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纷呈

独断大明 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纷呈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朱栩眼神里笑意暗藏,看着尚廉,微微点头,道:“国相能有如此为国之心,朕深为钦佩。既然你能做出如此牺牲,朕也不能熟视无睹。朕可以答应你,不管内阁与兵部的计划如何,留在首里的的军队,绝对不会低于三千人!另外,朕会命兵部在萨摩藩增兵,倭国想要入侵琉球,必先进攻萨摩藩,若是萨摩藩遭到进攻,我大明的海军,必将第一时间驰援,确保琉球不受危险!”

虽然三千人少了些,但有萨摩藩顶在前面,尚廉还是大喜,跪地道:“臣谢英明神武大皇陛下对我琉球的庇护与垂怜,我琉球必对大明忠心耿耿,永世不变!”

尚婧心里的大石缓缓落地,轻轻起身,抬头看向朱栩。

这还是她第一次近距离,认真的看着这位大明皇帝陛下。这与她父亲说的,与她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这位大明皇帝没有传说中的果断,睿智,战略超前,行事凌厉,反而尽是优柔寡断,目光短浅,进退失据之色,这令她倍感失望。

她心里暗自叹了口气,打算回去与她父亲说说,不要让她进宫。她理想的夫君是运筹帷幄,行事果断的伟男子,眼前的大明皇帝配不上她。

朱栩不冷不热的点头,转头看向李,李珲,道:“你们怎么看?”

李,李珲两人对视一眼,两人头上出现细细的冷汗。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现在就摆放在他们面前,如果去国号等于亡国,不去国号还是亡国,唯一区别就是朝鲜是否还控制在他们手里。

现在大明在平壤有一支三万的军队,在济州有一个海军基地,人数在两千。尽管今天刚刚观看了大明的演武,知道大明军队纪律俨然,火炮犀利,战力非凡,可在朝鲜的三万人是不可能挡得住倭国十多万大军的!几十年前的事情他们都还历历在目,倭国的残忍与凶狠,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他们想想都战栗。

决不能让朝鲜再次落入倭国之手!

这是李与李珲两人的心底话,可去国号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答应的。

李抬起头,看着朱栩,道“陛下,不知此事可否容我们回国之后商议,再做答复?”

朱栩果断摇头,道:“你们应该知道现在的情形,我朝的改革即将在未来几天确定,一旦定下,再难更改,二位国主需要早做打算。”

李,李珲眉头紧皱,还是难以下定决心,最终齐齐的道:“是,下臣等会早做决定,奏呈陛下。”

朱栩微笑着点头,转向张筠道:“皇后,可以上菜了。”

张筠应声,对着不远处的宫女示意,宫女转身,立即一个个宫女端着盘子进来,在一个个桌子前摆放盘子,盘子里都是大明最顶级的厨师所做,色香味俱全,小而精致。

大堂里顿时弥漫着一股股令人食欲大开的酒菜香气,都情不自禁的望向一个个落下的盘子。

但是很快众人就强压食欲,喉咙耸动了下,目光闪烁,再次看向朱栩。

朝鲜二位国主心事重重,一点胃口都没有,坐在那,眉头紧锁,脸色变幻。

科尔沁大汗巴达礼心态倒是放松一些,在他看来,明朝现在的直接威胁在察哈尔,倭国还不算什么,讨伐察哈尔之战,势在必行!

察哈尔的使者安达山将刚才的一切都看在眼底,心里在怀疑,明朝从朝鲜,琉球撤兵,是否为了征伐他们察哈尔,而且明朝已经透出风声,四月一号决战!

‘也不知道尼克鲁见到大汗没有……’安达山看着朱栩,心里沉重如山。

大明的军队已经不同以往,不管是火器还是士气,这真要决战,胜败之数当真难料。

也就是琉球的尚廉,尚婧父女神态稍好,琉球还有萨摩藩挡着,并且若是大明的驻军不走,凭借大明军队的战力与火器,足以保护琉球!

张筠充当调和气氛的作用,刚要开口,忽然间,南掌的使臣含愤的站起来,向着朱栩怒声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下臣有话说!”

朱栩该豪爽的时候还是豪爽的表现,直接道“贵使请说。”

这位使者很高,很白,眼神都是愤怒,微屈身,道:“我南掌速来对大明恭敬,不曾丝毫冒犯,不知贵国将军为何屡屡进犯,杀我百姓,占我城池?”

