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卷京城

独断大明 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卷京城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第二天一大早,宗人府。

上首坐着宗人府宗正鲁王,两侧是靖王与晋王,在前面还有十几个宗室亲王,算是宗室里的中坚了。

婢女们上茶,众人简单的客套,放下茶杯。

“想必,事情你们都听说了,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今天都可以说。”鲁王神色沉稳,端坐着,很是有官仪。

宗室现在是七零八落,没剩下多少,外加这一次的降爵,每一位亲王损失的‘同宗’都是成千上万,亲王位是‘恩典’下保住的,这个时候,谁都不敢乱开口。

靖王与晋王同样端坐,目光凛凛,今天鲁王摆明是要乘机立威做事,他们不能打乱,若有若无的向下面的一群人施威。

鲁王见没人说话,就果断开口道:“皇上要打造新的大明,着力革新,这是天大幸事!作为宗室,我们不能坐等无为,坐吃山空,混吃等死!我昨夜与一些王爷商议了一番,也与内阁阁老们沟通过,大明革新,不能少了宗室!是以,本王将配合皇上,配合朝廷,革新宗室,打造新的宗室法度,为我大明中兴贡献一份力道!”

除了靖王与晋王,其他王爷都是皱眉,面色微沉。

在他们看来,皇帝什么中兴大明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总在他们身上下刀子?这是一道又一道,没完没了,现在他们几乎山穷水尽了?

他们宗室,血肉至亲,到底还想怎样?

或许是破罐子破摔,这群人还是没有说话,将鲁王给晾在了那。

鲁王本就是一个心思深沉之人,哪里会这样简单的被激怒,一切如常,似照本宣科的道“本王有十三件事宣布:第一,宗室要求各王府理清岁禄,产业,人口等等。第二,各王府要克谨守法,不得仗势欺人,要做我大明所有人的表率,礼法德仪兼备。第三,朝廷会逐步放开对宗室的限制,但宗室之人不得丝毫逾矩!第四,宗人府将组建宗法处,对违背宗法之人进行惩处。第五,宗室去籍之人与宗室关系要有所节制,不得逾制。第六,宗人府准备组建商行,宗室之人可以出资入股,有能力的人也可以参与经营。第七,宗人府商会的所有收益全部用于宗室的开支,有专人负责管理,其他人不得插手,索要……”

靖王与晋王都已经知道了鲁王的决定,但是其他人听着都发怔。

鲁王说了一大堆,他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要他们清理人口,产业,又要成立宗法处,还建立商行,看似乱七八糟,实则在他们看来,无非就是对他们更近一步的‘看管’,将他彻底关在笼子里,生死不得!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他们心底都很清楚,这件事既然鲁王以‘通知’的语气告诉他们,那朝廷那边必然已经同意,不论他们支持还是反对,这件事都会照常进行。

他们心底越发愤怒,充满恨意,可不敢表现出来,沉着脸,一个个依旧不说话。

鲁王确实是例行通知,说完就转向靖王,道:“王爷,文稿我已经拟好了,待会儿就会送到内阁,还请帮忙今天发出来。”

靖王看了他一眼,道:“没有问题。”

鲁王瞥了眼晋王,有些迟疑的道“宗人府倒是还有些银子与产业,建一个商行不成问题,关键是何人经营?”

鲁王其实是在试探,他或者宗人府怎么可能没人会做生意,毕竟平王留下了不少生意,他在兖,州之时的产业同样非常多,不缺人手。

靖王立刻就会意了,思索着道:“国贸局那边倒是有些人,可以借给你……嗯,皇上明年会开海禁,宗人府的商行,最好设在南直隶。”

鲁王不动声色的坐回去,心下了然。

宗室的地位毕竟敏感,不止要避讳乾清宫的皇帝,还要避讳内阁,朝臣,不能给人抓到把柄。放到南直隶,与海外做生意,外加有布木布泰看着,皇帝,朝臣都会安心不少,不至于过度猜疑。

但鲁王还是有些不安心,乾清宫里的那位心思如海,谁知道他会不会什么时间再对宗室起疑,沉吟一声,道“王爷,你看,如果将这个商行交给内阁,是否合适?”

