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九百六十一章 内阁定

独断大明 第九百六十一章 内阁定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内阁这边头昏脑涨,左支右绌,皇帝早就未雨绸缪,准备好了手段,并且由他们送来,这还真是一举多得,算计的满满当当。

两人对视一眼,迈步向内阁侧门走去。

内阁大人们在纠结的时候,傅昌宗,周应秋联袂而来。

“见过诸位阁老。”两人行礼道。

毕自严正说到这两人,尽管他心里厌烦,还是平静的点头道:“来了就坐下吧,我们正在商讨‘新政’,一起听听,说说看法。”

傅昌宗对内阁再熟悉不过,也清楚现在内阁遇到的麻烦,看了眼手里的账簿,走上前,道“毕阁老,看看这份账簿吧,刚刚皇上给下官的。”

毕自严本来就极度警惕傅昌宗,周应秋,外加‘皇上’,这个组合足以让在座的所有人都神色凝重,心头狂跳。

毕自严看了眼傅昌宗,面色淡漠的拿起来慢慢翻看。

没看几眼他脸色就渐渐沉了下来,再看到里面有‘郑友元,八百两,借款三月,利息五厘’的一句,目光愤怒的要闪烁出火星来!

他手里的动作加快,几十页飞速的看完,在看到最后的‘一千三百二十七万’这个数字,面色难看的可怕。

现在国库纯收银就是这不相上下,也就是说,朝廷这些官吏,将国库一年的税银都给借出去了,加上利息,起码再多几百万两!

这么大一笔数字,不知道能干多少事情!毕自严也不是傻子,被这群人‘借走’,多半是不会还,就是明明白白的‘抢劫’,‘贪污’!

朝廷的纲纪,禁令,规条,那滚滚人头,血淋淋的尸体,居然还挡不住这些人的贪婪!

毕自严沉着脸,压抑着满腔的怒火,一合账簿,扔给了孙承宗。

孙承宗看着毕自严的神色,略带好奇的接过来,稍微翻一番,当即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不等到最后,他合起账本,面色阴沉的推给靖王。

孙承宗是从万历‘国本之争’过来的宦海老人,不用看完他就知道结果,也越发令他恼怒。

靖王看着,眉头直跳,名单上的人,督政院最多,从京城到各地,入眼几乎都是,令他惊惧又愤恨!

等到汪乔年看去,脸色更大好,他看到的几乎都是他大理寺的人,一个接着一个,那些名字,数字都在他眼前跳,最后的‘一千三百二十七万’,仿佛全是大理寺借的一样!

最后是孙传庭,他看的直皱眉,内阁中书郑友元都在列,内阁直属部门的就更少不了。

他看到最后,合上账簿,目光冷闪,似有杀气。

周应秋看着一群人变幻的脸色,不动声色的上前,道:“虽然这件事很麻烦,不过应该可以堵住外面那些巡抚,总督的嘴,加强刑狱司,督政院,大理寺等的权力,‘新政’势在必行。”

毕自严迅速反应过来,但面上没有松动。尽管这件事可能是皇帝授意,但傅昌宗,周应秋的态度,还是值得深究。这两个人一个是陕甘六省总理大臣,一个是辽东总理大臣,若是他们心存他想,即便不说他们在朝廷的影响力,单这两个地方就会大打折扣,反影响朝廷,以至于全国。

“傅大人,周大人,你们对内阁这次拟定的‘新政’计划有什么看法?”孙传庭突然开口,他意识到了这两人几乎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内阁的‘新政’不能少了他们的坚定态度。

周应秋与傅昌宗对视,没有立即作答。

两人在地方上待了一阵子,对大明局势有新的认识,内阁现在拟定的‘新政’比过往,比皇帝更加操切,这对地方来说,是一种巨大负担,可能不会有好处,反而会有强烈反弹,得不偿失。

在他们看来,内阁做事太过刻板,直来直去,始终缺少皇帝的灵活手段,这么下去,迟早会出大乱子。

傅昌宗,周应秋两人心里转悠一阵,又对视一眼,朱栩已经暗示了,他们不能继续反对。

傅昌宗稍稍沉吟,开口道:“下官自然是遵守内阁政令,但下官认为,有些地方还需要商榷,尤其是内阁规定的进度,尤其是在税赋上要达成的目标,须再做斟酌。”

