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阁

独断大明 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阁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朱栩说完这句话,便端起茶杯,轻轻的吹着。

毕自严,孙承宗对视,神色肃然。

眼前的皇帝不拘礼法他们都知道,可是亲王干政这件事不仅是礼法,还涉及到社稷稳固。这是吸取历朝历代教训后,太祖钦定,一旦开启一个缺口,日后不知道有多少血雨腥风,皇室阋墙。

毕自严斟酌再三,还是开口道:“皇上,臣认为靖王在督政院已是极限,若是入阁,社稷不稳。”

朱栩早就知道他们的说辞,笑了声,转头看向刘时敏,道“鲁王来了吗?”

刘时敏道“应当快了,奴婢派人去催。”

他话音刚落,外面就一个差役快步进来,道:“启禀皇上,鲁王求见。”

朱栩看着毕自严道:“这说曹操曹操就到,让他进来吧。”

“是。”差役应声,转身出去。

毕自严与孙承宗都很疑惑,不知道这个时候叫鲁王来是为什么,不过他们都没有说话,静等着。

鲁王大步进来,向朱栩行礼,道:“臣参见皇上。”

朱栩微笑,道:“嗯,坐下吧,朕正与两个大人商量靖王的事情,你是宗人府宗正,来说说吧。”

鲁王在毕自严下首坐下,看了在坐的几人一眼,目光微微闪烁,道:“回皇上,臣认为,靖王去留皆在圣心。”

朱栩眼角眯了眯,这位鲁王现在倒是学会揣摩上意了,转而看向毕自严道:“毕师,说说你的想法。”

毕自严不清楚朱栩要做什么,看了眼鲁王,道:“皇上希望靖王入阁参政,我等认为宗室亲王不宜僭越太多,否则社稷不安,江山不稳。”

鲁王一听,顿时就明白了,从怀里掏出一道奏本,站起来向朱栩,道:“皇上,这是臣对宗法的一些见解,还请皇上过目。”

刘时敏上前,接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拿过来,打开一看,果然,鲁王是按照他的意思所写,对‘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的一个阐述,并且排出了一个顺序,其中有一条特别有意思:‘三代以内,莫之能外’,也就是说,能继承皇位的,必须要三代以内,且严格按顺序来。

对于这种顺位继承制,对现在的大明来说,肯定会引起巨大的反对声,哪怕是在‘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具体阐述’,实际上的继承规则也是这样来,可本质上还是违背了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继承制’。

另一个坏处是,这会加剧皇室内部的争斗,历史上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势必会出现,成为王朝的一种巨大内耗,只是想到南明那种情况,朱栩认为,这种顺位继承法必须要实施!

朱栩神色不动的看着,心里转念,好一会儿递给毕自严,道“毕师也看看。”

毕自严伸手接过来,目光微凝的看了朱栩一眼,低头翻看奏本,旋即他眉头就紧拧。

‘国本之争’过去没多久,对于‘国本’,现在的文官集团看的非常重,哪怕是鲁王的奏本是依据宗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进行阐述,或者是完善,可事实上还是对‘嫡长子制’的一种挑战,削弱了‘嫡长子’的特殊性,给了其他人‘机会’与‘妄念’。

毕自严看完,没有立刻说话,将奏本递给孙承宗。

孙承宗看了他一眼,低头看奏本,不一会儿他就神色微沉,抬头看向朱栩。

他沉吟好一会儿,道“皇上,臣认为这‘顺位继承法’不当公布,恐演宋太祖,宋太宗等旧事。”

朱栩嘴角微动,只怕孙承宗想说的是,是‘成祖旧事’了,也就是靖难之役,这是明朝上下的一道心结,一道公认的,不愿意提及的伤疤。

鲁王看了眼朱栩,接话道“小王倒是不这么认为,有了这道明确的继承之法,方可杜绝一些旧事重演,令朝堂,宗室都能齐心协力,没有过多的畏惧,顾虑,‘国本’之事也不会再发生,稳固江山,皇室安稳。”

孙承宗,毕自严都皱眉,大道理是这样讲,可实际情形往往不会,他们必须要用最坚决的办法,杜绝一切危害皇位稳固有序的事情发生!

“皇上……”毕自严心里思虑半晌,还是道:“这件事还请暂议,给内阁一些时间商议……”

朱栩一摆手,道:“我大明两百多年,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朕不过是将顺序摆了出来,没什么好紧张的。关于靖王入阁……列第三,加东阁大学士,定制,督政院院正由三代以外的亲王轮流担任,一届三年,最多连任两届……嗯,就这样吧,不必再议!”

