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

独断大明 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朱栩在这里一直停留了三天,雨势才算减弱,大风渐小。

天气依旧是阴蒙蒙的,朱栩一只拳头捂嘴,咳嗽着走出来,抬头看着天色,道:“现在水情怎么样?”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后侧,道:“工部的徐尚书一直在开封,内阁调集了各省的省兵,府兵,县兵,在全力应对,目前还没有决堤的消息传来。”

朱栩背着手,嗓子难受,心里也不宁静。

这几场大雨都集中在一个时候,哪怕他这些年都在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可还是不能确保不会决堤,不会发生大洪灾。

“还有多久能上路?”朱栩皱着眉头道。不能在继续等了,必须要去亲眼看看。

曹化淳道“地方上已经在清理了,还不知道要多久。”

“不等了,绕路吧,不去武昌,直接去襄阳,想办法尽快渡河,命禁军,神机营准备,立刻开拔!”朱栩背着手,断然道。

曹化淳知道朱栩心焦,应声道:“是。”

朱栩一声令下,大军迅速动了起来,严阵以待的准备着。

“皇上,有人在盯着我们!”

在朱栩刚要上马车的时候,禁军副统领王一舟走过来,低声道。

朱栩神色不变,转头看向他,道:“查清是什么人了吗?”

王一舟道:“还没有,锦衣卫已经在查了,人不多,臣可以带兵摸过去,将他们抓来审问。”

朱栩想了想,摆手道:“不管他们,让锦衣卫查,你们注意一下就是,赶路要紧。”

“是!”王一舟应声。他带领的禁军,神机营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想要威胁皇上起码要两万大军!

朱栩的马车在禁军中间,决定绕道直接前往襄阳。

在朱栩大军开拔后,在远处的一个山林间,三个穿着厚厚蓑衣的人影走出来,胸前挂着望远镜,腰间佩着剑,脸上都是铁面具。

明朝早已经不允许私下里铸造刀剑弓等兵器,望远镜更是军管品,一般人能接触都难。

这群人,不简单!

站在中间,领头的人开腔道:“狗皇帝这是要绕道了,他的目的地应该是陕西。”

声音清脆,冷冽,分明是一个女子,从声音来看还不大。

他边上的一个高个子,瓮声道:“小姐,咱们现在怎么办?”

女子望着大队人马快速离开,冷声道:“狗皇帝怕死的很,几乎不离开大军,咱们继续跟着,找到他的弱点!”

他另一边的男子,声音显得年轻,嗤笑道:“男人无非酒色财气,狗皇帝一定是好色之人,听说他准备大婚,遴选的秀女多达数千人!”

女子顿时冷哼一声,道:“我们先去陕西等着,做些准备,找到机会就一刀杀了他,为国为民除害!”

“嗯,走!”

三人转身又进入山林,没多久,换了装束的三人,骑着马,绕道而行,要赶在朱栩之前进入陕西。

马车内,朱栩不时的咳嗽一声,半眯着眼的假寐。

走了不知道多久,朱栩突然开口道:“传旨给钱龙锡,让他带湖广巡抚衙门以及各府知府到襄阳来见朕,不得慢迟!”

曹文诏微怔,连忙清醒过来,道“遵旨。”

说完这一句,朱栩又闭目养神,在车厢中颠簸着,赶往襄阳。

整个长江中下游,甚至于西安一带的大雨仿佛没个停,断断续续已经近一个月,太湖,潘阳湖等都暴涨,各个堤坝都处于危险状态,随时能决堤!

工部尚书徐大化并以‘天使’的身份在巡视河道水情,已经好些天没有睡着觉了。

河水刚刚有所消减,狂风大雨又不期而至。

沿河的省府县也都急了,这要是决了堤,沿河的没有能逃得掉,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多少府县!

内阁已经意识到了情况严重,孙承宗更是亲自出京,赶赴河南。

现在的水情让整个大明官场都注意到了这场大雨,也令他们再次审视眼前的灾情,清醒过来,这不是普通的,偶尔的天灾,这是绵延了几十年的灾情,并且在逐渐走向更严重,没有减弱、停止的迹象。