靖王看出了他的不安,瞥了眼其他人,凑近低声道:“先放在宗人府名下,给那些除籍之人带带路,必要时候多给点好处,鼓励他们出海。出了马六甲,一些限制就没了。”

鲁王神色一动,凑近道:“什么限制?”

靖王迟疑了下,低声道:“这件事是皇上私下对我说的,你不要外传。除了马六甲,不管是任何人,都可以授予官职,甚至可以领兵,海外多是蛮夷之地,可物产丰饶……”

鲁王顿时就会意了,不由得眼皮抖了抖,心思飞转。

这件事看着就透着无尽的玄机,外加乾清宫那位从不做亏本买卖,这里面必然有‘诈’!

不管到底如何,这件事由不得他拒绝,压着纷乱心思,道“嗯。”

靖王摆平鲁王,鲁王搞定宗室的时候,皇家政院也在开大会。

宋应星虽然是副院长,可领的是院长事,掌管整个皇家政院。

他在一间大的议厅里,对着下面坐着的一群人,沉声道“想必不用我多说了,诸位也都看过报纸。昨日我也与内阁诸位阁老详谈,对我们皇家政院有了些想法。”

下面的人都是皇家政院的管理层,有张筠的大伯,也有李一藻等‘科学家’,哪怕是已经出来的驸马巩永固也被特意请来列席,几十个人全都抬头看着宋应星,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皇上,朝廷立志于‘中兴大明’,奋力以求‘天下无寒士’,我皇家政院乃是天下士人汇聚之地,未来的朝廷栋梁皆出于此,不能无动于衷,定要服从皇上,配合朝廷完成此大事!”

“我有几个想法,第一,扩大政院内的各钻研部门,以期能有新办法,新的工具,新的手段造福天下。第二,扩大政院的规模,召集更多的生员,培养更多的人才。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有朝一日,我大明所有的人都能上学读书,都能科举,要建一个煌煌大明,文昌盛世……”

宋应星这句话一出,众人是神色一惊,这个提法虽然不如皇帝的‘天下无寒士’那般宏伟,可也差不多。

皇帝可以说,那是帝王应有志向,谁都不会反对或者置疑什么,可一个小小皇家政院的副院长就敢这么大口气,简直就是大言不惭!

不过现在这个当口,谁也不会去反驳宋应星,一来是上官,要照顾面子,二来就是怕被扣帽子。

宋应星说的很是有些慷慨激昂,道“不止于此,皇家政院还要对全天下的人进行教谕,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读书识字,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哪怕是一百年,也一定要做到……”

不少人都暗暗撇嘴,这位副院长牛皮吹的太过了。

宋应星完全沉浸在他的伟大构想中,越发的大声道:“不在于读书写字,还要昌明各种奇技淫巧,牛耕地的犁,灌水的风车,路上的马车,水里的船,治病的医术,打仗的兵器,林林总总,都要认真专研,要花大力气去做,不断的去做……”

众人几乎同时心里轻叹,这位宋大人是魔怔了,什么话都敢说出口。

宋应星眸光灼灼,唾沫横飞,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最后才道:“我拟定了文稿,先在我们院内部发,待会儿我亲自再送去内阁,今天务必发出来,让天下人都看到我们的决心……”

下面的一群人刚要开口阻拦,旋即都会意过来。内阁那边审稿很的严格,宋应星这么胡扯的文稿,肯定不会过审,也就没有打扰他的兴致。

与此同时,防疫局,国贸局,移民局,太医院,甚至是浣衣局等等,大明几乎所有的衙门都动了起来,大会小会不断,各种口号喊的震天响。

京城上下,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和睦如铁。

有资格的,报纸都送去内阁,没资格的也往六部跑。这个时候不止是表忠心,也是捞名望的好机会,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每一个人这个时候都异常上心,生机勃勃。

这是一股强大的风潮,席卷京城,纵横南北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