朱栩眉头一皱,脸色淡漠,道:“有这样的事情?你说出这个人的名字来。”

大堂里瞬间安静了,不少人的目光都转向下首的多尔衮。他们来了京城多日,早就互相交流过,对南掌的事情也知道了七七八八。

同时众人心底猜疑不断,这件事,到底是明朝有意进犯南掌,还是这位将军桀骜不驯?

难说!

所有人的目光在南掌使者,朱栩,多尔衮三人脸上转动着。

多尔衮神色平静,坐在那,至始至终都仿佛没有动过,安静的令人心惊。

南掌使者的脸上一直是沉凝之色,他心底也在怀疑,这是大明有意的。他之前与大明不少官员接触过,不管是兵部的,还是内阁的,一个个都言辞闪烁,不肯给实话。

不过,他还是想要大明皇帝给一个实话,这样才能让南掌判断下一步该怎么走。

南掌使者抬起头,看着朱栩,嘴角动了下,旋即沉声道“多尔衮。”

朱栩的目光顿时看向多尔衮,道:“多尔衮!”

多尔衮立即出列,单膝跪地,道:“回禀皇上,臣没有入侵南掌之意。安南余孽逃入南掌,得南掌庇护,剿灭不尽,时常威胁南安南和平稳定,臣多次发书南掌,要求他们不要庇护安南余孽,交出叛军,可南掌置若罔闻,臣不得以才出兵攻打。”

朱栩眉头微皱,转向南掌使者,语气有些不善的道:“贵国在庇佑安南叛逆?”

南掌使者脸色微变,没想到多尔衮拿出这个借口,神色不禁变幻起来。

南掌与安南关系非同一般,尽管安南早就名存实亡,可与各个军镇还是关系密切,这次大明突然发兵,逐个击破,出乎所有人预料,等南掌,暹罗等过反应过来,安南已经灭国了。

由于他们的国内现在也不太平,处处都是民乱,叛军占据不小地盘,收留安南几处‘余孽’的,根本不是南掌国王!可多尔衮不认这些,专盯着南掌国王的地盘发兵,与他们国内的叛逆似乎还有某种默契!

这件事,南掌使者是有苦说不出,看着朱栩面带不善,神色变幻,还是咬牙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我国无意庇护安南叛逆,下臣请交由我南掌处置,贵国休兵,一年之内,一定给陛下一个交代。”

朱栩看着这位使者好一阵子才慢吞吞的转向多尔衮,道“多尔衮,安南的形势你最了解,有什么说的?”

多尔衮跪在,犹豫了半晌,道“皇上,臣可罢兵,只是南安南怕是再无安宁之日。”

安南与南掌之间,仿佛大明的辽东,有着一条连绵的山脉阻隔,直到南安南才可接壤。因此,北安南倒是一片祥和,并无兵祸。

南掌使者连忙转向多尔衮,大声道“我向将军保证,至此以后,我国全力处置安南叛军之事,保证他们不会逾越边境,一年之内,必然妥当,请将军放心休兵!”

多尔衮张嘴欲言,朱栩果断摆手,道“多尔衮,既然南掌使者这么说了,朕命你罢兵,今后一年,不得再与南掌交战!”

南掌使者大喜,先是抬手向朱栩,接着看向多尔衮。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大明皇帝威严再如何,还得看地方掌兵之人。

多尔衮毫不犹豫的低头,道:“臣遵旨!”

南掌使者喜出望外,向着朱栩行礼,道:“多谢仁慈宽厚的大明皇帝陛下,我南掌愿世代忠诚于大明,愿大明文昌武盛,国祚不朽!”

朱栩微笑着摆手,道:“维护藩国,是朕义不容辞的责任,贵使请坐,诸位举杯,今日,不醉不归!”

南掌使者自然是感激肺腑,端着酒杯,遥遥的敬着朱栩。

南掌使者认为事情解决了,大部分人也觉得朱栩处置公允,心生佩服,都面带笑容的举杯。

但是有两个人的表情不太一样,一个是科尔沁大汗巴达礼,他双眸放着精光,喜形于色。一个是察哈尔的使臣安达山,他冷汗涔涔。

明朝传出的风声,多尔衮就是从沈阳出,进攻察哈尔,在巴达礼来看,这是明朝决意讨伐察哈尔!对安达山来说,多尔衮脱身出来了,那明朝讨伐察哈尔已经是板上钉钉!