朝报以及各地的报纸动作更为迅速一点,不间断的登载今年的水灾,尤其是朝廷的每一步应对,都写的非常详细。

同时,也让整个大明都在渐渐明白,整个国家正在经历什么样的状况。

两天后,朱栩的感冒稍微好了些,马车内,朱栩翻看着内阁送过来的奏本。

这些有的是请示,有的是例行通知,有的只是建议,还有很多是弹劾奏本。

朱栩挨个的看过去,对于弹劾奏本,他向来是敬而远之,都是直接转交给有司进行调查,例行通知的也只是需要知道就行,建议的他要留在晚上休息前看,好做记录。

最关键的,就是请示的,这些里面涉及政务,人事,钱粮等等,每一项都极其重要,大意不得。

前面是关于政务,尤其是‘新政’一块比较多,里面有太多细节,复杂到毕自严等人都没主意,需要朱栩来拿捏。

接着就是关于钱粮,国库已经见底,内阁希望提前接管惠通商行,十大粮仓等,补充国库。

最后就是人事一块了,福建巡抚,各地参政参议,督政院,大理寺,刑狱司等等,一口气有数百人的任免,外加年终考核,需要任免,左迁右调的不知道有多少。

当然,还有就是辅臣的人选,不过时间太紧,还没有发过来,想必对内阁来说,这也是件极其头疼的事情。

朱栩挨个审阅,批的批,留的留,处理的干净利落。

倚靠在厢璧上,朱栩松了口气,道:“还有什么消息?”

曹化淳手里的小册子打开,看了眼道:“察哈尔那边近来安分不少,在互市一类的事情上都比较积极。倭国的使臣上书,希望能继续入朝上贡,并且想要派生员入京学习,同时还想购买火器,加入联合舰队。京城里,有些不太平,有些人跳出来,要争夺辅臣之位。钱谦益……辞官,已经回南京了。”

朱栩嘴角微动,哼笑了声,察哈尔还好,倭国就是不肯听话,必须要好好教训,京城倒是无需在意,任由他们蹦,倒是钱谦益,居然真的辞官了,这是要闹哪一出?

微闭着眼,朱栩思索了一会儿,道:“察哈尔那边,先放着,不应不否。倭国,将贡品抬高,缅甸的三倍,如果不同意,即刻封锁倭国,禁止片帆入海!京城的事情,盯着吧,先不管。至于钱谦益,他既然辞官了,今后就别复出了,任何举荐的奏本,一律打回!”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闭目假寐,已经习惯了马车的颠簸,加上近来一直感冒,总是不自觉的有些困倦。

不过他还是强忍着,想着即将到陕西,他睁开眼看向曹化淳,道:“皇兄在陕西,现在怎么样?”

现在的朱栩的皇兄只有一个人,就是信王朱由检!

曹化淳知道,这个人对皇帝来说有些特别,对待他的处置,皇帝一直都是再三留情,虽然不清楚为什么,他还是谨慎的道:“王爷深居简出,极少在外面走动,偶尔会捐助一些钱粮出来。”

朱由检,是一个很刻板自己的人,没有什么趣味,或者说明朝皇帝的文化修养上本就差了很多,从朱元璋到朱栩,没有出什么画家,书法家,诗人之类,比宋朝那些皇帝差了不少。

朱由检这个人,朱栩心底一直存有同情,不想对他太过苛待,这也是朱由检为什么能出京就藩的缘故。

现在的宗室没地没生意,只有一点俸禄,比以往过的是相当的‘憋屈’。

朱栩右手放在腿上,习惯的敲击起来,许久之后,突然道“通知一声皇兄,朕要在西,安见他。”

曹化淳抬头看了眼朱栩,道。“是。”

说完这句,朱栩就闭着眼,真的准备睡一觉了。

朱栩的路绕的比较远,进入十月之后,台风总算不再来,各地的水情也都有了控制,在几番溃堤后,还是稳住了,水位在下降,沿岸各地算是渡过了一劫。

这一劫也是大明的,不知道为大明省下了多少钱粮。

到了这时候,各地对修筑河道的事情更加上心,纷纷上书,要求拨银子,继续挖河,兴修水利,对一些要地进行大规模的扩建,防范洪水再来。

只是,这个时候国库已经很紧张,朝廷的主流意见是缩紧银根,大幅度减少支出,已然不会再继续大规模的继续这样的工程了。

襄阳府。

这座城在湖广也算是上等府,由于灾情的关系,收入也是锐减,过的并不好。

知府唐一泽,很是有些战战兢兢的站在朱栩左侧。

这里是府衙后院,朱栩喝了口浓茶,微笑的看着他道:“无需拘谨,朕知道你在襄阳做的还不错。”

现在明朝的官场都将朱栩这个皇帝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现在朱栩到了襄阳,这位知府自然不敢大意。

唐一泽今年三十八,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刘宗周的徒弟,官声,士林名望都很不错,他看着朱栩,表情有些紧绷的道:“皇上,钱大人等人明日就都会到齐,是否要先行召见?”

朱栩想了下,道:“先不急,让他们准备好,两天后朕召见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