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名侦探柯镇恶 > 第397章 分头北上

名侦探柯镇恶 第397章 分头北上

作者:熊猫庞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13:08:31 来源:小说旗

听说有七八十人被全金发要到了烈火旗,柯镇恶眉头不由微微一皱。

火药是个大杀器,用好了,在战场上将会无往不利,用不好,或许会炸出一个埋葬自己的天坑。

任何新的技术,落到守旧的保守派手里要么被封存吃灰,要么直接充作玩物。

而落到新兴进取派手中,那将会变成吞噬一切的巨兽。

南宋的工匠技艺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后期面对蒙古大军的攻城战,火器也曾大展神威。但新兴进取的蒙古人,却能够在几十年的战争中不断吸收这些技术,应用于战争,最终击垮南宋。

柯镇恶虽然不清楚历史的细节,但还是有些担心这些火药技术会落到金人甚至日后的蒙古人手中。

朱聪看出柯镇恶神情变化,问道:“大哥可是担心火器技术会泄漏给金人?”

柯镇恶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道:“却是有点疑虑,但问题不大,总不能因噎废食,我从襄阳而来,珙儿那里也搞的不错,居然弄出了一支五十人的飞行军,也是颇为难得。”

柯镇恶说的飞行军并非是修练了柯家拳记在的飞行功的军队,而是一支由五十人组成的滑翔翼部队。

滑翔翼当然没有柯镇恶的大斗蓬操纵灵活,但是控制难度大大降低。

滑翔翼用竹木为骨架,油布为面,呈现三角之状,从高山跃下,可滑翔数十里而不落地,十分省力。七侠山上只是有这样的理论,而孟珙已经开始实践了。

这让柯镇恶多少有些欣慰。

可惜滑翔翼还处于初级阶段,载重、和持续飞行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否则两军对垒之时,滑翔翼部队从敌方指挥官头顶飞过,随便丢十几枚火雷弹,后面的野战就好打了。

“这便是物理的高明之处了,这些东西往日里被当作奇淫巧计,但用在合适的地方也大有妙用。”朱聪说着好似又想起什么,笑道,“说起物理,这个理字倒是惹得朝中一些大儒不满,说我们曲解了程朱之学的理字,还一度有儒生来我七侠山辩论呢!”

柯镇恶嗤笑一声,道:“什么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还不都是靠一张嘴皮子去说,咱们讲究唯物,一切道理按照实验结果说话,实践出真知,而不是牵强附会,随心所欲。”

朱聪知道柯镇恶对理学有一定的偏见,朱熹的理学体系在这个时代还是十分完善和先进的,否则也不会受到那么多有识之士的推崇。

理学的观点在哲学历史上可以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虽然唯心,认为世界上存在先天的道理,但同样也讲格物,从事务运行的规律出发阐述这个天理,从事物到道理的推到过程却十分意识流,因而在受过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柯镇恶眼中就是封建迷信的代表了。

朱聪乃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倒是能够认可理学的一些道理,当然他对其中的一些礼教规矩他也不完全苟同。

他有自己的理解,譬如他认为柯镇恶主张的物理,就是万物之理,也同样就是朱熹所说的天理,但是他又不认为这些天理就是朱熹主张的那些道德观点,他认为这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而七侠书院在朱聪的引导下,已经渐渐的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朱聪称之为科学,当然这个名字来源于柯镇恶,但其实与柯镇恶的理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古代的学派,归根到底都会涉及的政治理论,科学也不例外。

不过这就不是柯镇恶所关注的范畴了。

朱聪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也没有纠正柯镇恶的想法,而是笑道:“如今朝堂理学当道,国家发展还是不错的,说起来,两年前咱们还有两个外门弟子中了进士,否则咱们的科学一派也不会引起朝堂注意了。”

柯镇恶倒是不知道这个,问道:“是哪两个?”