周应秋跟着躬身,这两点是他们不能让步的,即便争执不下到了御前,官司也得打,否则地方非得乱套不可。

毕自严已经看出来,这两人心里是另有算盘,加上刚从皇帝那出来,就更值得‘揣摩’了。

毕自严与傅,周二人的关系泛泛,去年抢夺六部权利的时候,还狠得罪过,沉思一阵,道“本官知道地方有地方的难处,但内阁的难处我相信二位更清楚,若是再不严厉执行,一昧的拖下去,国库未必能撑两年。虽然本官不清楚皇上到底是何心思,但绝不会放手不管,二位大人还需与内阁保持一致,不能给外界不同的想法,影响国之大政。”

毕自严看似说的很温和,但也是软中带刺,软硬兼施的向周应秋,傅昌宗施加压力。

傅昌宗,周应秋自然听得出,不过两人宦海沉浮多年,这点不会露在面上,平静道“下官遵命。”

毕自严皱了皱眉,虽然不太满意,还是看向孙承宗,孙传庭等人道:“有了这本账簿,应该能堵住那些巡抚,总督的嘴了,晚上之前,我们再谈一次,之后的事情,可以慢慢来。”

内阁现在的手段颇多,督政院,大理寺,刑狱司,税务局,外加巡政御史,可以说对地方有了足够的利器,哪怕他们现在只是口头上同意,将来也有办法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按照内阁的计划行事。

孙承宗等人点头,有了这本账簿,确实能堵住巡抚,总督们的嘴,缓解内阁的压力。

孙承宗有‘军改’,大演武要忙,靖王有督政院,汪乔年有大理寺,都忙的脚不沾地,能解除这块绊脚石,再好不过。

孙传庭看着手里的账簿,忽然抬头看向傅,周二人,道:“对于这本账簿,皇上,皇家钱庄那边有什么打算吗?”

诸位内阁辅臣这才反应过来,光顾着解决宫外那些巡抚,总督,倒是忘了这个麻烦。

周应秋神色平淡,看着一群阁老道:“皇上的意思,要求这些借债的人,一个月内还清,但凡拖延一天就免职下狱论罪。同时皇上要求内阁制定朝廷部门,私人等借贷的相关条例。”

“一个月?”孙传庭眼神微惊。他心里明白的很,这些人借的钱是打定主意不会还,质押的东西是有名无实,肯定早就挥霍一空,拿什么还?

毕自严目光闪过一道冷色,道:“就一个月内还!正好,巡政御史出京的借口有了,明面上就查这件事,我倒是想看看,这一千多万两是怎么用的!”

尽管一群人心里怒火熊熊,却都强压着。

孙承宗看了众人一眼,道:“那这件事就定下,待会儿简单吃一点,我们分头行事,与四个区的巡抚们细谈一番,先堵住他们的嘴,确保大议顺利。我今夜就去京东大营,未来几天不回城,有什么事情派人同知我,申用懋,卢象升,曹文诏等人我也带走……”

毕自严等人都微微点头,孙承宗现在有些特殊,专注于‘军改’,内阁的政务还好说,终归有商有量,这个‘军改’却一直悬而不决,宫里的态度模糊,致使孙承宗束手束脚。

内阁这边有了朱栩的帮助,事情顺利了很多。

地方上官员这么肆无忌惮的‘借贷’,对各地这些头头脑脑来说很是不堪,动辄就上百万的银子,任谁都不敢大意,一不小心就能捅破天,毕竟这些人想要‘欠而不还’的钱说到底是皇帝的!

以此让宫外的那些巡抚,总督们的声音小了很多,内阁的压力却丝毫不减,毕竟内阁的政令最终都还是需要这些巡抚,总督去落到实处。

再等宫里的旨意下来,皇帝要去天津卫,这一来一回,差不多就是正赶上大演武,内阁是一阵紧张。

宫里安静了几个月,现在终于动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