日子。

杨河看到集市工地边,齐友信穿着皮袍,戴着狐帽,正与几个工匠意气风说着什么。

附近有乡民路过,冲他恭敬招呼,他只是矜持点头。

杨河设立新安集,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圈个地,盖几个窝铺就完,而是有详细规划的。

他亲自画了草图,集市内外布局,各建筑分布,市场的范围大小,围墙护栏的设立,各厕所与卫生的处理,道路的划分,特别下水道沟渠的设立更是关键。

集市位于黄河大堤边,未来水涝积水肯定是要考虑进去的,下水道其实很简单,事先挖好排水沟渠就行。

积水要排得快,沟渠挖深一些就行,市集城池开建前规划好,事情就很简单。

当然,此时很多建城者根本没这概念,那就等着污水遍地,积水淹没脚根吧。

新安庄内,只有齐友信职位足够,又跟内政有关,就由他来巡视监督。

齐友信也很享受那种迎来送往的感觉,每天都会来转一转。

这段时间,他与邓巡检也是打成一片。

远远的,集市内外中人就看到杨河的车队,众人一片的叫声:“杨相公回来了。”

现在杨河不单是新安庄民的主心骨,也是附近这一片村寨的定海神针。

有他在,众人才能过上这种安宁的生活,就算离开庄子到外面,也不再惧怕土匪的威胁。

这不,几百颗焦山匪贼的人头,仍然挂在新安庄的垛墙上,极大威赫了任何敢蠢蠢欲动的匪贼们。

很快,众乡民过来,围着车队指指点点,观看惊叹,更有小孩子围着奔跑,一片热闹。

齐友信也快步迎上来,看到各车满满的物资,还有一些工匠样子的人,他满面笑容。

有了这些人员物资,庄子又可以壮大了。

他笑道:“相公回来了,这几日外出辛苦了。”

随后他看到杨河换了韩大侠的马匹,不由一愣。

转眼又看到后面一辆车上原杨河的战马坐骑,更是面色一变。

他扫了韩大侠,陈仇敖等人一眼,眼中闪过严厉的责备之色,沉声道:“相公,怎么回事?”

杨河道:“回去再说。”

齐友信轻声应是,然后满面笑容的与黄管事等人打招呼,他出身里长,精明油滑,特别懂交游与一些官面的事。

这应酬方面,自然得心应手。

黄管事含笑与他应答,他身为王府管事,区区一个庄园管事当然不必放在眼里,但此人是杨相公的亲信,那自然不同。

而且依他目光看,随着新安庄的展,杨相公身边人也会水涨船高,眼下交好,正是合适。

车队一行转向新安庄,小道虽有些颠簸,但冬日也算好走。

巡检司离庄子不过六七里,很快众人就到了庄前,远远的各人看到各垛墙挂得满墙都是的人头,个个龇牙咧嘴,形状干枯,不由阵阵惊叹,有人欣喜有人恐惧。

黄管事心下赞叹,那些就是焦山匪人头了,为祸一方,结果被杨相公剿灭。

借着这些匪贼的人头,他在这一片也竖立了无比的威望,现在更放心大胆的开集市了。

远远的庄民也得到消息,此时都挤在庄门附近迎接,熙熙攘攘,一片热闹欢腾。

又有杨大臣,严德政,孙招弟,赵中举等人闻迅赶来,内中杨大臣还带着弟弟妹妹瑛儿谦儿。

很快,张出恭兄弟三人也闻迅赶来。

杨大臣过来扶杨河下马,高兴的道:“少爷。”

随后他看到杨河的战马不对,更看到后面的坐骑尸体,他一愣,随后不动声色看来,杨河对他点了点头。

妹妹瑛儿扑来,抱住杨河的大腿,甜甜道:“哥哥,瑛儿好想你。”

杨河在妹妹脸上亲一口,笑道:“瑛儿真乖。”

又摸摸弟弟谦儿的头,他与杨大臣,一人抱一个。

又与严德政、张出恭兄弟见过,杨河招呼着黄管事一行人,从吊桥入庄。

现在除了晚上,吊桥都是常日放着,不象以前,吊着多,放着少。

众人进庄,众多庄民挤在两边,一片声的道:“……相公……相公回来?”

杨河微笑点头,回来后,似乎什么忧郁烦恼都没了,这里,就是他的家啊。

黄管事有些惊讶,想不到杨相公在庄中如此的受拥戴。

他看得出来,庄民们欢迎是真心实意,自内心的欢喜。

一片喧腾中,孙招弟与赵中举也站在人群,忽然赵中举一愣,面有忧色,不过她没说什么,默默的回转回去,来客人了,厨房那边,该备更多的伙食了。

孙招弟大大咧咧的性情,什么都没觉察到,她驱赶那些围观的妇女道:“好了好了,相公回来了,都放心的回去干活了,要缝制的冬衣还多呢……”

后方传来张出恭隐隐的责备声,韩大侠、陈仇敖、张松涛三人一声不响,胡就业与曾有遇则是委屈的辩解。

众人进入庄中,青石板、碎石、鹅卵石铺就的路面让黄管事赞叹,两边颇为典雅的店铺与民居也让众工匠欢喜,这个庄子如此富足,看这街道,都是石板铺的,以后自己要在这里生活了。

众人一路行去,看街道始终都干干净净,洁净如洗,内中的庄民也是面有红光,个个走路挺着腰板,充满精气神。

而不论男女老少,大多有一套崭新的,非常保暖的冬衣。

特别男有冬毡帽,女有卧兔帽,看得随行众工匠咋舌不已,这还是邳州城外的一个乡下地方吗?

放眼邳州城内,也是乞丐流民云集吧,每天都有人冻死饿死,反观这里来往人等皆悠然自得,精神气壮。

不类乡间,反类桃源啊。

特别那种洁净与生气,让人耳目一新。

很多工匠脸上露出笑容,好地方啊。

以后,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