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从也得从

独断大明 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从也得从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鲁王,晋王,璐王,英国公,吕国公,定国公六个人,神色凝重,心里急转。

大明的宗室,勋贵公卿两百多年下来,人数已达数十万,虽然经历过朝廷的‘收缴’以及历次‘清理’,可单这个人数就相当庞大,支出的钱粮就更多,在朝廷的比重也是相当的大的惊人!

若说皇帝有所担忧,想要作些改变也是应当,只是‘降爵’影响太大,数十万人非得造反不可。

不过眼前的皇帝可不是万历或者天启,听得进外廷大臣们的话,他要是一意孤行,他们这些根本挡不住。

鲁王等人迟疑半晌,又对视一次,最后还是看向朱栩,谏言道“皇上,兹事体大,臣认为当慎重,三思而行。”

朱栩面色微沉的看着六个人,道“这就是你们想了半天的结果?你们的事就全让朕给你们操心,你们自己就不管了?什么时候你们跟外廷那些大人们一样,学会争功于己,诿事于上了?”

鲁王等人听的分明,皇帝生气了,都微微躬身。

一直没有说话的张之极忽然抬起手,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宗室,勋贵当自食其力,减轻朝廷压力。”

张之极原执掌京西大营,现驻守密云,支援土木堡的满桂又拱卫京城,前不久刚刚奉旨入京。

朱栩面带鼓励的看向他,道:“继续说。”

张之极也在急中生智,见朱栩问,抬着手道“皇上南下,收复大片领土,缺人镇守,臣认为,宗室,勋贵最适合不过。”

明朝圈养宗室,勋贵公卿,本质上就是警惕他们,怕他们威胁朱家皇权。

张之极的这个提议让朱栩都双眼一亮,要是将这些宗室,勋贵公卿都发配到海外,既不用担心他们坐大,也能成为殖民的先锋,未尝不是件一举双得的好事情。

朱栩赞许的点点头,道“虽然细节还需要推敲,不过有想法就是好事情。”

张之极面色不动,内心颇为兴奋,道:“谢皇上。”

“还有吗?”朱栩目光看向其他人。办法他有,可他说出来与这些人说出来的性质不一样。

鲁王有些会意过来,稍作沉吟,有些试探着道:“皇上,现在大明各地都在开垦荒地,宗室能否参与进去,拥有一定的田亩?”

“可以。”朱栩非常果断的道,都要降爵了,还怕你们有点地?

晋王对这个倒是不排斥,他曾经有数万顷的良田,还有不少好铺子,看着朱栩的表情,目光微动的道:“皇上,臣认为可以成立皇家商行,由宗人府负责,宗室亦可参与,所得利润给予宗室为岁禄,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可以。”朱栩依然很直接的道,这个也算是对祖制的一个变通之法。

英国公张维贤眉头皱了皱,抬头看了眼朱栩,他已经察觉到了,皇帝分明在诱导他们。

他自从交出了兵权,在政局之外,冷眼旁观,对朱栩的一些心思是洞若观火,这显然是皇帝在给他们挖坑,虽然他不知道这坑里是什么,但准没好事!

定国公徐允祯刚刚袭爵没多久,还比较嫩,听着前面两人的话,颇有些要表现的道“皇上,那勋贵公卿是否可从事其他事宜?”

朱栩对这位没什么印象,微笑着道“士农工商,还得慢慢来,不能一下子放开,可以研议。”真要是这样,就是彻底的打破‘祖制’了。

张维贤神色平静,没有参与讨论,他心里很不安。

但朱栩怎么能放过他,这位虽然没了兵权,影响力却一点不小。朱栩看着他,慢慢的问道:“英国公,你怎么看?”

张维贤神色微动,抬起手,道:“臣认为此事须内阁,六部详议,且不能操之过急,当缓缓行施之。”

老狐狸!

朱栩腹诽,张维贤这话等于没说,心里想了想,直接道:“那就这样吧,刚才商议的,宗人府仔细再商议一番,整理出详细的条陈来给朕。关于‘降爵’之事,英国公你来做,一定要认真研议,广泛的征集亲王,勋贵公卿的意见,尽快上奏给朕,朕会让内阁再商讨……”

说了这么多,朱栩就是想要降爵,并且对宗室进行松绑,几十万人养在宅子里太浪费了,不管是去开垦荒地还是出海贸易,都是选择。

“臣遵旨!”鲁王等人倒是颇为兴奋,不管怎么说,皇帝对宗室是宽容了一些,日子不会继续难熬下去。

张维贤抬着头,深深的看了眼朱栩,千躲万躲还是没躲过去。

朱栩看着六个人的背影,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

先放放风,给这些宗室勋贵公卿一个适应的时间,几十万宗室不能继续圈养下去。虽然降爵影响会比较大,但松绑应该足以弥补。

这件事基本上就定了,差的就是明文细节也没人能反抗!

朱栩目光看着空空的外面,轻声自语道“东林,宗室,勋贵公卿都算解决了,下面就差军政改革了……”

毕自严看的不假,朱栩确实是在清扫一些障碍,给士林一个说得过去的台阶下。赶在明年的大议之前,梳理这些‘堵塞’的关系。

这些事情基本上算是解决了,下面就是军事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曹化淳在一旁看着,没有谁比他更了解朱栩的心思,等了一会儿,上前道“皇上,卢总兵明天就能到京,曹总兵估计还要两天。”

朱栩默默点头,静了好一阵子,道:“嗯,外面盯紧了。”

这个时候最是容易出乱子,他要控制住局势,完成他的既定改革计划。

“是。”曹化淳道。

朱栩说完这一句就手里拿过桌上的奏本,继续他的工作。

内阁,毕自严与傅昌宗对坐,正在商讨明年的财政情况。

傅昌宗手里是一个小本子,道“虽然明年会进行裁军,但一时半会支出不会减少,预计白银在两千万以上,移民支出是七百万以上,工部的支持估计还要在四百万以上,其他五部在三百万以上,除此之外的支出比较零碎,下官都列了单子,林林总总也有六百多万,粮谷的支出也要近两千万石……这么大概算下来,加上今年的亏空,明年缺额白银在一千万以上,粮食五百万石以上……”

这些毕自严心里都有数,听着傅昌宗说出来还是不停的皱眉。

天启年间朝廷的税银是两百万两上下,粮食在一千三百万左右。由于皇帝将惠通商行等移交给内阁,使得朝廷税银增加到三千万左右,税粮也有一千八百万,看似增加了很多,可支出更为庞大,且一时半会不能立即节流,未来两年的亏空甚至比天启一年的赋税都多!

未来税赋还会减少,亏空却未必能填补,也就是说,除非动用十大粮仓,否则这个漏洞根本填不上,只会一年比一年的大,要是遇到些突发事情,甚至没有多余的能力去抵挡!

节流迫在眉睫!

内阁收权迫在眉睫!

推动‘新政’迫在眉睫!

毕自严心里计较着,看着傅昌宗以一种坚定的语气道:“‘新政’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田亩策’,本官打算将户部管理的田亩,户丁等都司独立出来,成立一个衙门,你怎么看?”

这一项是户部最重要的职责,一旦被拿走,户部就算空了一半,仅剩下对钱粮的管理了,并且这个管理是书文上的,实际保管还不在户部。

傅昌宗看着毕自严,神色平静,目光微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