七侠书院的弟子年纪都不会太大,最大的算是他侄子柯豪,今年也不过二十二岁,算是第一批毕业的弟子。

后面几届出来的弟子应该不会超过二十岁,两年前最多十八,十八岁前就能中进士,说起来也算是十分厉害了。

柯镇恶认为两个弟子应当是第二届或第三届毕业的弟子,他应该是有印象的。

果然,朱聪道:“便是毕应龙和张灿两个了!”

柯镇恶点了点头,笑道:“原来是他们两个,那倒不奇怪了。”

这两人一个是荆州潜江人,一个是江西新城人,都是家学渊源,只是自幼身子孱弱,听说七侠山教导强身健体的功夫,所以被家中长辈送到了山上。

两个孩子都挺聪明,学习知识十分快速,武功也就马马虎虎,身体倒是调理的不错。

这种有家世出身的弟子,七侠派也陆续收过不少,初期七侠山财务紧张,这些弟子的到来,可算是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

不过这样的弟子毕业下山之后还能记得多少香火之情,那就不得而知了,在柯镇恶想来,他们能考中进士,多半还是得亏家学,七侠派教的那些与科举并没有什么大用。

不过这就是柯镇恶想错了,宋朝的科举可不像明清,还没有那么教条。

七侠派的弟子,经义虽学的不深,但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在兵法策论上面倒是很有一套。

这二人能够中进士,也是因为策论得了考官的青睐。

朱聪也没有解释,继续说起其他事情。

直到冯蘅几个将饭菜张罗好了,这才停下。

其后一个多月,直到过年,柯镇恶夫妻都一直呆在山上。

冯蘅并没有过多插手七侠学院的具体管理,柯镇恶大多数时候也还是不管具体事务,偶尔去学院看看。

七侠书院如今每个年级最少也有四五十个学生,一般二三十人一个班,人数少的年级两个班,多的四个班。

人数最多的是六年级。

书院讲究宽进严出,所以越到高年级留级越多,直到十六岁还不能毕业,则直接下山,进入外门。

除了武术课程以外,其他学科如今大半都是外聘的读书人担任教师,有固定教材,所以朱聪也不担心他们会把孩子们教坏。

还有一部分老师十七八岁,都是头几届毕业的内门弟子,去教授科学学科还是能够胜任的。

柯镇恶在学院建立之初就搞了带班师兄的制度,让这些师兄们积累了不少教学的经验,所以大一些后自然就能成为老师。

柯镇恶看到孩子们读书写字,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在学校念书的日子,脸上不由露出追忆的笑容。

这一幕被柯崇风看在眼里,不由十分诧异。

这些日子,柯镇恶对柯崇风可没有过好脸色。

如果说柯镇恶对柯崇云不给好脸,是因为柯崇云太过仁厚,有些婆婆妈妈,到了柯崇风这里那却是恰恰相反了。

柯崇风做事风风火火的,很有任侠之风,脸皮很厚,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跟着一群小弟,整日就是吃吃喝喝不干正事,一副江湖大哥的做派。

所以柯镇恶回山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把他带在身边,一方面严加管束,督促他练功读书,一方面考察他是否有去草原当间谍的潜质。

柯崇风长得比较慢,明明过完年都十三岁了,但还是一副七八岁的身材容貌,武功倒是不差的,凌波微步已经走得很稳,显然已经练出了内力。

不过受限于身材,眼下在同龄人中并没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不过这一点倒不是什么问题,一个优秀的间谍,武功倒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心性,而在这一点上,柯崇风还是很符合的,胆大心细脸皮厚,最关键的是为人豪爽义气。

这样的性格很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

若是让他冒充哲别的儿子,送去扎木合身边做人质,倒是不怕他混不开。

反而柯镇恶担心的是,他会不会混得太好,最后混成了孩子头,日后忘了自己的身份。毕竟孩子太小的话,意志容易被外界影响。

不过朱聪听说柯镇恶的计划后反而笑了起来,道:“这一点大哥你又何必担心,你跟风儿多年不见,可不知道他多有主见,还有,他现在马上十三了,哪那么容易被被人影响,再说就算他将来成了草原贵族的孩子王,那不是更好么,难道你将来打算将草原人全都斩尽杀绝么?”