毕自严,孙承宗一怔,细细思索,尽管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皇帝的安排倒确实能避免亲王干政,威胁皇室稳定,也应该是皇帝最大的让步了。

毕自严心里翻涌一阵,深吸了一口气,向朱栩道“皇上,此时事关重大,关于诏命,旨意,臣请由内阁起草。”

朱栩眼角眯起,笑着道:“毕师这样说了,朕也不能驳,嗯,起草好送到御书房,朕盖印之后,也由内阁颁布,今后……非重大事项,政令皆出内阁!”

听到‘政令皆出内阁’,毕自严‘受伤’的心里总算有了不少安慰,连忙起身,道:“遵旨。”

朱栩一连完成了几件事,他心里也很开心,笑着道:“那就这么定了,加了一个靖王入阁,应该对‘新政’大有裨益,但内阁的人还是少了点,你们也再物色物色。”

“遵旨。”毕自严与孙承宗都有些口是心非的应道。他们现在都已经清楚,皇帝对内阁有着通盘的考虑,不是他们能插得了手的。

朱栩又打量了眼这个内阁,道:“这里到底是太小了,你们拿个主意出来,对这个内阁进行改建,扩建,毕竟是我大明总理朝政的地方,不能太寒酸了,各种机构,直属的衙门,都要搬进来,重新梳理一下,我大明的这些衙门还是太乱了些……”

对于这些,毕自严,孙承宗都没有什么意见,点头应下。

朱栩又交代几句,便起身离开了内阁。

内阁大堂里,只有毕自严,孙承宗,张问达三人,这三人都不是迂腐之人,眼下的情况,需要他们‘变通’去处置,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毕自严看了眼张问达,向着孙承宗沉吟着道“事已至此,只能让靖王入阁了。”

孙承宗沉着脸,点点头。

他们是挡不住的,换个角度来想,靖王入阁确实有很多好处,稳定宗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力推动督政院,督政院一旦完成,内阁对天下的控制力就会进一步增加,‘新增’推动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那就以‘破格’为由擢升靖王,另外,对‘督政院’的限制也要明确摆出来,不能引起一些人的妄念……”毕自严道。

“我来起草!”孙承宗道。这道旨意非同一般,一不小心就可能为日后埋下大祸,他要慎之又慎,不能假他人之手。

毕自严没有多说,转头向郑友元道:“将靖王请来吧,本官要与他谈谈。”

内阁以往就两个人,能在‘身份上’要六部,督政院一头,现在靖王入阁,这些身份,关系要好好梳理一下了。

“是。”郑友从外面进来道。他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毕自严,没有出声。今天皇帝看似为了靖王而来,可宫外的事情绝口没提,显然还另有打算今天的事情不算完!

毕自严仿佛没有看到,犹自思忖着。

靖王的入阁会对内阁,尤其是现在的朝局关系产生冲击,若是傅昌宗,周应秋等人再调离,影响就更大了。

‘傅昌宗,周应秋等人没有入阁,反而靖王入阁了,皇上到底要做什么?他说还要加人,还有谁能加入内阁?’

毕自严心底转悠着,难以平静。

朱栩走在回去的路上,在乾清宫前,停了下来,背着手,远远的望着。

他一直住在景阳宫,这偌大的乾清宫长久空着,现在空荡荡的,半个人影都看不到。

刘时敏站在朱栩身侧,心里微动,却没有开口。

乾清宫一直是皇帝的居所,是最重要的办公之地,已经空置了好些年。

“你说,朕是不是该搬进去了?”朱栩似自语的道,明年他将大婚,亲政,不能一直住在景阳宫。

“奴婢认为,现在可以了,年底之前,应该能彻底搬完。”刘时敏道。

虽然两宫离的并不远,可收拾,重新装修,再搬,个把月是要的。

朱栩心里涌出一股豪气,挺了挺胸口,道:“那就搬,让人收拾吧!”

“遵旨。”刘时敏道。

朱栩转身走了,回向景阳宫。还没走几步,一个内监匆匆而来,拿着一个纸条,道:“皇上,海军那边的飞鸽传书,曹总兵已经回到福建,旧港,吕宋基本上处置完毕了。”

“唔,”朱栩没有接纸条,心里算了算时间,道:“是该回来了,告诉他,让他立刻启程进京,快马加鞭!”

“遵旨。”刘时敏道。

听到曹文诏要回来,朱栩心里底气更足了一点,走了几步,又道:“再让卢象升也进京。”

“是。”刘时敏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