四月一号!

两个人,一个胃口大开,一个食不下咽。

张筠指挥着宫女上菜,眼见‘政务’结束,她开始说话,赐下一些东西,调和大堂里的气氛。

众人有的是开心大笑,配合,有的是艰难举杯,喝的都是苦酒,有的根本就是强颜欢笑,食不知味。

朱栩笑着看着这些人,眼神微微闪烁。大明北方,东方,南方,西方的使臣,国主,差的就是漠西蒙古占据的那一块了。

这次的宴席,总体来说是相当成功的,在一片和谐中开始,在和睦中结尾。

诸位使臣,国主颇有些难舍难分,望着朱栩离开的背影,神色相当复杂。

现在的大明,仿佛又回到了两百年前,当年的成祖皇帝,呼号天下,莫敢不从,南征北战,从无敌手!

现在的大明,尽管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看似从容,宽和,可谁都不是傻子,加上大明这不到十年的剧变,谁敢小觑他?

一群使臣,国主都带着重重心事以及酒气,相继离开,各自回到安排休息的房间,犹自难以安寝,辗转反侧难眠。

朱栩也喝了不少,在张筠给她脱掉衣服,换上常服后,坐在椅子上,长吐了口气。

张筠见朱栩面露疲惫,过来揉着他的肩膀,轻声道:“皇上,臣妾已经让人去煮醒酒汤了,再等一下,就可以睡一觉了。”

朱栩目光看着前面,摇头道:“睡不了了,得尽快回宫。”

张筠一怔,在她看来,刚才的宴席完全掌握在朱栩手里,应该没什么问题才对。尽管心里有疑惑,她却没有问出来,只是稍微用力的给朱栩揉着肩膀。

朱栩坐在那,心里还在思索。

琉球一事,算是基本解决了,日后慢慢发展,融合就是,倒是朝鲜,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所谓的倭国十多万大军齐聚九国岛,这自然是夸大,有明朝在里面的暗中运作,实际上也就四五万,主要是镇压岛原附近越演越烈的民变。这些民变中有明朝以及萨摩藩的影子,所以比历史上更难平定,德川幕府正在调集更多大军。

德川幕府的目的迟早会被戳穿,到时候朝鲜的态度肯定会大变,这次机会就算错过了。

“看来,还得继续施加压力……”朱栩双眼眯起,轻声自语道。

这个时候,在昆明外的官道上,一辆辆巨大的马车,有三四匹大马拉着,两辆并排,飞驰向北。

这些马车里,坐着三十多个士兵,从装备,服饰上,一看就是建奴的骑兵。

这些马车迤逦数里,畅通无阻,以最快的速度飞奔。

沿路早已经安排妥当,这是兵部的一次尝试,以长距离,快速的运送兵马,粮草。由于有水泥路,无惧泥泞,可以一路畅通。路上的驿站,早就准备好了地方,马匹,粮草等来替换,休息。

兵部的人马在实时的观察,记录,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

这是一次尝试,对大明来说很重要,也事关以后的军事布置,作战方式方法,是以,哪怕在这个时候,兵部以及内阁都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同时,京城的朝报,六部的报纸紧急外号也迅速刊出,飞快的发放到京城的大街小巷。

朝报颇有些高屋建瓴,从这次演武的性质,目的着手,言称‘武以成和,武以卫和,武以长和’,宣扬大明的这次演武是为了保卫大明,保卫和平,保卫藩属。立意宏大,深远,还提出了‘明藩一体,唇亡齿寒’的论调。

六部的报纸,则从各个角度来禅说这次的重要性,言中词外都是高呼大明武力,警告宵小,表达了推动‘新政’矢志不移的决心。

内阁,六部都是各有心思,充分的在报纸上表露出来。

这在京城迅速引起一番热议,百姓们自然是兴奋,国家强盛是所有人的愿望,口口相传,热闹沸腾。

但很快,一道奏本飞入内阁,司礼监,令内阁,司礼监都不得不重视,因为这是一份联名的奏本,朝野内外,高达数十人,不乏天启以前的尚书,侍郎,郎中,给事中,御史还有就是在野的大儒,声动一方的名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