柯镇恶一想也是,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这话可不能让你嫂子听到,否则定要找你麻烦。”

朱聪道:“这也是我想说的,大哥,我真的觉得草原并不是最大的威胁,你没必要如此针对,他们人口不过百万,想要威胁大宋,中间还隔着一个诺大金国,金国这些年虽然政局糜烂,但武备并不松弛,轻而易举便能组织起五十万大军,蒙古人又能组织起多少兵马,十万还是二十万?”

柯镇恶如今也有些看不清形势了。

宋国如今理学大兴,一派众正赢朝的景象,人口户籍增加迅猛,宋宁宗虽然有些软弱,但却节俭爱民,颇有仁慈美名。

怎么看都是一派中兴气象,而金国这些年国内动荡不安,又有北边草原时常扣边。

金国几次南下都被打了回去。

柯镇恶历史知识比较匮乏,不知道原本历史上孟宗政父子的本事,还以为眼下襄樊一带的局势是因为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

这让他也有些怀疑南宋是不是还有救。

而事实上,如今南宋朝堂之内对于形势也是十分乐观的,当年主战派的叶适,在史弥远死后一步步当上了宰相。

叶适这个人是个主战派,但是也是一个务实派,当年韩侂胄北伐,他看出国内准备不足,且金国未到绝境,所以提出了异议,被韩侂胄排挤。

而韩侂胄被杀后,他又被史弥远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离开中枢,史弥远死后,宋宁宗重用理学士子,主战派的叶适又重新回到了中枢。

后来金国果然再度衰败,他建议宋宁宗拒绝岁币,在边境屯田驻兵,等金国内乱一起,便大举北伐。

这一系列的决策在看起来都十分英明。

所以柯镇恶才会产生怀疑,因此此时他叶没有信心用心眼看到未来那一套说辞,只道:“只是为防万一而已,估计不是明年就是后年,蒙古肯定会与金国决战,我们到时再看战果如何,头两年我自然不会让风儿一个人去大漠的。”

朱聪闻言也不再多说什么。

过完年,过了正月十五,柯镇恶便写了一封信,交给了柯崇云,让他去山东交给全金发,并留在那里听从全金发的安排。

柯崇云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拿着信,带着神雕一起,踏上北上之路。

接着柯镇恶又将六岁的柯茏儿安排到了书院的一年级,与刚刚开学的弟子们一同学习。

七侠书院每个学年的起止时间都是当年的七月,到第二年的六月,暑假只有半月,寒假却有一个月。

所以现在入学的柯茏儿算是插班。

不过虽然错过了一个学期,但是一年级开头教授的一些知识,冯蘅得空的时候已经给她补习过了,所以倒不怕他跟不上进度。

事实上也是如此。

柯茏儿虽然贪吃,但也算得上冰雪聪明,长得也十分可爱,很得小孩子们喜欢,所以融入的很快。

只是半个月后,得知柯镇恶冯蘅夫妻要下山,还不带她,她才反应过来,登时哭成了个泪人。

好不容易被冯蘅提前准备好的临安小笼包安抚下来,等吃完了,又开始闹腾。

不过朱聪当了这么多年书院山长,对于哄小孩,已经十分善长,没几天便安抚下来。

柯镇恶夫妇与韩宝驹一道,带着柯崇风以及韩无忧韩无病两兄弟又踏上了前往西北的道路,韩宝驹的次子韩无疾骨骼还是不适合剧烈运动,便留在了山上。

本来朱聪还想着让朱元乾也一道去西北见见世面的,但是裘千尺道:“我二哥前几日来信,想让元乾去铁掌帮,好继承他的衣钵。”于是朱元乾便没有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